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戲曲歷史悠久,留下來的劇目,非常豐富。雖然沒有根據悲劇、喜劇的美學理論對它們進行分類、研究,但喜劇的存在卻是客觀的,而且有大量的喜劇劇目和論述遺留下來。這是因為戲曲是人們生活的反映,生活中本來就充滿著喜劇性的現象。它反映到戲曲中,就成了喜劇。正如元末著名戲曲家高則誠在他的名著《琵琶記》開場時說的「論傳奇,樂人易,動人難」。
明末戲曲評論家陳繼儒在《琵琶記》總評中說的「西廂、琵琶俱是傳神文字,然而西廂令人解頤,……」。這裡的「樂人」和「解頤」,指的就是喜劇的藝術效果。那麼,中國的喜劇始於何時?
一種觀點認為,中國喜劇成熟於12世紀到14世紀的宋元時期。認為這一時期的喜劇,無論是作者在選擇題材、塑造人物、安排關目等方面都同悲劇有明顯區別。劇本的取材,往往只取生活中的某個有代表性的局部或側面,而反映出來的思想,卻具有全局性和普遍意義,使戲曲與人們的生活息息相聯。如《幽閨記》和《玉簪記》等大型傳奇劇便屬於這一類。作者在塑造人物形象時,一方面對反面人物(通常指上層或高貴者)進行無情的諷刺、鞭撻,揭露他們的愚蠢、卑劣;而另一方面則以更多的篇幅對正面人物(通常是指下層人民)的正義、機智行為進行讚美、歌頌。如愛情戲中的貴公子總是愚而卑劣,窮書生總是多才多藝;貴小姐正直而帶幼稚,小丫環往往比小姐聰明、伶俐。典型的劇目有《救風塵》、《西廂記》等。表現手法或採取旁敲側擊,以弱勝強;或避實擊虛,以智取勝;或反言顯正,寓莊於諧。使氣焰囂張的反面人物,在經過幾場較量後,不得不敗下陣來;而開始處於弱小的正面人物,由弱轉強,終於取得勝利。如《救風塵》,《望江亭》等。
另一種觀點認為,喜劇是從公元前8世紀的俳優發展而來的。俳優,可看作是中國最早的喜劇演員。據歷史記載,在公元前774年,西周幽王的官廷裡就養著俳優。
俳優,是國王貴族的弄臣,他們專以滑稽、詼諧的人物扮演供國王貴族玩弄或進行諷刺調笑。為了使這些會說話的玩偶在宮廷裡出盡洋相,挑選俳優時,專門從民間選取那些身不滿三尺的侏儒。據《史記。滑稽列傳》的記載,「優孟衣冠」就是中國喜劇的初始階段。記載說,春秋楚莊王的時候,楚相孫叔敖臨終時,他對兒子說,我死後,你們一定會很貧困,你可去找優孟幫助。於是,優孟穿戴了孫叔敖的衣服帽子,模仿孫叔敖的言談笑容。練熟後,去見楚莊王。莊王懷念孫叔敖,見了優孟,當孫叔敖復活了,要他作楚相,優孟遂以唱來諷喻莊王。他唱道,住在山裡耕田、打柴很辛苦;出來做貪官,接受賄賂,自身要被殺,家族也要被滅絕;而做清官,像孫叔敖一樣,一生忠貞廉潔,又怎樣呢?他的妻兒窮得只好靠打柴維持生活。莊王聽後向優孟謝過,並厚封孫叔敖的兒子。優孟的演唱,就是初始的喜劇。
以後,至五胡十六國時代,俳優發展為「參軍戲」。後趙石勒,因一個擔任參軍的官員貪污,於是就令一個優人,穿上官服,裝扮成參軍,讓別的優伶裝扮成其他的角色,在旁邊戲弄他。從此,由一個優人扮的角色發展成兩個或兩個以上的角色,稱謂「參軍戲」。這就是喜劇的發展。
再有一種觀點是把喜劇追溯到上古時代的儺祭,認為這種形式就是早期的喜劇。上古時代,源淵於圖騰崇拜的先民們,當他們在歡慶豐收、勝利或驅鬼逐疫的時候,都要進行一種固定的祭祀儀式——儺祭。儺祭時,有一個
核心人物,身上蒙著熊皮,頭上戴著有四隻眼睛的面具,右手執戈,左手舞盾,率領著戴面具、披毛頂角的十二獸(或尊稱十二神),以及大隊由少年兒童扮演的「侲子」,號呼跳躍,併合唱祭歌。這種形式猶如今天的載歌載舞。他們把這種儺祭,作為是中國喜劇的開端。
綜上所述,無論是「成熟的喜劇」,還是「優」或「儺祭」,它們究竟始於何時?還是一個頗難回答的「謎」。
(龐成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