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秦始皇奠定兩千年專制基礎

封建終結,專制開啟

如果冥冥之中真有一尊萬能的神在俯視地球,他會發現,自公元前770年以來一直戰亂紛紛的中國大地,現在終於平靜了。

秦國統一了天下,建立了一個嶄新的王朝。

這個王朝不同於以往任何一個。在它出現之前,中國歷史上曾經有夏、商、週三個王朝,但是嚴格地說,那只是以夏、商、週三個國家命名的歷史時代。

好比說,古希臘時期的歐洲,誰都明白,希臘只是歐洲的一小部分。

夏、商、周也一樣。周朝統治的全盛時期,諸侯國遍佈黃河流域,甚至江南也有它的子民,號稱「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可是,周天子真正能夠直接控制的,只有王畿那一小塊地區。其餘大大小小的諸侯國,名義上是周天子的臣民,實際上具有很強的獨立性。那個時候的中國,可以說是一種古代聯邦。當然,我們的祖先對這種政治體制有自己的說法,叫作「分封建國」,簡稱「封建」。

這種封建制度,和西歐中世紀的封建制度極其相似,是金字塔形的層層分封,或者說是權力的層層分包。

天子受命於天,獲得統治的合法性。但是天子的真實力量,不足以統治如此廣闊的土地,於是將權力下放給諸侯,讓他們在各地建立自己的國家。諸侯的統治,又依賴於以宗法為紐帶的家族,於是卿大夫的勢力得到保障。卿大夫則豢養著自己的家丁和護衛,也就是所謂的士。

不難想像,高居金字塔頂端的天子,號稱天下共主,在權力的層層傳遞過程中,他的影響力被減損了。他的聲音傳達不到邊遠的地區,即便在王畿附近的諸侯國中,他也只能對著幾個諸侯發號施令,不能滲透到金字塔的基層。

當王室足夠強大的時候,天子與諸侯之間尚能維持一種表面上的平衡。前者裝作很寬宏,後者裝作很恭順,從而相安無事。

當王室衰落的時候,諸侯們便不再將天子放在眼裡,各行其是。各諸侯國內,卿大夫勢力也在增長,每個國家都會出現一些強大的家族,他們左右政局,互相攻伐,也沒把諸侯放在眼裡。諸侯欺負天子,卿大夫欺負諸侯,這就是春秋時期典型的政治生態。

從春秋進入到戰國,表面上最大的變化,當然是諸侯國減少了,這是兼併戰爭的結果。同時還有兩個變化,比表面的變化影響更重,意義更深遠。

第一,周天子已經不再重要,甚至連表面上的號召力都不存在了;

第二,各大諸侯國,也就是所謂的戰國七雄,都建立了牢固的中央集權。換而言之,卿大夫的勢力已經不能像以往一樣左右政局,只能屈從於國君的絕對統治。

如果拿中國和西方相比,戰國七雄的權力結構,已經接近於路易十四時期的法國,或者伊麗莎白時期的英國——王權被放大了。

而秦國在戰國七雄中脫穎而出,從秦孝公年代開始,用了將近一個半世紀的時間,文治武功,終於將天下囊為己有。秦王嬴政,因此成為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名副其實的統治者,這也是前無古人的。

秦始皇:史上第一個皇帝

前無古人的統治者,自然要有前無古人的稱謂。

據《史記》記載,嬴政統一天下後,將群臣召集起來開會,回顧了他「興兵誅暴亂」的輝煌歷史,然後問大伙:「像寡人這樣一個渺小的人物,倚仗著祖宗的保佑,居然能夠讓六國都服輸認罪,平定天下。如果不變更名號,不足以體現我們的功勳,無法讓後世知道我們的成就。你們都好好想想,我該採用一個什麼樣的名號?」

當時丞相王綰、御史大夫馮劫和廷尉李斯等人都說:「傳說中的五帝,統治的地區不過方圓千里。千里之外的地區,都是蠻荒之地,根本管不著。如今您興義兵,討逆賊,號令天下,無所不從,這是前所未有,連五帝都不能比的。我們和一些博士商量,古代有天皇、地皇和泰皇,其中泰皇最為尊貴。因此我們大膽建議,您應該稱為『泰皇』,您的命令稱為『制』和『詔』,您也別再自稱寡人,而是自稱為『朕』。」

中國古代有三皇五帝之說,三皇即天皇、地皇、泰皇,地位在五帝之上。其中泰皇即人皇。泰皇是不是最尊貴,有待考證,但可以肯定的是,「皇」比「帝」更為尊貴,更具有神性,比「天子」更具有自信。

至於「朕」,本來是「我」的意思,不論尊卑,都可自稱為朕。經李斯們這樣一框定,從此變成了國君專屬的自稱,而且一傳就是兩千年,直至清末。

嬴政是個標新立異的人,對於泰皇這個稱謂,總覺得有點不妥。他思考再三,決定采三皇五帝之長,給自己上了一個「皇帝」的稱號,其餘的便採納了李斯們的意見。

嬴政是個孝子,自己當了皇帝,又給老爸秦莊襄王也上了個尊號,叫作太上皇。

嬴政也許沒有想到,正當他在宗廟中鄭重其事地將老爸尊為中國第一位太上皇的時候,中國第二位太上皇正在泗水郡的田間揮汗如雨地勞動。這位姓劉的農民已經生了四個兒子,分別叫作劉伯、劉仲、劉季和劉交。由於劉伯早死,劉仲自私自利,劉季不務正業,劉交又要上學,他不得不起早貪黑,希望多收幾顆糧食,好給劉交去交學費。

老三劉季後來改名為劉邦。

扯遠了,回到正題。

嬴政又下詔說:「朕聽說遠古時期的帝王只有帝號,沒有謚號。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帝王死了還要有謚號,這樣做,等於讓兒子議論父親,臣子評價君主,這是沒有道理的,朕不喜歡這樣。從此以後,朕就叫始皇帝,後世則以數相加,從二世、三世直至萬世,永無窮盡。」

所謂謚號,就是後人給前人的評定,俗稱蓋棺定論。周朝的時候,天子有謚號,諸侯有謚號,卿大夫階層也有。謚號不是隨便給的,有一整套嚴格的國家標準,比如說:

「克定禍亂曰武」——鄭武公、楚武王就是這類人;

「布德執義曰穆」——秦穆公的一生,也確實稱得上是布德執義;

「屢征殺伐曰莊」——鄭莊公、齊莊公都是好戰之徒。

當然,很多時候,後人為了尊重前人,給的評價會比實際上高一點。比如說,晉惠公不一定惠,齊孝公也不見得孝,但是本著與前人為善的原則,也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給他們一個好評了。

另外還有所謂的惡謚,也就是給那些特別不成氣的前人準備的。比如說:「亂而不損曰靈。」楚靈王就得到了這樣的差評。

可想而知,究竟是給好評還是給差評,後人有很大的自由裁量權,而且前人無法申訴。當然也有例外——春秋時期,楚成王英雄一世,卻死於政變,他的兒子本來想給他上一個「靈」字,他老人家怒目圓睜,死不瞑目。直到後來改上了「成」字,他才合上眼睛,表示滿意。

嬴政自幼受呂不韋的教誨,後來又接受了李斯、韓非的法家思想,在他的統治哲學中,君主必須是高深莫測的。君主就像是天,什麼時候天晴,什麼時候下雨,根本不用看老百姓的眼色,更不容臣民議論評價。天氣好,不用你們讚揚;天氣不好,也輪不到你們說三道四。對於嬴政來說,謚號這東西,就像是統治者有意留給天下的把柄,是極其愚蠢和無聊的,必須革除。

從此,嬴政便被稱為始皇帝,史書中一般給他加上個秦字,稱為秦始皇。

那麼,這位天上地下唯我獨尊的始皇帝又是如何治理他的龐大帝國的呢?顯然,沒有兩把刷子是不行的。

秦始皇治國策略之一:以法治國

前面說過,但凡統治,必須要解決一個合法性的問題,也就是統治者為什麼具有統治天下的權柄。

秦始皇接受了鄒衍發明的五德始終說,認為周朝是火德,秦朝受命於天取代周朝,應該是水德。

事實上,秦國一度自認為是金德。據《史記》記載,秦獻公年間,首都櫟陽下了一場金雨,秦獻公自以為是得了金瑞,大張旗鼓地祭祀白帝(金為白色)。但是到了秦始皇年代,鄒衍的五德終始說已經十分流行,周朝是火德的說法深入人心,而火又是克金的,難免讓秦始皇感到尷尬。於是編造了一個故事,說當年秦文公出獵,獲得一條黑龍,乃是水德之瑞(水為黑色),硬生生地將秦國的金德改成了水德。

作為彰顯水德的第一件事,便是變更周歷,將每年的十月作為正月。

有必要簡單解釋一下,中國的古人,按照地支的排序來給月份命名,以十一月為子月,十二月為丑月,一月為寅月,二月為卯月,以此類推,直到十月為亥月。

又按照陰陽五行的理論,給十二地支分別賦予五行的屬性,分別是亥、子屬水,寅、卯屬木,巳、午屬火,申、酉屬金,丑、辰、未、戌屬土。

十月(亥月)作為一年中的第一個水月,自然也就被秦朝定為正月。

第二件事是易服色,將衣服和旌旗等都改成黑色。電影中秦朝的官員開會,黑壓壓一片,有如群鴉雲集,便是這個原因。

第三件事是崇尚「六」這個數字,符節、法冠都用六寸,馬車的寬度為六尺,駕車的馬用六匹,以六尺為一步等。

至於六與水有什麼關係,一般認為,這裡牽涉到《周易》的理論。《周易》的八卦,每一卦都有對應的數字,分別為乾一、兌二、離三、震四、巽五、坎六、艮七、坤八。其中坎卦象征水,所以規定六為水數。

那麼,究竟什麼是水德呢?

在《周易》理論中,水居北方,象徵冬天。簡單地說,水德就兩個字:「刑」與「殺」。

這與秦國自商鞅變法以來推行的嚴厲法治是不謀而合的。

秦國的法治,以嚴酷而聞名,絕無情面可言。據《韓非子》記載,秦昭王生病,百姓們自發買牛祭神,家家戶戶都為他祈禱。大夫公孫述看到了,回宮祝賀秦昭王:「您真是太得人心了,竟然整個國家的民眾都在為您祈福。」秦昭王派人查訪,果然確有其事,下令道:「罰他們每個人獻出兩副盔甲。沒有得到命令就擅自祈禱,雖然是愛我,但也是違法行為。如果他們愛我,我就改變法令而以同樣的愛心去回報他們,法制就不能建立。法制不建立,國家就要滅亡。不如罰他們每人兩套盔甲,讓他們明白什麼是法制!」

讀史至此,又是一歎。無論什麼朝代,如果按照這種決心去推行法律,怎麼會出現有法不依、執法不嚴的現象呢?秦昭王做得很對啊!

也許有人會問,秦朝推行如此嚴格的法制,統治者還以身作則,不敢越雷池一步,為什麼後來也亂了呢?

那是因為秦朝的法律,除了「嚴」,還很「酷」,表現在如下幾個方面。

其一,輕罪重罰。秦朝法律的指導思想,在於「以刑去刑」,讓人不敢犯任何罪。因此即便是十分輕微的罪行,也會受到極其嚴厲的刑罰。比如說,五個人集體行盜,只要贓款價值超過一錢,就要斬左足!又比如說,甲偷盜了一千錢,乙知道這件事,受贓款一錢,對乙的懲罰是上交官府一盾。而一塊盾牌的價值,至少在三千錢以上。前面說的百姓為秦昭王祈禱,每人被罰上交兩套盔甲,更是輕罪重罰的典型案例。

其二,刑罰殘酷,種類繁多。以死刑為例,就有具五刑、族誅、淹死、活埋、肢解等多種。其中具五刑最為殘忍:先在臉上刺字,然後割鼻,割舌,斬雙足,再鞭笞,斬首,碎屍,全程實際上包括肉刑、死刑和辱屍三個階段,可謂是無所不用其極。

其三,徒刑不設年限。在秦朝,一個人如果犯了罪,被處以徒刑,那就是無期徒刑,終身失去人身自由,為官府服役。同時由於法律定得非常嚴厲,老百姓動輒犯法,再加上輕罪重罰,規定上交一甲、二甲、一盾的刑罰比比皆是,老百姓交不起罰款,就變成徒刑,導致刑徒數量高速增長。按照《史記》的記載,秦始皇用於修築宮殿和皇陵的刑徒就有七十餘萬,如果再算上修長城和戍邊的刑徒,恐怕不下一百萬。而當時全國總人口約為兩千萬,刑徒的數量已經佔到當時全國總人口數的十分之一以上。

其四,罔顧倫常。秦朝的法律,與儒家思想格格不入。儒家主張「父為子隱,子為父隱」,在執行法律的同時強調人倫和感情。秦法則是單純的法律,甚至鼓勵「夫有罪,妻先告」,以獲得免於連坐的機會。

這種嚴酷的法治,在天下初定、人心未服的特定歷史環境中,確實使得秦朝能夠得以迅速建立統治秩序,同時也為它的快速消亡打下了基礎。

秦始皇治國策略之二:中央集權

《史記》記載,秦朝統一天下後,丞相王綰等人曾上書秦始皇,諸侯剛剛被消滅,燕、齊、楚地區偏遠,如果不在那裡分封諸王,恐怕難以維護朝廷的統治,請立諸位皇子為王,讓他們為您戍守邊疆,永享太平。

這其實就是延續周朝的做法。

秦始皇把這個意見交給群臣去討論,絕大部分人都認為王綰說得有理,唯獨李斯站起來反對。

李斯說:「當年周朝分封的子弟和同姓諸侯有很多,以為可以鞏固王室的統治,開始那幾代還算勉強可以,到後來就關係疏遠,相互攻擊有如冤家對頭,諸侯們成天打仗,連天子也無法制止。如今海內一統,原來的諸侯國都變成了郡縣,賞賜皇子和功臣由國家的稅收承擔,既方便又易於控制,天下百姓也斷絕了其他念頭。我斗膽問一句,本來已經是形勢一片大好,為什麼還要分封諸侯,給自己添麻煩呢?」

李斯的話,正中秦始皇下懷。秦國此時正處於一個歷史的人字路口,向左走,是恢復封建制度;向右走,是中央集權的專制道路。秦始皇毫不猶豫地選擇了後者,他對群臣說:「天下人之所以飽嘗戰亂之苦,就是因為有那麼多諸侯存在。如今我們剛剛打出一個統一的國家,又要建立諸國,這是為戰爭埋下種子啊!用這種方法來尋求國家的安寧,難道不是南轅北轍嗎?李斯的意見是正確的,今後不用再提分封建國之事。」

有些人還是轉不過彎來:「那誰來為陛下管理那麼廣闊的土地呢?」

秦始皇說:「有郡縣。」

郡是春秋末年的產物,在戰國時期被逐漸推廣,成為各國中央政府以下的地方行政機構。

秦國最早設郡,均在邊遠地區,分別為西南地區的巴郡、蜀郡和北方的隴西郡、北地郡。在兼併的過程中,又不斷在新佔領的土地上設郡。

趙國故地有太原郡、雲中郡、邯鄲郡、巨鹿郡、雁門郡、代郡、常山郡;

魏國故地有上郡、河東郡、東郡、碭郡、河內郡;

韓國故地有三川郡、上黨郡、穎川郡;

楚國故地有漢中郡、南郡、黔中郡、南陽郡、陳郡、薛郡、泗水郡、九江郡、會稽郡、長沙郡、衡山郡;

齊國故地有東海郡、齊郡、琅琊郡、膠東郡、濟北郡;

燕國故地有廣陽郡、上谷郡、漁陽郡、右北平郡、遼西郡、遼東郡;

百越及南越地方有閩中郡、南海郡、桂林郡、象郡;

匈奴地區有九原郡。

前前後後共設置四十六郡,郡的最高長官是郡守。為了防止郡守獨霸一方,又設置郡尉負責地方軍事和治安,設置郡監負責監督百姓和官吏。

郡下設縣,縣的最高長官是縣令,不滿萬戶的小縣則為縣長。縣令和縣長下設縣丞、縣尉,分權共治。

縣下設鄉,負責攤派徭役、徵收田賦、管理治安等工作。鄉吏有「三老」,負責教化;有「嗇夫」,負責訟事和收稅;有「游徼」,負責治安。

鄉下設裡,相當於現在的村,村長本來稱為里正,為了避秦始皇的名諱,又稱為裡典。

基層還有一種特殊的機構——亭。亭與鄉、裡沒有隸屬關係,屬於縣尉的派出機構,相當於現在的派出所,主要職責是「捕盜」,同時也負責接待來往官員和傳遞政府郵件,兼有驛站和郵政所的功能。

郡縣是地方機構。中央機構的設置,也體現了分權而治、只對皇帝一人負責的原則。

皇帝之下,百官之首,就是丞相。戰國時期,秦國的丞相不僅是國內的最高行政長官,也可率軍出征,樗裡疾、甘茂便是先例。秦朝建立後,秦始皇首先是剝奪了丞相的兵權,使其成為單純的文職官員,同時又設立御史、太尉來牽制相權。

所謂御史,就是「管官的官」,負責監察百官,享受副丞相待遇,相當於今天的中紀委書記。這是秦朝的獨創,此後兩千多年間,歷朝歷代都沿襲秦朝的御史制度,可見其對於維護皇帝的統治,是起著很重要的作用的。

太尉則是最高武官,相當於今天的國防部長,享受丞相待遇。有意思的是,秦始皇設立了太尉之職,卻一直沒有任命誰來當太尉,只任命了太尉職下的衛尉、中尉、廷尉等官員。也許秦始皇覺得,累就累點,還是將軍權直接控制在自己手裡比較可靠。

丞相、御史、太尉合稱「三公」,此後歷朝歷代,大體上都按照這個模式來設置自己的中央機構。所謂「位列三公」,就是說某人已經做到官員的最高級別,這在皇權社會是相當了不得的。

帝國如此龐大,即便設置了郡縣等機構,仍然存在一個山高皇帝遠的問題。為了讓皇權能夠滲透到每一寸土地,秦始皇下令修築貫穿全國的馳道。

顧名思義,馳道就是可以讓馬車飛馳的道路,也就是秦朝當時的高速公路。

公元前220年開始修建的馳道,主幹線有兩條,均以咸陽為起點。一條向東,直通原來的齊、燕地區;一條向南,直通原來的楚地和吳越等區。到了公元前212年,為了加強對匈奴的防禦,秦始皇又下令修築由咸陽向北的「直道」,直達北方的九原郡,總長一千八百餘里。

據漢人記載,秦朝的馳道,「廣五十步,三丈而樹,厚築其外,隱以金椎,樹以青松」,是相當壯觀而且實用的,絕非後世的豆腐渣工程可比。

通過這些四通八達的馳道,皇帝的命令可以很快傳達到全國各郡縣。而且一旦有戰亂,中央的精銳部隊可以迅速奔赴四方。這對於加強中央集權來說,無疑有著重要的意義。

秦始皇治國策略之三:統一思想

秦始皇知道,統一天下,不僅僅是在各地建立郡縣,委派官吏,推行法治,更重要的是改變天下人的屬性,讓原來六國的臣民完完全全地變成秦朝的臣民。

為此,他決心從經濟、文化、思想各方面入手,對天下進行一次徹底的改造。

首先是統一文字。中國地大物博,人口眾多,春秋戰國時期,各國文字雖然有相通之處,然而書寫起來各不相同。同一個字,往往有多種不同的寫法。比如「馬」字,在楚國至少有兩種寫法,在燕國也有兩種寫法,在三晉又有兩種寫法,交流起來,殊為不便。

天下統一之前,秦國使用的文字稱為小篆。小篆由大篆演變而來,線條簡單,字體均勻,異體字較少,在當時是比較好識別的一種文字。公元前221年,秦始皇下令廢除六國文字,規定以小篆為統一書體。為了推行小篆,還命李斯、趙高等人編寫了文字範本,以供各地學習。

中央政府推廣篆書的同時,下層官吏又發明了一種隸書。隸書也是以小篆為基礎,筆畫直線方折,結構平整,比小篆更加簡便易寫,很快在政府基層流行,後來又被中央政府接受,成為政府文書通用字體。

隸書的發明人程邈,據說是一名獄吏,也就是監獄管理人員。秦朝法律嚴酷,監獄人滿為患,獄吏的工作任務十分繁重。程邈在監獄掌握文書,每天都要書寫大量文字,用小篆書寫,速度極其緩慢,因此變革字體。秦朝小吏又稱隸人,程邈發明的字體自然也就號稱隸書了。

其次是統一貨幣。秦朝建立之前,各國的貨幣自成一體,形狀、大小、重量各不相同,計算單位也不一致,給經濟交流造成了極大不便。秦始皇下令統一全國貨幣,規定秦國原來使用的「半兩錢」為通用貨幣。據後人估算,秦朝一枚半兩錢可購粟米約1.23斤,或麻布0.6尺,而一口豬的價格約為250錢,普通勞動力一天的報酬則為8錢。

再次是統一度量衡。度即長度,量即體積,衡即重量。戰國時期諸侯割據,各國度量衡也不盡相同。秦朝以商鞅頒布的標準為基礎,由政府製作標準器,刻上銘文,發至全國。

此外,秦始皇還下令收繳天下的兵器,匯聚到咸陽,熔鑄成鍾鐻(ju)等樂器和十二個大銅人,放置在宮內,以示天下一統,刀兵棄之不用。又將天下富戶十二萬戶遷至咸陽,將他們置於中央政府的直接控制之下,以免他們利用手中的財力收買人心,陰謀反秦。

統一文字、貨幣和度量衡,無疑是歷史的進步;收天下之兵和遷天下富戶於咸陽,也有其合理性。但是,接下來秦始皇要做的事情,就讓人不敢恭維了。

公元前213年,秦始皇在咸陽舉行宴會,文武百官和博士七十多人參加。

所謂博士,就是皇帝的文史顧問,職責是「掌通古今」,為皇帝提供參考。

這次宴會上,僕射(官名)周青給秦始皇拍了一個大大的馬屁:「當年秦國地方不過千里,仰仗著陛下的聖明,平定海內,驅逐蠻夷,日月所照的地方,無不臣服。又將諸侯國都變為郡縣,人人安居樂業,不再受戰爭之苦。大秦江山傳於萬世,自上古以來,還沒有人能夠比得上您的威德!」

秦始皇聽了很高興。千穿萬穿,馬屁不穿,一個人建立了蓋世功勳,如果沒有人每天在耳邊唱幾句讚歌,心裡會很不舒服的。然而馬上就有一位博士——齊人淳於越站出來,對周青的話進行反駁。

淳於越說:「商朝、周朝統治天下千年,主要是因為他們分封子弟功臣,作為王室的屏障。如今陛下擁有海內的廣闊土地,而兄弟子侄都不過是匹夫,沒有自己的土地和武裝。萬一日後出現個像齊國的田常、晉國的六卿那樣的人物,而皇帝無所依靠,請問誰來相救呢?周青不顧歷史常識,當面奉承以取悅於您,不是忠臣!」

矛盾的焦點,又回到了是實行皇權專制還是封建制的問題上來了。秦始皇沒有當場發作,將問題交給群臣討論。李斯此時已經是丞相,維護皇權責無旁貸,上書道:「三皇五帝治理天下,各有各的套路,但是都治理得很好。時代發生了變化,制度就必須相應改變,這樣的道理,下臣認為無須多說也能讓大伙明白。現在陛下建立了萬世之業,本來就不是那些愚蠢的儒生所能明白的。淳於越動不動就說商朝之事,難道他不知道那是千年之前的事,根本沒有可比性嗎?」

寫到這裡,李斯話鋒一轉:「原來諸侯相爭,厚待遊說之士。如今天下已定,法令統一,百姓們應該努力務農做工,士人們則應該學好國家法令。可是現在這些書獃子呢,不肯面對現實,一味妖言惑眾。我斗膽進言,古代之所以天下大亂,就是因為思想混亂,不能統一。而現在的儒生又借古諷今,混淆視聽,否認您的功績,誇耀自己的主張,故意和朝廷唱反調,以此抬高自己的身價。對於這種行為,如果不及時加以制止,皇帝的威信就要掃地,思想的派系就要形成,我看還是嚴加禁止的好。」

接著李斯提出了一個遺臭萬年的建議:「下臣請求,但凡不是秦國的史書,統統燒掉。如果不是官方的學者,私人藏有諸子百家著作,統統送到官府集中燒燬。有兩個人以上聚集在一起談論《詩》《書》的,斬首示眾。敢借古諷今的,滅族。命令下達之後三十日還敢私藏書籍不送去燒燬的,發配去修長城。可以留下不燒的書,只有醫藥、算命、種樹這三類。如果有人要學習法令,可以向官吏請教。」

秦始皇閱畢,批了一個字:「可。」

中國號稱五千年的文明,本來可以更加熠熠生輝。但是由於李斯的這個建議,秦朝以前的歷史差點變成一片空白。我私下以為,歷史是一個民族共同擁有的溫婉回憶,割裂歷史無異於抹殺一個民族的童年,使其在時間的河流中找不到自己的根蒂。如果不是有人冒死將一些著作私藏起來,中國的歷史很有可能就只能從秦朝算起了。而我們現在研究秦朝以前的歷史,往往感覺史料稀少,不是因為古人懶惰,而是拜李斯這位精明的官吏,以及他背後那位「略輸文采」的主子所賜。

秦始皇的最大敗筆:濫用民力,窮兵黷武

通過中央集權,秦始皇確實做了很多前人所不能做到的事,修築長城就是其中一件。

戰國時期,各國為了防禦匈奴的入侵,都在各自的邊境上修築了長城,其中規模比較大的有趙長城、燕長城和秦長城。秦朝建立後,秦始皇派蒙恬率三十萬大軍北擊匈奴,奪取了被匈奴佔領的河套地區,又越過黃河,迫使匈奴向北退卻七百餘里。為了防備匈奴捲土重來,秦始皇命蒙恬在原來各國長城的基礎上,修築了一條西起臨洮、東至遼東、延綿萬餘裡的長城。

在當時的生產力條件下,修築長城是一件極其浩大的工程,要在短短的幾年內完成,唯一的辦法就是動員大量的勞動力。而這些勞動力的主要來源,就是囚犯。秦朝實施如此嚴酷的法律,將那麼多平民百姓變成囚犯,就是為了獲得大量免費勞動力,實際上是一種國家綁架。

雄偉的長城下面,是無數囚犯的血淚和汗水。孟姜女哭長城的故事或許不過是虛構,可是當年為了修築長城,有多少普通的家庭妻離子散,多少無辜的漢子葬身邊疆,恐怕是沒人算得清了。

儒家的政治哲學,主張「使民以時」,量力而行,就是要統治者愛惜民力,不要過度役使百姓。但是在秦始皇的字典中,是找不到愛惜二字的。修築長城便也罷了,好歹是為了防禦外族入侵,修築阿房宮和驪山陵墓,則完全是揮霍無度,浪費民力。

據《史記》記載,公元前212年,秦始皇認為咸陽宮中人員增加,而先王留下來的宮室又小,已經不敷使用。又聽說當年周文王建都於豐,周武王建都於鎬,看來豐、鎬一帶確實是風水寶地,於是著手在渭水南岸的阿房修建宮殿。當時的想法,要等宮殿修好之後再命名,於是暫時叫作阿房宮。但是這座宮殿的規模實在太大了,以秦始皇的魄力,動員了數十萬刑徒來修築,也沒能在他去世前完成,後人便乾脆把阿房宮當作正式的名稱了。

阿房宮究竟有多大?僅從前殿的設計就可窺見一斑。前殿是阿房宮最先開建的建築,史書記載為「東西五百步,南北五十丈,上可以坐萬人」。據後人在其遺跡上測量,佔地約為0.55平方公里,相當於三分之二個北京故宮。環殿建有閣道,從殿下直通終南山,並在終南山修建了宮門。又從阿房宮修建通道北渡渭水,一直與咸陽相連。

除了阿房宮,秦始皇還在關中地區設立行宮三百多所,關東地區設立行宮四百多處,以備其出巡所需。

為了檢閱各地的專制主義建設成就,同時也是為了在天下人面前炫耀武力,秦始皇開始頻繁地出巡。

公元前220年,統一中國的次年,秦始皇出巡隴西、北地二郡,檢閱邊防部隊,威懾北方的匈奴。

公元前219年,秦始皇第二次出巡,車駕出函谷關,經雒邑至滎陽,沿河直下,抵達泰山。此行的目的不言而喻,就是要履行天子的職責,封禪泰山。

自古以來,泰山都是祭祀上帝的場所,只有天子才有資格前往泰山祭祀。在泰山上祭祀,稱為「封」;在泰山下祭祀,稱為「禪」,合稱封禪。

秦始皇登上泰山,立石刻寫銘文,築壇祭天,舉行了盛大的儀式。下山後,沿著海濱東行,經山東龍口、煙台等地,抵達琅琊,在那裡逗留了三個月之久,然後回頭向西南行進。經過彭城的時候,因為傳說九鼎沉於泗水,秦始皇齋戒沐浴,令千人下泗水打撈九鼎,結果一無所獲。又繼續南下渡過淮河,至南郡和衡山郡。在洞庭湖,秦始皇的船隊遇到大風,以為是湘君(傳說是堯的兩個女兒,嫁給舜為妻,死後葬於此)作怪,便派人將湘山的樹統統砍光,然後才心滿意足地北上武關,返回咸陽。

公元前218年,秦始皇再度東巡。途經博浪沙(今河南省中牟)的時候,路邊的蘆葦叢中突然飛來一隻鐵錘,將他的副車打得粉碎。衛士們立刻展開追捕,但是刺客憑藉著對地形的熟悉,已經逃得無影無蹤。

這次襲擊的主謀名叫張良,祖上長期為韓國王室服務,其祖父、父親都曾擔任韓國的相國。公元前230年秦國滅韓的時候,張良還只是一個少年,他懷著對秦國的仇恨,「弟死不葬」,傾盡家財網羅刺客,企圖行刺秦王。後來得到一名大力士,張良特地為他打造了一隻重達一百二十斤的鐵錘,埋伏於博浪沙中。當秦始皇的車隊經過時,大力士便將鐵錘向車駕扔去,不料誤中副車,秦始皇得以倖免。

經歷這次襲擊後,秦始皇仍然繼續東行,再次來到琅琊,然後折返咸陽。

公元前215年,秦始皇第四次出巡,方向還是東方。這一次出巡,除了震懾天下,還有一個重要的目的,就是派人尋找長生不死之藥。

中國古代的傳說,海中有三座仙山,分別叫蓬萊、方丈和瀛洲,是仙人的居所。早在第二次出巡的時候,秦始皇就曾委託山東的方士徐福率童男童女數千人,乘坐大船入海尋找仙山,結果無功而返。秦始皇並不氣餒,這一次又派方士盧生等人入海尋找仙人。結果可想而知,盧生也空著手回來了,但是帶回一本神秘的書籍,其中有一句話:「亡秦者胡也。」

秦始皇認為胡是指匈奴,於是派蒙恬抓緊進攻匈奴,並且發配大量囚徒前往邊疆,加快了修築長城的步伐。

秦始皇每次出巡,都有數萬名全副武裝的士兵隨行,黑色的「秦」字大旗遮天蔽日,鮮明的兵器衣甲在陽光下閃閃發光,向天下人昭示皇帝的威嚴和權力。他坐在並不舒適的馬車上——雖然馬車經過能工巧匠的改裝,通過窗戶可以調節空氣,但仍然顛簸得很厲害,與後人使用的專列完全不可同日而語——走遍了黃河流域和大江南北。

「這就是皇帝啊!」各個地方的人們操著不同的方言,互相驚歎著,情不自禁地將頭低下去,繼而屈膝跪下來。即便是那些恨他入骨的人,面對這華貴無比的車隊,看到他那張不怒自威的臉,也難免從心裡感到一絲震撼。

但是也有人對他持有完全不同的態度。當他出巡到江南的時候,項羽站在圍觀的人群中,竟然大聲地喊了一句:「這個人,可以取而代之!」

此舉讓一旁的叔父項梁大驚失色,連忙用手摀住項羽的嘴,將他拖出了人群。

當秦始皇出巡迴來,經過咸陽的大街的時候,時任沛縣泗水亭亭長的劉邦正好以小吏的身份在參與修建阿房宮。他看著皇帝的車隊莊嚴肅穆地在寬敞的大街上徐徐行進,不禁長長地吸了一口氣,喃喃地說了一句:「男人就應該是這個樣子嘛!」

劉邦對皇帝沒有任何仇恨,只有羨慕,而且潛意識裡的想法和項羽一致:「這個位置,皇帝坐得,我為何坐不得?」

這恐怕是秦始皇始料不及的。

秦始皇東巡求仙記

但凡成功的統治者,做到秦始皇這個份上,都會不約而同地想一件事——如何長生不死,永享榮華。

自公元前219年遣徐福入海求仙開始,秦始皇就和形形色色的方士打上了交道,期望他們能夠帶來長生不死之藥,結果卻是一次又一次的失望。

久而久之,秦始皇自然產生了懷疑,不是對世上是否有仙藥產生懷疑,而是對方士的能力產生了懷疑。

當他有一天終於略帶不快地向方士盧生抱怨了一兩句的時候,盧生馬上意識到了危險來臨,於是辯解道:「我們之所以一直找不到仙人與長生不死之藥,主要是受到了某種干擾。」

據盧生解釋,仙人入水不濕,入火不燒,可以騰雲駕霧,與天地共存,但是喜歡清靜的地方,不喜歡被人打擾。而秦始皇治理天下很繁忙,不能清心寡慾,所以總是求仙而不得。「希望陛下以後居住在什麼地方,不要讓別人知道,然後才有可能得到不死之藥。」

如此低劣的謊言,秦始皇竟然也相信了,從此不再自稱為「朕」,而是自稱「真人」。又修建甬道,將咸陽附近的二百七十多座宮殿連接起來,每晚都住在不同的地方,只有趙高等少數幾名親信知道。凡洩露皇帝行蹤者,一律處死。

有一次,秦始皇在梁山宮中,遠遠地看見丞相李斯的車隊十分龐大,臉上露出不快的神色,隨口說了一句:「丞相很威風啊!」宮中有人將這話告訴了李斯。李斯很害怕,從此減少了侍從。秦始皇知道後,龍顏大怒:「一定是宮中有人將我的話洩露了出去!」拷問身邊的人,沒有人承認,於是下令將當時在場的人全部殺掉。從此以後,再也沒有人知道秦始皇的行蹤了。

再說方士盧生,憑藉著一句謊言唬住了秦始皇,但也知道不能長久,便跟同夥侯生商量說:「皇帝為人剛愎自用,覺得誰也比不過他,從來不相信任何人。他身邊倒是設有博士七十人,只不過實際上都是擺設。連丞相這樣的大臣,也不過是聽令行事,沒有任何自主權。國家的事情不分大小,都是他一個人說了算。每天等待皇帝批閱的奏章,多得要用秤來稱,每晚不完成一定的份額,他就不睡覺。一個人貪戀權勢到這種地步,怎麼可能找到不死之藥呢?」

兩個人越想越害怕,帶著自己的徒弟,偷偷逃跑了。

這件事情,本來應該足以使秦始皇醒悟。但是沒想到,秦始皇發了一通火,將脾氣全部撒到了書生身上,說:「我已經將那些無用的書全部燒掉,之所以還招納一些方術之士,是因為他們自稱能夠使國家太平。我對盧生也算是夠看重了,他們居然敢誹謗我,到處說我的壞話。我聽說,咸陽城中有不少書生也在妖言惑眾,真是罪該萬死!」於是命御史將書生統統逮捕起來進行審訊,最後圈定了四百六十人,全部活埋於咸陽,並昭告天下,以儆傚尤。

秦始皇的長子扶蘇,是個忠厚的年輕人,對秦始皇這種做法感到難以接受,勸諫說:「現在天下初定,遠方的百姓還沒有心服。這些書生讀的都是聖賢之書,在民間很有影響力,如今您一律用重刑來整治他們,我擔心天下會因此不安,請您明鑒。」

秦始皇哪裡聽得進扶蘇的意見,一怒之下,將扶蘇派往上郡,去蒙恬軍中擔任監軍。

做完這些事,他又命方士徐福繼續抓緊到海上尋找仙藥。徐福沒辦法,只好硬著頭皮,又帶著五百童男和五百童女出海。

徐福這一去,沒有再回來,很有可能迷失了航向,消失在了茫茫大海中。但也有一種說法,認為徐福一路東行,漂到了日本諸島,在那裡定居下來,成為了日本人的始祖。

這多少有點意淫的成分吧。

《其實我們一直活在春秋戰國6·大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