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喪我

——朱先生,有沒有覺得自己像印鈔機?

——唔……唔……

1982或1983年間,在《青年文學》雜誌當編輯的顧小虎去北京魯迅文學院進修,漂在北京的朱新建請他喝咖啡。顧說,買點速溶的在房間裡自己泡泡算了,朱新建不答應,領著發小兒大飯店咖啡廳一家家喝過來,三五十元一杯。顧覺浪費,朱道,我是消費被虐狂。

陳衍說,朱新建年輕時所有的存款都在褲兜裡,用完拉倒,再想轍。他開導剛剛工作的陳衍,別去跟人爭,別在乎那些小錢。他是繪畫圈公認的真正揮金如土的人。

老費說,場面上應酬些畫,他總是捨得。「有些大畫家,我猜就是娘老子要張畫,也開得出價。有些老闆也叫一個煩,他請吃飯,其實就是想討張畫。朱新建吃完,不用人家開口,馬上畫,連累旁人也得畫。」

一次某友邀朱新建桑拿,浴罷巧遇老闆。老闆頗以風雅自居,求題一匾。朱新建推辭不過,取丈二大紙書五字「眾鳥欣有托」,陶淵明的詩。

顧小虎說,朱新建天性善良。「他是願意大家都好的。開口求畫,都有。過年過節,他總能畫點有意思的送來。右手壞掉了,第一張左手畫的,就給了我。」

「我個人以為,一個人的一些功利得失啊,柴米油鹽啊,是他的實際存在。他還有一個部分的存在,比如說他的藝術形態,他喜歡的、玩的東西。有的人把實際存在放得很大,一點虧不能吃,每件事弄得井井有條,那麼他這個實際存在就變得越來越大,而他幻想的、比較虛擬的存在就越來越萎縮,這樣的人我覺得很沒有趣,就是我通常說的不好玩。我是努力把自己的實際存在縮小、簡單化,盡量不佔我內心太大的空間,努力擴大自己比較虛擬的存在,就是喜歡什麼、幻想什麼。」

「你一個畫家,既不種地也不織布,憑什麼吃人家的糧食、穿人家的衣裳,你總要給人家一點回報和慰藉吧。如果僅僅是把一張紙弄得好看一點,那太簡單了。我們能夠給予的其實是一種生命態度,就是你要真誠真誠再真誠,再再真誠一點;樸素樸素再樸素,再再樸素一點。」朱新建當年的聲音。

「這麼多年回頭看,我說我們都被他忽悠了。實際上他不是這樣做的。因為生活很現實,是要一天一天過的。」陳衍這麼說的時候,我只在較淺的層次上理解了她的意思。當所有的採訪做完,意思才連成一片。

陳衍告訴我,好比中國小商品市場在義烏,中國的書畫市場之一就在山東。山東農民可以傾家蕩產去開一個畫廊做書畫生意。在淄博、欽州、日照、濟南的某些地方,可以看到一家挨一家的畫廊。而做中國畫生意,繞不開朱新建這個人。

郁俊告訴我,朱新建的畫在商業上真正紅火,大約也就短短兩年,2006年到2007年。那些山東的畫老闆上得門來,一袋現金奉上,一買一百張,「朱老師,我們不急,您慢慢畫」。但這些是債,要還的。除了早年猛練、常年用功,郁俊更以為,師傅當年的畫功也是市場造就——山東人民不僅養活了他(以及他周圍的人),還逼得他每天握筆,非畫不可,且強度非比尋常。

「有人問我,大師可能畫出很爛的畫嗎?我說不可能。當一個人的思維觀念已經達到一定高度的時候,要他做低了是很難的事。他可以給你畫個小品很簡單,但絕不低劣。」朱新建當年說。

朱新建對這種「旺」不是沒有覺察,他曾對徒弟說:別人家燒柴怕火苗躥太高,潑盆水,讓它慢慢燒;我這邊是烈火烹油,旁邊還開著鼓風機。

自覺摸透墨與水的關係,他不停地打電話向各路朋友報喜。「跟打麻將的人和了大牌一樣,我更不捨得睡覺了,每天瘋過癮,一天大概也就睡兩小時左右。又過了個把月,突然小便蠟黃,噁心,渾身無力,朋友把我弄到醫院一查,得了很嚴重的肝炎。我這才知道,過癮是要付代價的。」

既然自知,為什麼不潑盆水?

「他不能停下來的,那種畫畫的原始衝動非常強大,近乎本能。至於錢和別的,他其實想的不多。他只是個享受慾望的人,責任都是附帶的。他沒有這種悲情。」郁俊說。

朱新建生前喜歡的一張自己的照片

「我勸過他,少幾分霸蠻,往精裡去,不要畫得太多太隨便了。他眼睛一瞪,『我畫得哪有郵票多啊』,我就不好再講什麼了。」顧小虎說。

「有人買他的畫,他當然高興,」邊平山說,「那時候他在『小財迷』手裡,說是要把中小城市走一個遍,幾十萬出場費連續搞,我就有點擔心,擔心他心神就此散了。繪畫本來像熬中藥,小火慢煎。唐代有個臣相叫張說,寫過一個《錢本草》,開頭就說,錢是甜的,火大,有毒……」

朱新建曾談到中國式的雅逸,他說,竹林七賢、魏晉南北朝的名士是追求快樂的,同時也是內斂、含蓄、深沉的。而今天,人這個物種越來越貪婪,浪費資源、破壞環境……在這種情況下,人們應該想一想古代中國人曾有過的另一種快樂的方式。

他用「肥碩」二字形容當下的中國。有時跟朋友們進了大飯店,看到前面人留下的一席,菜幾乎沒怎麼動過,他徑直落座:別點了,我們接著吃吧。

「我覺得現在的人畫中國畫變成一種傳銷遊戲,畫本身有沒有意義已經沒人關注了,只關注這張畫能賣多少錢,就好像一個傳銷的香水,買回去是不往身上抹的,趕緊傳給下線。」朱新建在美院講座時說。

「現在這樣的社會風氣,好的一面是強迫大家去學習新鮮的東西,不要在一些舊東西裡面過於沉溺,過於得意,還是要重新打開自己的思想,我覺得這是很好的。但是不好的一面就是讓大家變得浮躁,所以我開玩笑說中央美院可以改名叫中央美術情報交流學院,因為他們已經沒有心思好好畫畫了,畫不出來了,不知道究竟應該怎麼畫了,於是就派出大量的人到世界各地去探聽消息,然後就交流美國人在幹什麼,法國人在幹什麼,墨西哥人又在幹什麼,把自己弄得跟無頭蒼蠅一樣,整天撞來撞去。」

朱新建大約是清楚自己要畫什麼的,然而,他必須跟那個不那麼擁有內在理性的世界周旋、相處——市場擺在那邊,市場帶來的人民幣一扎一扎堆在他的被褥下面。李小山曾在朱新建成名後的畫裡看出一些「隱而不見的束縛」,希望他能夠剝除它們,表達出更透明更本質的東西。

顧小虎看出另一種變化。「他沾染了一些莫名其妙的習氣,有時表現出使我吃驚的強勢和傲慢無理,大概在那個圈子裡,不擺譜別人以為你沒本事。歷來都是這樣,要麼店大欺客,要麼客大欺店。」他也看出圍繞著朱新建生存的一些人的變化——如何在金錢的支撐下漸漸變得底氣十足。

朱新建有一次向他慨歎:怎麼會有這麼多人喜歡我的畫?真是吃錯藥了!就在發病前不久,他向老友訴說「為各種所累」:羨慕你,你也沒餓死,但不必每天為了什麼那麼忙。

郁俊眼看著師傅從一個活蹦亂跳的人慢慢變成另一個人。他在病床前伺候了一陣,回到上海,同陳村等人聊起來,會掉眼淚。

「我一直在想,從前那些畫大寫意的都是受苦受窮,徐渭下過大獄、八大顛沛流離、黃賓虹被人追殺,但活得都蠻長;上海城隍廟從前有個叫蒲華的(清末畫家,死於80歲),也是窮一輩子,有點錢就給小姐贖身,要不是被假牙嗆死,他還有得活。我師傅有一點跟他們不一樣,就是他什麼都有了,他可以極欲……好的藝術可能是要登峰造極,但就像長跑,跑過極限當然就舒服了,但跑過極限很傷人。」郁俊說。

「像梁楷、牧溪這些人,跟以宋徽宗為代表的畫院派比,在當時屬於『野路子』,所以這些人都『餓死』了,八大『餓死』了,金農『餓死』了,梁楷也『餓死』了,」邊平山說,「真正好的藝術家在任何時代都不應該太舒服的,而帶點討好型的大眾繪畫總是比較受歡迎。朱新建的畫,賣價一直不高,他是靠畫得多。」

關於節制、內斂、不要過分,朱新建是早就從前人的畫裡懂讀了的,但他仍然活出另一種樣式。這裡面有個人性情「怕煩」,「今日不想明日事」,「有問題解決問題」,更有環境或曰人與人的關聯——在他喜歡的圍棋盤上,棋就是局,從來沒有一顆孤零零的自由自在的棋子。

一本新印畫冊送到,朱新建翻看,嗚嗚叫起來。

「這阿是你的?」陳衍指著其中的這張、那張問。

「不是,不是。是……」朱新建說不出來。

買個書號,印本畫冊,畫冊上的畫就有了身份證,不少人通過這種方式在名人畫作裡摻假。製作工具一整套,是這行祖師爺傳下來的,比如帶燈箱的透明畫案。

郁俊說,一個好畫家身後總有一堆贗品,這很正常。朱新建的左手畫裡常有精品,是他的右手畫不出來的。

邊平山評朱新建的左手畫:火氣打掉了,寬容了,彷彿在說,來吧,我可以包容你。從前朱新建想在畫上傻一點,可他畫不出來。他右手畫最大的缺點是聰明,不夠厚,現在,終於成佛。

歷史上,黃賓虹有過「壬辰之變」,87歲以後因白內障雙目失明,畫風大變,時人多有激賞者,但好友傅雷先生不完全同意。然而,老費說,對那些畫販子,好不好實在不打緊,儘管囤貨便是。

前幾年,德國漢學家、當代水墨骨灰級票友阿克曼目睹老朋友朱新建為市場畫得辛苦,曾說,他像機器一樣在畫。如今,朱新建為延續自己的藝術生命乃至生命而畫,一筆一筆,形同救贖。

《那些說不出的慌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