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尹是中國歷史上一位著名的人物,名伊,官名尹,一說名為摯,後官名為阿衡。據《尚書》、《墨子。尚賢下》、《楚辭。天問》、《孟子》、《呂氏春秋。本味》和《史記》等古籍記載,他是夏朝末年有莘氏(今山東省曹縣)的家奴,富有謀略,作為陪嫁之臣,隨同有莘氏女去到商湯處,湯先任其為司廚小臣,後其運用才智為湯所賞識重用,委以國政,替湯出謀劃策,最後經鳴條(今山西省安邑縣)一戰,攻滅夏桀,奠立了商朝的基業。
湯去世後,他先後扶立並盡心輔助湯的兒子外丙、仲壬二王。仲壬死後,他又扶立湯的孫子太甲為王,並以湯的功績和夏桀昏暴亡國的事實教導太甲務必勤於政事,治理好國家。但是,太甲即位後卻一味沉湎於歌舞酒色,不理政事,還帶頭破壞湯立下的法規。伊尹屢次苦口婆心地勸諫,太甲均無動於衷。眼看太甲愈演愈烈,將成為夏桀第二,伊尹就在湯於桐(今河南省偃師縣西南)的陵墓旁建造宮捨;毅然將太甲送往該處居住,讓他反省,伊尹自攝國政。這件事,史稱「伊尹放太甲」。太甲思前顧後,終於悔悟。3年後,伊尹親自攜帶君王的冠冕服飾,去桐宮迎他回都城,歸還國政,自己仍作相,悉心輔佐。自此,太甲勤政愛民,謙虛謹慎,成為一位賢明的君主,「民大悅」,伊尹也十分高興,作了《太甲訓》等3篇文章誇獎他。
《帝王世紀》說,伊尹一生輔弼了商朝五代帝王,直到太甲的兒子沃丁在位時才壽終正寢,終年100餘歲,去世時天降大霧3日。沃丁為了報答他始終盡忠、扶持商王室的豐功大德,特以天子之禮將他葬於亳。據《史記。正義。括地誌》說,亳即偃師縣西北(今河南省僵師縣西北)。
依據上述記載,因伊尹助湯滅夏建商,又改造了太甲,既不愚弄荒唐的君王,也不乘機圖篡王位,赤誠為國,所以,後人將他尊崇為中國歷史上第一位賢相,將他與其後的呂尚(姜太公)、周公、管仲一起,奉為人臣的楷模,稱道不衰。哪知伊尹去世1000多年後西晉武帝司馬炎太康年間,在汲郡的戰國墓中發現了一部古籍《竹書紀年》,其中有這樣的記載:「仲壬崩,伊尹放大甲於桐,乃自立。伊尹即位,七年,太甲潛出自桐,殺伊尹;乃立其子伊陟、伊奮,命復其父之田宅而中分之。」這一下掀起了軒然大波,歷來被推崇備至的伊尹原來並非聖賢,而是逐君篡位的巨奸逆賊。從此,伊尹究竟是賢相還是亂臣賊子這一問題,使歷代的文士們爭辯不休。
一派意見認為,《竹書紀年》敘述夏、商等朝史事,經考證,頗為可信,史料價值甚高,「太甲殺伊尹」之說當是可信的。伊尹改造太甲、歸還國政之說只是儒家崇古的說法而已。伊尹是篡位後被殺的逆臣。
另一派學者則引經據典,極力反駁,其中有代表性的是清朝乾隆年間的史學家崔述,他在《商考信錄。辨太甲殺伊尹之說》中辯解道:《孟子》中有「太甲悔過,自怨自艾,於桐處仁遷義,三年,以聽伊尹之訓己也,復歸於亳。」「太甲賢,又反之,民大悅。」說明太甲是經伊尹訓導後悔過才返都的;《左傳》中有「伊尹放太甲而相之,卒無怨聲」,指的是太甲復位後仍用伊尹為相,對伊尹毫無怨言,說明他並未殺伊尹;沃丁禮葬伊尹後,《尚書》中留有《沃丁》篇,讚頌伊尹的功德,說明伊尹系善終;《竹書紀年》中所載太甲殺伊尹後,又任其子伊陟、伊奮為相,殺其父又立其子為相,實屬不可信。崔述認為,戰國之時弒君殺主之事屢見不鮮,世風敗壞,人都見利忘義,《竹書紀年》受此風氣影響,才將伊尹放太甲之舉演變成伊尹奪位被殺之說,他甚至懷疑《竹書紀年》的作者是否將伊尹放太甲這段史料抄錯了。他堅持認為伊尹是「心廣大若天地,光明若日月」的「聖人」。
自西晉出土《竹書紀年》至今1700年來,兩種觀點各執己見,然而又拿不出有力的旁證,誰也難以說服對方。看來,伊尹究竟是還政太甲後善終,還是廢主篡位後被殺,究竟是聖賢還是巨奸,只有等待史學家深入發掘史料,進一步考證論定了。
(楊劍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