弦高犒師智退秦軍

晉楚城濮之戰中,晉國大敗楚軍,成為中原的霸主。之後,晉國多次召集諸侯會盟,陳、蔡、鄭本來是歸附楚國的,但見晉國強大,也投靠晉國加入了盟約。但鄭國首鼠兩端,明知和晉國有盟約,因為害怕楚國,背地裡又跟楚國結了盟。

晉文公知道後就想會和諸侯去征伐鄭國。大臣們認為晉國本國的兵力足夠對付鄭國,不必讓眾諸侯勞師相助。晉文公曾經跟秦國約定,如有戰事互相配合,於是只通知了秦國。秦穆公一心想要東擴,接到消息,就親自帶著兵馬到了鄭國,和晉國的兵馬分別駐紮在鄭國都城的東、西兩邊。秦晉當時兩個最強大的國家兵臨城下,鄭穆公嚇得手足無措,趕緊派口才頗佳的燭之武去說服秦軍退兵。燭之武給秦穆公分析說,鄭國是晉國的鄰國,秦晉兩國滅了鄭國後,晉國就會變得更加強大。這之後,說不定晉國就會向西進犯秦國,因此秦國得不到一點好處。接著,他說如果秦國和鄭國講和,將來秦晉來往,鄭國還可以接待秦國的使者。秦穆公覺得他說的有道理,就單方面和鄭國講和,並派了三個將軍帶兩千人馬,留守鄭國,幫他們守衛北門,自己則帶著其餘兵馬悄悄回國了。

晉軍發現秦軍不聲不響地走了,非常生氣,晉文公因為受過秦穆公的恩惠,沒有出兵追擊,但依然猛攻鄭國都城。鄭國見秦已撤兵,但晉國仍在進攻,只好又派人到晉國的軍營中乞降。晉文公見鄭國投降了,就把鄭國拉到自己一邊,與之訂了盟約後,撤兵回去了。秦穆公得到消息,聽說鄭國又投靠了晉國,很生氣,但是他不願破壞和晉國的關係,因此,沒有再發兵攻打鄭國。

公元前628年,鄭文公去世了,公子蘭繼承君位,是為鄭穆公。當年冬天,晉文公也去世了,他的兒子晉襄公繼位。秦穆公覺得到了和晉國一爭高低,謀求霸業的時候了。這時,留在鄭國的將軍杞子也從鄭國偷偷送信給秦穆公說,他們已經掌握了鄭國北門的鑰匙,如果派兵偷襲,一定會成功。蹇叔和百里奚認為,勞師襲擊遠處的國家,人家一定會事先得到消息,不會成功,勸秦穆公不要去。但是秦穆公已經下定決心,不肯聽兩位老臣的勸告,命百里奚的兒子孟明視為大將,蹇叔的兒子西乞術和白乙丙為副將,領兵車400輛偷襲鄭國。蹇叔和百里奚預知這次行動必然失敗,自己的兒子可能沒命回來,於是哭著給將士們送行。

秦軍經過周地往東走,於公元前627年二月進入距鄭國還有八十公里的滑國地界(在今河南省)。鄭國有一位叫弦高的商人,經常來往於各國之間做生意,此時趕著牛到洛邑去販賣,正好碰到遠程奔襲的秦軍。他和同行的人商量說,秦軍一路穿越各諸侯國行軍前來,肯定是想趁著鄭國沒有防備來偷襲,可是要向鄭國報告已經來不及,於是他一面派人連夜趕回鄭國向鄭穆公報告,一面把牛群趕到秦兵營地,謊稱自己是鄭國派來的使臣,要求見秦國主將。

秦軍本欲偷襲鄭國,現在鄭國竟然遣使來到軍中,孟明視有些吃驚,親自接見了這個自稱使臣的人。弦高對孟明視說,自己是奉鄭國國君之命,特地帶著禮物來慰勞秦軍的,接著,就獻上了四張熟牛皮和十二頭肥牛。

鄭國使臣老遠地跑來犒勞軍隊,說明鄭國已經知道秦軍要來襲擊,早已有了準備,要偷襲是不可能了。於是,孟明視當即改變主意,取消襲擊鄭國的計劃,率軍返回秦國。

再說鄭穆公得到秦軍要來偷襲的消息後,一面趕緊下令準備迎戰,一面派人到把守北門的秦軍那裡去觀察動靜,發現他們手持武器,已做好作戰的準備。鄭國的大臣皇武子便對秦國的三個將軍下了逐客令。三個將軍知道計劃洩漏,鄭國已經有了準備,他們已經呆不下去了,於是連夜帶著人馬離開了。

因為弦高的機智,鄭國避免被秦國滅亡的命運,鄭穆公和百姓們都很感激他。鄭穆公想給他高官厚祿以嘉獎他愛國的義舉,但是弦高說,忠於國家是理所當然的,如果接受封賞,自己就成了外人,因此拒不接受。弦高犒師的愛國故事從此就流傳了下來。

《中華上下五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