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瞬之間,兩個足登烏皮靴的昂藏少年,分別站在趙蕤的面前。身量約有八尺、膀大腰圓的這一個,身著褐麻短衣,卻裁剪成城市裡近年來時興的窄袖款式,脖頸上圍了女子常繞肩聊作盛妝時用的披帛—顯然也是追隨那些市中少年的打扮,這後生伸手接過趙蕤手上的酒壺,作勢讓了讓另一個,仰臉痛飲了一大口。
另一個身形不滿七尺,穿一身較寬大的布袍—稍後趙蕤看出來,袍子並非寬大,而是根本不合身;在月光下要仔細打量,才辨得清那原來是一襲僧袍。這少年直楞楞睜著一雙虎眼,看大個子友伴飲酒,看得出神有趣,竟笑了,道:「指南,酒固佳,何必嗌死?」
才說著,名喚指南的大個子也給逗得笑了,笑得嗆咳起來,隨即將壺遞過去。
而這僧袍少年像是沒有酒興,雙眸一轉、掌一攤,盯著趙蕤,道:「神仙且飲。」
趙蕤還是狐疑,人道結客少年,出沒閭裡,呼嘯成群,難道今夜來的果然只有兩人?正要探問,那指南卻搶道:「汝趁夜出寺到處游耍,莫要讓那些禿驢知曉了?」
僧袍少年的一雙圓眼仍舊眨也不眨地凝視著趙蕤,狀若玩笑又似挑釁地接著說:「今番倘若承蒙神仙納顧,某便不回去了。」
「汝果然是李客家的兒郎?」
「某是李白。」李白順手指了指大個子:「他是吳指南。」
「汝訪某來,必有緣故。」
「大道如青天,我獨不得出,來求神仙指點。」
「出欲何往?」趙蕤一面問著,一面覷了眼旁邊的吳指南,發覺他也狀似茫然,並不懂得李白話裡的意思。
「學一藝、成一業、取一官—」李白笑了,「謀一國,乃至平一天下,皆佳!」
趙蕤與人論事辯理,總慣於逐字析辨,刻意鑽研;這是他飽覽釋氏因明之書所養成的一套說話甚至思索的興味。越是讓他覺得驚奇、異常而有趣的談論,他越是將之視同「不得不破」的一個敵壘;非要將那言詞一一拆解、顯現箇中底細不可。這常令那高談闊論的人支吾窮詞,甚至躁怒咆哮。
在趙蕤而言,這不是追求困窘言談的對手而已,他的確是在生命中的每一字句之上反覆推求演繹,務得「內明」;也就是無限推問一論、一旨、一義的本然真相如何。半生以來,似乎也只有月娘還能勉強應付。
這時,他見少年李白得意,忽然起了玩心,操弄起對方的語句:
「若是學了一藝,而不能成就一業,抑或成就一業,卻不能掠取一官,抑或掠取一官,但不足以謀事一國,而謀事一國卻攪擾得天下大亂,可乎?」
吳指南又灌了幾口酒,每飲一口,都小心翼翼地吐去酒渣,他看來比李白還年輕些,卻能從容地對付這種新醅的濁酒,可見已經是個相當熟練的飲者了。李白到這一刻才索過壺來,徐徐而飲,並不在意浮沫,片時便將余酒飲盡。他抬起袍袖擦了擦嘴角的酒痕,忽然答道:「亦佳!」
李白這簡要明快的回答令趙蕤猝不及防,登時答不上腔。趙蕤之所以那樣問,不只是言語機鋒而已,尤其「若是學了一藝,而不能成就一業;抑或成就一業,卻不能掠取一官」更切切關乎當時士人出一頭地的機會。
大唐承襲隋代制度,官分九品三十階,九品以內,是為「流內官」,以外則是「流外官」,亦即後人貶詞所稱之「不入流」者。「不入流」或「未入流」之官,經由考選、薦舉、銓選等程序,也不是沒有「入流」的機會,但是幾乎所有類此出身而逐漸能夠身居清要的官員,都寧可亟力隱瞞其「未入流」的資歷。
倘若年輕時純粹為了謀生,勉強躋身公廨,成為一介不入流的小吏,也稱「胥吏」。無論廁身所在的是宮廷、軍旅或者地方上的道州府縣衙門,胥吏都只是大唐官僚集團裡最基層的服事者。他們身份極低,僅略高於「胥徒」,絕少陞官躐等的機會。
就以供承上官呼來喝去的處境而言,小吏近乎奴僕,幾無尊嚴。打從隋朝立國以來,更嚴格規定百官服色,五品以上,可以著紫袍;六品以下,兼用緋綠之色;胥吏卻只能穿青色衣襦,其地位和只能穿白衣的庶民、只能穿黑衣的商賈以及只能穿黃衣的士卒,幾乎沒有分別。不入士行則已,一入士行,若是有過充當小吏的資歷,可能終身為累,備受歧視。
然而李白的答覆卻遠遠超出了這出處進退的境界。
「年少光陰寧覺老?無論如何蹉跎,確乎無有不佳者。」趙蕤一轉念,仍舊咬住對方的語話,笑道:「既然如此,便教汝一生只是屠沽負販,列郡行遊,無慮無憂。那麼,天下事與汝既不當面,汝即安適佳好;何必求人指點?」
李白一面聽他緩緩道來,一面不住地微微頷首,隨即應聲答道:「我父便是負販,卻也知敬事神仙。神仙如之何?」
「某不是神仙。」
「不是神仙,卻呼作神仙、敬若神仙,復如之何?」
「避不得,只能任他呼、任他敬。」
「某來,也是任神仙指點。」
趙蕤一凜,他凝視著眼前這少年,炯炯眸子,猶如餓虎。在言詞上,他感覺受了頂撞,但是那一雙眸子所透露的,並無敵抗之意,只有天真。他微一動心,問道:「汝父曾告某:汝有兄弟在外?」
「兄在江州,弟在三峽,已經三數年了。」
「爾兄爾弟俱得在外自立,汝卻說什麼『大道如青天,我獨不得出』?」
李白聽此一問,神情略微有些黯然,瞬了瞬在巨石上眼茫神迷、既困且惑,不住打著盹的吳指南,道:「他們耐得住計三較五,稱兩論斤,某卻不成。」
趙蕤這一下忽然想起來:李客的長幼二子,已經在長江水運商旅的一頭一尾各據要衝,成為父親商隊的接應。掐指數來,可不已經有三四年了?
近世以來,無論士大夫之家、耕稼之家、匠師之家,甚至商賈之家,如有子弟想要承繼先業的,父兄之輩,多催使及早自立。與前代相較,甚至與宋、齊或齊、梁之間比起來,這種風氣就顯得慌張而促迫得多。
天下家戶浮多,丁壯繁盛,許多年紀不過十三四歲的後生已經離鄉背井,行江走湖。即以士人而言,自從中宗以降,朝廷用政,鼓勵干謁,竟還有黃口小兒,童音嚶鳴,便至公廨見大人,議政事,獻辭賦;深恐一旦落後於人,便要淪落得一生蹭蹬不遇了。
「不經商,恐亦不肯力田、不甘匠作—說來也還就是不耐煩。」趙蕤道,「汝豈不知:士人行中可不只吟詠風月,也要作許多鄙事,足令人不勝其煩?」
吳指南在這一刻,終於像是垮了一座黑大浮屠似的,砰然倒臥在巨石之上,伏貼著一片溫柔如茵錦的青苔,鼾聲大作。
李白實則也一片蒙昧糊塗,他無從想像,趙蕤此刻究竟在打什麼主意,而趙蕤自己也不清楚,他能教李白些什麼?不就是人人覺得不勝其煩的那些「鄙事」嗎?除非為了「取一美官」,有誰會願意折騰大好的心智體魄,勞碌委屈,而後甚至忘了天生於人的性情呢?他羨慕這些少年,比起他還有幾十年多餘的青春可以揮霍,但是—趙蕤轉念一想:真要讓他躋身士行嗎?
李白心意已決,向趙蕤一揖,道:「某回大明寺收裹了行李即來尋汝,神仙!」
趙蕤則淡淡地答道:「一約既訂,重山無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