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創富之道

科學管理

褚時健是一個實業大王,無論是當年的曼蚌糖廠,還是後來的玉溪捲煙廠,乃至今天的褚橙莊園,都無一例外是真刀真槍地生產和經營。特別是種植橙子的時候,褚時健的經營理念,已經明顯是在探索著一種全新的農業模式,也是他在人生最後一個能夠奮鬥的階段中,對自己提出的考驗和磨礪。為此,褚時健拿出了實業家的辦企業精神,一門心思地鑽入到效益管理中。

褚時健摒棄了以往單純生產、單純銷售的模式,而是要走一條「市場化、商業化、品牌化」的路線,讓他的橙子成為一個有著一定知名度的商業標籤。而且褚時健認為,自己吃到的那些所謂進口橙子,口感並非有多麼特別和突出,自己有能力種植出更好的橙子將他們比下去。

如果說褚橙在剛開始推廣的時候,一定程度上借助了褚時健本人的人脈、資源、名氣等因素的加成,但褚橙能發展到今天這個地步,最本質的原因還是褚時健把他的企業家管理能力運用到了種植中。在這個問題上,褚時健的弟弟褚時佐和哥哥則有些不同,他還在實行著老套的果園管理制度,一如當地人所說「差別大著呢」。褚時佐的果園,果農工作和大鍋飯時代沒什麼兩樣:上午七八點鐘,幾十名果農一擁到地裡幹活,下班時又是一轟而散……幾十個人聚在一起,總是免不了有濫竽充數的。所以,褚時健絕不會採用這樣的管理方式。

一個實業家的精神所在,就是不光是為了獲得利潤而獲得利潤,更要有一種造福社會、催生社會價值的胸懷和魄力。褚時健也是如此,他總是想方設法激勵果農努力勞動,他每年付出的人工成本大概是200多萬元,其中一部分是給農民的,還有就是在摘果的時候,按照公斤數量對農民進行獎勵。比如在2009年,當時每公斤橙子是五毛錢,每戶果農產量大概能達到四五十噸,算起來就是兩萬元的收入。

褚時健這種激勵措施,將果農和果園的利益捆綁在了一起,所以讓他們面對著一個明確的抉擇:滿意就干,不滿意就不幹。這種簡單直接的方式,讓農戶對他推崇備至,一如當年他帶著煙農種植煙草那樣。

實業家的樂趣所在,莫過於此。

為了深入瞭解橙子的種植情況,褚時健從種植褚橙那天開始,每個月都下地8—10天,對果園管理十分細緻,不漏過一個細節。要知道,從玉溪到嘎灑果園一共200多公里,都是山路,行走非常困難,即使開車的話也要3個多小時。如果褚時健打電話通知大家到果園開會,下屬沒有一個敢遲到的。

實業家是需要對具體事物有著瞭解和掌控的能力,對此褚時健做得很好,他十分瞭解果園每個技術員、每戶農民的具體情況:誰幹得好,誰存在什麼問題,他都十分清楚。當褚時健來到果園之後,無論吃住都和農戶在一起,經常一邊吃飯一邊聊天,對農戶的想法和情況越來越瞭解。

褚橙口感不錯,味道上佳,不過價格卻不便宜。因為褚橙不是褚時健僱傭工人種植出來的,而是依靠合作的農民種植出來的——這就構成了褚橙大賣的兩個關鍵點,而且這兩者互為因果,缺一不可。換句話說,這兩大因素讓褚時健成為了一個可持續的價值鏈管理者。所以在市場上才出現了「一斤橙子一斤肉!」這樣的感歎。

即便是如此高昂的價格,褚橙依舊是供不應求,每市斤10多元的零售價,依然存在著很大的提價空間。由於褚橙是從湖南引進過的,而現在湖南的橙農,每年都是在褚橙定價之後才確定其最終的價格,並且讓自己盡可能地錯開和褚橙一起上市,這一點證明了褚橙掌握了定價的主動權,而定價權意味著什麼?意味著高利潤。

根據估算,褚橙現在的年產量至少是8000多噸,一些媒體甚至報道說其淨利高達3000萬元。如果按照這樣的比率來計算,褚橙的淨利率已經接近40%。相比之下,根據最新的上市公司報告,銀行之外的A股上市公司,其平均的淨利潤率也沒有超過6%。

那麼,褚時健為何能獲得褚橙的絕對定價權呢?是因為他有著說一不二的話語權,還是因為他過往的輝煌給他帶來了不容撼動的地位?顯然都不是,定價權主要來自於褚橙獨特的品質。眾所周知,雲南一直被稱為「植物王國」,有著得天獨厚的植物生長環境。當然,僅僅依靠自然條件,還無法種出享有定價權的好橙子。

從褚時健種橙子開始的十幾年間,他領果園內的農戶進行了大量的改良工作。對此,他十分明確品質和定價權之間的關係,還講過一句話:「把品質做好最重要,市場會求著你的。」

為了控制橙子的品質,褚時健從2009年開始,逐漸將代理權收回,採取了直接對經銷商管理的扁平化模式,於是產生了一種「攜品質以令渠道」的模式。這個模式的好處是,能夠讓生產者逐步升級成價值鏈的管理者。

其實從這個轉變中不難看出,褚時健在利用他當年在煙草業中積累的經驗——玉溪捲煙廠的崛起正是由於大膽貸款引進了最先進的國際生產線。和種植煙草一樣,褚時健依靠的是當地的農戶,每人幾千棵果樹,根據公司的嚴格質量標準進行收購,激勵農戶在公司的指導下進行種植。這種科學的管理機制,有利於農民提高收入,同時也保證了果實的品質。

和褚時健的精明管理相比,近幾年來牛奶公司自建大型牧場導致出現了奶農被迫倒奶殺牛的情況,結果被業內稱之為「沒有農民的農業」。毫無疑問,這種現象和背後隱藏的管理機制,都預示著其脆弱不堪的生命力。褚橙能夠得以生存的原因是,它是由農民親手種出來的,褚時健是幫助農民致富的價值鏈管理者,而不是和農民爭奪利益的價值鏈佔有者。正是基於這種原因,讓褚橙具有著相當大的商業價值。

對於褚橙的別稱「勵志橙」,其實在每個人的心目中也有著不同的定義。有人認為,境遇不同的企業家會產生不同的感悟,那些正在困境中摸索的是一種感受,那些放棄實業選擇金融賺快錢的則是另一種感受。雖然不同的境遇造就了不同的感覺,但有一點是共同的:人生的波折是一種常態,企業家精神是可以一以貫之地堅持的。

2010年,中國煙草總公司實現了淨利潤1177億元,出現了一批超高檔的天價煙,支撐了中國煙草的千億利潤。在這種巨額的利潤之下,中國煙草總公司除了跟神華進行合作之外,還將觸手伸到了煤炭行業和房地產業。

2012年,興業銀行在其增發的新股認購書上,印出了中國煙草公司的名字。從這個事件可以看出,中國煙草公司的投資原則就是哪兒賺錢就投到哪兒,這種獲得財富的方法和褚時健二次創業選擇果品種植業,顯然不是一條路子。

的確,橙子的利潤和煙草簡直沒有可比性,然而褚時健選擇將生命中的最後階段定格在農業上,是經過了深思熟慮的,他想通過自己的摸索和努力去尋求一種全新的農業模式。因此,很多人將褚時健看成是一個標準的技術型企業家:有著極強的學習能力,嚴格要求技術,力爭提高產品質量,腳踏實地地做事,這些都展現出一個企業家的實業精神。

事實正是如此,做企業就要實在一些,所以褚時健和那些追求金融泡沫的企業家相比,走的完全是不同的兩條道路。那些和褚時健同時代的或者緊隨其後的企業家,很多都和他走著相反的道路:或者過早隕落,或者放棄實業轉而投身房地產、金融業,去追求高利潤。其實,褚時健到了這個年齡,錢對他來說已經沒有什麼實際意義了。他所追求的,正是一種自我超越的成就感和探索發現的使命感。

《褚時健:每一處都是人生巔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