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日方傳

劉日方,博陵望都人。

父親孟良,大司農。

隨魏武入關,北周太祖授他為東梁州刺史。

劉日方生性狡猾,有奸術。

北周武帝時,因他是功臣之子,而入朝侍奉皇太子。

到北周宣帝繼位後,他憑著技藝和奸佞而被宣帝親近,出入宮廷,寵幸冠絕一時。

他被授為大都督,遷為小御正,與御正中大夫顏之儀都被親近、信任。

宣帝不行時,召劉日方和顏之儀都到臥室裡去,囑咐後事。

宣帝啞巴了,不能再講話。

劉日方看靜帝太小,不堪國家的負擔。

劉日方素知隋高祖,又因他是皇后的父親的緣故,有大名於天下,於是與鄭譯謀劃,讓高祖輔佐朝政。

高祖推辭,不敢承當。

劉日方說:「你想幹,就快點幹。

如不幹,我劉日方就自己幹了。」高祖於是聽了他的。

高祖為北周丞相後,以劉日方為司馬。

當時宣帝的弟弟漢王宇文贊住在皇宮裡,每每與高祖同帳而坐。

劉日方把些美妓獻給宇文贊,宇文贊很高興。

劉日方就便勸說宇文贊說:「大王您是先帝的弟弟,眾望所歸。

靜帝是小孩子,不懂事,怎能幹大事!現在,先皇帝剛剛去世,群情尚在擔憂。

大王您暫回王府去。

等事情安寧之後,您再入宮當天子,這是萬全之計呀!」宇文贊當時還未成人,見識很差勁,聽了劉日方這番話,以為是真的,於是聽了他的話。

高祖因劉日方有定策之功,授他上大將軍,封他為黃國公,與沛國公鄭譯都是心腹。

他們前後得的賞賜巨萬,出入都以甲士自衛,朝野矚目,稱為「黃、沛」。

當時的人都這麼說:「劉日方牽前,鄭譯推後。」劉日方自恃其功,頗有驕傲之色。

但他生性粗疏,特貪財利,富商大賈從早到晚都有很多在他家裡。

那時尉遲迥起兵反叛,高祖令韋孝寬討伐他。

官軍到了武陟,諸將行動不一。

高祖想派劉日方或鄭譯去監軍,因此對他們說:「要派心腹去統領大軍,你們這兩個人,誰去啊?」劉日方說未曾為將,鄭譯又以母親年老為托辭,高祖不高興。

高赹請求讓他去,於是派他去監軍。

因此高祖對他們的恩寵和禮遇漸漸差了。

另外,王謙和司馬消難相繼謀反,高祖很擔憂,廢寢忘食。

劉日方遊玩縱酒,不以職責為念,相府的事情,多被遺忘丟下。

高祖很記恨他,以高赹代他當司馬。

此後劉日方一天天被疏遠猜忌。

高祖受禪後,他升任柱國,改封為舒國公,閒居無事,高祖不再用他。

劉日方自認為是佐命元勳,中途被疏遠,心裡很不安。

後遇京城鬧饑荒,皇上下令禁酒,劉日方卻派妾租房子,當壚賣酒。

治書侍御史梁毗上奏高祖,彈劾劉日方,說:「我聽說顯貴的人要儆戒奢侈,滿盈的人要注意約束。

劉日方既然位列群公之中,官階之高幾近於尹,得到的官爵比較久了,而且俸祿也很多,正應戒防滿盈,注意知足,怎麼會求取賣酒的利潤,與人競爭刀尖尖那點小利,而去與酒鬼們親近,使家裡成為逃亡者的窩子呢?如不糾察處理,何以嚴肅法紀?」有詔不處理他。

劉日方鬱鬱不得志。

當時柱國梁士彥、宇文忻都失職怨憤,劉日方與他們交往,多次來往。

梁士彥的妻子很美,劉日方因此與她通姦,士彥不知道,與他感情更好,於是謀劃造反,答應推舉梁士彥為皇帝。

後來事情洩露,皇上追究不放。

劉日方自知躲不脫,默然無語。

皇上下詔殺他。

詔書說:我君臨四海,以仁愛為心。

加上我起自布衣,入朝為帝,公卿之中,非親即友,地位雖不同,感情卻都是朋友之情。

我護公卿的短處,成全公卿的長處,總想保護、養育大家,常常慇勤告戒、約束大家,言無不盡。

天下的定數,是由杳冥決定的,難道要擔心那包藏的禍心,能成為國家的禍害?我這麼做,只是為了使他們長守富貴,不觸犯刑法罷了。

上柱國、成國公梁士彥,上柱國、杞國公宇文忻,柱國、舒國公劉日方等人,在我剛受命為帝時,都出了大力。

為感謝他們的功勞,他們都榮高祿重。

我對他們好,愛他們也深,朝夕與他們喝酒交談,他們都很瞭解我的心。

但他們心如溝壑一樣深,志如豺狼一樣狠,不感激朝廷的大恩,忽然謀劃造反作亂。

梁士彥從小時起就愛胡說八道,他自稱有看相的說他正當天命,六十歲以後會作皇帝。

剛平定尉遲迥,他暫居相州時,就有反叛之心,這是路人都知道的。

我就派人代替他,不聲張他的罪過。

入京之後,他的叛逆之意轉而更深。

宇文忻、劉日方之徒,說願扶持他。

梁士彥答應率領僮僕造反,日期已經不遠,想在蒲州起事。

他們準備切斷河橋,守黎陽之關,塞河陽之路,搶劫調往京師的布匹以作牟甲,招募盜賊以作戰士。

去吃軍餉的人,也說很容易招集。

他們輕視朝廷,嗤笑我,自稱一朝奮發造反,無人可阻擋。

其次子梁剛,常常苦苦勸阻;第三子梁叔諧,大大予以鼓勵。

我聽到消息後,還怕冤枉他們,濫殺無辜,於是授士彥為晉州長官,想看看蒲州的真情。

士彥得到任命很高興,說是老天相助。

宇文忻和劉日方等人,也都及時來慶賀。

宇文忻往日平定鄴城,因此驕傲得不得了,他已位極人臣,還恨賞賜太差,說:「我如想造反,還擔心不能成功?」他的怒色忿言,所到之處都在流傳。

我深念其功,不計較其無禮,授他武侯,讓他領兵,讓他作干將,當心腹。

宇文忻秘密定下反叛的計謀,甚至在宮廷之中樹結黨羽,奏請朝廷,讓他的很多親友入宮當宿衛。

我推心待人,言必照準。

他仍不停止叛亂圖謀,心跡漸漸顯示出來。

於是解除他掌管禁兵的職權,讓他改悔。

但他反志不成,心裡更加鬱結,於是與梁士彥情意偏厚,他們邀請神明,誓不負約。

他們一起謀反,一見面就謀劃,把河東交給梁士彥,自己管關右。

蒲津之事,即望從征,準備兩軍結合,而成縱橫之勢,然後北破晉陽,回來奪取皇位。

劉日方入佐相府以後,就為非作歹,他曾三次出事,有兩回都是他妻子出面負責。

他常說,他的姓是「卯金刀」,名是「一萬日」,姓劉的應該當帝王,當一萬日天子。

我教導他,引導他,告訴他利害,常常原諒他,望他改過。

他口裡請求讓他自新,心裡一如往日。

他也與梁士彥感情很深,他的叛逆之心相同,彼此都很瞭解。

他曾與梁士彥談論太白星所犯,問東井之間事,盼望秦地叛亂;訪軒轅之裡,希望皇宮裡發火災。

只等待蒲阪事發,想在關內接應叛軍。

這些反賊的計策,真是千端萬緒。

只是宇文忻和劉日方,名利、地位都很高,怎肯北面稱臣於梁士彥?原是各懷不遜,謀劃造反,一旦造反得逞,就會互相吞併。

人的奸詐,到了如此地步!雖然國家有刑法,他們罪大惡極,不應赦免,但我想到草創之初,他們都表現出忠誠,因此我心裡很憐憫他們,不忍心用極刑。

梁士彥、宇文忻、劉日方,身為謀首,叔諧贊成其父謀反,義實難容,都已到極點。

梁士彥、宇文忻、劉日方的兄弟叔侄,特別饒恕他們的性命,有官職的去職為民。

梁士彥的小子女、宇文忻的妻子、女兒和小兒子都釋放。

士彥、叔諧的妻妾及家產、田地、房屋,宇文忻、劉日方的妻妾及家產、田地、房屋,全部沒收歸官府。

士彥、劉日方兩家,十五歲以上的男孩,全部流放到遠方。

上儀同薛摩兒,是梁士彥的老朋友;上柱國府戶曹參軍事裴石達,是梁士彥的部下,他們的謀反情狀和叛逆野心,都告訴了他們。

薛摩兒聽說謀反事,還與之應和,都不報告,應處以大辟之刑。

但因為一問他們就承認並揭發了問題,可以免除他的官職,免於一死。

我登基稱帝,到現在六年了。

我只是白白地忙於政事,但教化卻未融洽。

說這些話的時候,我心裡輾轉思念,的確深深地歎恨!臨刑時,到了朝廷上,宇文忻見了高赹,向他叩頭求哀。

劉日方勃然大怒,對宇文忻說:「事已如此,何必去叩頭!」於是被殺,全部家產被沒收,家人沒官為奴。

幾天後,皇上穿著喪服到射殿,把劉日方、宇文忻、梁士彥三家的家產全部放在前面,令文武百官射取之,以為鑒戒。

《隋書白話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