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 回  牟羽可汗涎母色 代宗皇帝戀後情

寧國公主在回紇國中,有美人之目,如今文君新寡,徐娘半老,她的親生兒子牟羽可汗登位以後,忽戀親母風韻,欲娶母親為後。這以子妻母,在回紇國原是平常事情;但叫這寧國公主如何好意思抱子為夫,只得辭回大唐。牟羽可汗實因愛中國女子,見母親不肯嫁他,便也打發大臣到唐朝來求婚;代宗因情面上推卻不過,便指僕固懷恩之女,嫁與牟羽可汗為妻。

那僕固懷恩之女,雖也是年少貌美,但在牟羽可汗眼中看去,總不及寧國公主的風韻動人;因此夫妻二人,過不上一年光景,便時反目。在牟羽可汗的意思,仍欲到中國來,把他母親接去,配作妻子;屢次派使臣到唐朝來,假問公主起居為名,請公主回國去。這寧國公主是一個貞靜自愛的婦人,如何肯做這亂倫的事情?便堅辭不去。那時惱動了這位牟羽可汗,他便想親自帶兵,打進唐室京師來,搶劫他母親回國去,硬做成親。恰巧有史朝義謊報說,中原無主,牟羽可汗便帶領回紇大兵長驅入關,見沿途州縣空虛,人民流亡,他便乘機劫奪田地,擄掠人畜,一連失陷了十幾座城池。

急報到了深宮,代宗也覺驚慌;急遣僕固懷恩前往撫慰,又命長子雍王適,統兵到陝州去,仰勞牟羽可汗的駕。那時回紇國的兵,列營在河北;雍王與御史中丞藥子昂,兵馬使魏琚,元帥府判官韋少華,行軍司馬李進,一行人共赴回紇營中,與牟羽可汗相見。那牟羽可汗,高坐胡床,逼令雍王跪拜;藥子昂在一旁看了大憤,趨前高聲說道:「雍王是大唐天子長子,兩宮在殯,禮不當拜!」牟羽可汗不言,大將車鼻在一旁代答道:「唐天子與可汗曾約為兄弟,雍王見我可汗,如子侄之見叔伯,禮應跪拜。」魏琚也在一旁抗聲說道:「雍王為大唐太子,他日即為華夷共主,豈能屈節拜汝外國可汗?」牟羽可汗聽了大怒,便以目視車鼻,揮兵直上,捉住藥子昂等四人,即按在地下,各鞭背三百。雍王滿面羞慚,退出營來。當晚韋少華與魏琚二人,因傷勢太重而死。雍王十分憤怒,意欲進兵攻打回紇營,替二人報仇。諸路節度使,亦調兵相助。藥子昂便竭力勸阻,說:「賊尚未滅,不應輕啟釁端。」僕固懷恩與牟羽可汗,有翁婿之誼,便從中調處。令牟羽可汗帶領回紇兵士為前驅,與各路兵馬齊向東京進發,圍攻史朝義。雍王在陝中留守。史朝義領兵十萬,與唐朝諸將對陣。諸路節度使中,惟有鎮西節度使馬璘,最是勇敢,領眾軍直殺入敵陣,銳不可當。

史朝義被官兵殺得棄甲拋盔,自相踐踏,屍滿山谷,斬首至六萬級,捕擄二萬人。朝義退走鄭州,僕固懷恩乘勝奪回東京城;可恨那回紇兵,自河陽入東京,肆行殺掠,搶劫奸婬,東京百姓,一再遭殃。待搶劫完畢,回紇兵便一把火,把一座東京城竟燒去了半座。諸路兵馬,皆因追殺朝義,亦無暇顧及。那史朝義被各路兵馬,追趕得無路可走,便去投奔契丹部,又被范陽留守李懷仙,追殺回來;看看部下七零八落,只剩得十餘騎,史朝義料難保全,便縊死在醫閭廟門口。唐朝安祿山、史思明兩次大亂,直鬧了四年,到此時,才得太平。

但史朝義雖打平,而回紇卻在各州縣縱兵婬掠,人民逃散,城郭荒涼。代宗皇帝沒奈何,一面令趙城尉馬燧私贈賄賂,給回紇兵各將帥,勸阻他們的強暴行為,一面又下旨,特冊立回紇可汗為英義建功毗伽可汗。自可汗至宰相,共賜實封二萬戶,又進僕固懷恩為尚書左僕射,兼中書令,坐鎮朔方。令護送回紇可汗歸國。那牟羽可汗,見唐室天子如此優待,便也不好意思再胡鬧了。只是臨走的時候,還不能忘情於寧國公主,便請公主同返回紇國去;寧國公主知道牟羽可汗婬心未死,便願選爆女四人,贈與牟羽可汗。牟羽可汗得了唐朝宮女四人,也是歡喜;帶回宮去,晝夜婬樂。這且不在話下。

但這寧國公主真是紅顏薄命,不知怎麼的,因牟羽可汗如此一鬧,她這美人的名兒,直傳到吐蕃可汗的耳中。那吐蕃可汗,原也久已羨慕中國的女色。如今打聽得唐朝有一位絕色的寧國公主,又是文君新寡,便也十分羨慕,即打發使臣到唐朝來,指名要求娶寧國公主。堂堂一位公主,豈肯做再蘸婦人?

代宗皇帝便也嚴辭拒絕了。誰知那吐蕃可汗,竟羞惱成怒,頓時邀同吐谷渾、黨項、氐、羌各部落蕃兵,二十萬人馬,長驅東入;前鋒沖關陷州,轉眼已逼近邠州地界了。邠州節度使火急報與朝廷。那邠州地方,與京師相距不遠,代宗得了警報,不覺大駭,當即召集群臣商量退兵之計。那長安地方,離邠州只數百里遠近,叫代宗皇帝如何不焦急?但當時在朝的,都是文官,得了這個消息,彼此面面相覷,也想不出一條禦敵的計策來。當初唐朝金城公主,嫁與吐蕃可汗,與吐蕃在赤嶺下,立定界碑,仗著金城公主與吐蕃可汗以恩義結合,總算保得幾年太平。待金城公主去世以後,吐蕃又與唐朝失和,屢次覬覦唐室邊界。當時幸得河隴一帶節度使如王忠嗣、哥舒翰、高仙芝一班將帥,守禦有方,尚無大患。至安史作亂,所有邊界守兵,俱徵召入東西兩京,四境空虛。在肅宗初年,吐蕃可汗娑悉籠獵贊,乘唐室內亂,便攻取威武河源等軍,並陷廓、霸、岷諸州。代宗即位時候,又攻入臨洮。那時郭子儀雖力平安史之亂,但也頗憂慮吐蕃之禍,在前一年,便上奏勸代宗須慎防吐蕃。

這時朝廷內程元振專權,得了外人賄賂,私通吐蕃;郭子儀奏章入朝,俱被程元振扣留住。到這年春天,吐蕃又大舉入寇,攻破大震關,連陷蘭州、廓州、河州、鄯州、洮洲、岷州、秦州、成州、渭州一帶地方,盡佔了河西隴右地方。那邊關告急文書,和雪片似地送進朝廷來,俱被程元振一人藏匿著,不使上聞。到此時,吐蕃可汗打聽得寧國公主是中原第一個美人,便遣使來京求婚;若答應他的婚姻,他便願退兵出關,永遠稱臣。無奈這寧國公主貞節自守,誓死也不肯做失節婦人。吐蕃可汗誓欲得此美人,便長驅直入,到涇州地方;那涇州刺史高暉,原是程元振的羽黨,早與吐蕃可汗暗通聲氣。一見吐蕃兵到,便開城迎接,把城也獻了;一面自願充蕃人的嚮導,又攻入鄰州。鄰州刺史官逃進京師來,報告吐蕃凶橫情形,代宗才得聞知。沒奈何只得令郭子儀前去救應。

那郭子儀救兵未至,吐蕃兵已浩浩蕩蕩,殺奔奉天武功,橫渡渭水而來。那時雍王適,使判王延昌,星夜趕進京師來,請求救兵;又被程元振攔阻,不得入見。那時渭河北面守將呂月,率精銳二千人,與吐蕃兵奮勇搏戰;那吐蕃兵漫山遍野而來,呂月終至戰敗被擒;吐蕃兵直衝過便橋,攻至京師城下。

滿朝文武,俱各張皇逃命,宮廷大震;那班妃嬪,都圍住代宗痛哭。代宗見勢已危急,只得帶領一班妃嬪,由雍王適率領一小隊人馬保護著,出奔陝州。

郭子儀聞得京師危急,忙從咸陽領兵趕回;一入京師,只見百官逃散,人民流離。打聽得皇帝已出亡在外,便急急追蹤出城。才到開遠門口,遠遠見將軍王獻忠,帶領著騎士五百人,擁了豐王珙,後面跟著幾個官員;又另備花車一輛,車中卻是空的,前面一對紅旗,伕役百餘人,各各扛抬著豬羊牲口,臉上各有得意之聲,洋洋而來。郭子儀一看,知是投順吐蕃去的。

便橫刀躍馬,趕上前去,攔住去路,大聲喝問:「汝等欲何往?」

王獻忠見是郭子儀,先有幾分膽寒,忙下馬躬身說道:「今主上東遷,社稷無主;公身為元帥,何不行廢君立君之事,以副民望?」獻忠話未說完,那豐王珙也上前來說道:「元帥為國家重臣,今日之事,只須公一言便定。公奈何不言?」郭子儀大聲說道:「朋友尚不可乘人之危,況殿下與聖上系叔侄之親,豈可骨肉相殘?今日之事,下官只知有天子,不知有他!」

說著,便怒目而視。幾句話,說得人人驚慌,個個羞慚。郭子儀又喝著王獻忠道:「今日獻城降虜之計,必出於汝!豈不畏國法耶?」說得眾人啞口無言。郭子儀便令諸人隨著自己,出了京城,向東而行,沿路招撫散兵,前往陝州,保護代宗。

這京師只成了一座空城,那吐蕃可汗,到京城,見宮殿巍峨,卻不敢徑入;當有唐朝降將高暉,首先馳入。那吐蕃可汗,隨後進了後宮。這時六宮妃嬪,俱已逃散,只留那些老病的宮女,給吐蕃人見了,已視為天仙美女,各各搶佔了去。只有這吐蕃可汗,一入宮門,便搜尋那寧國公主;這寧國公主,看看城郭破碎,帝后遠走,自歎命薄,早巳投入太液池中,自己淹死了。可憐這吐蕃可汗,千辛萬苦地殺進京師來,只撲了一個空,心中大失所望;便令他手下大將馬重英等,在京師地方,焚掠婬殺,把一座錦繡的長安城,鬧得十室九空。吐蕃又從民間去搜出一位唐朝的子孫廣武王承宏,便立他為帝。又令前翰林學士於可封為相。打聽苗晉卿是唐朝一位賢臣,便把他從家裡拖出來,拜他做太宰官。那苗晉卿站在朝堂上,卻是閉口不說一語;吐蕃可汗,卻高坐殿頭,呼叱百官。自有一班貪戀祿位的無恥官員,聽這外國王的叱吒。

這時郭子儀手下軍士甚少,到御宿川地方,紮住人馬;一面令判官王延昌,到商州去招撫舊部。那各路軍馬,得了郭子儀的號令,齊奔赴咸陽來。郭子儀對各將帥哭說一番,求大家同心協力,收復京城;眾軍官都感激涕零,誓遵號令。郭子儀一人先至行宮,朝見代宗皇帝;代宗怕吐蕃兵馬趕出潼關來,欲留子儀護駕。子儀奏稱:「臣不收復京師,無以對先帝;我若出兵蘭田,虜必不敢東來,請陛下勿憂。」代宗准奏。郭子儀便派左羽林大將軍長孫全緒,率二百騎出蘭田,授以密計。

並令第五琦為京兆尹,與全緒同行。且調寶應軍使張知節,統兵千人,作為後應。全緒軍駐在韓公堆,白日打鼓,夜間放火,作為疑兵。另選騎兵二百人,渡過滬水,游弋長安。吐蕃兵此時,已飽掠,正欲滿載而歸。忽聽得城中百姓,彼此歡呼道:「郭令公從商州調集大軍來攻長安矣!」吐蕃可汗令探馬出城去探聽,回來報稱:「郭公確有大隊官軍,即日前來圍攻京師。」

吐蕃大將馬重英,聽了這消息,不由得惶恐起來;在半夜人靜時候,京師四城鼓聲驟起,接著一片喧嚷,隱約聽得「郭令公」三字。郭令公,便是郭子儀,因前封代國公,後封汾陽王,京師百姓,都稱他郭令公。那高暉聽了這喊聲,先已嚇得驚魂失魄,連夜出城逃走。那吐蕃可汗亦站不住腳了,即帶領眾蕃兵向北退去。

其實此時郭子儀尚在咸陽地方,皆由長孫全緒打發手下部將王甫潛入城中,陰結少年數百人,乘夜在城中鼓噪。可笑吐蕃一二十萬將士,竟被「郭令公」只三字嚇退了。這全是郭子儀之妙計。吐蕃兵退,捷報到了咸陽,子儀轉奏行在,請代宗迴鑾。代宗正巡閱潼關,查出豐王珙等在京師做的反叛事體,便勃然大怒,傳旨賜豐王自盡,一面返駕京師。代宗尋覓得寧國公主的屍骨,從豐埋葬。

此番吐蕃作亂,皇帝出奔,全是程元振一人從中作祟;他在暗地裡勾通了外國,滿想藉著吐蕃的兵力,滅去唐朝,平分天下。如今被郭子儀一番計謀,依舊保住了唐家天下,他心中萬分惱悶,把個郭子儀恨入骨髓了。如今皇帝迴鑾,在程元振也只得裝做沒事人兒一般,也隨駕回朝。當時只有一位太常博士柳伉,上奏彈劾程元振。他那表章上說道:「犬戎犯關度隴,不血刃而入京師;劫宮闕,焚陵寢,武士無一力戰者,此將帥叛陛下也。陛下疏元功,委近習,日引月長,以成大禍;群臣在廷,無一人犯顏回慮者,此公卿叛陛下也。陛下始出都,百姓填然奪府庫,相殺戮,此三輔叛陛下也。自十月朔召諸道兵,盡四十日,無只輪入關,此四方叛陛下也。陛下必欲存宗廟,定社稷,獨斬程元振首,馳告天下;悉出內使,隸諸州,持神策兵,付大臣。然後削尊號,下詔引咎。如此而兵不至,人不感,天下不服,臣願闔門寸斬以謝陛下!」他這疏中,說得何等痛切?當時諸路節度使,只因痛恨程元振一人,所以代宗屢發詔征諸道兵,卻無一應召的;到此時,代宗讀了柳伉的奏章,心中方有感動。只因當初程元振有護駕之功,便也不忍取他的性命;只削奪官爵,放回田里。那程元振得了詔書,還是說皇上不念舊情,十分怨恨。

代宗回朝的第三日,便在兩儀殿賜郭子儀宴,文武百官陪宴;當殿又賜郭子儀鐵券,畫像在凌煙閣上,算是唐室極大的忠臣。到此時,復得安享太平。

代宗在危急出奔的時候,還不忘情於李夫人,帶著李夫人,一同至陝州避亂,如今又帶著李夫人回宮來。李輔國早已去世,一無顧忌;代宗便下旨,冊立李夫人為正宮皇后,立雍王適為皇太子。代宗和李夫人二人的心願,到此才得償了。帝后二人在宮中,形影不離,言笑相親,十分恩愛;所有六宮妃嬪,都不得望見天子顏色。代宗欲掩去皇后從前的事跡,特令皇后冒姓獨孤氏,宮中都稱她為獨孤娘娘。

這獨孤皇后,隨身帶著一架短琴,每一彈奏,空中宛似有鬼神吟唱的聲音。代宗皇帝問:「此琴何以有如此神異?」獨孤皇后奏答:「此琴原為東海彌羅國所獻,同時尚有一鞭,鞭稱軟玉鞭,琴稱軟玉琴。當時李輔國得了外國貢物,往往沒收入自己府庫中;宮中帝后,一無聞知。軟玉鞭,李輔國已送入宮中,張皇后收藏著,獨有此軟玉琴,沒在李輔國府庫中。皇后在李輔國家中時,獨愛此琴,因此隨帶在身旁。此琴身繫平常桐木所製,原不足異;只因琴上的絃線,原是碧玉蠶所吐之絲。東海彌羅國,有一種桑樹,枝桿盤屈,覆地而生;大者連延十數頃,小者蔭亦數百畝。樹上有蠶,身長四寸,遍體金色,吐絲成碧綠色,亦稱謂金蠶絲。一尺長的絲,可以拉成一丈長,搓成絃索,裡外透明,雖合十夫之力挽之,亦不能斷。製成弩弦,箭發可達一千步遠;製成弓弦,箭發可達五百步遠。那軟玉鞭光可鑒物,雖藍田美玉,不能勝之。屈之首尾相接,舒之則勁直如繩。雖以斧鎖鍛斫,終不能傷缺。」代宗聽了皇后這一番話,便在滿宮中找尋這軟玉鞭;後來代宗游幸興慶宮,在夾牆內,尋得一個寶匣,匣中藏著一支玉鞭,那柄上刻著「軟玉鞭」三字,與皇后那張軟玉琴,配成對兒。獨孤皇后,是不會騎馬的;代宗又每日退了早朝回宮來,親自挽著一匹青鬃小駒,扶皇后跨上雕鞍。在興慶宮四面走廊下,教皇后學著騎馬。

柳腰親扶,玉肩軟貼,笑語相親,馳驅如意;宮廷之間,自有許多樂事。

代宗每日只愛與皇后親暱,所有國家大事,一齊托付與丞相元載。六宮中妃嬪,見萬歲性情和順,便終日追隨著遊玩;便是代宗皇帝,要得皇后的歡喜,也令那班妃嬪們陪著飲酒歌舞。許多妃嬪,誰不要討皇帝的好,便個個打扮得花枝招展似的,在萬歲和娘娘跟前跳著唱著。可憐她們獻盡狐媚,滿心想得萬歲的憐愛,得皇帝的臨幸;誰知這代宗一心在皇后身上,一到宮燈明亮,那皇帝便和皇后二人,雙雙攜手,回正宮自尋歡愛去了。只丟得六宮粉黛,冷落枕衾。這位娘娘未入宮以前,已和皇帝私地裡生了一個皇子,取名一個回字,現已封為韓王;入宮以後,接著又生一個女兒,便是華陽公主,長得和母親一般美麗,代宗十分歡喜,常常抱在懷中,逗著她玩笑。

一日,萬歲和娘娘游幸,至寶庫門前;遠望屋頂上,透出一縷神光來,照射在空中,搖閃不定。代宗甚是詫異,忙傳掌庫大臣來問時,那大臣奏稱:「庫中有寶物,每夜發光,穿射屋頂。」代宗便命開著寶庫門,進屋去看時,只見那神光是從寶櫥裡一個絳紗袋中發出來的。代宗伸手去把絳紗袋摘下來,打開來看時,原來袋中藏著一粒潔白光明的大圓珠;那珠子托在掌中,光芒卻照射一室。代宗看了這珍珠,不覺歎息著,對皇后說道:「此名上清珠,原是玄宗太上皇在時,罽賓國所獻。

當時朕年甚幼,為太上皇所愛,常稱朕有異相,為吾家一有福天子。便以此上清珠賜朕,裹以絳紗囊,繫於朕頸上;直至太上皇升遐,才把此珠收入寶庫中,日久朕亦忘之。今見此珠,如重見祖父也!」代宗說時,獨孤皇后,去把上清珠取在手中看時,見珠中隱約有仙人玉女雲鶴絳節之像;適值保姆抱著華陽公主隨在身後,那公主見了寶珠,便伸著兩隻玉雪似的小手來抓取,皇后便把上清珠連繩子替公主掛在頸子上。那小鮑主見得了珠子,便開口嘻嘻地笑著。代宗歡喜,便把珠子賞給公主。那保姆聽了,忙抱著公主叩頭謝恩。

這時李輔國已死,他生前吞沒外國進貢來的珠寶,藏在府中的,有千餘件;到此時獨孤皇后對代宗皇帝說了,代宗便打發幾個內臣,往李輔國府中去查抄。所有府中藏著的奇珍異寶,盡數沒收入大內寶庫中。有香玉、辟邪二寶,每件高一尺五寸,已被李輔國在生前毀去。那香玉的香氣可聞於數百步以外,上面雕成樓台人物,十分工細;雖嚴鎖密封,藏在金箱石匱中,終不能掩其氣。人從玉房行過,或衣角拂拭,便香留襟袖,終年不散;便把衣服洗濯數回,亦不消失。李輔國生時,常將此二寶置在座旁。一日,李輔國正脫巾櫛沐,忽聞辟邪發聲大笑,那香玉中卻不住地發出悲哭聲來。李輔國大詫,忙向二寶呵喝。

誰知那大笑的,變而狂笑;悲哭的,卻又涕泗交流。李輔國心中惡之,隨手拿起一支鐵如意,把二寶打成碎粉;喝令婢子拿去,投入廁中。從此李輔國屋中時時聞得悲號之聲。那輔國所住的宅子四周,路人從他牆外走過,便聞得香風濃郁,終年不散。第二年,李輔國便被刺而死。欲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唐代宮闈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