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世凱死後,北方連形式上的統馭,都失掉了。而南方的新勢力,又未能完成。就釀成復辟之役,和護法之戰。
當民國六年之初,歐洲戰事,德、奧方面,漸已陷入困境。德國乃於二月初,宣佈無限制潛艇戰爭。我國提出抗議,無效,即提議對德絕交。參眾兩院,先後通過。於十四日宣佈,因進而謀對德宣戰。於是國務總理段祺瑞,召集各省、區督軍、都統,在京開軍事會議。注924於四月二十五日開會。一致主張對德宣戰。五月一日,通過國務會議。提出於眾議院。七日,眾議院開委員會籌議。有自稱公民團的,包圍議院,要求必須通過。旋外交、司法、農商、海軍四總長辭職。十九日,眾議院決議:「閣員零落不全,宣戰案應俟內閣改組後再議。」是晚,各督軍、都統,分呈總統和國務總理,反對國會所通過的憲法。說「如不能改正,即請解散,另行組織」。旋即先後出京赴徐州。二十三日,黎總統免國務總理段祺瑞職,以外交總長伍廷芳代理。二十九日,安徽宣告和中央脫離關係。於是奉天、陝西、河南、浙江、山東、黑龍江、直隸、福建、山西,紛紛繼起。並在天津設立軍務總參謀處。通電說:「出師各省,意在另訂根本大法,設立臨時政府,臨時議會。」六月一日,黎總統令:「安徽督軍張勳來京,共商國是。」張勳帶定武軍五千,於八日到天津。要求黎總統解散國會。十二日,伍廷芳辭職,國會解散。十四日,張勳入京。
七月一日,張勳擁廢帝溥儀在京復辟。黎總統避入日本使館,電請馮副總統代行職務。以段祺瑞為國務總理。四日,馮、段通電出師討賊,段祺瑞在馬廠誓師。以段芝貴、曹錕為司令,分東西兩路進討。十二日,我師復京城。注925
京師既復,黎總統通電辭職。馮代總統於八月一日入京。十四日,佈告對德宣戰。
當國會解散後,廣東、廣西,即宣告軍民政務,暫行自主。重大政務,逕行秉承元首,不受非法內閣干涉。復辟之後,定後,有人主張:「民國業經中斷,可仿初建時之例,召集臨時參議院。」於是海軍第一艦隊,開赴廣東。雲南亦宣言擁護約法。八月二十五日,國會開非常會議於廣州。議決《軍政府組織大綱》:在臨時約法未恢復以前,以大元帥任行政權,對外代表中華民國。選舉孫中山為元帥。注926
此時兩廣、雲、貴,完全為護法省份。四川、福建、湖南、湖北、陝西,也有一部分獨立的。南北相持於湖南。六年十一月,南軍攻入長沙、岳州。七年三月,復為北軍所取。南方由兩院聯合會,修改《軍政府組織大綱》:「以政務總裁,組織政務會議,各部長都稱政務員,由政務員組織政務院;以政務院贊襄總裁會議,行使軍政府的行政權。」注927旋選出孫中山等七人為總裁。注928於六月初五日,宣告成立。推岑春煊為主席。國會於十二日在廣州開正式會,並續開憲法會議。北方則召集參議院,修改《國會組織法》和《兩院議員選舉法》,據以選舉、召集。八月十二日,選舉徐世昌為大總統。於十月十日就職。南方不承認。由兩院聯合會委託軍政府,代行國務院職權,以攝行大總統職務。
徐世昌就職後,通電南方,停戰議和。八年二月六日,南北各派代表,在上海開議,至五月十日而決裂。九年四五月間,北方駐紮衡陽的第三師長吳佩孚,撤防北上。七月間,在近畿和定國軍衝突。定國軍敗。於是裁督辦邊防事務處,解散安福俱樂部。注929是為皖直之戰。第三師撤防之後,南軍即佔領湖南。此時南北兩方,均撤換議和總代表。而國會議員,已先於四月間離粵。通電:「政務會議,不足法定人數。所有違法行為,當然不生效力。」七月十日,國會在雲南開會。撤岑春煊總裁之職,代以劉顯世。八月十七日,議決國會,軍政府移設重慶。十月十四日,又宣言另覓地點。是時陳炯明以駐紮漳、泉的粵軍回粵。十月二十四日,岑春煊等通電解除軍政府職務。二十六日,廣東都督莫榮新,亦宣佈取消自主。三十日,徐世昌據之,下令接收。並通令依元年《國會組織法》暨《兩院議員選舉法》籌辦選舉。是為「舊法新選」。孫中山等通電否認。回粵再開政務會議。十年一月十二日,國會再在廣州開會。四月七日,議決《中華民國政府組織大綱》。選孫中山為大總統,於五月五日就職,軍政府即於是日撤消。中山宣言:「倘徐世昌捨棄非法總統,自己亦願同時下野。」
此時北方曹錕為直魯豫巡閱使,駐保定。吳佩孚為副使,駐洛陽。王占元為兩湖巡閱使,駐武昌。張作霖為東三省巡閱使,兼蒙疆經略使,節制熱、察、綏三區,駐瀋陽。是年,五月,以閻相文為陝西督軍。命十六混成旅馮玉祥等入陝。八月,相文暴卒,以玉祥署理。七月末,在湘鄂籍軍官,組織湖北自治軍;湖南組織援鄂軍,攻入湖北。北政府免王占元,以蕭耀南為湖北督軍,吳佩孚為兩湖巡閱使。吳佩孚陷岳州,和湖南定約休戰。川軍入宜昌,亦被吳佩孚回軍擊退。十二月,吳佩孚電攻內閣撥借日款贖膠濟路,及發行九千六百萬元公債之事。注930奉天亦通電,「以武力促進統一」。十一年,四五月間,直、奉兩軍,在近畿衝突。奉軍敗退出關。河南督軍趙倜(ti)起兵,馮玉祥出兵,把他打敗。於是以馮玉祥為河南督軍。免張作霖之職。六月四日,東三省省議會舉張作霖為聯省自治保安總司令,吉、黑兩督軍為副司令。十月三十日,以馮玉祥為陸軍檢閱使。移駐南苑。
孫中山就職後,以陳炯明為陸軍總長,兼粵軍總司令。是年六月至九月間,陳炯明平定廣西。八月十日,國會通過北伐請願案。孫中山在桂林,籌備北伐。十一年,四月,中山將大本營移設韶關。陳炯明辭職,走惠州。中山命其辦理兩廣軍務,肅清土匪。五月,北伐軍分三路入江西。六月二日,徐世昌辭職。曹錕等十五省督軍電請黎元洪復位。元洪復電說:
諸公所以推元洪者,謂其能統一也,毋亦癥結固別有在乎?癥結惟何,督軍制之召亂而已。督軍諸公,如果力求統一,即請俯聽芻言,立釋兵柄。上至巡閱,下至護軍,皆刻日解職,待元洪於都門之下,共籌國是。微特變形易貌之總司令,不能存留;即欲劃分軍區,擴充疆域,變形易貌之巡閱使,亦當杜絕。
旋以各督軍、巡閱使,先後來電,均表贊同,於十一日先行入都,十三日,撤消六年六月十二日解散國會之令。國會於八月一日開會。宣言系繼六年第二期常會。而浙督盧永祥又通電說河間代理期滿,即系黃陂(pi)法定任期終了。注931廣州國會,亦通電否認。孫中山則宣言:
直軍諸將,應將所部半數,由政府改為工兵。其餘留待與全國軍隊,同時以次改編。如能履行此項條件,本大總統當立飭全國罷兵。若惟知假借名義,以塗飾耳目,本大總統深念以前禍亂,由於姑息養奸,決為國民一掃凶殘,務使護法戡亂之主張,完全貫徹。
這時候,在廣西的粵軍,先後返粵。六月十五日,圍攻總統府。聲言要求孫總統實踐與徐同退的宣言,孫中山避居軍艦。旋由香港赴上海。陳炯明復出任粵軍總司令。北伐軍回攻,不克。粵軍退入福建,滇軍退入廣西。十月,徐樹錚在延平設建國軍政制置府。通電擁戴段祺瑞、孫中山為領袖人物。粵軍退福建的,合駐延平的王永泉旅,攻入福州。徐樹錚旋出走。北政府命長江上游總司令孫傳芳入福建。是歲歲杪(miǎo),在廣西的滇、桂軍聲討陳炯明。廣東軍隊,亦有響應的。陳炯明再走惠州。十二年,二月,中山返粵,以大元帥名義,主持軍務。
護法的始末,大略如此,至國民政府成立,而後風雲一變。
【註釋】
注924 革命軍興,各省主持軍務的,均稱都督。袁世凱時,改為將軍。護國軍興,獨立省份,復稱都督。黎元洪繼任後,將軍、都督,均改稱督軍。
注925 張勳走入荷蘭使館。清帝仍居宮中。至十三年,馮玉祥軍隊回京,乃於十一月五日,勒令出宮。並修改《優待條件》,取消皇帝尊號。
注926 元帥二人。選唐繼堯、陸榮廷為之。軍政府設外交、內政、財政、陸軍、海軍、交通六部。
注927 若執行約法上大總統的職權,則以「代理國務院攝行大總統職務的資格」行之。
注928 中山外為唐紹儀、唐繼堯、伍廷芳、林葆懌(yi)、陸榮廷、岑春煊。
注929 邊防軍即參戰軍所改,臨時又改為定國軍。參看下章。
注930 時正值華盛頓會議開會,山東問題在會外解決之際,參看下章。
注931 馮國璋,河間人。黎元洪,黃陂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