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腔創始於什麼年代?

昆腔即昆山腔、昆曲,近年通稱昆劇,是我國民族戲曲中一個藝術水平較高的聲腔劇種。它的曲調優美細膩,有「水磨腔」之稱;明代以來,又有許多劇作家以昆腔寫作了不少優秀劇本。清中葉以後,昆腔一度衰落。解放後,《十五貫》「一齣戲救活了一個劇種」,昆劇重放異彩,備受國內外重視,被譽為劇苑的「蘭花」。

從明、清筆記資料到近世的某些戲劇史、文學史,大都認為明代嘉靖年間居住於太倉的魏良輔(字尚泉)在昆山民間小唱的基礎上,加工提高,「創始」了昆腔。如明代沈德符《顧曲雜言》:「自吳人重南曲,皆祖昆山魏良輔。」清代朱彝尊《靜志居詩話》:「魏良輔始變弋陽海鹽故調為昆腔。」

日本青木正兒《中國近世戲曲史》:「昆腔為嘉靖初昆山魏良輔首唱之腔調。」鄭振鐸《插圖本中國文學史》也說:「這位偉大的音樂家,一手創作了昆山腔。」可是,在50年代後期,人們在明代周元《涇林續記》等書中發現了這樣的記載:明初,朱元璋為示國之祥瑞,把一些高壽老人召到南京賜宴;其中有位叫周壽誼的,朱元璋知道他是昆山人後就問他會不會唱昆山腔,還說人家告訴他昆山腔是很好聽的;周壽誼說我不會唱昆山腔,只會唱小調月兒彎彎照九州。如此說來,早於魏良輔二百多年的明初就已經存在「很好聽的」昆山腔了。傳統的魏氏「創始」說開始產生了疑問。不過當時由於旁證不足,沒有引起學術界的太大波動。

1961年,路工在《戲劇報》第七、八期合刊上披露了他在明代張丑《真跡日錄》中發現的,吳昆麓「校正」、大書畫家文征明手寫的《婁江尚泉魏良輔南詞引正》,引起了昆腔史研究領域的一場熱烈討論。原來,《南詞引正》中有這麼一段話:「……惟昆山為正聲,乃唐玄宗時黃幡綽所傳。元朝有顧堅者,雖離昆山三十里居千墩,精於南辭……善發南曲之奧,故國初有昆山腔之稱。」

從這段文字看:一,「國初有昆山腔之稱」,可以和周壽誼事互為印證。二,不但證明魏良輔並非昆腔「創始」人,而且魏氏還說出了「創始」人是顧堅,遠祖則是黃幡綽。三,過去還有個疑問:魏良輔實為江西人,流寓太倉,為何他「創始」的聲腔叫昆山腔?現在這個問題似乎也解決了:顧堅、黃幡綽都是昆山人。於是,有些戲曲史家如傅惜華,據此認定昆腔是:「元末明初時顧堅所創始的」。(《文匯報》1961年4月8日《曲海新知》)

然而,大多數研究者認為此案疑點尚多:首先,如果不能以確鑿的史料證實元代昆山確有精幹戲曲音樂的顧堅其人存在,那麼他「發南曲之奧」一說的基礎就不夠堅實。《南詞引正》說他與楊維楨、顧仲瑛等為友,可是在楊、顧等人的詩文中還沒有發現過顧堅的名字。周貽白查出顧堅乃嘉靖進士,並非元人。(《戲曲演唱論著輯釋》)

董每戡因為找不到任何文字記載而又要肯定其人存在,乾脆論斷顧堅只是個名不見經傳的民間藝人(《「昆腔」「昆山曲派」》,見《說劇》1983年版)。其他研究者也做過不少有益的工作,但材料都不太過硬;顧堅其人,目前仍是戲曲史上一個似有似無的幻影。

再一個疑點是《南詞引正》的真實性。堅決懷疑者如周貽白,認為它是吳昆麓「托名於魏良輔」。(《戲曲演唱論著輯釋》)多數研究者雖然感到「問題都還有待於研究」,但「目前只好暫且承認」它的敘述內容。1980年,陸萼庭出版了《昆劇演出史稿》一書,打破休戰狀態,提出新的論點:這段文字既非別人假托,也非直陳史實,而是魏良輔自己在故弄玄虛;抬出黃幡綽和顧堅,以提高昆腔地位,有利於自己的改革工作。是非真假,依然各執一說。

第三,不論魏良輔「創始」,或顧堅「創始」、魏氏改革提高,魏良輔終究還是昆腔發展中的大功臣,可是在明代己對其人感到茫然,甚至籍貫也眾說不一。近年對其生平探索也頗有分歧。多數意見認為他是普通曲師,因為他多與下層交往,還把愛女嫁給一個深通戲曲音樂的流放犯。如陸萼庭據李開先《詞謔》說他是「游食四方的歌唱家」,又以醫生為「副業」(《昆劇演出史稿》)。而蔣星煜通過江西的實地調查和檢閱有關志書,認為魏良輔系進士,因招降廣西瑤民起義有功而做過相當高位的布政使(《關於魏良輔與〈骷髏格〉〈浣紗記〉的幾個問題》)。可是如此大官又怎麼流落到太倉,落魄得這等地步?

還有一個疑問,如明初已確有昆腔,那時的昆腔又是什麼樣子的呢?徐渭說過「如宋之嘌唱」。(《南詞敘錄》)錢南揚、路工、黃紫岡等諸家多以為魏氏改革前的昆腔為清曲小唱。獨有蔣星煜著眼於「黃幡綽所傳」這句話。據傳,黃幡綽之故村綽墩「村人皆善滑稽及能作三反語」(《中吳紀聞》);故而蔣氏覺得昆腔把歌、舞、劇較早就結合在一起的可能性也是不能絕對排除的(《昆山腔的發展史再探索》)。當然,目前也還沒有找到實例。

朋友,當你欣賞優美的昆劇藝術時,沒有想到它的發展史上還有這些疑問吧?戲劇史研究的大門敞開著,希望你也來解開其中的幾個「?」。

(繆依杭)

《千古之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