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勱傳

高勱字敬德,渤海郡條縣人,北齊太尉、清河王高岳的兒子。

他從小聰明敏捷,風度翩翩,以仁孝聞名,為北齊顯祖所寵愛。

七歲時,襲爵為清河王。

十四歲,任青州刺史。

歷任右衛將軍、領軍大將軍、祠部尚書、開府儀同三司,後改封為樂安王。

他生性剛正,很有才幹,很為當時人所重視。

斛律明月很推重、尊敬他,每每有征討,就以他為副手。

他升任侍中、尚書右僕射。

到北齊後主被北周兵打敗後,高勱奉太后回到鄴都。

當時宦官放縱,儀同苟子溢尤其得到寵幸,高勱將殺他示眾,太后救他,才放了他。

劉文殊悄悄對高勱說:「苟子溢這些東西,他們一開口,就能成為你的大禍。

你怎能這樣?」高勱捲起袖子說:「現在,西邊的強寇一天天侵犯過來,朝中大臣又多反叛,都是因為這些東西玩弄權術,致使士族瓦解。

如能今日殺了他們,我即使明天被殺,也沒什麼遺恨。」劉文殊很感慚愧。

到了鄴都,高勱勸北齊後主說:「五品官以上的家眷,全部集中在三台之上,而威脅他們說:『如不打勝仗,就燒死他們。』這些人憐惜妻子兒女,肯定會死戰,可以打敗敵軍。」後主不聽,於是拋棄鄴都,向東逃跑。

高勱總是殿後,被北周軍俘虜。

周武帝見了,與他交談,很高興,因問北齊滅亡的原因。

高勱一開口,就流眼淚,悲痛不已,武帝也為之動容。

授他為開府儀同三司。

隋高祖為北周丞相後,對高勱說:「北齊之所以滅亡,是因為任用奸佞小人。

你家父子,忠良之名聞於鄰國,應該好好自愛。」高勱再次拜謝說:「高勱我是亡齊的末枝,世世代代承蒙國家的恩典和寵幸,卻不能扶助國家,以致齊國滅亡。

既承寬宥,恩寵已多,何況我濫竽充數,冒領名位,以致加速了人民對官府的批評。」高祖很器重他,以他考查揚州之事。

後授為楚州刺史,人民很安定。

此前,楚州城北有伍子胥的廟,當地民俗敬鬼神,去祈禱的必定要用牛用酒,以至破產。

高勱感歎說:「伍子胥是賢人,怎能損害百姓呢?」於是告諭所部,從此就停止了祭子胥,百姓多賴此生存下來。

開皇七年(587),轉任光州刺史,上奏平定陳國的五大策略,又上表章說:「我聽說,夷平兇徒,翦除強暴,這是帝王的大功;取得亂國,佔領亡邦,這是過去賢人的雅命。

因此有苗違命,終興兩階之舞;有扈不服,終召六師討伐。

這都是為了安寧統一天下,幫助百姓。

自從往日晉代失政,天網斷絕,群凶於是蜂起,三方因而鼎立。

陳氏乘這機運,從細微中崛起,陳文帝、陳廢帝縱其長矛,竊據吳州、會稽;陳叔寶放縱昏虐,毒害金陵。

近年來,陳叔寶更加荒婬悖逆,母雞打鳴,親近小人,正在大興勞役,積骨數以千計,防守疆場的,一守就長達三年!有的罪行敗露了,就沉湎於王侯家裡;有的奔馳駿馬,公開在大街上作惡。

有功的不賞賜,無辜的被殺戮。

烽火天天報警,卻不以為擔心;沉溺酒色之中,不知綱紀為何物。

蒼天厭惡這種亂德之君,妖怪實由常人興起,那裡有時空地方常有大聲,有時行路人共傳鬼怪,有時刳人肝以祭天狗星,有時陳叔寶又捨身為佛以鎮妖魔鬼怪。

人神都已怨憤,災異屢屢發生,天時人事要亡陳國,昭然可知。

我以平庸之才,承蒙大恩,屢經藩國重任,與陳國鄰接,秘密偵察仇敵,知道他們的動靜。

天討有罪,此即其時。

若我國兵車雷動,軍艦電發,我雖是無用之輩,也請效鷹犬之勞。」高祖看了表章,誇獎了他,答以詔書,予以鼓勵。

到大舉討伐陳國時,以高勱為行軍總管,隨宜陽公王世積攻下陳國的江州。

高勱因戰功拜授上開府,賜縑采三千段。

隴右的各部羌人幾次為邊患,朝廷因高勱有威名,授他為洮州刺史。

高勱一到洮州,就大興恩威,當地百姓和四周夷民都高興地歸順他,那些散居在山谷間的羌人,相率到刺史府上拜謁刺史,前後來的,有幾千戶。

洮州的豪右和奸猾之徒絕跡,道不拾遺,高勱在任幾年,洮州稱得上是治理好的。

後來遇上吐谷渾來進犯,高勱生病不能作戰,賊人於是大肆搶掠而去。

司法部門上奏高勱失丟了人口,又說他受了羌人的賄賂,竟然坐罪被免職。

後來他在家中去世,時年五十六歲。

他兒子高士廉,最有名。

《隋書白話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