驅山走海,可見去勢之疾。李白一醉而錯過的,可不只是信陵鎮的千金之托;他還錯過了西瀼口。西瀼口在官渡口之北,向為兵家必爭之地。三國之末,東吳大將陸遜火燒劉備連營七百里,據《巴東縣志》所記有此:「追兵急,備燒棧斷道,然得免。」而劉備能勉強全身而退,暫免一劫,最後流亡至白帝城托孤於諸葛武侯,還是拜地利之所賜,此地遂名「避兵巖」。
此地直至千載而下,能傳聞於世,料應不在這劉備的「避兵巖」,而是一首詩。詩題《西瀼溪》,其詞曰:
迢迢水出走長蛇,懷抱江村在野牙。一葉蘭舟龍洞府,數間茅屋野人家。冬來純綠松杉樹,春到間紅桃李花。山下青蓮遺故址,時時常有白雲遮。
傳聞這首詩的作者是杜甫,也有考證以為此詩寫於唐代宗大歷三年的三到六月之間——頸聯所述「間紅桃李」是即景寫實的筆觸。穿鑿附會之言還頗稱詳盡,以為尾聯所寫,就是在懷念李白。
因為李白出身綿州昌明縣,此地舊有盤水,亦名廉水;據《太平御覽·地部·隴蜀諸水·廉水》引《宋書》曰:「范柏年,梓潼人。宋明帝問:『卿鄉土有貪泉否?』柏年曰:『臣梁益之地,有廉泉、讓水,不聞有貪泉。』帝嘉之,即拜蜀郡太守。一云:此水飲之,使人廉讓,故以名之。」
正因為這個來歷,該鄉亦名「清廉鄉」。李白自稱「青蓮居士」,諧音「清廉」,是思鄉之計,殆無可疑;但是西瀼溪距綿州太遠,實在難說「山下青蓮遺故址」便是指李白。至於「白雲遮」,說是從李白的《登金陵鳳凰台》詩中之句「總為浮雲能蔽日,長安不見使人愁」而來,更不無穿鑿之嫌。
推而究之,大歷三年時,李白已經物故六七年,杜甫也已經五十七歲;再兩年,詩聖也過世了。倘若說這一份對故人的思念如此長遠,就詩句論意旨,似乎並不實在。
《西瀼溪》聲調穩洽,思致明朗,不失風趣。尤其是頸聯的「純綠」、「間紅」浮跳於松杉、桃李之間,的確具現了幾分老杜的神采。然而,果若以「老去漸於詩律細」的韻致衡量,則詩中的「走」字、「在」字都欠琢煉,「一葉」、「數間」和「春來」、「冬去」也滑俗不耐重吟;至於第二句與第四句犯重的「野」字全然無謂,更見鄙拙。
說起來,這首詩並非杜甫手筆,也不必等到大歷三年始作——這是考據家們為了湊合老杜晚年居住在夔州的一段時間,硬生生羈縻所成。
然而這首詩,自有其畢現另一折枝節情事的價值,其作者,乃是當年跟隨李顒至大匡山走訪趙蕤、李白師徒的綿州別駕魏牟。
別駕之官,一向與長史、司馬並為州郡三輔,有時別駕甚至也稱長史,是刺史佐貳。列為上州的別駕,居從四品下。李顒辭官前,循例有所保舉。看這魏牟年輩已經不算晚,憐惜他蹉跎下僚,已歷八任,遂大力褒贊入京,洊入秘書少監,這就取得了從四品上的資格,到了這個地步,只要守得官闕,大約就能轉任殿中少監,或者是大都督府、親王府的佐僚。
魏牟鑽營有道,尤其是詩才敏捷,極善諧聲對偶,往往能在一些酒筵饌席之間贏得上司賞鑒,又由於熟悉巴蜀民情,所以秘書少監還不及坐熱,很快就放了一個正四品下的歸州刺史,初上任,便以當地盛產神農菊為題,留下了頗令當局者欣慰而傳誦的名句:「行看歸州人不歸,坐憐叢菊到秋肥。神農付得天香種,留與明妃染繡衣。」詩中以「菊」喻「隱」,又將「香」諧「鄉」,使用的是不歸的典故,撐持的卻是歸來的鄉思,算是魏牟畢生的佳作了。
倒是那一首《西瀼溪》,別有實事寓焉。天子河一帶百里,由南向北,流入巫峽,來助長江水勢。有謂此河曾迎宋太祖趙匡胤之鑾駕,以是得名,不確。先是,此河兩岸峽谷幽峭,峰林蒼蓊,其間密佈著無數天成深洞,亦不乏名呼。其中稱思仙洞、穿天洞、收雲洞、野牙洞等等,不一而足,率皆按諸實景。
至於「天子洞」,追本溯源,也不荒唐。許多崖洞窾竅相通,滴泉積壤,上下欲合,稱之石筍、石林乃至石柱者,亦端視其狀貌而已;當時巴人也稱那些較肥大的乳狀石為「野牙」,而後世則一律以鐘乳稱之,可見古今人眼中所見,本是一物,遐想舛離而已。
石泉涓滴似乳,所見偶同,也有人說:此乳山精地靈,感物而生,飲之可以得子,故有「添子」的迷信,「三峽第一洞」固不須以景物之信美才能稱「第一」,蓋「添子」諧音「天子」,非天下第一而何呢?
有了「添子」之名,自然也就會招徠需要添子的人;不知自何朝何代起,巫峽口上下過渡人等,獨行或伴行的女人便多了起來,而且幾無例外,都是來求子嗣的。
《西瀼溪》詩首聯「迢迢水出走長蛇,懷抱江村在野牙」,「長蛇」所形容的並不是水,而是往來行舟上下、絡繹不絕的女子,排成了一列蜿蜒漫長的人蛇。「懷抱」一語雙關,既指江面盤曲周折,如擁攬村落;也指這些不孕婦女的心情,是去向山洞裡面的「野牙」祈求香火綿延的。
「一葉蘭舟龍洞府,數間茅屋野人家」的落句雖然是寫實,出句卻大有玄機。因為「一葉蘭舟」,並不是尋常能夠往返三峽之間的航船。畢竟蘭舟太雅致也太脆弱,根本經不起峽中風濤;此處當然別有所指——用「蘭」字鑄詞,無論是「蘭夢」、「蘭兆」、「贈蘭」,都出自《左傳·宣公三年》,鄭文公的賤妾燕姞,夢見天使贈來一株蘭花而得子,即日後的鄭穆公。這個典實也就與「野牙」的禱祀崇拜有了聯繫。
此外,「龍之洞府」也是雙關之語。它一方面隱括了綿州治下的一個上縣,叫做龍安;一方面又影射巴東一代古傳數千年來之謠,說的是地下有龍不欲自安,老是想要拔江而飛昇。至於龍之一字,兼攝兩端,實則別有緣故。
近二十年前,中宗皇帝在位之時,龍安縣有一縣尉,世未傳其姓字,只知道是綿竹縣出身的一個寒門士人。他在稽核公廨財務的時候,發現銀賬兩般不合,趕緊向縣令請示。
縣令名叫毛韜,先是支吾推托,繼之以斥責詬詈,復繼之以折辱誣陷。事後想來,才知道通衙上下,無論是縣令以至於流外司事,都是虧空之主;所蠹蝕貪吞的,便是當地雲門堰、茶川圳田的歲修事功。既侵吞了衙署錢糧,也苛索了百姓徭役。不料此事清者不能自清,反而被群污所窘,不過數旬,反而羅織了他稽核不實的罪狀;下獄數月,憂憤成疾,一命嗚呼了。
這件事的底細甚秘,外人向不得知。豈料天欲人窺,自有萬千孔隙。原來毛韜以下,舉縣丞、主簿乃至縣尉,這主謀貪贓的四個人,一向都沒有子嗣,十八度春秋轉瞬即過,諸人由於內升外調際遇不同,也各自星散。只是年齒徒增,膝下猶虛的命運相同,四個人似乎也只能徒呼負負;唯各自於中夜輾轉,又覺得悵惘不甘。
他們之中誰也沒有想到,風生水起,四時來去,十八年後,各逐遷轉多方,卻又不約而同地回到綿州。毛韜為李顒長史,官居正五品上,除了還幹些中飽私囊的勾當,從來並沒有什麼治績。
近年風聞:鄰州巫峽口層巒之間有添子洞者,石乳滴水如泉,盛以瓜瓞之器,滿飲則能成孕,有誠則靈。這才是諸方求子婦人不遠數十百里,乘船而來的緣故。此外,又據說出了那洞,水即如常,沒有添子的效益了。婦人們於是跋涉前來,列次第以取滿一瓢,便於洞中飲了,之後才滿懷欣然地回家。
公門主婦四人,遂以毛韜之妻為首,聯袂到鄰州福地求子。這事原本不宜大作旗鼓,可是又不能不略微張致,以便與常民區別。於是便向航商征來一艘數百石的大紅船,結掛起借來的紳戶燈綵,四個婦人卻穿著庶民常服——如此一來,既逞了排場,又掩了身份——一路引著上江下江諸人側目,竟不知船上是不是一群商賈之家召喚的老妓。
來到添子洞,長隨人遮擋扈從於外,四個婦道正待以瓢取水,卻見洞中高處石壁盤坐著一名女子,年約三十上下,一身勁裝,頭裹青綠繡花巾,寬簷風帽,一襲絳紅衫,以錦帶結束,遠遠地喊了聲:「見過縣君!」
毛韜乃是正五品命官,妻稱「縣君」,可見洞中女子是知情者。這讓婦道們都大吃一驚,來者居高臨下,膽敢這麼干犯,若有什麼歹意,一時還真不知道該如何應付。
孰料那女子一眼認出了毛韜的妻室,當下嫣然而笑,直勾勾一雙眼盯著她道:「求子延嗣,乃是家戶大計,縣君請便。」說完便仍如先前一般,盤膝坐定,瞑目不語。四個婦人可是顫手搖身、提心吊膽地接著泉水喝著,仍不免犯嘀咕:此女看來容色恭順,言詞達禮,卻為什麼仍舊帶著一股清剛的厲氣呢?
就在四婦人飲罷添子之泉,欲為歸計之時,石上之女又開口說了:「十八年一命難酬,無何上天有好生之德,不能取四償一,妾亦不敢代籌,還請縣君等自為商議,妾當取何人首級以薦神明,來日當赴衙署求教。」
這是婦道們聽得懂的言語,卻不敢相信,亦無以作計之事,一句話不敢回,嚇得臉色煞白、腳步凌亂,跌跌撞撞從洞裡奔出,呼喊著洞外長隨人捉拿妖女。這邊紛紛扈持婦道登船,那廂持了刀棍入洞察勘,哪裡還有什麼妖女行蹤?
毛韜等人從此過不得安穩日子了。數算起來,十八年前正是他們四個在龍安縣以贓誣害那縣尉憤死囚牢的時日,天道好還,凡是與其謀、司其事者,誰也脫不了干係。然而那全無來歷的女子已經留下話:只取一命為償。剩下來的就是:該由誰授一命去?
過不了幾日,四人家中都出現了異狀,一早起床,人人都在扃鎖完固的房中發現一枝含苞未放的青梗蓮花,此乃當地所產,原本不足為奇——在他人看來,青蓮之為物未必可解,可是對於貪贓枉法、謀財蠹民之人而言,青蓮二字,諧音清廉,其諷喻也至為明白了。可是蓮花之側,卻分別有白絹、匕首、砒黃等物——用意至為明白,就是要個人擇一自裁手段耳。毛韜臥榻上的青蓮花旁則非比尋常,是一個布囊,裡頭裝著兩三石子。
十八年來,兩度入蜀為官,毛韜一看就明白了,那是巫峽口下的卵石,經過億萬年江水沖滌磨打,個個如珠似玉。每當有迫於世道人情、不欲求生之人,打從崖頭跳落,那屍身上就會沾滿這樣的卵石,泥血混雜,侵入皮肉,難以清除。送來這幾顆卵石,也就不言而喻:毛韜如果誠心悔過,以贖前愆,便可以登高一躍,決其志矣。
經秋而後,在四個求子的中年婦道裡,只那毛韜之妻居然成孕,肚子一日一日大將起來,推看來年三四月間,應該就瓜熟蒂落了。這一年霜後,毛韜為妻子延醫切脈,診得一舉得男,堪稱大喜。可是忽一日,一枝早已枯萎的青蓮花又出現在長史臥榻之側——而這一次受到威脅的,只有毛韜,則顯然與孩子即將出世有關。毛韜默識其意,隨即瞭然:以這尋仇女子的身手,若是要拿這尚未出世的孩子一命作抵,也是輕而易舉的。
毛韜隨即將另三人喚了來,一一交代了公事家計,隨即道:「十八年命途迂迴,世路盤曲,任汝與某遷轉如此頻繁,卻也避匿不得,還是在劍南重逢了。此中必有天意,不能違拗。而今吾志已決,當以一肩任之。」
「看來這狂言為患的,不過是一女子耳,何不發兵邏捕?」
「君不聞百數十年以來,此類以武犯禁者,莫不長於道術,彼等出入宮苑官署,穿窬排闥,莫不縱意之所如。一旦大動刀弓甲冑,討之伐之,反而啟天下人之疑。到那時,新仇舊怨,群言囂囂,事即不洩,某等名聲亦敗矣。」
這時另一個也大搖其頭,道:「說什麼『一肩任之』,想長史不就是束手授命麼?試問:以一朝廷五品命官,忽而引咎自裁,想這普天之下,與長史有些許新仇舊怨者,又當囂囂而言者何?」
「這,已在所慮之中,」毛韜點點頭,苦苦一笑,道,「某自有了計,必不致牽累諸君——可是諸君啊!為官涉贓,而猶欲全一名節,我等之貪婪,不可謂不大矣!」
這一席令其他三人半明白、半糊塗的商議便這樣結果了。毛韜隨即於次日在家宅中大設壇台,以酬神賜子為名,廣邀僧道,聚修法事,一連三日。外人不知,可是毛韜的用意卻昭著非常——想那送青蓮花來的人必定也在暗中窺看、偵伺著。
到了最後一天黃昏,毛韜也登壇釃酒,以示感念山川神明。有人也發現:他公然摘除官帽,脫卸一身公服,換戴了帕頭,僅著常衣,才步下壇台。此舉罕見,但是一片喧闐震耳的鑼鼓管弦之聲,淹沒了圍觀庶民的竊竊私語。
這是人們最後一次看見毛韜——這位長史從此消失了蹤跡,妻子、僚友依照他臨行之前的吩咐,四處傳言:毛韜感遇神通,一朝忽而辭官遠去,應該算是成就了一段仙緣。家人在當年冬日,取當地松杉之材,為制二寸薄棺一口,以衣帽入殮。就在來春,正當桃李間雜紅白之色滿山遍開之際,毛韜的遺腹子也平安順利地出生了。
與《神仙拾遺》、《神仙感遇傳》、《感通錄》堪稱齊名的《仙遊雜編》中聲稱:毛韜「入野牙山,拂雲去,不知所終」。而魏牟所撰《西瀼溪》詩小序則有相當近似的筆墨:「長史毛公感青蓮意,入西瀼溪山,拂雲而去,一洗塵垢。」其中多了十幾個字,似乎在暗示那報仇的女子之名就是「青蓮」,這一點有些牽強,未必符實。至於「一洗塵垢」,似以為毛韜的下場是投江而死,則不無可信之處——因為的確沒有人看見過這位長史大人橫陳於巫峽灘頭的屍體。
如果在這一層理解上回頭再讀《西瀼溪》詩,便可知在毛韜的去就生死之間,添子洞中的女子簡直是如影隨形,常相左右:
迢迢水出走長蛇,懷抱江村在野牙。一葉蘭舟龍洞府,數間茅屋野人家。冬來純綠松杉樹,春到間紅桃李花。山下青蓮遺故址,時時常有白雲遮。
只不過在這一段期間,沒有人知道她就是十八年前投身環天觀修真的女道士——月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