馬營的打罵有教無類,我卻沒挨過打。新兵訓練分「術課」和「學課」兩大門類,傳統偏重術課,像單槓、木馬、跳遠、拳術等。我有相當程度的「麻煩症候群」,不能承受嚴格的體能訓練(回憶錄第二冊《怒目少年》有詳細記述),馬營新兵連六個月,我的術科成績落後,挨打的機會很多,本該每天小打一次,每星期痛打一次,可是居然沒有。
這是奇跡,我有奇遇。多年以後,我寫出兩句眾人引述的話來:「每一層地獄裡都有一個天使,問題是你如何遇見他;每一層天堂上都有一個魔鬼,問題是你如何躲開他。」馬營如果是地獄,我有幸遇見天使。
馬營第一天,我們魚貫進入營房,一個軍官站在大門以內的走道旁注目看我們每一個人。後來知道,他是新兵連第三排的楊書質排長,那天他是全連的值星官,他要觀察我們。由這件事情可以推論他是一位既優秀又盡責的排長,他這麼一看,發生了我和他今世來生的「殊勝因緣」。
新兵連的三位排長是:第一排排長張志華,陝西臨潼人;第二排排長姓黃,廣東人;第三排排長楊書質,河北滄州人。楊先生有「書生氣質」,使我聯想「下馬草檄,上馬殺賊」。開訓一個星期,我的弱點完全暴露了,楊排長庇護我。後來知道,楊排長對連長說,現在抗戰勝利了,中國位列四強之一,軍隊的素質逐漸提高,如果憲兵的知識水準比他們低,就很難執行勤務。楊排長說,文武全才難得,只有取人之長,兼收並蓄,量材施用。訓練新兵,他主張要給體質比較文弱而文化資質優秀的青年留下一席之地。當時在六團、甚至在憲兵司令部,這都是相當「前衛」的看法,感謝朱騰連長接受了他的建議。
那時,在新兵連的三位排長之中,楊排長年紀最輕,今天推算,只有二十四歲。他的學識豐富,據說,他在憲兵學校受訓的那兩年,每逢星期假日,人家坐茶館,進戲院,三朋四友打麻將,他去聽名人演講,到圖書館看報紙雜誌。
那時憲兵學校有學員隊和學生隊之分,學員隊招收軍校畢業生,施以一年的專業訓練,使他具有憲兵軍官的資格;學生隊則是憲兵軍官的「科班」,受完整的憲兵軍官教育,是憲兵的嫡系正統。楊排長出身學生隊,年輕有為,說句很俗氣的話,行情高,面子大,他也說服了第一排的張志華排長。
馬營受訓六個月,連上對我的術課沒有嚴格要求。訓練進行到後期,每月舉行全連術科大競賽,評審官給每個新兵打分數,給每個班算出平均分數,給全連九個班排定名次,如果名次低,班長的考績也低。第一排第一班趙班長提出異議,認為我的分數會把第一班的名次拉下來,對他不公平。楊排長從中運作,連長同意,把我調到第二班,評審官核算第二班的成績,把我排除在外,也就是說,全班十名新兵,只拿九個人的分數來平均。
當時我們每一分鐘都控制在班長手中,班長絕對不許我們有「私密」的空間和時間。楊排長為我製造喘息的機會,他做值星官,一定找我個別談話。連上有一挺輕機槍,按規定由第一排排頭扛著出操,我調到第二班以後,頓時輕鬆許多。西北風裡學築城,挖戰壕,指導員看楊排長的面子,叫我到他的辦公室裡寫牆報,免除勞役。第二排黃排長以值星官身份訓話的時候,強調術課重要,然後叫著我的名字說:「他的腿太長了!」表示原諒。如此這般,給人的印象是全連長官都護著我。
回想起來,他們那時都是時代青年。楊排長年紀最小,個子也不高,但望之有威。朱連長比他大幾歲,態度光明磊落,治兵大處著眼。張排長年齡最大,當年三十五歲,閱歷豐富,有苦口婆心。三人風格不同,借用憲兵訓練的口號來形容,張排長穩重,「鋼膽沉著」,楊排長朝氣蓬勃,「熱心慧敏」,朱連長慷慨有大志,「向前向上」。這樣三個人,他們帶我去北平我就去北平,帶我去瀋陽我就去瀋陽。
軍事訓練一切講話都有標準說詞,千口一腔,輾轉重複,十分乏味,但楊排長常有自己的見解。有一次,他以值星官身份對全連士兵講話,他提出一個問題:為什麼要受軍事訓練?我們說為了報國,我們又說這是一種義務,他都裝做沒有聽見。他的答案是:軍事訓練可以使青年人養成終身使用的良好習慣,像整潔、勤勞、勇氣、效率、合群等等。他的角度不同,他從青年的利益看問題,答案新鮮。二十年後,我看到美國海軍的招兵廣告:「你想免費周遊世界嗎?」我又想到當年楊排長的見解多麼「前衛」!
楊排長常常找我個別談話,他有一間小小的臥房,除了床鋪,只容得下一張書桌。我們隔著桌子面對面坐下,在操課時間,他是一個不動而威的長官,個別談話的時候,他像一個溫和的教授。我能有一段時間完全脫離班長的掌握,已是一種幸福,何況又能分享人生道路上先行者的智慧。他雖然年輕,分寸拿捏得準,他暗中庇護我,但從未直接告訴我。他也從來沒有一句話談到政治(那該是指導員的工作),只談青年人立身處世。還記得他引用成語,解釋什麼叫「有為有守」,他指出,我的性格偏向有守,遠離了有為。那時候,他看出我的沮喪和萎縮。
我必須記下來,他屢次問我有什麼計劃,他叮囑我:如果想做什麼事,務必先和他商量。我心中暗想,事到如今,個人的一切權利已遭剝奪,個人的一切發展已遭堵塞,我還能有什麼計劃?我只希望六團帶我走出關中,走回華北地區,尋找我的父母、妹妹和弟弟。我並沒有把這個意念說出來,說出來也沒人相信,也許增加另一種猜疑。我心裡的事情,他們知道得越少越好。
多少年來,我十分思念楊排長,有一天恍然大悟:親愛的楊老師啊,你是擔心我自殺吧,你是用「防範自殺」才說服朱連長的吧,士兵自殺,連長要記過調職的呢!
了不起的排長,你難道料事如神,那時我的心裡的確常常冒出自殺的念頭來。那時士兵自殺也是軍中常事,奇怪,我們是新兵,不知怎麼都聽說了自殺的方法:你不是有一支步槍嗎,你側臥在床上,蓋好棉被,被窩裡抱住步槍,彈艙裡裝上子彈。你悄悄用腳趾拉開扳機,推子彈上膛,槍口抵住喉部,再用腳趾去扣扳機,驚天動地,一了百了,螞蟻也有十分鐘的轟轟烈烈。班長降級,排長記過,連長調去坐冷板凳,一個個灰頭土臉,教你知道我的厲害。
縱然班長有天眼通,連長有天耳通,你們也不知道我悄悄地演習過一次,當然用空槍。你看不起腳趾,沒想過一發能動全局,槍機卡嚓一響,全身震動,若有所失,若有所得,赤條條來去,滋味很迷人呢。可是我幾乎弄假成真,我不知道彈艙裡真有子彈。
必須解釋一下:「漢陽造」步槍是把子彈裝在薄銅片做成的彈夾裡,再把彈夾裝進彈艙,滿夾有五發子彈,最後一顆子彈上膛,空彈夾自動跳出艙外,叫做「漏夾」。平時彈艙裡不該有子彈,我沒有事先檢查,幸虧只有一顆子彈,我用腳趾把子彈推進槍膛,聽見空彈夾噹啷一聲落下,好傢伙,槍在警告我。幸虧是漢陽造,幸虧沒有第二顆子彈,險哪!
我怎麼能自殺,父母家人掛在心上,我得活著。我只是研究自殺,排練自殺,寧可百日不用,不可一日無備。我既然掌握了自殺的方法,隨時可以實施,反而好像吃了定心丸。親愛的楊排長,我一直活著找你,我終於找到你,一直活到二十一世紀。
二表姐突然來到馬營,引起一陣轟動。她已在二十二中畢業,考進西北農學院,成為當時的明星級人物,女大學生。大學生有向上級控訴的能力,他們只好讓我們見面,連長特別讓出他的辦公室,供我會客。我那當炮兵營長的五叔,音訊斷絕已久,現在忽然匯給我法幣三萬元。二表姐是我指定的代理收信人,學校訓導處把信轉給她,她把錢領出來送給我。我很感傷,我說我已輟學,不配再花用這筆錢,咱們退回去吧。二表姐比較理智,主張收下,我這才想起,我有機會進二十二中,多虧二表姐導引成全,流亡學生的生活十分困苦,她現在考上大學,正是需要金錢支持的時候,我就用五叔這筆錢補報了她這份人情吧!五叔能夠為家鄉培養一個人才,也是一樁善舉。
但是二表姐堅持給我留下一半。那時對我們來說,一萬五千元是很大一筆錢,有了這筆「基金」,加上半工半讀,二表姐讀完大學。我突然有了這筆錢,一時手足無措,那時候,我們沒有任何私人空間可以收藏它。二表姐走後,我急忙報告班長,班長教我報告連長,連長教我存放在排長那裡。我拿著厚厚一疊鈔票去找楊排長。楊排長沒說話,他只是找一張報紙把錢包起來,又找一根線捆紮了。他替我保管這筆錢,分文沒有短少。
我承辦過一件重要的事情。抗戰勝利,政府對士兵頒發「參加抗戰證明書」,對尉級和校級軍官頒發「抗戰勝利紀念章」,附有一張證明。新兵補充連收到一百多張空白的證明書,由我用毛筆填寫番號和姓名,我愉快地完成了工作。連部有一位准尉司書,可是連部的官長都指定由我填寫他們的名字,他們認為我的書法比較好,「插柳學詩」下的工夫還在身上。不過我心裡有意見,士兵只是「參加」了抗戰,尉官校官才值得「紀念」,將官不論他做過什麼,一律頒發「抗戰勝利獎章」。一個人對抗戰的貢獻有多大,竟完全由官階決定!還有,證明書的紙張柔軟,容易起毛,不耐久藏,難道要士兵裝成鏡框背在背上?
我的「學科」成績畢竟不錯。楊排長為我們講解步兵操典,張排長為我們講授作戰教範和陣中勤務令,這三門功課合起來簡稱「典範令」,十分重要。張排長年資深,已經訓練過好幾批新兵,不管新兵程度有多低,他都要照上面制定的課程表對牛彈琴,心中一定無可奈何。這一次面對我們這批流亡學生,他算是遇到知音,尤其是我,對他的講授時時心領神會。他似乎想知道楊排長有沒有看錯人,講課時隨機拿一些問題考問我,例如背誦步兵操典第一條,背誦立正姿勢的要領等等。還好,我都能答得上來。
我甚至超出他們的期望。楊排長講操典講到步兵衝鋒,操典規定,衝鋒前要子彈上膛,關好保險。我不明白為什麼要關保險,依我揣想,士兵跳出陣地,平端步槍,衝向敵人,子彈既已上膛,當然要在雙方刺刀尚未碰觸之前射出這顆子彈,殺傷敵人,操典要我們關上保險,不知留下這顆子彈做什麼用?楊排長聽了大為驚奇。
野外演習有個項目叫「步測距離」,測量的公式是兩步算一復步,人人背誦公式「復步加復步乘二分之一、等於公尺數」。這個「復步乘二分之一」是什麼玩意兒,難倒了多少新兵,也難為了多少班長。有一次,在操場裡,張排長當眾要我背誦這個公式,我脫口而出的是「復步加復步的一半」。他的第一個反應是我答錯了,既而一想,滿面堆下笑來,可不是?「復步的一半」多好懂,多好計算,要「復步乘二分之一」幹什麼!
據說,這兩樁公案都寫進了新兵訓練的例行報告,由連部貢獻給團部;據說,團部匯報材料時加入這兩條,上達憲兵司令部;據說……
有一次,張排長突然問我:假使你守在陣地裡,你抬頭一看,敵人的炮兵就在眼前,你怎麼辦?我覺得這個問題很奇怪,作戰時,步兵在第一線推進,炮兵在第二線支持,怎會先出現敵人的炮兵?我憑直覺反問:「他的步兵在哪裡?」張排長一笑:「算你答對了!」
那時,我和他怎麼也沒料到,一年以後,國共內戰全面爆發,兩年以後,共軍有了炮兵。司令員料定國軍縮守據點,不敢出擊,就把炮兵調到第一線攻城。有時候,守軍的確可以抬頭看見共軍的炮兵,若問怎麼辦,正確的答案是一點辦法也沒有。
張排長講課旁徵博引,他講到子彈的速度,也講到聲音的速度,我發現子彈的速度比聲音快。有一天他問我們:聽見槍聲害怕不害怕?大家齊聲高呼不怕。再問為什麼不怕,一片鴉雀無聲。我想起一個答案,我說子彈先到,聲音後到,聽見槍聲,子彈已經飛過去了。這個答案傳遍全團。
二十年後,我在台北《中國時報》「人間」副刊寫五百字小品專欄,使用了這個答案,表示人生有些恐懼是多餘的。台灣最前線金門島上的駐軍打電話來,他們需要這篇文章做士兵的教材,並且問我另外還有沒有這一類的文章。
我的術科也並非一無是處。訓練後期,步槍實彈打靶,每人射擊兩發子彈,每一槍的滿分是十二環。我一槍打十一環,一槍打十二環,楊班長初露笑臉,張排長提高嗓門說我「太慌張了!」他認為瞄準時沉著一點,兩槍都可以打十二環,我聽了,體會出什麼是「其詞若有憾焉,其實乃深喜之」。論射擊成績,全連新兵僅此一人,我到底參加過游擊隊,見過準星尖。就憑這點虛名,後來有人想調我去執行罪犯的死刑,也就是做劊子手,我當然拒絕,那是六團開到瀋陽以後的事了。國共內戰,我只放過這兩槍,這是我的幸運。
靶場規則也有悠久傳統。事先劃定範圍,通知村長鄉長,臨事派出哨兵,阻止行人通過,以防誤傷百姓。列兵進入靶場以後一律臥倒,不准起立,步槍一律與身體平行,不准「出槍」(把槍管伸出去),槍機一律拉開,暴露空空的彈艙,沒有子彈在內,以防誤傷官兵。列兵就射擊位置,班長跪在他的身旁,指導監看每一步動作,射擊手打完子彈,歸回原位,班長還要檢查槍內有沒有多餘的子彈。如此謹慎周密,使我動心,影響了、或者加強了我以後行事的風格,或者還及於行文的風格。
「團教練」野外演習,我又有一次精彩的表現。有一個項目是指揮官下達行軍宿營的命令,命令的內容分中、前、右、左、後五個部分。演習完畢,全連成講話隊形聽連長講評,朱連長首先點了我的名,要我復誦演習時聽到的命令。命令的內容看似複雜,其實次序井然,流亡學校也有軍事訓練,也有野外演習,軍訓教官也下達過這樣的命令,我喜歡條理分明的東西,印象很深。朱連長臨場抽考,我拼湊前後記憶,不足之處再稍加編造,居然一氣呵成,很像那麼一回事。等我復誦完畢,朱連長大聲問全連新兵「聽到了沒有」,連問兩次,十分高興。
這一連串考驗使楊排長很有面子,各班班長對我另眼相看,似乎再也沒有人非議我的特權。
楊排長的大動作是改革新兵連的伙食。那時新兵穿不暖也吃不飽,高級軍官常引用拿破侖一句話:「困苦與匱乏,乃優良士兵之學校。」作戰的時候,挨凍受餓很尋常,平時不預習怎麼行?可是怎麼不想一想,平時養得壯,上了戰場才挺得住啊!
連上有專人管經費辦伙食,官名很奇怪,叫做「特務長」。它本是特別勤務的意思,出操上課行軍宿營是一般正常勤務,被服裝具柴米油鹽就是特別勤務了。後來我到聯勤補給機構工作,有兩位同事的職銜是特務員。這些特務長、特務員都和情報間諜沒有關係,可是共產黨雖然知彼知己,也還沒精細到這般程度,後來特務長、特務員做了俘虜,還真受到些特別審問。
那時軍官、軍士和大兵各有進餐的地方,菜飯成色有別,軍中辦伙食的準則是:「官長要吃得好,班長要吃得飽,兵有多少吃多少。」結果是,新兵半饑半飽。那時士兵腰間都扎一根皮帶,開飯的時候並不解開,吃過飯以後,肚皮脹大,用手指插進皮帶測試,如果插不進兩根手指,算是吃飽。有一次,某班班長問列兵吃飽了沒有,別人不敢回答,有個膽大的坦白說沒吃飽。班長要他自己測驗,看到了測驗的結果,吩咐他「把皮帶紮緊一點」。我們天天唱「太陽空氣水,蔣委員長說它是三寶」,從來不提澱粉和脂肪。有時連開水也短缺,我們照以賽亞書所說,「以艱難當餅,以困苦當水」。
寫到這裡,我應該談到我們的待遇。招兵的人說,憲兵上等兵的薪餉比照步兵少尉,當然沒那回事,到底比少尉差多少呢?我找到軍政部當年編製的「陸軍官兵待遇比較表」,那時少尉薪俸每月法幣四十二元,戰時加給三十元,生活補助費二百五十元,合計法幣三百二十二元。二等兵餉金每月法幣二十元,草鞋費六元,合計法幣二十六元。少尉薪資是二等兵的十二點三倍。二等兵拿到的二十六元又是多少錢呢,我還記得當時陽春麵每碗二元,今天這個時代的人,可以用十三碗陽春麵的價格,想像當年二等兵的購買力,「國家」給的伙食吃不飽,他沒有資財自己補充。
我們每天活蹦亂跳,攀高舉重,熱量消耗很大,楊排長看在眼裡,動了惻隱之心。全連伙食雖由特務長負責主辦,卻又由三位排長輪流監督,每人「任期」一個月。戰時菜金少,物價高,人所共知,沒有什麼可說的。抗戰突然勝利,菜肉的價錢降下來,楊排長認為新兵可以吃得好一些,就在輪到他「值月」的時候提議改善。
這是對特務長的挑戰,也微妙地碰觸連長的威信和利益,另外兩位排長知道不妥,但是誰也沒有反對。以前,每天早晨,新兵推舉出來的採買,帶著炊事班長,向特務長領當天的菜金。楊排長的改革方案是,每月一日把上半月的菜金都領出來,到十六日再把下半月的菜金都領出來,統籌支配,貨幣可以發揮更大的效用。
楊排長的設想沒有錯,然而特務長豈是好惹的?他欺楊排長不知世道險惡。一號那天,楊排長派人來領錢開伙,特務長把全月的菜金都給了他,卻不告訴他全月一次付訖;而楊排長以為只支取了半數,另外還有一半到十六號再領。他用全月的菜金辦半個月的伙食,當然有明顯的改善,可是他十六號再去找特務長,才知道本月份已無錢可用,這一下子麻煩大了。
楊排長必須馬上解決兩個問題:第一,下半月的菜金如何籌措;第二,下半月的菜比上半月差得多,他如何向全連士兵解釋。張排長、黃排長都為他分憂,各自對本排士兵說明委屈,他們誰也沒懷疑楊排長貪污。我不知道楊排長如何渡過難關,即使在個別談話的時候,他從未提過半句。他才二十四歲吶,這麼有擔當。
不久,團部要把楊排長調到另一個連去做排長。團部沒有發表書面的人事命令,只由主管業務的人打了個電話,並且指定前往報到的日期。楊排長認為團部作業程序違反規定,提出異議,但是團部置之不理。於是楊排長集合全連士兵告別。
記得正是黃昏,地面晦暗,天空明亮。記得楊排長別出心裁,教我們蹲下。記得他說捨不得分離。記得他提高了聲音說,團部把我調來調去,從來沒有人事命令,我好像是一條狗。暮色漸濃,我們看不清他的臉色,只見他舉起手帕拭淚,只聽見他說:「他們拿人當狗!」這句話觸動了每個新兵的傷心處,全場同聲大哭。
團部慌了手腳也發了脾氣,一個排長居然跟新兵建立這樣深的感情,這還了得!這種反應我瞭解,大地主雇個奶媽照顧小孩,就慎防孩子愛他的奶媽。楊排長暫時留下來,六團開往瀋陽的日子近了,穩定新兵的情緒要緊,這筆賬秋後再算。通過楊排長,我彷彿看見憲兵團的黑暗面。該看見的、總有一天會看見,但是現在未免太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