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昭,字茂遠,黃河以北靈州人,是晉朝司隸校尉傅鹹的第七代孫。傅昭的祖父傅和之,父親傅淡,熟悉三禮,是宋代知名人士。傅淡跟隨宋竟陵王劉誕,後來劉誕謀反,傅淡受株連而被處死。傅昭六歲便成為孤兒,悲哀如同成年人,家族和親族的人都因此而驚異。十一歲時,跟隨外祖父在朱雀航賣曆法之書,並成為雍州刺史袁青的客人。袁青曾經來到傅昭的住處,見傅昭讀書自若,神色不變。袁青感歎道:「這孩子神情不同尋常,將來必定能成大器。」司徒建安王休仁聽說後很高興,要召見傅昭,傅昭因為宋家多變故,不去。有人在廷尉虞願面前稱讚傅昭,虞願便派車前去請傅昭。當時虞願的同家族人通之在座,還有當地的一些名流,通之贈傅昭詩一首:「英妙擅山東,才子傾洛陽。清塵誰能嗣,及爾遘遺芳。」太原的王延秀將傅昭舉薦給丹陽尹袁粲,深受袁粲的器重,召為郡主簿,袁粲讓他的幾個兒子拜傅昭為師。明帝死了,袁粲作哀策文,請傅昭為他定稿。袁粲每經過傅昭門前就感歎:「經過他的門前,寂靜得如同沒有人一樣,打開帷幔一看,他在室內。這是名賢之人呵!」不久便成為總明學士、奉朝請。齊永明中葉(483~493),傅昭曾遷升為員外郎、司徒竟陵王蕭子良的參軍、尚書儀曹郎。
御史中丞劉休把傅昭舉薦給齊武帝,永明初年,傅昭做了南郡王的侍讀。南郡王繼承帝位後,舊臣僚紛紛爭權求寵,惟有傅昭和南陽人宗..,保持中立,潔身自好,不介入其中,最後沒有遭受災禍。齊明帝時,親召傅昭為中書通事舍人。當時任此職位的人,都勢傾天下,惟有傅昭廉潔清靜,不干預他人權事。他家中的擺設和衣著都很簡樸,安心於粗茶淡飯。他常常把蠟燭插在板床上,明帝聽說此事,賜給他漆盒燭盤等,並賜文:「卿有古人之風,所以賜卿古人之物。」後接連遷任車騎將軍臨海王記室參軍、長水校尉、太子家令、驃騎將軍晉安王諮議參軍。隨後又被任命為尚書左丞、本州大中正。
高祖素來知曉傅昭的能力,建康城安定後,傅昭被召為驃騎錄事參軍。梁朝建立後,傅昭升為給事黃門侍郎,領著作郎,稍後,兼御史中丞,黃門、著作、中正等官職依舊在身。天監三年(504),兼五兵尚書,參選事。天監四年(505),皇帝位穩定確立。天監六年(507),調職為左民尚書,未拜職,出朝為建威將軍、平南將軍安成王長史、尋陽太守。天監七年(508),入朝做振遠將軍、中權長史。天監八年(509),升為通直散騎常侍,兼步兵校尉,又兼本州大中正。天監十年(511),又做左民尚書。
天監十一年(512),出朝任信武將軍、安成內史。安成自宋代以來多有兵亂,郡捨常有兇猛號叫聲。待到傅昭來安成郡,郡內人夜晚夢見兵馬鎧甲浩蕩,又聽到有人說「當避善人」,眾兵士一同騰空消失。做夢的人驚起。頃刻,疾風暴雨倏忽而來,幾間房屋全倒塌,這就是做夢的人見到的軍馬踐踏的地方。此後郡內房舍便安寧下來,這都是傅昭正直影響的結果。安成郡的小河不產魚,有人在伏暑季節向傅昭獻魚,傅昭既不接納,又不想拒絕,在門旁養起來。
天監十二年(513),傅昭入朝做秘書監,兼任後軍將軍。天監十四年(515),出任智武將軍、臨海太守。臨海郡內多高峻的山崖,從前和以後的太守都把它們牢固地封鎖起來,專收其利。傅昭用周文的果園與百姓共享,大可喻小,於是下令不要封鎖高崖。縣令常送栗子給傅昭,送時把絹放置於簾子下面,傅昭笑著歸還給縣令。普通二年(521),傅昭入朝任通直散騎常侍、光祿大夫,兼任本州大中正,不久兼任秘書監。五年後升為散騎常侍、金紫光祿大夫,中正之位仍舊在身。
傅昭做官,常憑借清靜廉潔理政事,不崇尚苛政。在朝廷,沒有請別人為自己辦過私事,不蓄養私人門徒,不交私利。終日正直安居,常以讀書記述為樂事,到老精神不衰。他博古通今,尤其通曉人物,逢魏晉以來,做官之人的事跡功勞,由婚姻結成的內外關係,提出來述說,決無遺漏。他的性情特別誠實謹慎。兒媳婦曾收了人家的家餉牛肉,傅昭把兒子叫來,說:「吃人家的牛肉是犯法的,告發她也不可以,把牛肉拿去埋掉。」他立身處事,不謀私利不做暗事,就像這事一樣總是如此。入京城以後,繼續研究學問,注重修身養道,人人都認為自己趕不上他。大通二年(528),傅昭死,享年七十五歲。皇上下令贈錢三萬,布五十匹,當日痛哭失聲,加給謚號貞子。他的大兒子傅胥,是尚書郎、臨安縣令,二兒子名傅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