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子胥死了,越國君臣暗中慶賀。
就在伍子胥自殺的當年,越國遭遇天災,糧食歉收。
「計然,這個時候我們都該感謝你啊。雖然收成不好,可是我們儲備足夠,能夠自力更生渡過難關,都是你的功勞啊。」這天上朝,勾踐當眾表揚計然。
散朝之後,文種留下來沒有走。
「文大夫,有什麼事?」勾踐問。
「大王,你不該表揚計然。」文種說。
「啊,為什麼?」勾踐有點糊塗了,還有點不高興,難道文種嫉妒計然了。
文種笑了。
【前期準備】
越國人來向吳國求援了,說是越國糧食歉收,老百姓食不果腹,懇請吳國發揚愛心和霸主的慷慨大方,支援越國一些糧食。來年豐收,一定歸還。
其實,吳國收成也就一般,餘糧也不多。
夫差召集會議,討論這個問題。
大臣們各自發表意見,有說給的,有說不給的。
「太宰,你怎麼看?」夫差還是猶豫,所以問問伯嚭。
「我聽說『鄰國有急,千里馳救』。這才是霸主的風範,不就一點糧食嗎?我們自己勒一勒褲腰帶也就過去了。」伯嚭暗中收了不少好處,所以建議借糧,反正,也不用他勒褲腰帶。
「好,借給越國一萬石。」夫差決定了,反正,也不用他勒褲腰帶。
就這樣,越國從吳國借到了糧食。
為什麼越國要向吳國借糧食?
一切都是文種的計策。
文種要掏空吳國。
從吳國借來了糧食,文種發給了百姓。實際上,倉庫裡有的是糧食。
第二年,越國糧食豐收,而吳國歉收。
「該把糧食還給吳國人了。」文種說。於是,越國也準備了一萬石糧食還給吳國。
吳國人很高興,看來越國人很講信用。
在越國人還來的糧食裡,有一部分米粒非常大,看上去顏色透亮而且顆粒飽滿。
「這些糧食好,我們用來作種子吧。」吳國人於是把這些大顆粒的糧食發給大家作種子。
這下,吳國人上當了。
原來,這些大顆粒的糧食並不是什麼高產糧、雜交稻之類,這是越國人蒸過的,然後在石粉裡過了一遍,看上去跟普通糧食沒有兩樣。
可想而知,當年,吳國依然歉收,因為很多地裡什麼也沒有長出來。
吳國遇上了饑荒。
原準備向越國人借糧,可是越國人先跑來借糧了,說越國也遇上了饑荒。
誰也沒有借給誰。
但是越國人吃得很好,因為實際上他們又豐收了。
這一年,是吳王夫差十三年(前483年)。
吳國饑荒,民怨沸騰。
而越國正在熱火朝天地練兵。
范蠡不知道從哪裡找來了一個少女,這個少女別看年紀輕輕,可是劍術高明,據說是從一個老猿那裡學到的。范蠡請她來為越軍教授劍術,這就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越女劍」。
關於「越女劍」,見於《吳越春秋》,應是最早關於劍術的記載。越女,應該就是劍術的祖師奶。
同時,范蠡還從楚國挖來一個射箭的高手,此人名叫陳音,箭法十分高明,就在楚軍中教授箭法。
後來陳音死了,勾踐十分傷心,將他隆重安葬,所葬之地,叫做陳音山。
除此之外,排兵佈陣,統一號令等,都是范蠡親自操練。
越軍,已經操練合格,隨時可以戰鬥。
「各位,轉眼,離我們被吳軍擊敗已經十一年了,多蒙大家的努力,我們現在的實力應該能夠報仇了。」越王勾踐按捺不住,準備出兵了。
沒有人反對,實際上大家早就等著這一天的到來。
這個時候,大家都看范蠡,因為他是軍隊的主帥。
「大王現在打固然可以,不過,要等到明年夏天更好。」范蠡說。
「為什麼?」
「最新線報,夫差已經定下明年夏天在黃池(今河南封丘縣境內,時屬衛國)與晉國人相會,決定誰是盟主,吳軍主力必然北上。吳晉之間可能有一戰,如果有,那將是兩敗俱傷,我們從後乘虛而入,與晉國人一起滅掉吳國;如果沒有,我們也可以乘虛而入,搶掠一番。」范蠡果然是個帥才,練兵和情報工作兩不誤。
勾踐點點頭,從現在開始,他要倒計時了。
【黃池會】
越國人已經悄悄地舉起了刀,只要機會來到,便會毫不猶豫地砍過去。
吳國人全然不知,他們現在想的,就是爭霸。
魯國人很討厭吳國人,他們覺得吳國人就是一群蠻子;魯國人也很討厭晉國人,他們覺得晉國人就是一群騙子。
突然有一天,魯國人覺得如果讓蠻子和騙子在一起的話,是不是會發生什麼很有趣的事情?於是,魯國人來忽悠蠻子和騙子了。
「大王,吳國的實力那是沒得說,可是要當霸主,還要讓晉國人服氣。晉國人服了,那大家就都服了。我們幫你們約會晉國人,談一談這個問題怎麼樣?」魯國人來忽悠吳國人。
「好啊好啊,他們不服的話,打一仗也行啊。」吳王夫差允諾。
之後,魯國人又去了晉國。
「晉國大哥,別怪我們這麼多年沒來進貢了。不是我們不想來,不敢來啊。不是怕你們,是怕吳國人啊,這些蠻子很不講理啊,連齊國也不是他們的對手。他們派我們來約你們見面,說你們要是不敢見面就是孫子。大哥,你們的實力比吳國強多了,不用怕他們。你們要是也不敢碰他們,那沒辦法,我們就真不敢再認你們這個盟主了。」魯國人又來忽悠晉國人。
這時候的晉國,智躒已經死了,趙簡子為中軍帥。
「誰怕誰啊,去。」趙簡子說,他是打狼出身的,怕誰?
之後,魯國人又去忽悠王室,結果把王室也給忽悠進來了。
吳王夫差十四年夏天,黃池。
周敬王的大夫單平公、晉定公、吳王夫差、魯哀公在黃池相會了。
這次會議,被稱為世界權力峰會。
不出意料,吳軍主力和晉軍主力都來到了黃池,隨時準備戰鬥。
這次會見,魯哀公出任相禮,也就是主持人,充當臨時東道主的角色。單平公作為王室代表,主要是監督會談過程,做一個見證人。真正會談的主角,是晉定公和吳王夫差。晉定公的助手是趙簡子,吳王夫差的助手是伯嚭。
首先,魯哀公致歡迎詞;隨後,單平公代表王室預祝這次峰會圓滿成功,同時表示這次峰會大家都是一家人,都是周朝正宗,所以希望叔叔大爺們今後匡扶王室,共建周朝大業。
晉定公和吳王夫差也都講了話,假惺惺地表達了對王室的尊重以及對對方的敬仰,希望大家兄弟今後多多走動。
魯國人搞了一整套周禮給大家玩,結果過了將近十天,還沒進入正題。
眼看六月下旬來的,現在已經是七月初了,大家還在緬懷過去、憧憬未來,就是不說說誰才是老大。
夫差有點待不住了,吳軍的糧草快沒有了。
「這中原人怎麼這麼磨磨嘰嘰,難道放個屁也要等三天?」夫差待得膩了,儘管這次出來是帶著西施來的。
「是啊,趕明我催催老魯,這又不是聯歡會,告訴他再不進入正題,咱們就到魯國去做客了。」伯嚭急忙說,他要去威脅魯國。
兩人正說話,突然有使者從國內來到,緊急求見。
「進來。」夫差下令。
噩耗,使者帶來的是噩耗。
「報大王,越國人偷襲我國。」使者的第一句話,就讓吳王夫差眼前一黑,差一點摔倒在地。
「什麼?越國?勾踐?偷襲我國?」夫差瞪大了眼睛,也瞪大了嘴巴,似乎不相信使者的話。
「什麼情況?快說。」伯嚭也很緊張,大聲問。
原來,吳軍主力隨同夫差北上以後,越軍出動四萬七千人,兵分兩路偷襲吳國。吳國由太子友鎮守闔閭城,兵力不多。太子友建議固守待援,而王孫彌庸主張出戰並且擅自出動,太子友只得隨後出動,結果首戰吳軍大勝越軍第一路人馬。
越軍第二路由越王勾踐親自率領,范蠡指揮。受首戰大勝的鼓舞,太子友率軍出擊,誰知這一次他們遇上了越軍主力,遭遇慘敗,太子友和王孫彌庸均戰死。
隨後,越軍攻佔闔閭城外城,焚燒了姑蘇台。
「啊——」吳王夫差幾乎崩潰。
「大王,立即撤軍嗎?」伯嚭問,他有點慌亂。
夫差拔出了劍,一把好劍。
「不。」夫差堅決地說,隨後,劍揮出。
自殺?他才不會自殺。
劍影之中,七個人倒在地上,七個使者。
「大王,好劍法。」伯嚭喝彩,按理說,這個時候拍這樣的馬屁有點不合時宜,可是習慣了,順口就說了出來。
「殺了他們,就沒有人知道越國人襲擊了我們。既然來了,我們就當上盟主再回去。」夫差咬著牙說,殺人滅口,就為了當盟主。
「大王,有氣魄。」伯嚭說。他原本有點擔心,擔心吳王夫差會殺了自己,因為事實已經證明伍子胥是對的。可是現在看來,自己很安全。
【爭霸】
七月六日,盟誓的日子終於到了。
除了楚國秦國越國,各諸侯國都已經來到。
歃血為盟,晉國和吳國為誰先誰後發生了爭執,因為誰先歃血誰就是盟主。原本還兄弟兄弟這麼叫著,好像大家很親切,到了這個時候,誰也不認誰這個親戚了。
「在所有姬姓的國家中,我們的祖上太伯是老大,吳國該先歃血。」伯嚭代表吳王夫差發言。
「不行,歷來,只要是盟會,我們就是姬姓國家的老大。」趙簡子針鋒相對。
爭吵開始,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誰也不能說服誰,眼看著天都黑了,還沒有結果。
最後誰有理?誰有實力,誰就有理。
「算了,天都黑了。既然誰也不服誰,回去整理軍隊,明天中午我們決一死戰,就知道誰是老大了。」趙簡子發怒了,心說這些蠻子跟我們爭,打爛他們。
吳國人怕這個?楚國都被我們打爛了,你們晉國有什麼了不得?
於是,不歡而散,各自回去,準備戰鬥。
看來,范蠡當初的預測是正確的。
吳王夫差很憤怒,也很不服。可是回到大帳,禁不住有些發慌了,畢竟家裡頭被越國人圍著呢,如果這一仗打敗了,估計連國家帶老命就都交待了。
到了這個時候,必須要徵求大夫們的意見了。
緊急會議召開,吳王夫差向大夫們透露了越軍偷襲吳國的事情,隨後問大家:「現在我們有兩個選擇,要麼立即撤軍回國,不跟晉國人盟誓;要麼不跟晉國人爭,讓他們當盟主算了,哪個好一些?」
大夫們一個個目瞪口呆,無言以對。
還好,這個時候,還有一個保持清醒的人。
「大王,這兩種選擇都不好,都會損壞我們的名聲。越國人會認為我們失敗了,更有信心對抗我們。齊、宋這些國家也會趁火打劫,在我們回國的路上偷襲我們。而且,如果讓晉國當盟主,肯定就要帶領我們去朝見周天子。那樣的話我們去又沒時間,不去又說不過去,豈不是很糟糕。所以,我們一定要盟誓並且當上盟主。」這個頭腦清醒的人是王孫雒,分析利弊,說得頭頭是道。
「可是,晉國人要跟我們爭,有什麼辦法?」夫差問他。
「現在,這裡離晉國近,晉國人有退路,而我們沒有退路。所以,我們比晉國人玩命。大王要激勵士卒,振奮大家的精神,讓大家都不怕死。那樣晉國人看見我們的氣勢,必然害怕,就不敢跟我們決戰,而把盟主讓給我們。之後,我們就可以專心回國,去對付越國人了。」王孫雒想得周到,要置之死地而後生。
當晚,吳王夫差下令吳軍黃昏前餵飽馬,半夜時分全軍穿好鎧甲,縛住馬嘴,以火照明,一百名士卒排成一行,共排成一百行。每十行由一名下大夫率領,豎著旌旗,提著戰鼓,挾著兵書,拿著鼓槌。一百行由一名將軍率領,豎著日月旗。一萬人組成一個方陣,都穿著白色的戰衣,打著白色的旗幟,披著白色的鎧甲,帶著白羽毛製作的箭,遠看像一片白色的茅草花。吳王親自拿著鉞,身旁樹著白色軍旗在方陣中間站立。
左軍也像中軍這樣列陣,但都穿著紅色的下衣,打著紅色的旗幟,披著紅色的鎧甲,帶著紅羽毛製作的箭,遠看像一片鮮紅的火焰。
右軍也像中軍這樣列陣,但都穿著黑色的下衣,打著黑色的旗幟,披著黑色的鎧甲,帶著黑羽毛製作的箭,遠看像一片黑色的烏雲。
中軍「望之如荼」,左軍「望之如火」,右軍「望之如墨」,《國語》如此記載。
如火如荼,這個成語就來自這裡。
吳軍左中右三軍共三萬人,氣勢十足向晉軍營地進發,雞叫時就擺好陣勢,距晉軍只有一里路。天還沒有大亮,吳王便拿起鼓槌親自擂鼓,敲響了銅鉦和金鐸,三軍一起響應,齊聲吶喊鼓動,聲浪震動天地。
晉軍剛剛起床,聽到不遠處的吶喊聲,不禁有些膽怯。晉軍急忙加強戒備,修繕營壘,趙簡子也有些害怕,於是派大夫董褐前去吳軍問話。
「大王,咱們不是說好了中午決戰嗎?再說了,我們覺得大家都是姬姓國家,還是應該友好協商。你看,你們這麼大早就到我們的軍營前,這不是違反約定了嗎?也不友好啊。」董褐弱弱地問,他也怕。
「別扯了,你們當盟主,還是我們當盟主,今天就要見個分曉。你現在就回去問問你們國君什麼意思。」夫差表現得很強橫,心裡其實也在打鼓。
董褐被嚇住了,不敢再說什麼,轉身要走。
「慢著,你不是說我們違反約定了嗎?那是我們行軍司馬的過錯,我讓他來向你賠罪。」夫差攔住了董褐,然後命令手下軍吏把司馬茲和他的五個手下給抓來。
片刻,司馬茲和他的五個手下被抓來了,跪在吳王夫差的面前。
「你們得罪了晉國的客人,現在,向他謝罪。」夫差下令,一人發了一把刀。
六個人毫不猶豫,揮刀自殺,血濺當場。
董褐嚇傻了,這吳國人真是不把命當一回事啊。
戰戰兢兢,董褐回到了晉軍大營。
「怎麼樣?」趙簡子急忙問。
董褐把過程說了一遍,聽得趙簡子也有點發懵。
「我看吳王的氣色不太好,估計國內出了什麼事。被逼到困境的人都很瘋狂,不要跟他們鬥了,讓他做盟主算了。」董褐找個台階,提個建議。
「嗯,好吧,不過,總不能就這麼服軟,太沒面子了,提個什麼要求給他們吧。」趙簡子表示同意,可是又覺得沒面子。
「那,提什麼要求?」
「你看著辦吧,現在就去。」趙簡子把這個艱巨的任務又派給了董褐。
董褐又去了吳軍陣地,不過這回沒有那麼害怕,畢竟是來服軟的。
可是,提什麼條件呢?如果條件太苛刻,吳國人不答應怎麼辦?如果條件太虛,回去趙簡子責備怎麼辦?
眼看走到了夫差的戰車前,董褐眼前一亮,有了主意。
「大王,您的部隊太牛了,我們國君根本不敢出來。他派我來告訴大王,你們就是盟主,我們承認了。可是呢,既然做了盟主,就要守周禮啊,那麼,怎麼能有兩個王呢?您應該是吳伯而不是吳王,如果您不自稱吳王,而是自稱吳公的話,那我們真就沒話說了,我們就心甘情願讓您先歃血了。」董褐的主意不錯,這樣晉國也有面子。
「那行,我就吳公吧。」吳王夫差順坡下驢,答應得爽快。
當天,諸侯們歃血為盟,吳王夫差第一,晉定公第二。
現在,吳王夫差成了聯合國的盟主。
盟主的第一道命令是:大家都回國去吧。
各國雖然困惑,但是都挺高興,誰願意待在這裡?
吳軍第二天撤軍,但是撤軍之前,越國侵略吳國的消息已經傳了過來。
「大王,現在各國都知道事情的真相了,我擔心齊國和宋國趁機攔截我們。」王孫雒提出擔憂。
「沒關係,你和勇獲率領步兵先走,假裝路過宋國,嚇唬嚇唬他們。」吳王夫差是個有辦法的人。
於是,王孫雒和勇獲率領步兵先行,在宋國焚燒了宋國國都外城,嚇得宋國人不敢出來。吳軍大部隊隨後通過,進入吳國後,順邗渠南下。
等吳軍回到都城,越軍早已經帶著戰利品回越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