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權如果知道了劉備與諸葛亮這番談話,他一定會心裡不服,因為之前魯肅已經就此發表過見解,主要思路跟諸葛亮異曲同工。
孫權18歲接班,用了短短三年時間就讓江東的面貌煥然一新,那些對他掌權並不看好的人,無論這些人是敵還是友,現在都不再懷疑他的能力。孫策留下的地盤不僅沒有縮水,而且不斷擴大,人馬快速增加,內部也進一步理順,沒有人再膽敢從內部向他發起挑戰,一批新人迅速成長起來。
從外部情況看,也都朝著有利於江東的方向發展,近年來曹操忙著北方的事,劉表胸無大志,一心守成,給江東製造了難得的戰略機遇。孫權始終記得魯肅向他提出的規劃,待內部安定之後,他決心立刻向西擴張,打敗黃祖、劉表,繼而佔領荊州。
孫權知道曹操也是這麼想的,只是曹操目前還顧不上,孫權必須跟曹操、也跟時間賽跑。當然劉表、黃祖也會這麼想,所以對於荊州西線的防務進行了周密部署。
黃祖當時以江夏郡太守的身份駐守西陵,即今湖北省武漢市新洲區。為了把黃祖牢牢拉住,劉表新設了一個章陵郡,任命黃祖的兒子黃射為太守,駐紮在沙羨,此處位於今湖北省武漢市以上的長江邊上,黃射以沙羨為基地,控制著從沙羨到柴桑這一段江防。
為了支持黃祖父子,劉表還讓侄子劉磐率兵駐紮在彭蠡以西的地區,彭蠡即今鄱陽湖,這裡是豫章郡的轄區,總體上是孫吳的勢力範圍,劉磐東進至此,與江夏郡的黃祖、章陵郡的黃射形成三角之勢,江東出兵攻擊其中一部,另外兩部可以策應和增援。
為了打破敵人的三角形防禦體系,孫權也做了一番準備,他讓周瑜以中護軍、江夏郡太守的身份率一部主力進駐宮亭,此地詳細位置已不可考,只知道它在鄱陽湖一帶。同時,命徐盛以柴桑縣長的身份駐柴桑,即今江西省九江市。為了對付劉磐,孫權讓太史慈以建昌都尉的身份駐紮在海昏,此處在鄱陽湖西南面,今江西省永修縣一帶。
做完這些部署,孫權一直等待著發起進攻的機會。
機會很快來了,建安八年(203)8月曹操曾親自帶兵南下征劉表,這一次雖然是佯攻,但造的聲勢很大,曹操駐軍西平,即今河南省中南部的西平縣。
曹操此次虛晃一槍的目的是對劉表施壓,他當時雖然一直忙北方的事,但對荊州心裡並不踏實,總擔心劉表趁機在他背後來一下,但分重兵佈防南線他又做不到。作為出色的《孫子兵法》研究專家,曹操當然明白最好的防禦就是進攻,所以他主動出擊,讓劉表更加不敢進犯。
劉表嚇壞了,趕緊調集人馬向襄陽及其北部一帶佈防,對孫權來說,這當然是西征的最好機會。這一年的10月,孫權集中江東精銳人馬西進至揚州和荊州交界的宮亭、柴桑一帶,第一次西征黃祖。
參加此戰的除先期駐紮在那裡的周瑜、徐盛以及駐紮在海昏的太史慈外,還有蕩寇中郎將程普、討虜中郎將呂范以及凌操、黃蓋、韓當、周泰、呂蒙等部,江東精銳盡出,孫權志在必得。
開始進展得比較順利,孫權率各部突入江夏郡,由柴桑沿江一路西上,一直抵達了章陵郡的沙羨。那時候漢水匯入長江的地方還沒有武漢這樣的重鎮,武昌建城以及武漢三鎮崛起都是以後的事,其上游不遠的沙羨重要性相當於今天的武漢市,是一座重鎮。
沙羨如果攻破,劉表的江夏郡和章陵郡將盡入孫吳,荊州將失去整個東部防線。為此,黃祖父子十分著急,組織人馬拚死守城。
沙羨攻防戰打得很激烈,孫權親自指揮,城池仍久攻不下。黃祖本人也親自率兵增援,雙方在城裡城外展開了激烈爭奪。有一次黃祖被打敗,孫權領兵追擊,黃祖眼看凶多吉少,這時黃祖負責斷後的隊伍裡有人射出一箭,正中孫權手下破賊校尉凌操,凌操被射身亡,黃祖趁勢得以脫身。
凌操戰死是此次西征黃祖之戰孫吳軍隊遭受的最重大損失,凌操的兒子凌統時年15歲,孫權任命他為別部司馬,破賊都尉,統領他父親的人馬。
孫權後來得知,射死凌操的那個人名叫甘寧。
沙羨之戰至為關鍵,黃祖父子為了守住此城已拼盡了力氣,按理說不下此城孫權不會收兵。然而孫權很快下令撤軍了,原因是後方出了問題,各郡的山越趁孫吳主力西進之機同時起事。
山越,指的並不是一個特定的民族,而是一些居住在南方山區的大大小小部落的總稱。據史料記載,山越先祖原來也在北方,炎帝、黃帝時居住在黃河中下游,在與炎黃、東夷部落爭戰中被打敗,向當時尚屬蠻荒之地的南部遷徙,形成眾多互不隸屬的部落,稱為「百越」。秦朝建立後曾派大軍南下平百越,雖有一定成效,但由於這些部族居住分散,山大溝深,未能完全將其納入朝廷管理之下。
漢末時局動盪,朝廷式微,百越更成為法外之地,加上許多不滿苛捐雜稅和逃避戰亂的人向山裡湧去,百越勢力不減反增,他們憑借山水險峻,在深山裡形成了獨立的勢力,稱為「山越」,主要分佈於今安徽、湖南、江西、浙江、福建一帶的山區,這些地方恰好是孫吳的勢力範圍。
所以,在群雄爭霸中孫吳還多了一個額外的負擔,就是得拿出很大的精力對付山越。在對待山越的態度上孫權繼承孫策的做法,哪裡有人挑起叛亂,就立即派兵前去鎮壓,孫吳的一線將領幾乎每人都有與山越作戰的經歷。但是,軍事討伐解決不了根本問題,一旦有機可乘,各地的山越總會起來作亂,總也殺不完滅不盡。
這次山越同時起事,範圍非常大,涵蓋了豫章、丹陽、廬陵、吳郡、會稽等郡,來勢異常兇猛,孫權不得不下達回師命令。孫權先回到了豫章郡,在那裡做出軍事部署,派呂范到鄱陽,派程普到樂安,派太史慈仍然在海昏,派韓當、周泰、呂蒙等分赴其他鬧事厲害的郡縣,全面開展平定山越的戰鬥。
解決完境內的山越問題,孫權又謀劃西征黃祖的事,這時候甘寧突然前來投奔,增加了打敗黃祖的把握。
甘寧就是射死凌操的那個人,他為黃祖立下大功,但黃祖並不重用他,甚至對他也不大尊重。黃祖手下有一個重要將領叫蘇飛,很欣賞甘寧,多次在黃祖面前推薦甘寧,黃祖不聽,反而派人秘密聯絡甘寧的部下,試圖分化瓦解他們。
在這種情況下甘寧只有再走,但又擔心黃祖不讓,心裡悶悶不樂。蘇飛看出他的心思,想再幫幫他。一次,蘇飛請甘寧喝酒,喝得差不多了,蘇飛對甘寧說:「我多次推薦你,但上面不肯用,日月如梭,人生幾何,你還是遠走他鄉吧,或許能遇到知己。」甘寧想了一會兒,說:「我雖然有這個想法,可不知道該怎麼辦。」
蘇飛對甘寧說:「我想辦法推薦你當邾縣縣長,你去那裡上任,那地方是邊境,到任後誰還能攔住你?」甘寧一聽大喜:「太好了!」蘇飛去做黃祖的工作,黃祖果然任命甘寧當了邾縣縣長,甘寧於是召集那些想跟他一起走的人,有數百人,投奔到了孫吳。
孫權親自接見甘寧,對他格外優待,把他當成老臣一樣看待。建安十二年(207),孫權再征黃祖,此戰沒有展開就草草結束了,原因不詳。到了建安十三年(208)春天,孫權發動了第三次西征黃祖戰役。
這次距上一次西征才不過幾個月時間,之所以如此著急與北方局勢有關,在孫權二征黃祖的同時曹操冒險親征烏桓,獲得大勝,完全統一了北方。孫權知道,曹操下一步將揮師南下,最有可能的是先解決劉表,之後再解決自己和劉璋。對孫權來說,與曹操直接對決的一天遲早會到來,現在能做的就是在決戰之前盡可能壯大自己的力量,打敗黃祖父子,佔有荊州西部的江夏郡、章陵郡,就是要給江東建立起一道抵擋曹操的屏障。
孫權命張昭和呂范留守吳縣,其他能帶的人馬都盡數帶上,此次出征,更是志在必得。孫權任命周瑜為前敵總指揮(前部大督),命偏將董襲、平北都尉呂蒙、代理破賊都尉凌統為前鋒,自己親率其餘各部隨後跟進。這是一場硬仗,打頭陣的人孫權用的全是年輕將領,而沒有用程普、韓當等老將,對孫權來說這需要有些魄力才行。
這一仗打得異常激烈,對黃祖父子來說,這是保命之戰,所以使盡了所有力氣拚死抵抗。而吳軍更勇猛,連下蘄春、鄂縣、邾縣等要地,沿長江一直打到了沔口。
漢水也稱沔水,沔口即漢水入長江之口,也就是今天武漢三鎮一帶,由此上溯不到百里,就是荊州西部重鎮沙羨,黃祖父子在沔口布下了一道堅固防線。黃祖父子命人在沔口的江面上橫著兩隻大船,然後用棕櫚大繩系石為碇,把船固定在江中。在這兩隻船上有上千人,他們手持弓弩,飛矢雨下,吳軍不得近前。前鋒董襲和凌統各率100人的敢死隊,每人穿兩副鎧甲,乘船突至敵人的大船下。董襲親自揮刀砍斷了系船用的兩根大繩,敵船不穩,在江中橫擺,讓開了江面,吳軍趁勢突破了沔口防線。
在其他方面吳軍也取得大勝。黃祖命部將陳就抵擋吳軍的另一路前鋒呂蒙。呂蒙與其激戰,親自將陳就梟首。凌統還率數十名健兒乘坐一條船深入敵後數十里偵察情況,路遇黃祖的部將張碩,凌統將其斬首,其他敵兵連船帶人全部俘獲。凌統回來把情況報告給了孫權,引導大軍繼續前進。
孫權報仇心切,他只想抓到殺父仇人黃祖。
吳軍各路齊進,兵至沔口城下,孫權原本想這裡會和上次在沙羨那樣再打一場攻堅戰,但結果輕鬆得多,沒費多大事就把城攻破了,黃祖父子棄城而逃。孫權有些失望,下令追捕,不惜一切代價,一定要抓到黃祖。沒過一天,好消息便傳來,黃祖在逃亡途中被呂蒙手下一個叫馮則的騎士遇到,將其梟首。黃祖的兒子黃射下落史書未予記載,想必也一同死於此戰。
這樣,第三次西征黃祖,孫權取得了全勝,報了殺父之仇,這一業績無疑徹底鞏固了孫權在江東的地位。更為重要的是,攻佔沔口後,孫吳的勢力由柴桑西進了數百里,打開了荊州東面的門戶,使周瑜這個江夏郡太守實至名歸。儘管黃祖死後劉表派長子劉琦繼任江夏郡太守,但劉琦的勢力僅限於江北地區,沔口以下的長江各要塞都掌握在吳軍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