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施的歸宿如何?

明代的戲曲作家梁辰魚寫過不少劇本,最有影響的是《浣紗記》,講的是春秋末期吳越交戰的故事,以西施與范蠡的愛情作為全劇的線索。劇情是這樣的:越國大夫范蠡在一個春光明媚的艷陽天出訪民間。來到諸暨苧蘿山下若耶溪,遇見正在浣紗的西施,被她的天姿國色所傾倒。就以溪水之紗相訂白首之約。不久吳王夫差為報殺父之仇,領兵打進了越國。越軍被打敗,越王勾踐作了俘虜,范蠡作為人質跟隨越王夫婦到了吳國做奴隸,他和西施的婚事就耽擱了下來。三年以後,吳王夫差放回了勾踐夫婦和范蠡。勾踐回國以後,臥薪嘗膽,準備十年生聚,力圖報仇雪恥。他採用范蠡所獻的美人計。

西施被范蠡的愛國熱情感動了。雖然不願意充當「美人計」的主角,也只得自歎薄命,同意去吳國。夫差一見,果然大喜,寵愛無比。他自以為打敗了越國,天下無敵,更沒有把越國放在心裡。最後,吳國終於被越國滅掉。勾踐正要論功行賞,范蠡卻不願做官,接了西施,泛舟湖上,改名隱居去了。

劇本所講的故事,有些情節是虛構的,而西施和范蠡卻實有其人。范蠡是春秋末政治家,字少伯,楚國宛(今河南南陽縣)人,越大夫,曾助越王勾踐刻苦圖強,滅亡吳國。范蠡深知勾踐的為人,他給越國另一大夫文種的信中說:「飛鳥打光了,再好的弓箭也該收藏起來,兔子打完了,就輪到把獵狗燒來吃了。越王這個人,可以跟他共患難,不可以共安樂。」勸文種趕快離開越王。他自己也隱姓埋名出走,先游齊國,稱鴟夷子皮。後到陶(今山東定陶西北),改名陶朱公,以經商致富。西施是春秋末越國苧蘿(今浙江諸暨南)人,由越王勾踐獻給吳王夫差,成為夫差最寵愛的妃子。但是,對西施的結局,歷來有不同的說法。一說西施後來被投水殺身,這種說法最早見記載的是《墨子。親土》篇,其中說:「西施之沈,其美也。」(「沉」,古作「沈」。)這句話的意思說西施是被沉於水中的,她的死是因為她的美麗。《太平御覽》引東漢趙曄所撰《吳越春秋》有關西施的記載說:「吳亡後,越浮西施於江,令隨鴟夷以終。」這裡的「浮」字也是「沉」的意思。

「鴟夷」,就是皮袋。這句話是說,吳國滅亡後,越王把西施裝進皮袋沉到江裡去了。《吳越春秋》是敘述吳自太伯至夫差、越自無餘至勾踐的史事。但它比《墨子》一書要晚出好幾百年,而它所記載西施的死反比《墨子》詳細,可能出自民間傳聞。

唐代著名詩人李商隱曾作《景陽井》絕句一首:「景陽宮井剩堪悲,不盡龍鸞誓死期;腸斷吳王宮外水,濁泥猶得葬西施。」

另一詩人皮日休也有詩題《館娃宮懷古》五絕,第五首是:響屧廊中金玉步,采蘋山上綺羅身;不知水葬今何處,溪月彎彎欲效顰。「

從這兩首詩可以知道,唐代也流傳過西施被沉於水的說法,可是都沒有說起西施和范蠡有什麼關係。還有一種說法,《越絕書》是這樣記載的:「吳亡後,西施復歸范蠡,同泛五湖而去。」《越絕書》是東漢袁康所撰,記吳越兩國史跡及范蠡等人的活動,多采傳聞異說。唐代詩人杜牧在所作《杜秋娘詩》中有句云:「西子下姑蘇,一舸逐鴟夷。」這裡的「鴟夷」不作皮袋

解釋,而指的是范蠡。《史記。越王勾踐世家》說范蠡亡吳後,「浮海出齊,變姓名,自謂鴟夷子皮」。《姓氏書辨證》卷三中也說,范蠡到了齊國以後,自號鴟夷子。因為有范蠡泛於江湖的傳說,或許是後人不忍這位絕代佳人遭到如此可悲的結局,就流傳出西施和范蠡偕隱五湖的美滿姻緣的故事,以寄托對他們的同情。梁辰魚就是根據這個故事寫出了膾炙人口的《浣紗記》。

新出的《辭海》(修訂本)也這樣說:「西施一作先施。春秋末年越國苧蘿人,由越王勾踐獻給吳王夫差,成為夫差最寵愛的妃子。傳說吳亡後,與范蠡偕人五湖。」並沒有提到她被沉於水的傳說,大概也是願意她有一個完美的歸宿吧。《史記》中《越王勾踐世家》與《貨殖列傳》都提到范蠡但沒有講起西施,更不用說她和范蠡有什麼關係。是司馬遷沒有看到這方面的記載,沒有聽到這方面的傳說,還是司馬遷特意不寫進去,今天就無從知道了。因此一代佳人西施的結局眾說紛壇。是被沉於水,或者跟隨范蠡歸隱於五湖,或者還有其他什麼結局?這個謎尚待進一步探索。

(王福康)

《千古之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