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此行看來走得倉促,實則無論行腳遲速,都在趙蕤的算計之中。月娘交代的物事,也果然實用。那是一個外觀膨脝似鼓、內中縫綴了幾十個口袋的布囊,每一隻口袋之中,都分裝了足供兩人一餐所需的生米、糗面、豆餅和雜糧餑餑等等—《詩經·大雅·公劉》所謂「乃裹餱糧,於橐於囊」便是這個意思;囊中有袋,方便路客充飢時零星取用,不可或缺。一般而言,干餱之屬,果腹而已,取其食用方便,不計風味。在跋涉途中,即使錯過了驛所,只消在野處能夠覓得水火,聊事煮炊,總能勉強湊付一頓。
趙蕤所設想的不只於此。他明明知道:李白一旦登程,是可以流連而忘返,迷途而未覺的,於是臨別之際,曾發付了一封書簡在布囊之中。李白每每野處炊食,取用餱米的時候,總會看見那皮紙密封的信,偶爾好奇,便想拆開來看一眼,可是即目所見,既無仙、又無羊,何必多事?遂強自按耐了。
倒是慈元,時時看見那書信,總覺得其中有些消息,終於在一長亭歇腳處看李白將一小袋雜著黑稗的糙米倒進煮粥的銅鐺之中,書簡隨手擱置在一旁地上,便閒閒問道:「趙處士交付的?是給誰的?」
李白這時正解開水囊,使紗網濾了濾驛路邊打來的溪水,順手指了指自己的鼻尖。
「何不拆看?」
「無事不須看。」李白一面說、一面取出火石生火,把那書簡又收回了布囊裡。
慈元仍舊不死心,復問:「如何是有事?」
「某師臨別時吩咐:須見羊,便有事。」
李白言者無心,慈元的臉色卻沉了下來—難道趙蕤真是活神仙?連這樣一樁啟程之後才發生的事,他都有預見之能麼?
這事十分棘手。
先前為了處置便宜,慈元從福圓寺僧人處交易來一批契券,有的在向原先貸主借取谷種、麻油、被服甚至經卷的時候,就已然白紙黑字寫定,無須質押。也有的則以田地為擔保,屆期如果不能償還,便可以割地償債。這在經營借貸取息已經有多年經驗的寺院而言,本來相當尋常。可是由於事涉「移坵換段」的周轉,鑒別土地肥瘠、利用厚薄的工夫不能不謹慎為之。
「鑒田」平時便有;各處叢林原本就雇得些擅長農事的寺奴,旦暮往來奔走,仔細勘驗,大約估算出某地每年每畝耕耘所得的谷米之數,就用之以甄別田價。若所值與原先的借貸本利有等差,可以另用現銀、制錢或者其他能夠兌價的實物權抵。
這一回令慈元不能不擔憂的,是一張金堆驛驛卒的借貸文書。借據所具姓名為「馬千里」,成貸日為「開元元年七月十二日」,內文字句是這樣的—
開元元年七月十二日,金堆驛卒馬千里為急要錢使,交無得處,遂於福圓寺僧虔一邊,舉錢三千文。其錢每月頭分生利一百八十文,如虔一自要錢用,即仰馬千里本利並還;如不得,聽任虔一牽掣馬千里家飼羊群,將充錢直(按:即值),有剩不追。恐人無信,故立私契,兩共平章,畫指為記。
借據之後列名的「舉錢人」是馬千里,「同取人」則是馬千里的妻子黨四娘、妹妹馬五娘。謂「同取人」,記同列為借方,也有具名為保的用意。
這還只是大明寺與福圓寺之間、在比兌了許多可以作成交易的田土之後,恰足以充抵餘額的契券。其棘手處不只一端。首先,是借貸形式,並無質押品;無質而貸,講的是人面信用;可見福圓寺與馬千里相當熟識,或恐有不便催討的情分。其次,是馬千里在借貸之後不過一年多,就被驛廄裡的一匹發狂的老馬給踢死了。
馬千里生前欠的債不能還,利錢卻還繼續滾著。黨四娘和馬五娘頓失天倫,無以謀生,三千文債務就如同滾雪,再也回不了頭。虔一和尚既不欲強人所難,也不情願吃虧;看來顧去,只有藉著「移坵換段」之舉,讓出債權,取得他方轉來的利頭,才不蝕本。
然而,收了這張契券的慈元卻有另一層難處—他還要趕在佛誕日上峨眉山;就算能狠下心腸,赴馬千里家中憑券取羊群,總不能趕著這一群羊遠赴峨眉朝山罷?若要等朝山之後回程再議,則手中得以與其他寺廟交易的契券可能所餘不多,換言之:能夠再將這筆債權轉出的機會,就更加微乎其微了。在這「攘其羊、抑不攘其羊」的兩難之間,慈元還真是別無長策,嗟歎不已。
這一刻,聽李白說起「須見羊,便有事」,慈元還以為趙蕤參透了所有的機關,登時四體一軟,滿面頹唐地說道:「趙處士果然是活神仙!」
李白一面淘淅著鐺中之米,一面細細撿取稗粒,漫不經心地應道:「和尚有煩惱,何不說來?」
原本只是「羊」之一字陰錯陽差的誤會,卻牽引著李白的這一趟遊歷步上意想不到的歧途。慈元一念轉來,愈覺趙蕤料事如神,無可隱諱,卻仍吞吞吐吐了好一陣,才交代了他的難處。末了,終於說開了:「貧道畢竟是方外人,設若驅彼一群羊往集上兜售,似也曲折佛面。」
李白明白了這七周八轉的債務原委,自然不覺得與神仙蹤跡有什麼干係,可是看這和尚一臉愁雲慘霧,很是不忍,便道:「同行同命,某此行既無非去不可之處,亦無不可去之處,便隨和尚往金堆驛,看如何處置就是。」
金堆驛在六十里外,兩人這一程改了走法,腳下不分晝夜,逢光即行,有亭便歇,歇時不拘久暫,長亭短亭但有頂蓋,便和衣而眠。行止間漸漸能說上些話,李白才明白慈元為什麼眉目之間,總顯得僝僽猥瑣,心事重重。
原來時當北魏末葉,此僧上溯六代前,有一祖曾犯重刑,淪為「佛圖戶」。這是一種劃歸寺院管轄的人戶身份,其地位接近奴婢。由於編入各州鎮的寺院,是以又稱「寺戶」。這種身份的戶民,除了為寺院服事灑掃雜役之外,還得付出相當沉重的勞力,開發寺廟所擁有的土地,經營農耕,產出五穀。他們是寺院及僧團的搖錢樹,但是極為低賤,唯有日夜就近向佛前懺悔罪孽,算是唯一的方便與福慧。
未幾,北魏一分為二,宇文泰所領控之西魏日後篡立為北周,就在北周武帝當國的建德三年,皇帝發動了一次徹底的滅佛行動,順手廢除了佛圖戶。很難說這是不是給了許多佛圖戶民一次「置之無地而後有」的機會;他們不再從屬於寺院,不再聽命於僧團,也不再以勞動和尊嚴抵償祖先所犯的罪刑。
從慈元的父母這一代上,有了編戶國人的身份,而他則具備了出家為僧的資格。家世如斯,慈元即使入了叢林,仍是一身卑奴之氣,揮之不去。此人行事,錙銖必較,些許得失,就添無限煩惱;觀其形貌,就像是關押多年之後初獲釋放的人犯。即使身在佛門清淨之地,別無污穢經身,仍顯得憂忡猶豫,常帶著一種身後有人追拏的惶恐;又像是渾身包裹著冤情,任誰來開脫都不得洗雪—也由於相貌如此,才到金堆驛,就招人注目了。
金堆驛有六條小溪交匯,誠所謂溝壑縱橫,山巒疊嶂,地勢與秦嶺深處、華縣東南的金堆鎮極為相似,昔日開通驛路的主司便以「金堆」命其名。群山幽深,多古木異草,開採藥材者不虞匱乏,只消從溪谷攀緣而上,來到驛所,就近流通,所以往來客商極夥,十分熱鬧。也因為聚散繽紛,人事雜沓,前後兩驛的駐卒常到此地邏巡。
這一天眾目睽睽之下,赫然見這眉眼慌張的僧人,催趲著驢車一駕,運載龐大,真與一般雲水之遊絕不相同;而旁行的少年雖然風標俊朗,骨秀神清,可是腰間卻佩著一柄十分招搖的長劍,怎麼看也不像是和尚的道侶。這兩人交頭接耳,四處問訊指點,看來更不尋常。
李白一心一念,只在打探那馬千里的家眷,未及其他。倒是黨四娘、馬五娘似乎人人識得,問過幾處街坊,略一拼湊,便有了下落。原來自馬千里死後,這一對姑嫂不能再寄居於驛所,三數年前就遷居到山野裡去,仍以飼養群羊為生。牧務繁重不說,風俗法令,斷屠為至要之禁,幾乎沒有可以違逆之隙,生計便更加艱苦了。
齋月、齋日斷屠,從來已久;南北朝時期,舉凡佛光普照之地,每年正月、五月、九月,皆不可殺生。此外,每個月都不能免的,初八、十四、十五、二十三、二十九、三十等「六齋日」,也要嚴行「普斷屠殺」—這還有個名目,叫「年三月六」。
「年三」,指的是三個持長齋的月份。唐代之人在這三個月裡,非但斷屠,也不許執行死刑,連官吏之走馬上任都得避過,為之「忌月」或「惡月」。「月六」,亦不殺,也略有古典根據。據傳:釋氏《四天王經》記載,每個月的六齋日是四天王秘密遣使或是微服出巡,來到人間查察善惡的日子。凡人守戒、行善、不殺生,必可獲得延年益壽的福報。行善求福的表面文章一旦刊為法禁,就是天經地義,不可動搖了。
自從高祖武德二年正月下令:更將斷屠之日擴充於每月的初一、十八、二十四、二十八四天,這是為了表現唐王朝對李氏為祖的道教之崇敬而設的。斷屠詔一出,有「釋典微妙,淨業始於慈悲;道教沖虛,至德去其殘殺」的教訓。也因為擴及「年三月十」,一月之中,每逢八日都斷屠,而有「三八」之說;故《妙法蓮華經》亦有云:「三八鎮游諸寺捨,十齋常具斷葷辛。如斯淨行清高眾,經內呼為女善人。」
善人越來越多,牧戶和屠戶的活路卻越來越窄。一法高懸,竟至一年有二百餘日不得食肉,也就令牧屠之輩二百多日不能謀生。無怪乎《佛祖統記》有載:高僧善導居長安化人念佛,一時全城向化,皆斷肉食。遂有一屠姓京,苦於蕭條,別無生理,乃由煩惱而生殺心,瞋恚難忍,持刀入寺,欲殺善導。故事裡的善導為說淨土法門,指示西方現淨土相,竟然還說動了京某,從此發心念佛不輟。卻沒有說明白:這屠戶日後怎麼討生活?
黨四娘和馬五娘養羊活口,實無尺寸生機,足見艱難。李白與慈元可以在驛所裡等候,說不定到那許令屠宰之期,他姑嫂便來市上營生,算是容她們自投羅網罷了。然而,道情之人尚有一語說得好:「該來時,人也未必就來。」
盤計多方,李白以為還是該循路找去。二人復於驛中寄了驢車行篋,只收裹了聊供一餐可食的囊袋,步行涉溪過野,直到天色盡墨,才找著了那一起勉強有竹簷土牆遮風蔽雨的破落戶。一眼望去:散處之羊的確有些,大多病瘠無毛,三五可見不可見之數,很難說是一群。更不堪聞問的是,兩個半老婦人看來都病在榻上,奄奄一息而已—無非是飢寒交迫而無力活下去的模樣。
室內寒燈一檠,放在灶上,似是有人借此用飯,還來不及收拾。看灶間猶有餘火,釜中只剩幾莖泛黑透黃的野菜,浮粒可數,漂在稀薄的湯裡。李白喚慈元門裡門外尋了些散柴來,將灶火續上,另燒了一鐺水;自己則為兩婦人把上了脈。
純以脈象論,兩人都沒有什麼惡病,然而寸關尺三部,輕按皆無力,重按則空虛,看來氣血兩不足,不能鼓動脈搏。此外,姑嫂二人的脈征,都呈現了浮與遲之狀—浮,乃是由於內傷久弱、陰血衰少,而陽氣不足;遲,則是脈動緩慢,宜屬病寒之證;寒則元氣凝滯,血行無力;說得直白些,就是坐困愁城,等待瘐死。
李白當下解開隨身囊袋,一如這幾日道途間手段所施,將谷米稍事滌洗,盡數傾入那釜中,待烈焰沸過之後,抽柴減火,以微燼慢熬。不過片時,一釜白粥便煮就了,供應那姑嫂二人一時狼吞虎嚥,恢復了活人的神氣。
黨四娘與馬五娘也都未曾料想得到,天外居然有仙客飛來,給張羅了一頓飽餐;登時喜極欲泣,趴在那缺了兩角墩子的破榻上不住地叩首、頂禮、道謝。李白避而不受其禮,拉著慈元趨出門外,低聲問道:「和尚,若仍欲討取此券舉錢,恐須勾留些時日。」
「幾日?」
「即令我等日日前來煮粥供養,充其量,傾囊與之而已—算來麼,亦不出二三十日耳。」
慈元簡直不能明白李白的用意,只能追問:「然則?」
「渠等—還是要餓死的。」李白冷冷地說完,別無他語,回身入室,並不理會那兩婦人,逕自收取隨身攜來的布囊,扭頭沖外走了。
慈元更不知所措,前瞻後望一陣,顧不得撇下屋中二婦人,追步上前,且行且問:「如此,則、則—罷了?」
李白沿著來時之路,一意匆匆前行,走出里許開外,才忽然扭頭對慈元道:「某今日始稍稍悟得『辟榖』之究竟。」
令慈元訝異的是,當李白這麼說的時候,嘴角顯現出諷謔的笑容,而眼眶之中,卻似有淚光閃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