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札到達晉國以後,告訴趙文子、韓宣子、魏獻子說:「晉國國君昏庸無道,你們三家將要瓜分晉國的國政了。」在即將離開晉國的時候,季札對晉國的大臣叔向說:「您自勉吧!晉國國君雖然有許多的良臣,但是他自己荒婬奢侈,不理國政,而晉國的大夫們都很富有,政權總有一天會歸屬於他們的。您為人正直,一定要想辦法使自己免遭禍難啊。」後來,韓、趙、魏三家瓜分了晉國,成為了諸侯;而叔向由於依照季札的話去做,最終保全了自己。
在季札開始出訪列國之前,他曾經北上拜訪過徐國的國君。徐國國君很喜愛季札的寶劍,但是卻不好意思開口相要。季札看出了他的心思,但是因為出使中原各國的需要,季札沒有把寶劍送給他。當季札完成出使任務,返回吳國而路過徐國,準備把寶劍送給徐國的國君,可是徐國國君已經死去了。於是季札解下了寶劍,把它掛在徐國國君墳墓旁邊的樹上,然後離去了。他的隨從不解地問道:「徐國國君已經去世,您把寶劍送給誰呢?」季札回答說:「你這麼說可就不對了。當初,我已經在心裡把此劍許給了徐國國君,難道因為他死了,我就違背自己當初的心意嗎?」隨從聽了,打心眼兒裡佩服季札的人品。
闔閭的勝敗
闔閭在吳國繼位以後,舉拔伍子胥,任命他為行人官,參與國家大事的謀劃。當時,楚國殺死了他的大臣伯州犁,伯州犁的孫子伯嚭便逃到吳國,由於伯嚭有軍事才能,闔閭就任命他為大夫。
闔閭三年,伍子胥、伯嚭奉命率軍攻打楚國,攻佔了舒這個地方,殺死了先前投降楚國的兩個吳國公子。闔閭躊躇滿志,謀劃著趁機佔領楚國的都城郢,而將軍孫武卻說:「大王,長年的對外戰爭已經使我國的百姓十分疲勞,大家都希望安定的生活,所以現在進攻郢都,時機還不成熟。請您休養生息、等待機會吧。」闔閭採納了孫武的建議,便撤兵回國。此後的幾年裡,兩國之間互有攻守,但一直沒有發生大的戰爭。
到了在位的第九個年頭,闔閭又想進攻楚國,便詢問伍子胥、孫武說:「當初,你們覺得我們國家實力不夠強大,建議我說不能去攻打郢都。如今,我國的實力增強,百姓生活安定,我們果斷地向楚國發動進攻,怎麼樣啊?」兩個人都回答說:「楚國的將軍子常十分的貪婪,唐國、蔡國都很怨恨他。如果君王一定要大舉進攻楚國,必須要得到唐、蔡兩國的支持才行。」闔閭聽取了他們的意見,於是就調動了全國的軍隊,並且聯合了唐、蔡兩國的軍隊,一同向西討伐楚國,一直打到了漢水邊。楚國發兵抗擊吳軍,雙方隔著漢水擺開了陣勢。闔閭的弟弟夫概想要先發制人,主張渡河與楚軍作戰,闔閭不同意,認為這樣太冒險了。而夫概卻說:「大王已經把軍隊指揮權交給了我。用兵以有利、獲勝為上策,那麼,我軍還等什麼呢?」於是夫概率領他帳下的五千名親兵突襲楚軍,結果楚軍大敗而逃。闔閭見狀,便下令追擊楚軍,吳軍一直打到了郢都。他們與楚軍交戰了五次,結果全部獲勝。楚昭王逃離了郢都,投奔到隕縣。鄖縣縣令的弟弟想要殺死楚昭王,昭王便又和鄖縣縣令投奔了隨國。吳軍佔領了郢都。伍子胥、伯嚭將仇人楚平王的屍體從墳墓裡挖出來,用鞭子狠狠地抽打,報了當年的殺父之仇。
這時候,吳國的鄰國越國看見吳國國內空虛,闔閭又在外征戰,便起兵攻打吳國。吳國只能抽出部分兵力進行反擊。同時,楚國又向秦國求救,秦國便出兵幫助楚國攻打吳國,吳軍敵不過,結果吃了敗仗。闔閭的弟弟夫概同樣是個野心家。他看見秦軍、越軍接連打敗吳軍,而吳王卻仍然留在楚國不走,便利用這個機會偷偷跑回了國,自立為王。闔閭聽說以後,心中大怒,便親自率軍回國,鎮壓了夫概的叛亂。夫概只好逃到了楚國。楚昭王便利用這個機會,重新回到了郢都,並且接納、分封了夫概。後來,闔閭派太子夫差再次攻伐楚國,迫楚國戰敗,被迫將國都遷離了郢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