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子雲傳

蕭子雲字景喬,十二歲時,是齊朝建武四年,封為新浦縣侯。自己給自己寫的任命詔書,很有文采。梁朝天監初年,降爵位為子。長大後,勤懇學習,富有辭藻,二十歲撰寫《晉書》,到了二十六歲,全書寫成,共一百多卷,上表呈奏給皇帝,皇帝詔令存放在秘閣當中。

蕭子雲性格沉靜,不喜歡追求陞官,精神閒散曠達,任性不同眾人。夏天面對賓客,經常袒裸著身子。兄弟之間很不和睦,乃至於吉凶事件互不慰問,輿論因此對他頗有微詞。

三十歲時,才開始做官,擔任秘書郎,升為太子舍人,撰寫了《東宮新記》上奏,詔令賜給他五匹絲帛。逐步改任丹陽郡丞。湘東王蕭繹做丹陽尹,對他非常欣賞,好像平民朋友。中大通三年(531),他擔任臨川內史,在郡中以平和安定著稱,百姓、官吏都很喜歡他。回京後被任命為散騎常侍。又歷任侍中、國子祭酒。

梁朝初年,祭祀天地祖宗尚未革除使用完整牲畜的典儀,樂辭都是沈約撰寫的,到現在仍然沿用。蕭子雲上表提議進行改革,詔書回答說:「這是主持者墨守成規,應該立即加以修改。」便讓蕭子雲撰寫制定。詔令說:「祭祀天地祖宗的歌詞,應該使用典誥大語,不能雜用子史文章中的淺近語言。而沈約所撰寫的,也有很多錯誤。」蕭子雲寫成以後,詔令全部施行。

蕭子雲善於草書和隸書,為當時所傚法,他自己說是善於倣傚鍾元常、王逸少而稍微改變了字體。他曾經回復詔書說:「我過去不能獨自鑒拔欣賞,隨著時代潮流的趨尚,追慕王子敬,過了多年。二十六歲著《晉史》,寫到《二王列傳》,打算論述草隸書法,言不盡意,於是沒能做成,只是大略地討論了一下飛白技法罷了。十來年後,才見到《敕旨論書》一卷,探討筆法,洞悉字體,開始改變學王子敬,完全學習鍾元常。從此以後,自覺功夫長進。」他的書法很被武帝所看重,武帝曾經評論他的手跡說:「筆力勁駿,心手相應,巧越杜度,美過崔萛,當與鍾元常並驅爭先。」他就是如此受賞識。

後來調出京城,擔任了東陽太守,百濟國的使者到建鄴請求書法,正逢蕭子雲出去做郡守,船隻將要出發。使者便在沙洲附近等候,望見船隻還有三十餘步的時候,便一邊下行一邊向前。蕭子雲派人詢問,回答說:「侍中的書信之美,遠流海外,今天所請求的,就是名人手跡。」蕭子雲於是便為他停船,書寫了三十餘張,交給了他,得到了金銀財物數百萬。他性格吝嗇,對外贈答不寫好紙,有些書法愛好者便對他重加賄賂饋贈,以求得他的答覆。

太清元年(547),重新擔任了侍中、國子祭酒。二年,侯景進逼,蕭子雲逃入民間。三年,宮城失守,他逃往晉陵,餓死在顯雲寺僧房,享年六十三歲。著有《晉書》一百卷,《東宮新記》二十卷。他的兒子蕭特,字世達,很早就知名,也擅長草隸,當時的人把他比作衛恆、衛馞。武帝曾經讓蕭特寫字,等呈奏以後,武帝說:「子敬的墨跡不及逸少,蕭特的書法卻逼似父親。」他位居太子舍人、海鹽令,因為犯事被罷免。先於蕭子雲去世,遺書奏請簡文帝為他寫一篇墓誌銘,簡文帝果然為他撰寫了。

《南史白話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