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大順農民軍領袖李自成兵敗後是否當了和尚,三百多年來眾說紛紜。莫衷一是,成了一樁懸案。前幾年,湖南石門夾山發現了奉天玉和尚墓葬骨灰、磚刻《塔銘》,以及傳系李自成所作的《梅花百韻》木刻版,於是奉天玉和尚成了人們熱烈討論的對象。因為能否搞清奉天玉的身份,對瞭解李自成是否當過和尚有著密切的關係。
有人認為,根據多方事實證明,奉天玉和尚就是李自成。第一,根據何璘到夾山實地調查,見到一位服侍過奉天玉和尚的、口音像陝西人的70歲老和尚,他告訴何璘,奉天玉是順治初年來寺的,並取出其畫像,觀之「肖似史書所記李自成的模樣」。第二,李自成在崇禎十六年(1643年)你「奉天倡義大元帥」,後又稱「新順王」。自號「奉天玉」即「奉天王」加一點來隱諱的。第三,夾山新發現的《梅花百韻》木刻版中有一首《東閣梅》說,「徐聽三公話政猷」,那口氣與和尚迥然不同,而像皇帝聽三公閣老論政。
第四,夾山現存的三塊石碑:奉天玉弟子野拂立的「奉天玉」斷碑、康熙十四年楊彝子寫的《重修夾山靈泉禪院功德碑記》和道光三十年通州知州王大猷撰的《重修夾山靈泉寺碑誌》,都證明「奉天玉和尚」就是李自成。有人還認為,李自成所以要當和尚,是為了實現聯明抗清的夙願。當時大順軍與明代統治者的矛盾已下降到第二位,與清統治者的矛盾上升到第一位,因此必須聯合國內武裝力量共同抗清。但李自成考慮到人川與張獻忠合作,怕他「念舊惡」;與南京朱由檢集團合作,則因馬士英、阮大鋮繼續禍國殃民;只有湖南何騰蛟擁立唐王朱聿鍵,據西南半個中國,可以聯合抗清。但與何騰蛟談判,部隊必須交何指揮,而何是唐王的宰臣,李自成自己是皇帝,這在情理上是難以接受的。同時,李自成逼死崇禎,恐唐王不諒。由此,李自成只得採取假死、隱居的做法,而由高氏和李過出面來完成他的與何騰蛟聯合抗清的戰略部署。
有人則認為,奉天玉和尚不可能是李自成。第一,何璘之說不可信,例如奉天玉畫像,與史書並不一致,《明史》謂李自成「狀貌猙獰」,且在崇禎十四年左目中箭,被稱「瞎賊」,而那畫像左目未吵,可見與李自成無關。第二,夾山現存的三塊石碑,並不證明李自成終於夾山,而只能證明確有奉天玉其人。第三,《東閣梅》中「徐聽三公話政猷」之句,無非按題作詩,懸擬之辭,並不指實,且李自成也未置三公。第四,李自成早已稱帝,為「李萬歲爺」,並「至死不去僭號」,他不隱用帝號,而用王號稱「奉天玉」,也不可信。據考察,奉天玉和尚是順治年間從四川雲遊到石門縣夾山寺來的雲遊和尚,原籍和出家前的俗名都無可查考。他到夾山以後,眼見這所唐代古剎除宋朝的一口洪鐘外已蕩然一空,乃大發善心,沿門托缽,並得到清朝官紳的多方支持,使夾山寺在他死前已粗具規模。無論是他初來時的拋頭露面、沿門托缽,還是後期的結交官府、廣收門徒,都恰恰證明了這位清初老和尚不可能是「逃禪隱居」的農民軍領袖李自成。
也有人認為,奉天玉和尚是明朝遺臣。第一,根據《弘律奉天大和尚塔銘》,奉天玉的身份與李自成不符,而與明朝遺臣相合。首先,奉天玉是清朝縣官請來的和尚,一定是有名望、並與官場有關係的人;其次,《塔銘》作者劉萱,是忠於明朝的遺臣,不可能為農民領袖李自成寫銘。第三,從1981年冬湖南慈利縣新發現的《野拂墓碑》也可證明。碑文記載野拂「久恨權Yan」、「敢逐寇林」、「方期恢復中原」,這些詞句可以看出野拂是痛恨宦官的明朝武官。而野拂與奉天玉關係密切,並「事之甚謹」,可見奉天玉也是明朝遺臣。有人還認為,所以會出現李自成禪隱之說,是因為李自成的死帶有很
大的偶然性。這樣一位叱吒風雲的農民起義領袖,雖在抗清中接連失利,但仍大軍在握,怎麼會突然死在不是勁敵的鄉民程九伯之手?因而必然引起人們的各種猜測:同情者,不願這位農民起義領袖的結局太慘,於是產生了李自成削髮為僧、高壽善終之說;而仇恨者,則編造出神殺、崇禎索命等胡言,並為某些稗史彙編錄用。
總之,奉天玉和尚究系何人,李自成最終是否出家,至今仍是一個謎。(謝寶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