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每當農曆臘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我國絕大多數人家都要祭灶神——「送灶」。民間傳說,每家灶頭都有一位「灶君」——灶神老爺。舊歲逝去前夕,灶神老爺按例要上天稟報所在人家一年的善惡,以供玉皇太帝決定賜福或降災時抉擇。人們對這位「現管」的灶神老爺不敢等閒視之,唯恐他打小報告,故在送他上天前,總要供些酒菜和飴糖(麥芽糖)封住他的嘴,免得他在玉皇大帝面前說三道四,直至除夕再把他接回來。一年一度的祭灶神活動,成了中華民族獨特的帶有幽默色彩的民俗文化活動之一。宋代詩人范成大曾寫了一首《祭灶詞》,對祭灶的習俗作了生動的淋漓盡致的描摹:「古傳臘月二十四,灶君朝天欲言事。雲車風馬小留連,家有杯盤豐典祀。
豬頭爛熟雙魚鮮,豆沙甘松粉餌圓。男兒酌獻女兒避,酹酒燒錢灶君喜。婢子鬥爭君莫聞,貓犬觸穢君莫嗔。送君醉飽登天門,杓長杓短勿復雲,乞取利市歸來分。「這種有趣滑稽的場景,事隔1000餘年的今天,在我國部分地區仍可看到。令人驚奇的是,習俗模式自有文獻記載以來,幾乎沒多大變化。漢應劭《風俗通。灶神》轉錄《禮器記》的規定,其「祭禮卑下」,供品也只是「盛食於盒,盛酒於瓶」。是一種級別較低,但流傳廣泛的具有戲謔性的祭祀活動,古往今來,如同一轍。
祭灶習俗由來已久,但灶神老爺究竟是誰呢?可誰也說不清楚。
一種意見認為,灶神老爺原是一位上古帝王或其後裔,具體指誰,各家說法不同。《淮南子。氾論》說:「炎帝作火死而為灶。」高誘註:「炎帝、神農,以火德王天下,死托祀於灶神。」《太平御覽》卷百八十六引《淮南子》佚文云:「黃帝作灶,死為灶神。」俞正燮《癸巳存稿》卷十三「灶神」
條引《許慎異義》說:「灶神,古《周禮》說,顓頊有子曰犁,為祝融,祀以為灶神。」
另一種意見認為灶神是美女型的一個普通人,《莊子。達生》記載人世間的鬼物,其中「灶有髻」是一種,《經典釋文》引司馬彪云:「髻,灶神,著赤衣,狀如美女。」《酉陽雜俎。諾皋記上》說:「灶神名隗,狀如美女,又姓張名單,字子郭。夫人字卿忌,有六女,皆名察洽。」
還有一種意見認為灶神即是《史記。封禪書》索隱《白澤圖》所述:「火之精曰宋無忌。」《三國誌。魏志。管輅傳》對上述作了解釋:「王基家賤婦生一兒,墮地,即走入灶中。輅曰:」直宋無忌之妖,將其入灶也。『「顯然,管輅把宋無忌當作了灶神。
有的學者認為灶神就是灶頭邊常見的蟑螂。袁珂在《神話論文集。漫話灶神和祭灶》一文中說:「這種常見於灶上的小生物,古以為神物(或鬼物),崇而祀之,將它作了灶神。殷周鼎彝,多以蟬紋為飾,所刻繪的就是這麼一種東西。」至於民間關於灶神來歷的傳說則更多了。有的說灶神爺原是一名貪官,被人一巴掌貼在灶上,眼睜睜看人吃美食;有的說灶神爺原是一位喜新厭舊的薄情男子,遺棄前妻後,坐吃山空,淪為乞丐,流落他鄉,饑寒中被一婦人收留,溫飽後才發現婦人是他的前妻,一時慚愧,無地自容,一頭鑽進了灶坑,死在其中,嗣後,封為灶神。還有的傳說說他原是個賭棍,甚至與土地爺賭起老婆來;范成大《祭灶詞》中刻畫的灶神形象,似乎是一位貪嘴耳軟的好好老頭。灶神究竟是誰呢?看來是很難弄清楚的!
(陳勤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