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福舊人潛伏左右

李澤一和他的堂兄李立閣,先跟皖系大將,段祺瑞的姻親,曾任長江上游警備總司令的吳光新,而這位吳光新便是杜月笙的好朋友,他到上海,必為杜公館的座上豪客。皖系當權,北京官場流行這麼兩句諺語:「要吸煙,找光新。要下棋,見合肥」,合肥便是當過執政的段祺瑞,安徽合肥人,世稱段合肥,他下圍棋用的一塊黃玉棋盤價值便得三四千大洋。光新系指吳光新,因為他鴉片煙癮奇大,每天要抽三兩多土。民國九年七月直皖之戰,皖系垮台,安福星散,吳光新在北京的住宅被查抄,當時抄出印度公班老土,價值逾白銀三十萬兩,吳光新聞訊以後,頓足太息,他說:「事業、功名、地位、財產,什麼都不足惜。所可惜的唯有這批煙土,我多年來費盡心血搜購到手,如今竟被他們一股腦兒拿走!」

安福系出身的福建人李澤一,從小政客而成為土肥原麾下的第五縱隊,賣國漢奸,其實是不足為奇的,因為他們本來就少有國家民族思想,尤其一向窮奢極侈,揮霍慣了,安福系一倒,政壇上失了靠山,經濟上斷了來源,土肥原誘之以利,動之以「權」,當然一拍即合。杜月笙住在上海,從賭場鴉片干到銀行工商,他交遊廣闊,無遠弗屆,跟東洋人打交道,機會也不在少。李澤一滿口日文,一副東洋腔調,跟日本駐上海的外交官、特務機關、金融工商各界的日僑,都有來往,都有私交。因此,在「日本事務」方面,他由於和杜月笙非常接近,自然而然成為杜月笙的顧問,有時候居間介紹,代為聯絡,傳傳話,遞遞信件,他都很樂意為杜月笙效勞,認真說來,他幫杜月笙的忙,實在不小。但是杜月笙從來不曾想到,李澤一在中日淞滬大戰激烈進行的期中,居然會搖身一變,變成跟日本軍方有關的重要人物他竟代表日本駐上海的海陸空軍總指揮官,邀約杜月笙,作投石問路式的私人接觸,而所談的問題,赫然與中日兩國的未來前途有關,日本軍方要試探停火談和的可能性。

當野村中將想跟杜月笙打個交道,他遵從土肥原的指示,一找便找到了杜月笙的朋友李澤一,他命李澤一去跟杜月笙接洽。李澤一很容易的見到了杜月笙,寒暄已過,開口便「日本軍方認為中日間的問題,應該面對面的自行解決,他們不贊成有第三國參與其間,反而多生枝節。假使杜先生能以抗敵後援會的身份,蘄求避免上海人民生命財產的損失,而想從中玉成的話,兄弟可以想個法子,約一位野村中將的高級幕僚來談一談從他的談吐之中,也許摸得出他們的停火方案。」

玩味李澤一的這一番話,杜月笙胸中瞭然,李澤一說的並非他自己的意見,最低限他是得到日本軍方同意而來的。心裡雖然十分歡喜,但是他仍在表面上裝做聲色不動的回答:

「這件事情,就算對我個人來講,也是極嚴重的,你可否讓我考慮一下。」

李澤一懂得茲字體大,杜月笙必須事先徵得中國官方的同意,方可應允跟日本軍要晤面;因此,他連忙應允,說是:

「當然可以。杜先生什麼時候考慮好了,務請賜我一個電話。」

「一定,一定」

送過了客,杜月笙自己先沉思默想,李澤一的話是真是假?有否不良的用心?日本人真想停火嗎?還有,為什麼耍找上他?將這幾點全想過了,有了幾分把握,認為這件事情值得一試,他方始邀集他的那幾位好朋友、學生子,亦即他的高級智囊團,前來商議。通常,設有任何重大政治、外交問題,他都要跟他們詳細研討過後,方始自家下判斷,做決定。

杜月笙向在座諸人敘述李澤一來訪的經過,其人的略歷及其背景,然後,他說出自己深思長考,所作的初步結論:至少對於他個人,這裡面不至於有什麼圈套,他認為這件事值得向官方一提,因為閘北虹口幾成一片瓦礫,中國百姓正遭日軍的殘暴屠殺,十九路軍未必能夠盡殲日軍,達成全面勝利。仗在中國地界打,多拖一天,就不知道要遭到多大的損失,最要緊的,他判斷中央可能不願在此時此地,和日本付諸決戰。

一介平民杜月笙,居然能夠廁身國際交涉,成為穿針引線,打破僵局的重要角色。這個消息使座中各人大為興奮。於是大家踴躍發言,貢獻意見,大多數人讚成杜月笙的主張,認為他應該盡量促成中日停火的實現。他這樣做不但對國家社會有重大的貢獻,而且足以解民倒懸,對於杜月笙個人聲望與地位的增長與提高,這更是千載難逢的良機。

不過也有人持相反的論調,日木軍閥最不容易打交道一二八那天日本軍方和外交當局分道揚鑣,各行其是,臉上微笑,手下動刀,便是最好的例證。日本軍方的野村中將,想找杜月笙居間斡旋,他們準定是不打好主意。──持此論調的人反覆陳詞,侃侃而談的時候無意之間觸發了靈感,有人猜中了日方的秘密,於是當即有人歡聲大叫:

「對啦,東洋軍這兩天損失很大,這一定是他們要增援了,在用緩兵之計?」

「這個,」杜月笙微微的笑:「我起先也曾料到。只不過後來我又在想,東洋人想緩兵,我們自己是不是也需要緩兵呢?還有一層,即使東洋人想緩兵待援,而我們卻用不著緩它那麼,野村通過李澤一跑來送秋波。這個消息,我們也需要通知吳市長和蔡軍長,要請東洋人吃敗仗,這不正是好機會曠?」

一番分析,說得頭頭是道,入情入理,智囊團諸人深感滿意,而且一致贊成,打消異議,同意杜月笙自家提出的此一結論,應該先把初步接觸經過通知官方,請官方指示究將如何處理。

官方接到杜月笙以私人身份所作的報告和說明,他們沒有理由不相信;──話是從杜笙嘴裡說出來的,自屬千真萬確,一絲不假。不過這件事情來得突然,而且蹊蹺,他們之間大概也經過長時期的研判和討論,其最後結論顯而易見;官方對此保持極審慎的態度,決不介入杜月笙和日方私人間的接觸,以免又中日方的詭計,答覆同樣的是以朋友資格在做忠告,必須謹慎小心,步步為營,自己先立定腳根,需不需要和日本軍方人員會晤這個問題應該由杜月笙自己決定。

心領神會,杜月笙懂了,他不再請示官方,私下部署會晤日本軍方的事。

《杜月笙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