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建立明朝

朱元璋在起義軍中擔當副元帥的這段時期,濠州城的紅巾軍中共有五位元帥,朱元璋效忠的郭子興就是其中之一。另外四名元帥以孫德崖為首,一向都與郭子興有著很深的矛盾。

與此同時,元朝政府派右丞相脫脫率領大軍前來鎮壓紅巾軍。此前紅巾軍首領芝麻李曾率領十萬義軍佔領了徐州,卻在此次元軍的大肆進攻下兵敗。徐州失守,城內的起義軍也慘遭屠殺。芝麻李被元軍俘虜,英勇就義。

徐州被攻陷後,芝麻李的手下趙均用和彭大率領倖存的起義軍趕到濠州城。郭子興此前就與彭大相識,兩人的關係很好,此次彭大一來,馬上就加入了郭子興的隊伍之中。孫德崖等人眼見無法籠絡彭大,便轉而去遊說趙均用,希望他能站在他們這一方。

孫德崖等人對趙均用循循善誘,總算將他說服了。不過,郭子興對此卻一無所知,還將趙均用引為座上賓,結果竟遭到了趙均用的陷害,被綁架到孫德崖家中。

朱元璋收到消息以後,馬上帶人前去解救郭子興。郭子興此時已被孫德崖等人打傷,儘管並無性命之憂,但還是讓他對孫德崖等人恨之入骨。本就相互敵視的兩派,在經過此事之後,矛盾就更加不可調和了。在這樣的情況下,朱元璋選擇了暫時離開。在他看來,濠州城內的幾位起義軍統帥全無遠見卓識,眼下不過取得了一點點成就,便自滿自足了,不再考慮怎樣對抗元朝政府,只顧著相互算計,前途實在堪憂。

此時的朱元璋才二十六歲,剛剛在軍中取得了一定的地位,便毅然決然返回家鄉,招募幫手。他總共招募了七百餘名士兵,其中就有日後聞名天下的大將徐達、周德興和郭英。朱元璋帶著這些士兵返回濠州城,郭子興對他卓越的組織才能讚不絕口。

朱元璋憑藉著自己出眾的智慧,先後收服了多支起義軍隊伍。他帶著這些起義軍夜襲繆大亨率領的元軍,元軍大敗,繆大亨對朱元璋的才智佩服得五體投地,從此一直跟隨朱元璋南征北戰,為明朝的建立立下了汗馬功勞。他死後,朱元璋曾經稱讚他「生平端直,未嘗有過」,並派人前去為他掃墓。

繆大亨率領的元軍歸降以後,朱元璋手下的將士已達到了兩萬多人,這個數字委實令人驚歎。朱元璋就率領著這兩萬多名起義軍,南下進攻滁州。滁州被攻克以後,起義軍總數已高達三萬人。此時,郭子興忽然來到了滁州。原來趙均用和孫德崖等人在濠州城內的勢力越來越大,已經沒有郭子興的立足之地了。為了謀求一條生路,郭子興只能選擇外逃。聽說朱元璋現在兵強馬壯,他遂趕來投奔。朱元璋知恩圖報,馬上就將兵權交到了郭子興手上。

在來到滁州以前,朱元璋結識了日後輔佐他登上帝位的開國丞相李善長。李善長是定遠人,自幼就飽讀詩書,足智多謀。在朱元璋率軍前往滁州的途中,他主動前來拜訪朱元璋。朱元璋認為他是個人才,對他以禮相待,並任命他在軍中擔任掌書記一職。

朱元璋曾經問他:「如今天下大亂,要到什麼時候才能安定下來呢?」李善長答道:「秦朝末年,天下大亂。漢高祖劉邦出身平民,卻豁達大度,知人善任,而且不嗜殺戮,僅僅用了短短五年時間,就建立了漢朝,登上帝位。如今元朝的朝綱已經紊亂,天下四分五裂,您現在的實力與當年的劉邦旗鼓相當,只要您效仿劉邦的做法,一統天下就指日可待了。」朱元璋認為李善長所言甚有道理,對他愈發重用。

朱元璋道:天下之治,天下之賢共理之;天下始定,民財力俱困,要在休養安息;得賢為寶,其堅決果斷的統治為飽經內戰之苦的中國帶來了穩定。

在進攻滁州的過程中,朱元璋接納了李善長的很多戰略意見,最終將滁州攻克。在這段時期,張士誠在高郵自立為誠王,引起了元朝政府的重視。沒過多久,元朝統治者就派脫脫率領大軍開始進攻高郵,朱元璋乘機智取和州。郭子興遂派他到和州駐守。

就在這一年,郭子興病逝了。郭子興這一死,朱元璋深感自己的實力與其他起義軍隊伍相比還有很大差距。在這種情況下,他選擇了以韓林兒和劉福通為首的大宋政權作為自己的新「靠山」。在此之前,大宋政權在元軍的猛烈進攻下已經元氣大傷,就連君主韓林兒都是在朱元璋的幫助下,才得以逃脫元軍的圍追堵截。儘管如此,大宋政權畢竟還是紅巾軍的核心政權,朱元璋看中的就是這一點。隨後,韓林兒任命朱元璋為左副元帥,郭子興之子郭天敘為都元帥,張天祐為右副元帥。表面上,這三人都是起義軍中的一把手,但實際上的最高統領還是朱元璋。

朱元璋率軍在和州駐守了幾個月以後,城內出現了糧食短缺的情況。朱元璋開始苦思解決的辦法。當時與和州隔江相望的蕪湖和太平兩地都盛產水稻,若是能從這兩地調運糧食,那麼馬上就可以解決和州的糧食短缺問題。然而,要運糧就必須要過江,要過江就必須要有船,可朱元璋的軍隊全是陸軍,哪裡會有船呢?就在朱元璋束手無策之際,忽有兩支紅巾軍隊伍趕來投奔他。這兩支紅巾軍此前是活躍在巢湖一帶的水軍,擁有上千艘戰艦。朱元璋喜不自勝,馬上率軍搭乘這些戰艦渡過長江。起義軍一舉攻克了採石,繼而又攻下了太平。

朱元璋在太平建立了興國翼元帥府,由他自己出任元帥,同時將李善長任命為帥府都事。在太平的這段時期,朱元璋整肅軍紀,嚴令禁止義軍擾民,如有違背者,殺無赦。此舉成功贏得了民心,當地百姓都對朱元璋率領的起義軍歡迎之至。

1356年三月,張士誠開始對駐守在江南的元軍發起進攻。朱元璋乘機開始進攻南京,只用了不到十天的時間,就將南京攻克了。朱元璋下令將南京改名為應天府,並將其作為自己的根據地。截止到這時,朱元璋已經擁有了十萬大軍,和張士誠、徐壽輝率領的兩支起義軍隊伍,以及元朝大軍相互對立。

此後,朱元璋命令徐達率軍攻克了鎮江。其後,起義軍又一鼓作氣,攻克了金壇、丹陽、江陰、常州、常熟、揚州,將應天府周圍的地區都變成了義軍的勢力範圍。

朱元璋的實力雖然不斷壯大,但他並沒有急於稱王,這都得益於謀臣朱升向他提供的建議。朱元璋第一次見到朱升是在率軍進攻南京的途中,朱升學識淵博,是一位遠近聞名的學者。他原本在元朝為官,後來卻主動辭官,隱居到安徽石門。朱元璋從附近經過時,部將鄧愈向他舉薦了朱升。朱元璋是個愛才之人,禮賢下士,親自到朱升家中拜訪,向他請教如何才能奪取天下。

朱升向朱元璋提議要「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高築牆」就是要鞏固後方,不斷增強軍事防禦力量;「廣積糧」就是要發展經濟,促進農業生產,儲備充足的糧食;「緩稱王」就是不要過早稱帝,以免成為眾矢之的。朱元璋接納了這三條意見,並將其付諸實踐。後來朱元璋之所以能建立明朝,登基為帝,朱升功不可沒。

在鞏固以應天為中心的根據地,也就是「高築牆」的同時,朱元璋不忘嚴明軍紀,爭取民心。他命令自己的部下在攻下一座城池以後,一定要善待城中的百姓,切忌燒殺搶掠。為了讓將士們牢記這一點,朱元璋還曾與徐達做了一場戲。

在出兵鎮江之前,朱元璋命人抓捕了徐達,並要依法對其處以極刑,理由就是徐達放任自己的部下擾民而不予理會。將士們紛紛為徐達求情,朱元璋便說,對徐達的死刑可以緩期執行,等他攻克了鎮江,如果能避免在鎮江城內燒殺搶掠,那麼就可以免除他的死刑,並且將他所有的罪名一筆勾銷。鎮江被攻克以後,果然沒有一名義軍將士在城中擾民。義軍將士們將此事牢記在心,其後罕有擾民事件發生。朱元璋率領的起義軍也因此贏得了各地百姓的愛戴。

「高築牆」完成以後,朱元璋隨即開始「廣積糧」。以往的軍糧都是從百姓那裡強征來的,百姓們對此諸多怨言,對鞏固民心頗為不利。朱元璋便開始實行屯田法,讓將士們在打仗之餘下地耕田,自給自足。短短幾年過後,軍隊之中就儲備了豐富的糧食。

在做好了充足的準備以後,朱元璋著手統一全國。謀臣劉伯溫指出,陳友諒率領的軍隊是當時所有的起義軍中最危險的一支,要想統一全國,第一步就是要消滅陳友諒。朱元璋採納了劉伯溫的意見,設下圈套,引來陳友諒,然後對其展開突襲,使得陳友諒大軍潰敗。陳友諒對朱元璋的軍隊發起了反攻,雙方在鄱陽湖展開生死對決。對決總共持續了三十六天,最終以朱元璋一方的獲勝而告終,一代梟雄陳友諒在亂軍之中被射死。

此時的朱元璋實力強大,已經不必再倚仗大宋政權。於是,他命令部下在將韓林兒接回應天府的途中,把船打翻,將韓林兒溺死。不過,也有人認為這件事只是一個意外。至此,大宋政權滅亡。

陳友諒死後,朱元璋接下來要進攻的對象就是張士誠。朱元璋先是率軍將張士誠的軍隊從江北驅逐出去之後又乘勝追擊,在杭州和湖州等地擊敗張士誠。張士誠率軍避到平江城,朱元璋便命令大軍將平江城團團包圍。

張士誠被困平江,屢次突圍都未能成功。城中的糧食很快就吃光了,將士和百姓們只好以老鼠、樹皮、草根等為食。在此期間,朱元璋屢次對張士誠勸降,張士誠堅決不從。最後,朱元璋率領大軍攻破平江,將張士誠俘虜。張士誠性格剛強,被俘之後非但毫無懼色,反而對前來審訊他的朱元璋和李善長破口大罵。沒過多久,張士誠就被朱元璋處死了。

此時,河南東部、江浙、安徽、江西、湖南、湖北等地都已成了朱元璋的勢力範圍。朱元璋審時度勢,任命徐達為全軍統帥,常遇春為副將,開始大規模北伐。

北伐軍一路凱旋,最終於1368年秋,將元朝的都城大都攻破,元順帝和太子、皇后等人匆忙逃竄。元朝在統治了中國九十八年以後,宣告滅亡。

在此之前,朱元璋已經稱帝。1368年正月,朱元璋在應天府登基,宣佈以應天為南京,建國號大明,改元洪武。至此,朱元璋終於建立了明朝。此後,明朝大軍南下,平定了四川、雲南等地。1387年,朱元璋又命令馮勝、傅友德和藍玉出兵剿滅了遼東的元軍殘餘勢力。截止到這時,全國已基本完成了統一。

由貧農到帝王,朱元璋這一生可謂傳奇至極。在他傳奇的人生中,有一個女人永遠都不能被忽略,那就是他的結髮妻子馬皇后。馬皇后名叫馬秀英,她本是郭子興好友的女兒,自從她的父親去世以後,郭子興就收養了她。朱元璋之所以能夠建立明朝,成就大業,與馬皇后的精心輔佐密不可分。

在跟隨朱元璋南征北戰的過程中,馬皇后吃苦耐勞,與丈夫同甘共苦,相濡以沫。郭子興在世時,有一回因為聽信小人的讒言,將朱元璋囚禁在軍中,不許任何人給他送飯。馬皇后便將剛剛出爐的餅藏在懷中,偷偷送去給他吃。因為餅太燙了,馬皇后的胸膛都被燙傷了。馬皇后對朱元璋的深情厚誼,由此可見一斑。

馬皇后一向生活節儉,即便在成為國母以後,她也依舊過著勤儉樸素的生活。每當民間發生自然災害時,馬皇后便會在宮中帶頭吃粗茶淡飯,以示與百姓共患難。

登基為帝以後,朱元璋屢次想封賞馬皇后的親族,但都被馬皇后謝絕了。因為冊封外戚容易引起亂政,而在馬皇后看來,沒有任何事比維持國家的長治久安更重要了。朱元璋對此也很無奈,只能對她已故的父親進行追封,並為其修建祠廟,以示紀念。

朱元璋在位時,性情殘暴,濫殺功臣,馬皇后曾多次勸導他。這段時期的朱元璋剛愎自用,幾乎聽不進任何人的意見,唯有馬皇后是個例外。對於這個賢惠端莊、深明大義的妻子,朱元璋一直都敬愛有加。名列「開國文臣之首」的宋濂就是被馬皇后救下的,名滿天下的大商人沈萬三也是在馬皇后的庇護下,才得以逃過一劫。

馬皇后端莊大方,對朱元璋的妃嬪也十分友愛。妃嬪之中如果有人誕下皇子,馬皇后非但毫無嫉妒之心,反而還給予厚待。朱元璋經常說以她的賢德,即便與唐太宗的長孫皇后相比也毫不遜色。儘管朱元璋一生娶了很多姬妾,但皇后卻始終只有她一人。馬皇后五十二歲病逝時,朱元璋十分傷心,為了表示對她的尊敬,他餘生再也沒有冊封過皇后。

《中華上下五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