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武練兵

春秋末年,吳國出了一位偉大的軍事家,他就是孫武,他還是一位不起軍事理論家,所著《孫子兵法》十三篇,被後世兵法家譽為「兵學聖典」。孫武也被後人尊稱為孫子、孫武子。孫武其實是齊國人,他出身於齊國的田氏家族,他的祖先是陳國公子完。完因避亂逃到齊國,被齊桓公接納,擔任工正之職,管理齊國所有的手工製造業。

公子完在擔任工正期間表現出色,齊桓公獎賞給他一些田莊。公子完想隱姓埋名在齊國定居下來,而且當時「陳」字和「田」字發音相似,於是將名字改為田完。在田完的打理下,田家的家世逐漸興旺起來,成為齊國的大族。田家傳到第五代為田書,他就是孫武的祖父。田書在齊景公時官至大夫,後因立下戰功,被賜姓孫氏,自此田書改名孫書。孫書的兒子孫憑在齊國擔任士卿,是齊國的名將,他就是孫武的父親。

孫武就出生在這樣一個地位顯赫的貴族家庭中。孫武生活的年代正是戰爭頻仍,社會動盪的時代,再加上出生在這樣一個祖輩精通軍事的家庭中,孫武從小就受到強烈的軍事氛圍的影響,對兵法有濃厚的興趣,他刻苦鑽研古代軍事名家的作戰事實,希望從中探求克敵制勝之道。

公元前532年,齊國田、鮑、國、高四大貴族之間矛盾激化,引發內亂。孫武身為田氏的後人,當然不可能置身事外。這四大家族為了各自的利益互相打擊,孫武不想身陷其中,於是逃出了齊國。

公元前517年,18歲的孫武經過長途跋涉來到吳國。當時,伍子胥父兄被楚平王殺害,自己也被平王追殺,正好也逃到了吳國。孫武和伍子胥一見如故,結為朋友。

孫武來到吳國後,便在吳都(今江蘇蘇州)郊外的穹窿山隱居,同時繼續研究兵書,在這裡完成了他的傳世之作——《孫子兵法》。

伍子胥來到吳國後,立志要興兵攻楚,為父兄報仇。伍子胥知道吳國公子光有不臣之志,於是把刺客專諸推薦給他,刺殺了吳王僚,然後,公子光自己繼承王位,是為吳王闔閭。闔閭繼位後,立志要稱雄天下,因此遠離享樂,勤於政事,積極發展生產,積聚力量,同時禮賢下士,廣泛搜羅人才,重用了伍子胥等一批賢臣,很快吳國變得繁榮起來。闔閭想將吳國的勢力向長江中游擴展,滅楚稱雄,這就需要吳國更加強盛,為此闔閭從沒停止搜羅人才。

伍子胥知道孫武精通兵法,便向闔閭推薦了隱居在吳都郊外的孫武。孫武把自己經過潛心鑽研寫成的兵法十三篇獻給吳王闔閭。吳王讀罷,大為讚賞,只是不知道這些理論能不能運用到實戰當中。孫武為了證實自己兵法的可行性,便請求吳王用後宮的宮女練兵,試驗一下。吳王同意了,於是調撥了180個宮女給孫武,讓他調遣。

孫武把這些宮女編成兩隊,讓吳王最寵愛的兩個妃子擔任兩隊隊長。演練的時候,宮女們個個身披鎧甲,頭戴頭盔,手持劍和盾列隊站著。操練前,孫武向她們講明軍隊紀律,告誡她們要遵守軍令,然後把基本的軍事口令教給她們,告訴她們如何隨著鼓聲前進後退,如何左右移動,如何轉移方位。

準備就緒後,孫武便擊鼓發令,開始練兵。可是這些宮女雖然嘴上答應按命令行事,但以前從沒見過這種陣仗,非常好奇,聽見擊鼓卻不按指令行事,只是嘻嘻哈哈地笑個不停,完全沒有軍隊的樣子。於是孫武再一次將發令規則和軍中法紀跟宮女們說了一遍,並稱如果再不根據指令行動,就按軍法處置。

接著,孫武第二次擊鼓發令,可宮女們還是不聽軍令,只顧嬉笑。孫武當即下令將擔任隊長的吳王的兩個愛妃抓起來,按軍法斬首。吳王見自己的愛妃要被殺,趕緊派人求情。但孫武嚴肅地說:「我是聽從吳王的命令操練士兵的,將在軍中,君命有所不受。」在孫武的堅持下,這兩名隊長還是被斬首示眾,然後將兩隊的排頭提前,擔任隊長,繼續練兵。隊長被殺,宮女們這才意識到事情的嚴肅性,個個面露懼色,再也不敢懈怠。

吳王損失了兩名愛妃,本想發作,但看到孫武重新操練時,這支由宮女們組成的隊伍,前進後退,變化陣型全都按照指令,整容非常整齊,儼然一支馬上就可以上戰場的隊伍。吳王這才明白其中深意,同時也意識到孫武正是那個能幫自己成就霸業的將才,於是封孫武為將軍,掌握軍中大權。

在孫武的訓練下,吳國軍隊實力大增。公元前511年,闔閭想要清除吳王僚的餘黨,派孫武率軍攻打僚的兩個兄弟所在的養地(今河南沈丘東南)。這是孫武在戰場上初試牛刀,他仔細分析了敵我雙方的形勢,明確作戰目標,並制定了正確的戰略方針,使吳軍一舉攻下養城,擒殺了僚的兩個兄弟,結束了戰鬥。

闔閭本想乘勝率軍攻進郢都,但是孫武認為吳軍經過大戰已經非常疲憊,損失也很嚴重,不適合繼續作戰,建議闔閭收兵回國,養精蓄銳,再等待時機。闔閭聽從了孫武的建議,這才沒有給吳軍造成更大的損失,這次戰役為以後吳國大舉攻楚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經過休整、訓練,幾年後,孫武率領吳國軍隊大破楚國軍隊,攻進了楚的國都郢城。伍子胥挖出楚平王的屍體,鞭屍三百下,為父兄報仇。後來在秦國的援救下,楚國才不至於亡國。這次之後,吳國繼續在南方擴展勢力,攻打楚國的盟國越國。越國頑強抵抗,闔閭戰死,他的兒子夫差繼位,大敗越國為父親報仇。

據傳,孫武為吳國完成了稱霸諸侯的大業後,便悄然歸隱,息影深山。

《中華上下五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