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與唐,同稱中國的盛世,漢之治稱文、景,唐之治,則稱貞觀與開元。
唐高祖的得國,本是靠秦王世民之力。太子建成和齊王元吉忌他,彼此結黨互爭。而高祖晚年,頗惑於嬖妾近習。這競爭倘使擴大了,也許可以演成干戈,人民重受其禍。幸而唐高祖封世民於東方之說,未曾實行。玄武門之變,解決迅速,建成、元吉都為世民所殺。高祖亦傳位於太宗。於是歷史上遂見到所謂貞觀之治。
太宗是三代下令主。他長於用兵;又勤於聽政,明於知人,勇於從諫。在位時,任房玄齡、杜如晦為相,魏徵(zhēng)為諫官,都是著名的賢臣。所以其武功、文治,都有可觀。參看第二十一、二十三兩章自明。
太宗死後,高宗即位,初年任用舊臣,遵守太宗治法,所以永徽之治,史稱其媲美貞觀。中年後,寵信武才人,廢王皇后,立為皇后。國戚舊臣,如長孫無忌、褚遂良等,都遭貶斥。高宗因苦風眩,委政武後,後遂為其所制,唐朝的衰頹,就自此開始了。高宗死後,武後廢中宗而立豫王旦。——就是後來的睿宗。——公元六九年,又把他廢掉,自稱則天皇帝。改國號為周。中宗初廢時,幽禁於房陵。注364後來因狄仁傑的諫勸,才還之於洛陽,代睿宗為皇嗣。七五年,宰相張柬之等,乘武後病臥,陰結宿衛將士,迎接中宗復位。
武後以一女主,而易姓革命,這是曠古未有之事,自然要疑心人家暗算她。於是:
(一)大殺唐宗室,又大開告密之門,任用酷吏周興、來俊臣、索元禮等,用嚴刑峻法,以劫制天下。
(二)一方面又濫施爵祿,以收拾人心。雖然其用人頗有不測的恩威,進用速而黜退亦速,然而幸進之門既開,仕途遂不免於淆雜。
(三)武後雖有過人之才,然而並無意於為治,所用多屬佞媚之臣。其嬖寵,如薛懷義、張昌宗、張易之等,無不驕奢淫逸。武後亦造明堂,作天樞,所費無藝,民不堪命。
(四)一面驕奢淫逸,一面又要盡心防制國內,自然無暇對外。於是突厥、契丹蹂躪河北。發數十萬大兵而不能御。吐蕃強盛,西邊也時告緊急。注365
這都是武後革命,及於政治上的惡影響。中宗是身受武後幽廢的,論理,當一反其所為,而將武後時之惡勢力,剷除淨盡。而以武後之才,把持天下二十餘年,亦終於失敗,則即有野心的人,亦當引以為鑒。然而天下事,每有出於情理之外的。中宗復位之後,即惟皇后韋氏之言是聽,任其妄作妄為,不加禁止。而韋後,亦忘卻自己是和中宗同受武後幽禁,幾遭不測的,反與上官婕妤,俱通於武後之侄武三思。於是武氏的勢力復盛。張柬之等反都遭貶謫而死,韋後、上官婕妤、韋後的女兒安樂公主等,都驕奢淫逸,賣官鬻爵。政治的濁亂,更甚武後之時。公元七一年,中宗竟為韋後所弒。玄宗起兵定亂。奉其父睿宗為皇帝。睿宗立玄宗為太子。時韋後及安樂公主已死,惟武後女太平公主仍在。公主當武後時,即多與秘謀,後來中宗復辟,及玄宗討韋後之亂,又皆參預其事。屬尊而勢力大,在朝的人,都有些怕她,附和她的亦很多。公主憚玄宗英明,竭力謀危儲位,睿宗又不能英斷。其時情勢甚險。幸而玄宗亦有輔翼的人,到底把她除去。而睿宗亦遂傳位於玄宗。這是公元七一二年的事。當睿宗在位時,貴戚大臣的奢侈,二氏營造的興盛,還是同武、韋時一樣。而從中宗時,韋後和上官婕妤、太平、安樂公主等,都可以斜封墨敕授官。仕途的混雜,尤其不可思議。直到玄宗即位,任姚崇為宰相,才把它澄除掉。玄宗初相姚崇,後相宋璟。崇有救時之才,璟則品性方剛,凡事持正。崇、璟之後,又相張九齡,亦是以風骨著聞的。武、韋以後的弊政,到此大都剷除。自高宗中葉以後,失墜的國威,到此也算再振。這個於下一章中敘述。從貞觀到開元,雖然中經武、韋之亂,然而又有開元的中興,總算是唐之盛世。自天寶以後,則又另是一番局面了。
【註釋】
注364 今湖北竹山縣。
注365 參看第二十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