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六 心亦不能為之哀

辟榖名目極多,又稱卻谷、卻粒、絕谷、斷谷、修糧等,其術所從來久矣。

自秦漢以降,與夫道家的逐漸蓬勃,修身練氣、養命長生、服食升仙以及辟榖導引種種神異其能、非凡其事的傳說便不脛而走,天下喧騰。

即使連《大戴禮記·易本命第八十一》都有這樣的記載:「食水者善游能寒,食土者無心而不息,食木者多力而拂;食草者善走而愚,食桑者有絲而蛾,食肉者勇敢而悍,食谷者智慧而巧,食氣者神明而壽,不食者不死而神。」如何從「智慧而巧」,精進身心,以達於「神明而壽」、「不死而神」就成為此下千年之間修道者的使命。得以只飲水而「不衣絲麻,不食五穀」,善於「吹呴食氣」的術士,非但常保「童子之顏色」,還有「肉色光美,徐行及馬,力兼數人」的模樣和能為。

不進用常人飲饌,堪稱神乎其技,其事則車載斗量。其例大凡若此:《神仙傳·魯女生》所記的魯女生,「服胡麻餌術,絕谷八十餘年,甚少壯,一日行三百餘里,走逐獐鹿。鄉里傳:世見之二百餘年。入華山中去,時故人與女生別後五十年,入華山廟,逢女生,乘白鹿,從後有玉女數十人也。」

另,同書記封君達之事,也相當近似:「服黃精五十餘年,又入烏鼠山,服煉水銀,百餘歲往來鄉里,視之年如三十許人。常騎青牛,聞人有疾病待死者,便過,與藥治之,應手皆愈。」隨手摭拾無數,而看似不相關的辟榖之人,在傳聞中也能往來無礙—封君達就見過魯女生,還曾經為魯氏「授還丹訣及《五嶽真形圖》」。

辟榖不同於絕食,《抱朴子》曾錄董京之《辟榖方》:「以甘草、防風、莧實之屬十許種搗為散,先服方寸匕,乃吞石子大如雀卵十二枚,足辟百日,輒更服散,氣力顏色如故也。」此處的「方寸匕」是量體單位,取一寸立方,大約十粒梧桐子。

歷代方術之書,逐漸衍生派別,彼此涇渭分明,但是於辟榖服食之物,所錄則大同小異,不外乎黃精、玉竹、芝麻、天冬、大棗、黑豆、靈芝、松子、白朮、桑葚、胡桃、蜂蜜、麥冬之類;或復添以雲母、雄黃和硃砂等礦石,更與煉服外丹家數結合為一體了。在趙蕤為李白打理的隨身草藥裡,就半是此物。以其深謀遠慮,不會不知道李白此行還真不免要冒上挨餓的險,是以貯裹完足,以備不時之需。

然而目睹兩個受饑寒交侵、即將成為餓殍的婦人,李白自知:除了隨手佈施,勉成一時飼養,其餘也無能為力。他不得不想起傳說中那些或則服藥、或則服氣,總之在飢餓中猶能不礙於維持容顏、體魄、精神、壽命的高人,他們或則「斷谷三年,步陟登山,終日不倦」,或則「但求三二升水,如此年餘,顏色鮮悅,氣力如故」,或則「斷谷三十餘載,唯以澗水服雲母屑,日夜誦《大洞經》」—這些人的方術,若是能普施於哀哀生民,不是時刻能挽救萬千條性命嗎?

或者—李白所轉出的另一個念頭則是:這些斷谷仙方,雜以方士們吐納導引、高壽輕身,以及各種光怪陸離的怪譚,或則根本就是用以欺誑眾生,使之在垂死掙扎、無以為繼的生之邊緣,彷彿還寄托了、攀附了最後一宗遇仙而化、隨仙而去的希望。

在疲憊、絕望以及摻雜著慚愧的憐憫之情中,李白與慈元踐踏著薄水碎石,越過溪谷,挑了一處較平緩的坡地,向驛所走去。他們遠遠看見爝火連行,人聲鼎沸,兼有馬鳴驢嘶,喧嘩不已—看情狀,像是夜行商旅休憩已畢,準備登程了。然而,李白卻感受到一股沉鬱之氣,打從四圍八面漸漸湧迫而至,這使得他腰間的劍輕微地抖動了起來。他停住腳步,鞘中長劍抖動依然。

放眼再朝驛路上望去,夜空中的爝火便如同撲展著火翅的鳥兒,竟向他和慈元包圍過來。李白凝眸以觀,立刻明白了:是黃昏時分乍到金堆驛時撞見過的—那十多個橫刀執戟的驛卒。

當先一人,戴扎巾軟帽,兩條束帶從腦後繫上頭頂,此人面容豐腴,方口大耳,可是滿嘴無牙。他的上半身外罩半甲,內裹棉衣,底下穿了素褶子,腰扎革帶,足登一雙長筒靴,靴子很舊了,踝折之處的皮面磨損欲穿。褶子打從當央撩起,反掖在腰帶底下,這就露出了裡頭的粗布褲,打遍了補丁。再看他右肩斜搭一革帶,上鑲方玉版,帶上懸一束鞘腰刀—這是一柄胡刀,刀面寬大,其彎如鉤,刀鞘上浮雕著梔子花紋,花色塗金,閃閃亮眼。

豁牙的這個身後是一排穿著與他相似的驛卒,有的手執長竿鐵,有的脅下跨著朴刀,間雜一人搶步上前,回頭止住了這群驛卒的前進之勢—此人體態高大,頭角稜削分明,裝束又與他者略不相同,他身披前後兩面明光鎧—不過,前一面是鍛銅鑄就,後一面則是皮革鞣制,顯然是拼湊而成。他在轉回身時,已經連鞘抽出了腰間一刀,對李白喊了聲:「住!」

「昌明李白,大明寺僧慈元,路過金堆驛。健兒可有差遣麼?」李白道。

尊稱「健兒」,對於驛卒人等來說,表現了十足的敬意。本事:「健兒」是由朝廷派遣使者,與各地州縣官連手為之,這是一種在常額的「府兵」、以及強行徵募的「兵募」之外,向地方上簡召自願軍而給予的頭銜。與「健兒」相當的,還有「猛士」,也是一種招募而得的士兵,前來投效的,必須身強體壯,甚至武藝出群—在此,當然是一個敬稱。

為首這魁梧的驛卒向後揮刀畫了半圈,列卒分別向兩旁閃開,接著就從驛所門口滾出一宗行李來—不消說,是李白的籠仗。緊跟在後的,是那頭驢,已經鬆脫了軛,孤零零不知讓什麼人打從驛後廄捨裡揈了出來,慈元惶恐了:他的箱籠筐篚都該在驢車上,可是看來那車已經叫人給劫去了。情急無著,掏出了袖中的契牌,哭嚷著:「貧道一車什物,寄在驛上,皆屬寺中常住所有—」

「好說,貴寺『常住所有』,呵呵,畢竟是貴寺啊!」豁牙的一咧嘴,回頭去地上取過一物,其大如瓜,往面前地上扔了—那是原先拴縛在車轅上的一隻軟橐,一落地,在塵土中散了口,滾出無數金銀燭燈台座、翡翠念珠、寶石鑲嵌的金剛杵,還有些看不出用處的晶黃燦白之物。

「這是、這是敝寺發付貧道赴峨眉山供奉之物—」

為首之人並不理會慈元的辯解,他雙目炯炯,直盯著李白的佩劍,像是怎麼也忍不住似的笑道:「此物?」

李白低頭看一眼自己的劍,他從來不知那劍有什麼可笑的。然而,對方來意不善,這笑意便值得玩味。無論此人是想要這把劍,或者不以隨身攜劍過市為然,為什麼眼中會流露出如此明白的輕鄙?

「家傳一劍。」李白道。

這身量高出李白一頭的大漢接著道:「汝家在安西?」

李白猛可一怔—這還是有生以來頭一遭,有人向他說起「安西」二字。那是他祖父執意要讓李客歸根中土的一個漫長旅途的起點。日邁月征,歲時忽焉而過,關於安西都護府的民情風物、日常瑣屑,他已不復記憶,但是這柄劍與丁零奴,則心象鮮明,無時不可重睹,且歷歷如在目前。

劍,是丁零奴從碎葉水一役的戰場上拾回來的。

此劍原本還不能稱之為劍,而是一支帶桿而折斷的丈八長槊,頭將近四尺,重十餘斤。此槊原先的主人是誰?已窅然不可蹤跡。只能推測是當年為唐朝大將蘇定方所擒服的西突厥之主—阿史那賀魯—身邊近臣之所用。能夠使得動這樣一桿長大而沉重的槊,應該是一員身形巨大、膂力驚人的勇士。不過,在那樣摧枯拉朽的大規模戰事之中,儘管有萬夫不當之勇,恐怕也難以抵擋一時翻捲如潮的人海淹襲,是以半桿折斷的槊,便成為丁零奴無數不費本錢的什物家當之一。丁零奴本意欲將母鐵熔了,冶成鍛鐵,再鑄造成堪用的耒耜鋤銛等農具;要不,打造成車軸、車轅、車衡上的覆鐵也很合適。

不過,打從戰場上拾荒歸來,拔出了半截斷桿,那槊便不時地發出一陣陣哀猿孤鳥般的呼嘯。丁零奴情知其中有異,當下帶著那槊頭,返回碎葉水,在焦土骨礫之中,拈土為香,向天禱誓。歷時一晝夜,他得著了鬼神的應許—持此槊殺生者以及被此槊取命者,共誓一大悲願,那就是同留其魂魄於天地之間,遂行「摧伏怨敵,弭止紛爭」之事。丁零奴願以巧匠之藝,因其形、改其勢、合他金,並減其半重,重新打造成一支短柄而斜鋒扁長、單側出刃的兵器—劍;此劍有合乎古體與時樣者,也有丁零奴自家別出心裁的細節。

經歷過刀戟戰陣、或是略微通曉兵書之人都知道:自從西晉東渡之後,中原戰役進入了一個兵器的新時代。早在三國、兩漢甚至遠古以來,一向被視為地位崇隆、且多少還具備實戰價值的劍,已經廣泛地被刀所取代。大體而言,弧形、薄脊、單刃、闊面,靈活易於施力的刀器,遂成為短兵器實戰史上的新寵—這是西北草原牧胡之刀所過之處,以鮮血寫成的教訓。

一劍隨身,或許還有些許風姿儀態上的考究,臨陣對敵,卻很難派上用場。丁零奴制此劍,本不是作兵刃用;反倒是帶有祭器或禮器的性質,所謂別出心裁的細節,關鍵就是劍莖與劍首,固然與劍身一體鑄就,而丁零奴作了一番花樣—他把劍首雕鏤成金剛杵四瓣連環之形。

蓋金剛杵在古天竺與吐蕃之佛教信仰中皆「象徵堅利之智」,有摧破怨敵與煩惱之義。《大悲心陀羅尼經》中為第六手眼,其底蘊為「若為摧伏一切怨敵者,當於金剛杵手」,這就更不是尋常殺戮戰鬥者所能意會的了。

上下打量了李白兩回,大個子的笑意更濃了,他將手上的刀往李白的劍首上磕了磕,道:「汝自報家門是昌明之人,這劍又是家傳之物;既屬家傳,卻如何是敕勒鑄匠的手藝?」

李白萬萬不能料到,身過巴蜀蠻山,居然會遇見一個曾經從征於西極萬里之外的驛卒,他當然拿不出安西地方的身牒,這就很容易引起誤會或導致誣陷—即使像這種連衛士都算不上、有如供役人等的驛卒,也可以揚威仗勢、數落他是逃役丁口,或者是挾贓亡命的歹徒。

果不其然,大個子接著回頭對眾驛卒道:「比來逃役丁夫四處奔走,拏不勝拏,笞不勝笞;也作惱人!」

此言一出,李白又轉出另一層驚駭—依律,他在前一年就是編丁了。常法有約束,編戶之民年滿十八,可以受百畝田,也因之而必須繳交以及服事征派。此制,稱「租庸調」法。

唐人沿襲前代而形成的均田制聲稱:「有田則有租,有身則有庸,有戶則有調。」每丁每年要交粟二石,這個名目謂之「租」;除此之外,還需納絹—或者是其他絲織品—二丈、棉三兩,也可以代之以納布二丈三尺、麻三斤,這個名目謂之「調」;丁男每年要服正役二十天,如不服徭役,每日折絹三尺或布三尺七寸五分,這個名目謂之「庸」;庸可以「留役」,也就是以服力役代替繳交「調」、租」—滿十五日免調,滿三十日「調」、「租」俱免。

當然,大部分地區的丁口根本領不到百畝田,絕大多數賴耕稼為生之民,連四十畝地都分派不到。然而應須上繳之「調」、「租」不能稍減,應須供應之力役則終需以「調」、「租」補償。即使多數明白劃歸為某丁所有的田地,也常常是不可耕地,朝廷所推行之「均田制」不過是具載於典冊文書,從無確切施行之一日。

為了確保人力不至於非法流失,唐代的戶籍管束極為嚴格,號鄉里鄰保」。民戶有「百戶為裡,五里為鄉,四家為鄰,五鄰為保」的連坐組織。地方官署最重戶籍,此「編戶齊民」之大體。無論籍隸何等,都逐時嚴控。各戶戶主每年自報「手實」,詳列家人姓名、年齡、性別、職業以及所擁有的土地畝數。「手實」之上另註明各人來年應服課役,也有的還細舉積欠,這也有名目,謂之「記賬」。「手實記賬」每三年編修一次,一方面的確就是均田制與租庸調的憑據,一方面也是確認編戶之民各安其業、各盡其賦、各守其分。

可是,折算每人每日勉可賴以存活之糧,約在一升又半之數,那麼,一擁田四十畝、年獲谷米四十石的農丁,僅僅是自食其力,已然罄其所有,哪裡還有餘糧可以上繳呢?這是大唐初立以來,民間底層一向未曾改善的窘境,若不融通以借貸,就只有逃役;也就是從法定派服勞役中,擠壓出勉強餬口的勞動力。

由於長期的災亂與兵禍,唐初戶口大約只有二百餘萬,縱使貞觀之治,頗能與民休息,至高宗永徽年間,編戶不過三百八十萬。到了李白出生前後,也就是中宗神龍年間,天下丁戶幾乎倍增,約六百萬。然而僧侶、賤民、客戶與軍人,則皆不入戶籍。這是相當龐大的一筆人口,總數亦不下於百萬。朝廷雖然沒有逐一駕馭、以追索賦役的能力,卻經常催促地方上的各級官僚嚴予監管,一旦有邊警或征戰,就可以發動形格勢禁的追捕。

其中,僧侶和軍人還可以因其身份而不受干犯;賤民與客戶的處境卻異常狹仄。當年趙蕤一遷破天峽、再遷大匡山,遑論其間飄泊多年,居無定址,這樣的人,即屬「客戶」,算是化外之民。如以編戶之法論之,如此自生自滅,本來就與全天下為數不啻百萬、逃賦避役的丁口沒有兩樣—在深受賦稅徭役壓迫而難以存活的老百姓而言,惟有減低戶等,才能不受形勢盤剝;要不就多立門戶,以博田畝;要不就私買度牒,假作僧徒;要不,就生生世世甘為流徙之人。

李白孤劍在腰,鋒刃未曾出鞘,卻已經為形勢所困,成了逋逃流亡者。

孰料,屋漏偏逢連夜雨。正當李白還不知道該為腰間之劍編派個什麼來歷之時,豁牙的那驛卒只手強拉起驢頭搴索,朝慈元臉前一湊,慈元待要退躲,脊樑後卻教另一驛卒給頂住了,於是驢頭對僧面、僧面對驢頭,惹得眾人皆樂不可支。

李白一轉念,想起右臂上還縛了一支匕首,若疾取此匕刺擊大漢脅下明光鎧夾縫,則彼必然猝不及防,反手再取豁牙,一刃試其頸,大約也不至於失手。然而往後再戰,便不容易了—他不指望慈元也能動手拚搏,可是要在轉瞬之間、連取兩人性命,還得拉驢套車,勉強就道,不出一半里路,恐怕就要讓次一驛的邏卒撞上,就算能夠避過,前行又能走出幾亭去呢?

他這廂殺念尚未停歇,豁牙又朗聲喝罵起來:「這禿,看來也是個頂冒的和尚!」

「貧道度牒隨身,健兒不可冤枉佛前子弟—」

「汝且看!」豁牙果然力大,右手再扭那驢頭向著爝火,左手探指向驢左頰一抹,但見驢眼下兩寸有餘處、叢生短毛之間,赫然露出一個火烙的「出」字。豁牙瞪起一雙虎目,斥道:「此乃在牧之驢,怎麼成了和尚的馱負?」

唐代天下官畜,皆用烙印,一則以利辨識,再則謹防流失。律令分明,凡在牧之馬,於右肩膊烙小「官」字,右大腿烙生辰年,尾側左右則烙以初生時管監所在之名。

有那形容端正、體勢健偉的,得解送於京,由「尚乘局」專人飼牧馴養,只有這種馬,約於滿兩歲的時候,測量其負載奔馳之力,上選者不烙監名,而以「飛」字烙左肩及左大腿,至於次一等的雜馬,也有解送尚乘局的,就在左肩處烙以「風」字;蓋以乘騎者跨鞍而上的一側在焉。

不徒馬匹用之,騾、牛、驢、駝、羊例皆用印。騾、牛、驢等是在左肩處烙以主官司之名,在右大腿烙以監地名。駝、羊則是在頰邊志其官司之名。

此外,朝廷或皇帝的賞賜,也需要經「賜」字印;如果是配軍以及充應傳驛的,就會在左右兩頰都烙上「出」字。也就是說:一旦「在牧」出身,無論是否上供殿中省尚乘局,其烙印字樣、部位,都有專式,也就將牲口的身世都註明了,無論如何輾轉遷入別所,配送軍方或者隸屬驛所,履歷俱在。

官畜,只能夠供官吏因公駕御,甚至嚴格到不可以挾帶十斤以上的私物,有「違者一斤笞十,十斤加一等,罪止杖八十」。即此可知:慈元以官畜載了一大車數百斤不止的物事,無論是常住所有或者私人所持,都是算不清多少笞杖的罪過。

驛卒顯然也非不通曉世故者。他們從慈元的神情就可看出:這和尚應該不是什麼作奸犯科之輩。充其量,就是該寺該僧,以債取質,或者是以物抵債,收取了某驛上報衰老的驢—真要論處起來,普天之下,哪有驛所人等不靠私殖馬騾、隱匿牲口,或者是轉報衰病而從中圖利的呢?

可是這幫人另有想法。他們借端仗勢,未必真要入李白、慈元於罪責,不外就是將人趕走,再朋分了那一車的財物。然而,為首的大漢驀地改了心意,只見他高抬雙臂朝外揮舞了兩下,臉上仍掛著那輕蔑的笑,示意眾人退開幾步。持爝火的伶利,當下圍作半弧,把大漢與李白、慈元讓在中央。李白在昌明市上與結客少年作耍,一目而了然—這是要與他「起霸虎」了。

可以歸諸為蜀地特有的一種風土民情,「起霸虎」由來甚早,相傳打從漢代司馬相如之時,民間即有此習俗。操練武術的人,往往互邀對搏,參與這搏擊的人,特名之為「敢鬥」。「起霸虎」多以長兵對敵短兵,如此較能相互印證手眼身法的不足;又恐失手傷及性命,多畫地設限,並倩前輩武士持白楊木桿為令,敢鬥兩造須依仲裁人口斷行止,任何人手中兵刃若是斫缺了白楊木,便得判負。司馬貞作《史記·司馬相如列傳》索隱,提到司馬相如少時好讀書、學擊劍,曾引用《呂氏春秋》佚文《劍伎》篇稱:「持短入長,倏忽縱橫之術也;掄才起霸,飄然上下之形也。龍游虎步,俠士行焉。」這段話顯然也擴充解釋了「起霸虎」的語意。

不過,另有一說,可能更接近這種鬥毆的本質。杜佑的通典·卷一七六·州郡六》中,稱:「巴蜀之人,少愁苦而輕易淫佚。周初,從武王勝殷。東遷之後,楚子強大而役屬之。洎於戰國,又為秦有,資其財力,國以豐贍。漢景帝時,文翁為蜀郡守,建立學校,自是蜀士學者比齊、魯焉。土肥沃,無凶歲。山重複,四塞險固。王政微缺,跋扈先起。故一方之寄,非親賢勿居。」

這一段簡要的文字,勾勒出蜀地綿延千載、尚豪又重文的習俗由來。尤其是基於地理上的屏蔽自固,資產豐沛,僅用「王政微缺,跋扈先起」八個字,便有力地刻畫了此間「不師律法、自決勝負」的強悍民風,而「跋扈先起」與「起霸虎」或恐就是一音之轉,古常民之語也許正是「起跋扈」。

大漢緩緩抽出刀,將刀鞘拋擲了,也自報了家門:「劍門侯矩,久聞敕勒部所鑄之劍能驚天地、泣鬼神,某生平尚未遭遇;今日一會,倒是難得。」

李白佩劍,只是裝飾;往昔乘醉使氣,咆哮閭閻,全仗著青春筋骨。這一番,忽然想起當日在市井間揎拳伸腿,縱躍奔跳,不外就是與同儕少年嬉鬧玩耍而已。真要動這生死刀兵,他可是全然不能應付的。

大漢侯矩抱拳反手將刀鋒向地一指,刀環之聲琅琅然—這算是開門之禮,隨即游手繞肘,將刀柄拉回腰際,左掌順勢向前,虛虛按著刀脊,這便是請李白拔劍了。李白稍停片刻,仔細回想著前些年看人「起霸虎」的景況,卻怎麼也記不得該如何開門請禮了;一時情急,不假思索,「霜」的聲把長劍拔了出來。

那端的是一柄好劍。劍身平直,至鋒頭三寸處微微向脊作弧,單刃冷峭,逕泛著一綹藍光,可見鋼質精粹不蕪。劍身離鞘之後,猶自嚶嚶作響,像是頗有棖觸不甘之情。慈元瞪眼看了,不覺背脊森涼,齒牙滲冷,登時倒退幾步,腿腳打起了寒顫。

李白從未以對陣之態向人拔劍,這一拔,連他自己都吃了一驚—但覺劍身忽然沉重萬分,幾乎不容擎舉。他就這麼一劍在握,遙指天星,人卻門戶大開地站著,或許只是一轉瞬的工夫,但聽得耳邊爆起如雷的狂笑。

領頭笑的,還是那大漢侯矩,緊接著的是所有在場的驛卒—笑聲飄散在驛路之上、搖曳於溪谷之間、更千回百折地勾引了夜色中綿延有如蜃龍一般的群山。從山間兜轉回頭的笑聲則顯得愈發猖狂而扭曲。李白並不知道:在他拔劍的這一霎時間,究竟發生了什麼事,低頭上下自顧,形色更顯得愚拙狼狽。他這才看出來:自己身服長衫,倉皇拔劍,腰間所懸的劍鞘,還兀自晃蕩著,這般與人對敵,不過是作態而已。

偏在這一刻,驛路邊的坡地下方,傳來一聲呼喊:「侯十一!」

聞言之下,侯矩登時止住笑,更撒了手中的刀,直向路對過疾行。不只如此,先前圍聚的驛卒們也各持爝火,追隨著侯矩奔竄而去。李白聽見侯矩道了聲:「四娘嫂難得出門—」

「住了!」來者喘著氣、卻一步不肯停緩地直衝李白而來,手中還揮晃著一張紙—走近前,認出來了,是先前在那破落戶中奄奄待斃的黨四娘。

李白收了劍,聽見黨四娘一陣窸窸窣窣的叮囑,那侯矩只是頷首稱諾,辭色十分恭敬,與先前簡直判若兩人。黨四娘的一番話像是交代了兩三回,侯矩忽然扭頭沖眾人喊:「和尚的驢給拉回槽上去;此處凌亂,且收拾妥當;一干物事,都發還了行客—」接著,他轉向李白,連聲腔也和緩下來:「承蒙貴客仁心妙手,某在此謝過。」說著,竟然躬身向李白和慈元各作了一個長揖。

此刻,黨四娘抖著手,遞過那紙,原來是李白擱在灶上的借據。她的眼中既有感激、亦不免疑惑,還夾雜著幾許像是很難啟齒的期待。李白看一眼慈元,道:「汝等生計艱難,和尚也有慈悲;這契券,便向灶下燒了去罷。只是—」李白轉向侯矩,容顏肅穆,道:「汝與某,還戰否?」

侯矩又低頭瞥了一眼李白的劍,搖頭笑道:「汝全不曉劍術,有何可戰?某殺羊殺雞,還得幾餐血食;殺汝則既不能為之喜、又不能為之哀;直須惹天下豪傑恥笑耳!」

《大唐李白·少年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