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魔」白居易

白居易

繼杜甫之後,唐代宗時期,唐朝又出現了一位傑出的現實主義詩人,他就是“詩魔”白居易。

白居易,字樂天,號香山居士,河南新鄭(今河南鄭州新鄭)人。白居易出生後不久,蒲鎮節度使李正己便發動叛亂,佔領河南十餘個州。白居易兩歲時,他的祖父和祖母相繼過世,父親白季庚由宋州司戶參軍改任彭城縣縣令。一年之後,白季庚被提拔為徐州別駕。為了躲避戰亂,白季庚帶著家人遷到了符離(今安徽宿州東北),白居易的童年時光便是在那裡度過的。

白居易從小就非常聰明,讀書也非常刻苦,甚至到了手掌磨出繭子,嘴裡長瘡的程度。從十一歲開始,白居易平靜生活被戰亂打破,在此後的五六年間,白居易一直過著顛沛流離的生活。

白居易在十八歲那年考中進士,兩年後開始擔任秘書郎的職務。公元806年,白居易被貶到地方做縣尉。《長恨歌》、《觀刈麥》、《池上》等優秀的詩作就是他在那段時間所作。公元807年,白居易回朝任職,被提拔為翰林學士,第二年又被提拔為左拾遺。此間,白居易寫了《新樂府》五十首,《秦中吟》十首等大批諷喻詩。

白居易敢於直言,不畏權貴,這讓他獲得了美名,卻也給他招致了禍患。公元815年,御史中丞的裴度和宰相武元衡遭人暗殺。裴度僥倖逃過一劫,武元衡卻被殺死了。朝中大臣被殺,這是一件非常嚴重的事情,必須要盡快解決。可是,當時執掌朝政的官僚集團和宦官集團根本沒人認真對待這件事。白居易義憤填膺,極力主張緝拿兇手。當時白居易的職位是左贊善大夫,只負責給東宮太子講解道德修養一類的道理,根本沒有干預朝政的權利。那些掌權者以此為根據,稱白居易這樣做屬於僭越行為。唐憲宗不明是非,聽信讒言,把白居易貶為江州(今江西九江)刺史。白居易曾寫過諷喻詩諷刺過朝中大臣王涯,王涯借此機會打擊報復,惡意中傷白居易,於是,還沒有到任的白居易又被貶為江州司馬。

這件事給白居易帶來非常沉重的打擊,從此之後,佛道思想開始在白居易的頭腦中佔據越來越大的比重。白居易對政治失去了興趣,開始把更多的精力放到詩歌創作上來。

公元820年,唐憲宗去世,唐穆宗成為新一任皇帝。唐穆宗知道白居易才華出眾,便決定重用他。於是,白居易返回長安,先後擔任司門員外郎、主客郎中知制誥、中書舍人等職務。白居易已經失去了政治熱情,而且當時唐穆宗不理朝政,朝中大臣爭權奪利,因此,白居易極力請求唐穆宗把他調到地方做官,唐穆宗答應了他的請求。公元822年,白居易出任杭州刺史,三年後又被調到蘇州當刺史。晚年,白居易一直在洛陽做官,直到七十歲退休。

“白居易一生共創作了二千八百多首詩,是一位高產詩人。他的詩作如《琵琶行》、《長恨詩》、《賣炭翁》、《杜陵叟》等,都是流傳千古的偉大作品。

白居易的詩歌通俗易懂、偏重寫實,具有諷喻的傾向。他反對浮誇艷麗的詩風,主張:“立采詩之官,開諷刺之道,察其得失之政,通其上下之情。”因此,他的詩歌才會具有更為深刻的社會意義,受到人們的廣泛喜愛。

《中華上下五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