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編 成功轉型與積重難返:南北朝的戰爭與政權

本編從軍事與政治的關係角度,討論由於民族特徵(生活方式)和社會發展水平的差異,南北朝政權維持戰爭的不同方式,以及南北戰爭對兩方政權形態的影響。

本編前三章探討北魏政權的戰備形態與對南戰爭特點,主要研究北魏從佔領中原到遷都洛陽之後政權的轉型,以及由此帶來的對南作戰方式的不同。在拓跋珪到拓跋燾時期,北魏政權還保留著草原民族的諸多特點,兵種以騎兵為主,缺乏系統的後勤保障,擅長野戰而短於攻城,對東晉南朝的戰線只能維持在黃河一線。獻文帝拓跋弘時期,北魏已逐漸適應了對中原的統治,兵種上,步兵有較大增長,並有了初步的後勤保障體系,開始適應攻城戰和長時間防禦戰,得以進佔山東半島和淮北地區,將對南戰線推進到淮河。魏孝文帝遷都洛陽之後,北魏政權已經深度中原化,用普遍兵役制徵集大量步兵投入對南作戰,將戰線推進到淮河、漢水以南地區,為南北統一奠定了初步基礎。

第十四章是關於南朝政權用貨幣財政手段籌措軍費維持戰爭的研究。南方商品和貨幣經濟比較發達,南朝政權可以通過增發貨幣的方式籌措軍費,但也進行了對社會經濟的多次洗劫,使得南方社會經濟難以實現良性發展。第十五章探討南朝政治與軍事的關係,對北戰爭中形成的軍人集團多次改朝換代,新皇權為了鞏固自身統治又經常對軍人勢力進行打擊,這種鬥爭削弱了南朝的軍事實力,使南方最終被北方統一。

《南北戰爭三百年:中國4—6世紀的軍事與政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