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雙峰對峙萬骨枯(蘇聯大清洗,蘇德戰爭)

我們所建成的,與我們為之奮鬥的完全兩樣。

——題記

01.斯大林的崛起

四處打家劫舍

20世紀是集權主義風行的世紀,這方面湧現出了很多代表人物,其中最有代表性的,繞不開一個人——斯大林。當然,至今有些國家對他仍褒貶不一,所謂「譽滿天下,謗滿天下」,正是指此類人。

斯大林是沙皇俄國統治下的少數民族格魯吉亞人,父親是皮鞋匠,算是小資產者。所以,他後來才能上富家子弟進的正教中學,這學校相當於中國的團校。他畢業後是以神甫為職業的,歐洲封建時代基督教會掌管意識形態,神甫的地位與共產黨國家的基層黨委書記差不多。雖然後來斯大林沒當一天神甫,但他學的專業知識並沒有白費。他採取偷天換日的手法,將「馬克思主義革命理論」轉換成宗教般的教義。斯大林的父親脾氣暴躁,喝醉酒後經常打他,這可能與後來斯大林暴戾性格的形成有關。

斯大林讀神學中等學校時就加入了社會民主工黨,後來追隨了黨內左派,即以列寧為首的布爾什維克派。斯大林入黨後主要從事「剝奪」行動,打土豪分財產,四處打家劫舍,搶銀行、劫火車,籌集黨的活動經費。當然,他掌權後御用學者從來不提他這段「輝煌歷史」,以免給黨抹黑。

為了在黨內往上爬,斯大林拚命地討好列寧。他文化程度不高,但還是竭力讀了不少書,有一定的理論修養,寫了不少著作。十月革命前他反對過列寧武裝起義的主張,後來他隱瞞了這段歷史,把自己說成是列寧的忠實信徒。

粗暴無禮惹反感

十月革命後,列寧擔任人民委員會一把手,斯大林擔任民族事務人民委員(相當於部長)。他主張推行大俄羅斯主義,受到了列寧的嚴厲批評,說他「比俄羅斯人更俄羅斯」。列寧領導的社會民主工黨多數派(後來改名共產黨)一直實行黨內民主制,黨內沒有最高職位,黨的領導集體由民主選舉產生,重大決策集體討論,最後以少數服從多數原則投票決定。斯大林一直擔任秘書長職務,後來中國將這個職位翻譯成總書記。在俄文及英文中,秘書與書記是同一單詞,這個職位相當於一般單位的辦公室主任。

斯大林在擔任總書記時,掌握有一定的權力,但他剛愎自用、粗暴無禮的個人品質也暴露了出來,甚至對列寧夫人也敢辱罵。這引起了列寧的極大反感,在遺囑中列寧建議解除斯大林的總書記職務。

列寧去世後,在接替他的人選裡,托洛茨基 呼聲很高。當時黨內無最高職位,這是一種新型的無產階級民主政治形式。列寧的領導地位不是靠製造個人迷信、排除異己建立的,而是靠他的民主作風、團結包容各種不同意見同志的高貴品格,在革命實踐中自然而然形成的。托洛茨基是列寧最為欣賞、信任的人物。十月革命前列寧被臨時政府通緝逃亡國外,起義工作實際上是由擔任軍事委員會主席的托洛茨基領導的。後來,在保衛蘇維埃政權的國內戰爭中,也是托洛茨基組建了紅軍,被稱為「紅軍之父」。如果他有一點個人野心,列寧去世後,他竊取黨政軍大權,簡直不費吹灰之力。

高層們的私心

如果列寧去世後,蘇共中央委員會遵照列寧的遺囑,解除斯大林總書記的職務,那麼後來就不會發生「斯大林攫取黨政軍大權,建立個人獨裁統治,並將所謂的斯大林主義,推行到所有社會主義國家,最終斷送了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蘇聯,乃至整個國際共產主義運動體系」的事情。

列寧去世後,在蘇維埃代表大會及政府部門擔任高級職務的一些領導人,卻不希望托洛茨基成為黨和國家的新領袖,其原因就是嫉妒,這也是民主選舉領導人與個人任命接班人不同之處。托洛茨基出身上流社會,受過良好的教育,風度翩翩,才華橫溢,又能說又能寫;在革命鬥爭經歷中,功勳卓著,在人民群眾中威信極高。而斯大林恰恰相反:一米六三的矮個兒,說一口鄉音濃厚的俄語,完全端不上檯面。

而且他在竊取大權前,見人都是一臉謙卑的神情。高層們覺得讓這樣的人暫時代替列寧位置,自己以後有機會可以取而代之,如果讓托洛茨基上台,所有人都將黯然失色。

02.陰謀在慢慢地醞釀

「偉大」領袖過生日

20世紀30年代初期,斯大林戰勝反對派之後,已掌握大權,躊躇滿志。托洛茨基已被驅逐出境,已被徹底打翻在地,永世不得翻身,直到1940年被斯大林的特務暗殺。斯大林作為黨的總書記,通過伏羅希洛夫指揮紅軍,通過雅戈達指揮安全機構,通過宣傳機器把任何功績都與斯大林聯繫起來。於是,布爾什維克黨內和蘇聯國內,出現了近乎迷信的個人崇拜現象,斯大林儼然已成為了人民心目中的神明,一切成績的取得都歸功於斯大林,因為他是黨和國家的象徵。

1929年12月,蘇聯為斯大林50壽辰舉辦了盛大的慶祝活動,報刊上出現了對「偉大」甚至「天才」領袖和導師斯大林的祝賀。原來被擊敗的反對派,也參加了對斯大林歌功頌德的大合唱,季諾維也夫、加米涅夫、布哈林,以及其他領導人一個接一個地發表文章,在承認自己錯誤的同時,大談「全世界人民的偉大領袖」斯大林同志是如何正確。

消滅新的敵人

與此同時,另一種傾向也是存在的,並形成一股潛流。斯大林所推行的政策,越來越依靠由他挑選、提拔的年輕幹部。老一代布爾什維克,絕不會有青年一代對斯大林的熱情、忠誠、崇拜。因此,斯大林對老一代布爾什維克的輕蔑態度,逐漸轉變為仇恨。他堅信必須把那些不同意或懷疑自己政策的人,趕下歷史舞台。這些人對他所設計的「偉大的社會主義事業」是有害的,起妨礙作用。

另外,1934年1月,蘇共在十七大形成了共產黨中央書記組成的秘密聯盟。據猜測,這次大會剛開始或大會前夕,一批黨的工作者和風頭正勁的政治局委員,同中央委員會書記基洛夫談過話,提出必要時撤換斯大林。從後來參加談話的人在肅反運動中的命運來看,斯大林通過秘密渠道,知道了這些談話內容。

對斯大林個人來講,1934年是他一生中重要的一年。正如他在前幾年擊敗反對派一樣,他要消滅、清洗新的一批敵人,包括基洛夫在內的曾幫他戰勝過反對派的這些人,但現在這些人已對他的統治構成了威脅。從政治經驗來講,他知道歷史給每個人一次機會。假若沒有戰勝對手,對手就要利用這個機會打倒自己。

聞到了「陰謀」的氣味

在蘇共十七大上,斯大林的「親密戰友」基洛夫在發言時22次提到斯大林,他為斯大林創造了好幾個新的專有名詞,譬如「偉大的社會主義建設的掌舵人」等,他甚至提出「把斯大林同志總結報告中的所有論點和結論,當作黨的法律來貫徹執行」。

基洛夫的這些話,每次都被熱烈的掌聲打斷,但斯大林沒有被假象所欺騙,他知道在掌聲和動聽的頌詞後面,一場針對他的前所未有的陰謀正在醞釀。

他聞出了聚集到十七大的「陰謀」氣味。按規定,黨的總書記,也就是斯大林,出現在主席台時,掌聲應該是10分鐘,政治局委員則應控制在2分鐘。可基洛夫上台時,暴風雨般的掌聲,遠遠超過了規定時間。

在這次的中央委員會選舉中,基洛夫得到的反對票最少,只有3票;而斯大林得到的最多,292票。政治局委員卡岡諾維奇下令將選票銷毀,宣佈斯大林和基洛夫並列得到3張反對票。斯大林得以繼任總書記,而基洛夫任政治局委員、黨中央書記、中央組織局成員。斯大林曾建議基洛夫到莫斯科工作,基洛夫沒有同意,仍擔任列寧格勒州委書記。十七大以後,斯大林感到,他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嚴峻政治局勢。

03.基洛夫被刺殺

迷霧重重的刺殺案

1934年12月1日,是基洛夫的一個正常工作日,也是他生命中的最後一天,這也是即將席捲全國的鎮壓狂潮掀開序幕的一天。這一天傍晚,當基洛夫走進列寧格勒州委機關所在地斯莫爾尼宮,向州委第二書記辦公室走去,當他在走廊裡停下腳步開門時,一顆子彈射中他的脖子。他搖晃一下,轉了半個身子,就一頭栽倒在鑲木地板上,鮮血從傷口裡向外冒。

兇手尼古拉耶夫是內務部的工作人員,而且有證據表明,在這次謀殺之前,他曾幾次企圖暗殺基洛夫,企圖靠近基洛夫時曾被其警衛人員逮捕。可奇怪的是,不久之後刺客就被內務部釋放了。這引起了基洛夫警衛人員的警惕,但內務部告訴他們,這事用不著他們去管,並以收繳個別警衛人員的黨證相威脅。最後刺客帶著武器再次潛入斯莫爾尼宮,慘案就此發生。詭異的是,在基洛夫遇刺時,平時戒備森嚴的列寧格勒州委大樓空無一人,不見一個警衛;基洛夫遇刺倒地後,大樓警衛人員就像從地底下冒出來一樣突然出現,將兇手按倒在地。

更令人奇怪的是,基洛夫的警衛隊長被提去接受審訊,他是被用有篷的大卡車接走的,裡面還有幾個手持鐵棒的契卡(「肅清反革命及怠工特設委員會」俄文縮寫的音譯)人員,一人坐在司機身旁。不久,基洛夫的警衛隊長死了。當時醫生做了「鑒定」,指出他是因車禍而死。他們當中有些人活到蘇共二十大時才說,鑒定書是被迫做出來的,警衛隊長是被很粗的鐵棒打死的。

借謀殺案樹權威

從基洛夫被刺案的發生,以及整個偵查過程可以看到,有一隻有力的手,在指揮著整個事件的進行,這絕非尼古拉耶夫的個人行為。因此,無論斯大林是否指使過這次謀殺,他都會最大限度地利用這件事消滅他的對手。

當時,基洛夫由於自己的才華,在全國的影響力不斷增長,到1934年時成為黨內僅次於斯大林的人物,享有很高的聲望。而且他獨立性強,才能出眾,善於團結工人,堅持自己的觀點,不會附和斯大林的意見,並且有時能贏得多數票。斯大林的猜疑與嫉妒就此爆發。而共產黨一些領導人對日益嚴重的個人崇拜及經濟建設中的問題感到不安,於是在第十七次黨代會上,醞釀著選舉基洛夫來取代斯大林,擔任黨的總書記職務。斯大林對此感到十分震驚。

所以,1934年的斯大林,已將「基洛夫被刺事件」變成他樹立黨內絕對權威以及建立完全獨裁統治的一個最重要步驟。因此他需要製造輿論,把手中的劍揮向他的敵人——一大批黨內優秀幹部,以及大批無辜的人。而在以後,他又把執行他命令的這些凶殘的劊子手處決,以平息一些人的仇恨。斯大林的陰險罪惡由此可見一斑。雖然目前沒有直接證據證明斯大林是這一謀殺行動的主謀,但他卻充分利用此事件,使基洛夫被謀殺成為大清洗的導火線,成為20世紀30年代蘇聯肅反運動的開端。

「特別程序」危害大

1934年12月1日晚,根據斯大林的建議,蘇聯中央執行委員會和人民委員會通過《關於修改各加盟共和國現行刑事訴訟法典的決議》,規定對各個加盟共和國現行《刑事法法典》在「偵查和審理恐怖組織,和對蘇維埃政權工作人員進行恐怖活動有關事宜」進行如下修改:凡屬恐怖組織和對蘇維埃政權工作人員進行恐怖活動的案件,偵查工作不能超過十天;控告結論在正式開庭審判前一晝夜交給被告;原告、被告雙方都不參加審判;不接受判決上訴書和豁免請求書;極刑判決被宣佈後立即執行。

當時,很多幹部沒有意識到他們在接受這個嚴酷與專橫決議的同時,也為自己挖掘了墳墓。這是斯大林戰勝敵方、清洗大批黨內幹部最有力的武器,因為這些人已經沒有什麼能保護自己了。斯大林再指揮內務部時就可以為所欲為、肆無忌憚,任何人都可以被說成是人民的敵人,是陰謀集團成員。

這個後來被稱作「特別程序」的規定,為政治清洗中採用非法手段羅織罪名、迫害異己打開了方便之門,成為斯大林隨心所欲清洗政治對手的工具。此後,肅反運動被逐步推向高潮。

當時,斯大林的一名親信——蘇聯總檢察長維辛斯基叫檢察官們放心,不要有任何顧慮。他在1937年3月份一次檢察工作會議上宣稱:「大家應該記住斯大林同志的話,在社會生活中,在我們自己的一生中,總有這樣的時刻——法律成為過時的東西,而應該被撇到一邊。」他又從學術上論證了一個前提:「即在國家的罪行中,被告的口供是最重要的和決定性的證據。正因為如此,內務部才不惜以一切手段逼取口供。」

1934年12月22日,蘇聯政府發表偵查基洛夫案的通報,首次提到有一個名為「列寧格勒總部」的恐怖組織,說尼古拉耶夫就是這個組織的成員,該組織主要由季諾維也夫-加米涅夫等反對派成員組成。12月27日,蘇聯政府公開關於「列寧格勒總部」的控告結論,確認基洛夫被殺是該組織指使所為,並說謀害基洛夫是該組織謀害斯大林和黨的其他領導人的長遠計劃的一部分。在立即處死尼古拉耶夫後,1935年1月15日對「總部」主要成員進行了審判,季諾維也夫等人堅決否認自己與基洛夫案有任何牽連,儘管拿不出證據,法庭仍判處季諾維也夫有期徒刑10年,加米涅夫有期徒刑5年。

接著,蘇共中央向全國黨組織發出秘密信,要求各地動員所有力量深挖敵人,由此開始了遍及全國的大逮捕,製造了無數冤案。清洗名單是逮捕人的重要依據。保安機構要負責提出「可疑分子」的名單,並按照一定的標準把他們加以分類。根據蘇共第二十次代表大會上公佈的材料,在大多數情況下,這些名單斯大林都親自過目,由他或他最親密的同事,例如莫洛托夫、卡岡諾維奇、馬林科夫或伏羅希洛夫,來決定名單上那些人的命運。

04.殘酷的大清洗

含義模糊「兩面派」

在1935年至1936年初,鎮壓與逮捕在國內與黨內並沒有遇到明顯的反抗。雖然這些鎮壓引起了一些黨員極大的不安,但沒有發生任何有組織的抗議行動。這種情況,使得斯大林更加大膽地實行他的清洗計劃。

隨著恐怖大清洗的加劇,作為專政機關的內務人民委員會,便成為一個重要的政治部門。斯大林把它變成自己的權力工具,擴大了人員編制。斯大林在1937年二三月份的蘇共中央全會上,為他的鎮壓清洗制定了一個理論依據。

在這次全會上,斯大林提出了一個論點,即隨著蘇聯社會主義建設的順利發展,階級鬥爭日益激化。他宣稱:黨內仍有隱藏的日本、德國和托派奸細陰謀集團。在這次全會上,除已有的「破壞分子」「代理人」「叛徒」這些字眼之外,又多了一個新的含義模糊的詞——「兩面派」。從此,在處決黨的幹部時,就常常使用這個詞。大規模的鎮壓與清洗,很快便降臨到蘇共與蘇聯人民頭上。

多人被處以極刑

為了給「大清洗」披上「合法」外衣,1936年8月19日至24日,蘇聯最高法院軍事法庭舉行了第一次公開審判,被告是所謂的「托洛茨基-季諾維也夫聯合總部」成員季諾維也夫、加米涅夫、斯米爾諾夫等16人。在審訊中,法庭沒有出示任何證據,所有的指控都建立在被告的「交代」和「承認」上,在沒有律師辯護的情況下,被告的「供詞」被作為定罪的依據。

法庭最後宣佈,季諾維也夫等人與已被驅逐出境的托洛茨基相勾結,主使謀殺基洛夫的罪名成立,判處16名被告死刑並立即執行,沒收全部財產。判決後不到24小時,報紙即報道:「死刑已經執行。」這次審判,對所有被告都處以極刑的做法,導致了以後更大規模的鎮壓。

1937年1月,蘇聯最高法院軍事法庭對所謂的「托洛茨基反蘇平行總部」進行了肅反運動中的第二次公開審判。被告中的著名人物有皮達可夫、拉狄克、索科爾尼科夫、謝列勃裡亞利夫。這些人過去是布爾什維克和蘇聯出名的活動家,積極參加了十月革命和蘇聯國內戰爭,在20世紀20年代中期是托洛茨基的積極擁護者,為此被開除黨籍。

在20世紀30年代初,他們實際上和托洛茨基斷絕了關係,恢復了黨籍,並在各人民委員部出版機構及其他單位中任領導職務,但還是被指控「接受托洛茨基指示」,「背叛祖國,從事偵察和軍事破壞工作,實行恐怖和暗害勾當」。與第一次公開審判的程序一樣,17名被告中皮達可夫等13人被判死刑,拉狄克等4人被判處10年或8年監禁。

由於拉狄克在受審時交代他與布哈林、李可夫 等有「罪惡的聯繫」,1937年2月底,布哈林、李可夫在出席中央全會時被捕。3月初,蘇共召開中央全會,斯大林在會上做了報告。他在報告中強調,托洛茨基主義已經「變成了一夥暗害分子、破壞分子、間諜和殺人兇手組成的寡廉鮮恥的無原則的匪幫,他們按照外國諜報機關的指示進行活動」。

受審者安慰審問者

1937年2月23日,蘇共中央宣佈把布哈林、李可夫開除出黨。次年3月,蘇聯最高法院軍事法庭對所謂「右派-托洛茨基聯盟」進行了肅反運動中第三次公開審判。布哈林等21名被告被以「謀害罪」和「叛國罪」起訴,其中包括布哈林、李可夫在內的19人被判處死刑。

布哈林在被捕前幾天,給黨的幾位領導人寫了一封信。他在信中寫道:「我就要離開人間了,我不是在無產階級的斧鉞下低下了我的頭,無產階級斧鉞應該是無情的,但也應該是純潔的。我在萬惡的機器面前是無能為力的,這台機器居然使用了中世紀的方法,擁有無比強大的力量,大量地炮製有組織的造謠、誹謗。這些萬能的機構能把任何中央委員、任何黨員磨成粉末,把他變成叛徒、恐怖分子、暗害分子、間諜。如果斯大林對自己產生懷疑的話,那這個機構也會立即找到證據的。」

布哈林是在審訊人員威脅要把他的妻子與剛出生的兒子殺死時,他才開始交代並承認了自己的「罪行」。到1937年底,實際上所有反對派成員都被捕了,不管他們被捕時持什麼觀點。

三次公開審判,都是肅反運動中為欺騙國內外輿論而精心炮製的假案,這幾次審判所涉及的對象,也只是肅反運動中無數冤屈者的極少數代表。實際上,肅反運動所製造的冤假錯案,遠比公開審判所暴露的多得多,清洗的對象,從中央到基層,幾乎包括所有的社會領域和各個階層。

蘇聯著名作家愛倫堡曾出席過對肅反對象的審判,據他親眼目睹,大多數被告精神萎靡不振,非常消極。這些人用機械的語言交代,沒有其本人正常時所特有的語調與風度。因此有人猜想,審判者可能利用藥物或其他極端手段,才獲得了被告的口供,因為這些人畢竟曾經是出生入死的革命者。內務部的鷹犬們,大多數也難逃被清洗掉的命運,暴君都是用人時臉朝前,不用人時臉朝後,過河拆橋、卸磨殺驢。而這一情形,古今中外一再上演。

內務部的工作人員,在審訊「反革命犯罪分子」時,經常喝得爛醉,大喊大叫道:「今天我審問你,明天不知道誰審問我。」在這個時候,總能看到一些花白頭髮的受審者,把年輕的審訊者摟在懷裡,輕聲地安慰他們。

沙俄將軍的感歎

「大清洗」究竟製造了多少冤案、殺害了多少無辜者,至今沒有一個確切的統計數字,但作為一場政治性鎮壓運動,其規模之大、涉及面之廣、危害之深,在歷史上堪稱空前,它是俄國歷史上最黑暗的一頁,在人類罪惡史上也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1953年斯大林去世,蘇聯開始重新審查這些案件。1956年2月,赫魯曉夫在第二十次黨代會上做報告時說,過去兩年裡已有7679人被「恢復名譽」。他們中大多數都已死去。更令人震驚的是,在1934年號稱「勝利者代表大會」上選出的134名黨中央委員會委員中,有98人,即佔全部委員的70.9%,在1937~1938年期間被逮捕和槍斃。

斯大林死後,蘇共政治局立刻要求安全部門提供有關在押「反革命犯罪分子」人數的詳細資料。1954年2月,蘇總檢察長、公安部長、司法部長向蘇共政治局聯名遞交了相關報告。報告中說,從1921年到1954年2月1日止,以「反革命罪」判刑的人數是377.738萬人。其中被處死刑的有64.298萬人,被判勞改和監禁的有236.922萬人,被判流放和強制遷居的有76.51萬人。在所有判刑人員中,對大約290萬人的判決是由政治保衛局工作組、「三人審判組」和特別專案組等非常規司法機關做出的。剩下的90萬人是由一般的法院、軍事法庭和最高法院做出的。

1992年,當時的俄羅斯聯邦國家安全部檔案登記處處長,向輿論界通報了蘇聯時期的全部「政治犯」資料。這些資料顯示,從1917年到1990年,總計有385.39萬人以政治罪名(反革命罪、國事罪)被判處各類刑罰,其中82.7995萬人被判處死刑。但是,這裡有一小部分死刑判決沒有被執行,而是改判為其他刑罰。與之相對照的是,1825~1917年沙皇俄國只判刑了625名政治犯,其中死刑不到200人。一位在斯大林監獄里長期坐牢的沙俄將軍感歎,跟斯大林比起來,我們的尼古拉皇帝實在是太仁慈了,所以他丟了江山,但斯大林也做了我們皇帝想做卻沒做成的事——「現在牢房裡關的全是猶太人和布爾什維克」。

05.用假盧布買假情報

蘇聯紅軍將領遭清洗

1937~1939年國際形勢極其險惡,德、意、日法西斯氣焰囂張,已侵略了許多國家,在這種情況下,斯大林仍指揮內務部開始清洗紅軍中的優秀幹部,在這3年中有幾萬名忠於蘇共的指揮員和政委被殺。

1937年8月,斯大林在紅軍政治幹部會議上發言,號召在紅軍中根除「人民的敵人」,並要求把他們的活動匯報上來。斯大林這番講話之後,蘇聯國防人民委員伏羅希洛夫和蘇聯內務部人民委員葉若夫對蘇聯軍隊提出要求:凡是和間諜多少有些關係的人都要做出交代,那些多少知道或懷疑別人有間諜活動的人要匯報。

根據這些指示,在1937年下半年到1938年期間,鎮壓機構對紅軍的基本骨幹進行了一個接一個極為沉重的打擊。蘇聯國防人民委員部中央機關,工農紅軍政治部,蘇聯革命軍事委員會,各軍區和海軍艦隊大部分軍、師、團的大多數重要領導幹部都被逮捕。國內戰爭時期最出色、最著名的紅軍將領,幾乎全部被清洗。「大清洗」使蘇聯的軍事人才幾乎損失殆盡。

關於這方面,這裡有個很有意思的例子,納粹德國一直密切關注蘇聯的「大清洗」,並渴望能助斯大林「一臂之力」。蓋世太保把一封寫有11名蘇聯紅軍高級將領「通敵」名單的信,賣給柏林一個捷克斯洛伐克間諜。這個間諜把信送到了捷克斯洛伐克總統貝奈斯手中,貝奈斯又把信轉給了斯大林。其實,這封信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是假的,為什麼呢?因為納粹頭目海德裡希疏忽了一個細節,在他點名的11個蘇軍高級將領裡面,有3個是猶太人。你想啊,猶太人怎麼可能為納粹德國賣命呢?只要是智商正常的人,一眼就能看出這是假的。但斯大林就相信,他實際上是想藉機整肅紅軍中的異己。他是一個業餘軍事愛好者,就怕軍隊的將領對他不服。據說,蘇聯情報部門花了300萬盧布,把這份情報買到手。結果,蓋世太保把這些盧布拿回去檢驗,發現也全是假的。

在這場運動中,共有3.5萬名軍官被鎮壓,其中包括高級軍官的80%,涉及所有的軍區司令和絕大部分的集團軍司令;在第一批被授予元帥軍銜的5人中,有3人被處死;15名集團軍司令中,13名被殺;85名軍長中,有57人被處決;159名師長,110名被處決;4萬多名營級以上軍官遭到迫害。這一切都發生在二戰前夕。蘇聯紅軍骨幹的損失,使不久後的蘇德戰爭深受影響。

幾家歡樂幾家愁

「大清洗」是沒邊兒的,即使作為「大清洗」工具的保安機構——內務部自身也無法倖免,其成員不斷被更新,以維持對領袖的忠誠或被當作替罪羊。肅反運動前期領導內務部的雅戈達因不能滿足斯大林的要求,而於1936年9月被更加心狠手辣的葉若夫取代,不久雅戈達被處決。葉若夫按斯大林的旨意,把肅反運動推向最高潮後,也遭到了同樣的下場,1938年7月被貝利亞取代,並在1940年4月1日,被以「鎮壓蘇聯人民」的罪名槍斃。

此外,這場鎮壓運動波及各個領域。在知識界,歷史學家、生物學家、數學家、藝術家,數以幾千計地被迫害、流放。斯大林曾授意肅反機構,槍決烏克蘭的幾百名民間歌唱藝人。這些民間藝人是烏克蘭民族文化的活化石,他們的歌曲從來沒有文字記錄,得靠師徒代代相傳才能將歌曲傳下來。蘇聯著名音樂家肖斯塔科維奇說:「每當他們槍決一個民間歌唱藝人,幾百首偉大的音樂就和他一起消失。」

斯大林的鎮壓同樣觸及了外國共產黨人。列寧的老戰友、瑞士的普拉敦和波蘭的加涅茨基都被處決了。波蘭共產黨因此解體,西烏克蘭和東白俄羅斯的共產黨也莫不如此。拉脫維亞、愛沙尼亞、立陶宛等國共產黨都受到鎮壓,還有南斯拉夫、保加利亞、中國、朝鮮、伊朗、印度等國的一些共產黨人也受到影響。

在整個大肅反運動中,只有一個人走到斯大林面前,對斯大林講述自己對大肅反運動的看法,這個人就是斯大林青年時代的朋友——阿韋爾·葉努基澤,他講完後不久,就被處決。

不過,凡事都有兩面性。大肅反也使相當一部分人得到了提升,肅反過後,黨內、政府內、軍內出現了許多空缺職位,許多人因此被迅速提升。例如,一個叫勃列日涅夫的工程師在三年內,便當上了第聶伯羅彼得羅夫斯克的州委書記;一個叫柯西金的小廠長當上了俄羅斯聯邦共和國的副總理;一個叫庫茲涅佐夫的巡洋艦艦長成為蘇聯海軍司令。

06.堅貞不屈的芬蘭

領導全國大罷工

俄國十月革命後,蘇聯的建立及其實行的大清洗,無不對周邊國家造成影響。斯大林熱衷於擴大蘇聯版圖,對此希特勒評價說,其原動力來自「俄羅斯民族主義」的比來自共產主義的多。在這種情況下,與蘇聯接壤的小國,尤其是波羅的海沿岸國家,先後被併入蘇聯。只有一個例外,這個國家就是芬蘭。

1809年俄瑞戰爭後,芬蘭併入俄國,成為大公國。芬蘭人為「維護自治權,反抗沙皇統治,抵制俄羅斯化」進行了不屈不撓的鬥爭。隨著資本主義的發展和馬克思主義的傳播,1899年芬蘭建立了工人黨(後更名為芬蘭社會民主黨),1905年該黨領導了芬蘭歷史上第一次全國性總罷工,迫使沙皇恢復了芬蘭的自治,取消一切俄羅斯化法令,廢除四等級議會,公民(包括婦女)獲得了平等和普遍的選舉權。同時,農村佃農的鬥爭也獲得了勝利,迫使地主不得隨意驅趕佃農。

1917年俄國十月革命成功,同年12月6日,芬蘭宣佈獨立。列寧領導的蘇維埃政權根據民族自決原則,承認芬蘭為一個主權國家,芬蘭終於擺脫了沙皇俄國長達108年的殖民統治。

芬蘭是幸運的

芬蘭獨立後,由於蘇俄的干涉,1918年1月至5月,芬蘭爆發了殘酷血腥的內戰。

芬蘭電影《四月之淚》,多少反映了那個時代的一些情況:一名白軍士兵押送一名被俘且遭凌辱的紅軍女戰士到軍事法庭受審,兩人產生了一些情愫,最終那位白軍士兵為救這位紅軍女戰士而被槍殺。

芬蘭內戰其實是蘇聯內戰的一個組成部分,不同的是,在這個戰場上,紅軍未能取得勝利,芬蘭沒有像前沙皇帝國的其他區域一樣,成為蘇聯的一個加盟共和國,而是建立了白色政權。這也給我們提供了一種想像,假如在蘇聯內戰中,紅軍失敗了可能會怎樣?

芬蘭後來的結果,沒有想像中那麼糟糕。一段白色恐怖之後,芬蘭沒有像蘇聯一樣經歷大肅反,當1939年蘇芬戰爭爆發時,人們同仇敵愾地抗擊敵人的入侵。並且,這個白色政權現在是社民黨執政。

可是,在90年前,一切都是未知的,人們只能憑著自己的直覺來進行選擇,可悲的是,人們還要根據選擇的不同立場去相互殘殺。據說,約8萬人加入了紅軍,而另外8萬人參加了白軍。經過殘酷的內戰,雙方數萬人(當然不限於武裝人員)戰死或被處決。

不過,芬蘭是幸運的。至少他們現在懂得去癒合這種傷口。當今天不同信仰的人們,共同去祭奠當年不同信仰的遇難者時,這樣的悲劇也許就不會再降臨到他們身上。

07.蘇芬戰爭

芬蘭的恐懼

在爭取芬蘭獨立的過程中,芬蘭和俄國以及其後蘇聯的關係一直很冷淡,蘇聯支持的芬蘭社會主義者起義已經失敗,斯大林當時非常擔心納粹德國會進攻蘇聯,因為蘇芬邊界距離列寧格勒只有32公里,他擔心芬蘭會成為德國進攻蘇聯的根據地。1932年蘇聯和芬蘭簽署了《蘇芬互不侵犯條約》,1934年又進一步確定此協定10年有效。

1938年4月,蘇聯和芬蘭進行外交談判,希望能與芬蘭聯合抵抗德國,並希望芬蘭將列寧格勒外圍領土和蘇聯北方領土進行交換,以達到保護列寧格勒的目的。但談判持續長達一年也沒有實質性進展,這時歐洲的形勢已經開始惡化。

1939年秋季,蘇聯要求芬蘭將邊界從列寧格勒往後拉25公里,並租借漢科半島30年,以建設海軍基地。蘇聯割讓面積為兩倍的領土給芬蘭作為交換,但這部分領土接近北極,除了雪和北極熊,唯一盛產的只有石頭,其產業與國防重要性遠遠不如蘇聯所要求的領土。而且,蘇聯已於同年九十月份強迫波羅的海三小國容許蘇軍進駐,芬蘭對蘇聯以談判為出發點蠶食芬蘭的可能威脅感到恐懼,遂以警戒的立場回應,11月初芬蘭提出讓步較少的解決方案,遭到蘇聯拒絕。

莫洛托夫成「商標」

眼見談判不成,蘇聯軍隊製造了「曼尼拉事件」,宣稱芬蘭軍隊炮擊曼尼拉村造成蘇聯士兵死亡,進而要求芬蘭政府賠禮道歉,並將軍隊後撤20~25公里,被芬蘭政府拒絕。蘇聯以此為借口廢除《蘇芬互不侵犯條約》,隨即準備開戰。

1939年11月30日,蘇軍以20個師共45萬大軍、2400輛坦克、1980門大炮和700餘架作戰飛機,向芬蘭發起全線進攻,宣佈在其佔領區帖裡約基成立芬蘭民主政府,聲稱紅軍是應該政府要求越過邊界的。

蘇聯為侵略芬蘭進行了部分動員,擺開了要把芬蘭一口吞掉的架勢。反觀芬蘭,它只是一個200萬人口的小國,軍隊總數不到3萬人,陸軍的裝備還停留在一戰水平,大炮多是1900年前後的輕炮,甚至還有1887年製造的沒有現代助推裝置的加農炮,坦克只有28輛一戰時的法國雷諾戰車和10輛左右比較現代的輕戰車,芬蘭唯一比較先進的只是在步兵輕武器方面,這些武器射擊準確性較高。

但是,芬蘭軍隊憑借在卡累利阿地峽修建的曼納海姆防線的堅固工事,利用嚴寒和沼澤森林的有利地形,展開反擊。蘇軍除在北冰洋的貝柴摩和薩拉地區與芬軍交戰外,在卡累利阿地峽和拉多加湖一帶傷亡較大,對芬軍主陣地久攻不克。

戰爭爆發後,許多蘇聯士兵稱芬蘭軍為「白色死神」,可見芬蘭軍出其不意的殺傷力。芬蘭軍最喜歡的目標是補給車隊和野戰廚房,這些目標不但容易攻擊,而且還可以讓大量蘇軍沒有辦法得到熱食,士氣受到打擊。這種戰術成功到什麼程度呢?蘇軍第44師師長因敗退被斯大林處決時,罪名之一就是丟掉了55個野戰廚房。

在蘇芬戰爭中,有兩種武器被冠以蘇聯外長莫洛托夫之名。蘇聯空軍於開戰首日即對以芬蘭首都赫爾辛基為主的大都市進行空襲,甚至使用了子母彈式的燃燒彈。然而,面對芬蘭的指責,莫洛托夫卻恬不知恥地稱:蘇聯空軍並未轟炸芬蘭,而是為芬蘭部分城市內飢餓的工人空投「麵包」。因此,整個戰爭期間,芬蘭人都將蘇聯空軍的炸彈戲稱為「莫洛托夫的麵包」。

在冬季游擊戰期間,芬蘭軍大量使用發明於西班牙內戰,以玻璃瓶等容器盛裝石油、磷、助燃劑等物的燃燒瓶,對蘇軍陣地與車輛造成極大損害,由於多以酒瓶為容器,芬蘭官兵稱之為「這是給莫洛托夫的雞尾酒」,於是「莫洛托夫的雞尾酒」成為汽油彈的別稱。

蘇軍損失慘重

1940年1月,蘇軍重新組織攻勢,總兵力增加到46個師,以密集炮火和重型坦克在卡累利阿地峽發動總攻,空軍對芬蘭後方城市和交通線狂轟濫炸,突破曼納海姆防線,芬蘭軍於2月26日退守維堡一線。到3月5日,芬蘭軍已瀕於兵力枯竭、彈盡糧絕、外援無望的險境。在這種情況下,芬蘭政府在瑞典的斡旋下於3月7日派代表赴莫斯科議和,3月13日兩國簽訂了《和平協定》。芬蘭將其東南部包括維堡(芬蘭第三大城市,重要工業中心和塞馬運河出海口)在內的卡累利阿地峽、薩拉地區和芬蘭灣的大部分島嶼割讓給蘇聯,共計4萬多平方公里土地,佔全國面積的十分之一,並把漢科港租給蘇聯30年。

芬蘭軍總司令痛楚地說:「該協定給我國的戰略地位帶來了災難性的後果,我們喪失了本來可以保證我們阻止入侵軍隊前進的全部要地。新的國界使芬蘭暴露在侵略者面前,而漢科則像一支指向我國心臟的手槍。」然而,僅僅過了一年,芬蘭就在蘇德戰爭中配合德軍,奪回了失去的土地。

芬蘭抗擊蘇軍,自1939年11月到次年3月,前後不過4個月,使蘇軍遭受了慘重損失。莫洛托夫在1940年3月向蘇軍最高統帥部報告的紅軍傷亡數字為:死亡4.8745萬人,傷15.8863萬人,這還只是一個大大縮水了的數字。據赫魯曉夫的回憶錄透露,蘇軍在戰爭中實際受傷上百萬人,死亡20萬人以上,蘇軍全建制被芬蘭軍殲滅的就有第163師、第44師、第54師、第18師、第168師,第122師和第88師遭到了殲滅性的打擊,被俘5.5萬人,而芬蘭軍隊只有2.3萬人陣亡,4.7萬人受傷(戰爭期間,芬蘭正規軍進行了擴編)。

更可貴的是,芬蘭軍通過戰爭,徹底打消了蘇聯吞併芬蘭的企圖。蘇聯動用大軍進攻芬蘭是志在必得。但蘇芬戰爭的慘重代價,使蘇聯不得不正視現實,重新與芬蘭談判。芬蘭通過戰爭,避免了被併入蘇聯的命運,最後雖對蘇聯進行了一些妥協,但基本上保證了國家主權和民族獨立。

08.芬蘭為何那麼堅挺

為制度而戰

芬蘭抗擊蘇聯侵略的衛國戰爭之所以打得這麼好,主要是因為芬蘭真正把國民當人看,真正愛護人民。芬蘭在獨立之初還是個農業國,農業人口占66%,而這66%的農業人口中無地佃農占76%,貧富極其懸殊。芬蘭獨立後,這76%的無地農民,就成了政府重點關懷的對象。1918年,政府公佈了《土地改革法案》,規定由政府先墊付資金向土地所有者買下土地交給耕種的佃農,再由佃農分年償還,《土地改革法案》徹底改變了芬蘭農村貧富懸殊的局面,到1930年,農村小土地佔有者占農業總人口的94%,徹底解決了無地佃農問題。

對於一般居民,芬蘭於1917年一獨立就公佈了8小時工作制的法律。不久,關於工傷事故、年老和殘疾者的保險、產婦補助、貧窮兒童的照顧和失業救濟等一系列法律也制定了出來,有人擔心政府沒錢支付這一龐大的福利計劃,就問當時力主該計劃的曼內海姆議員錢從哪裡來,曼內海姆議員回答:「將軍隊從10萬降低到1萬,節約了軍費自然就有錢了。」問的人大為擔心,說軍隊少了蘇聯會乘機打進來。曼內海姆議員回答:「蘇聯人來了,我們大家跟它拚命就是,不能讓它傷害到人民。如果現在不實行福利制度,那我們與蘇聯人又有什麼區別?國家等於是還沒建立,又談何保衛?」

芬蘭獨立後的20年裡,國家關懷每一個公民,盡一切努力去幫助他們,真正盡到了國家的職責,芬蘭經濟不斷發展,社會日益平等。到1939年,社會50%的財富掌握在工人、農民手裡,芬蘭被稱為「工人和農民的社會」「一般勞動者的共和國」。

西蘭珀女士的經歷可以說是芬蘭社會的縮影,她1866年出生於一個普通勞動者家庭,做過工人和女僕,1900年開始擔任女僕工會的管理員,1905年擔任《僕婦雜誌》主編,1907年擔任《勞動婦女》主編,1919年國家獨立後被選為議員,1926年進入政府擔任社會事務部部長。國家能做到真正由普通的勞動者來管理,人民還有什麼不放心的呢?

所以,1939年蘇聯進攻時,芬蘭人民就像保衛家一樣保衛國,就連芬蘭絕大部分社會主義者也沒站到蘇聯一邊,反而和同胞們一起戰鬥。因為,芬蘭是他們自己真正的祖國。保衛芬蘭,實際上就是在保衛自己的8小時工作制、義務教育制度、國民生老病殘全面保險福利制度。這種制度激發出來的強大力量,即使強大如蘇聯、強硬如斯大林者也抵擋不住,斯大林攤上這麼一個生而自由的芬蘭鄰居,真是倒了八輩子霉。

真正為國民著想

蘇芬戰爭結束後,對國民在戰爭中的損失,包括人民在戰爭中自發堅壁清野的損失和從蘇占區搬出的難民被迫放棄的資產,全由芬蘭政府進行賠償,其中損失在6500芬蘭馬克以下的政府全額賠償,由此金額往上則賠償比例逐級遞減,100萬芬蘭馬克以上賠償10%——這才是真正為國民著想、視國民為主人的國家,這樣的國家,沒辦法不富裕,沒辦法不繁榮,沒辦法不強大。

然而,幾十年來,蘇聯官方材料始終把這場戰爭說成是由芬蘭挑起的,是芬蘭對蘇聯進行武裝挑釁的結果。20世紀60年代蘇聯領導人赫魯曉夫說:「我們要芬蘭人讓給我們一定面積的領土,把邊界移得離列寧格勒更遠一點,這可以滿足我們國家的安全需要,但芬蘭人拒絕接受我們的條件,所以我們無計可施,只好用戰爭來解決問題。」

相比之下,還是當時任蘇軍總參謀部作戰部副部長的華西列夫斯基 將軍說得更實在,他後來承認:「芬蘭戰爭是我們的一大恥辱,它敗壞了我軍在國內外的形象,許多事情都需要做出交代。」

不用忙著交代,德國人在旁邊看了個一清二楚,他們派出了許多軍事觀察員到芬蘭觀戰。當他們看到蘇聯紅軍連芬蘭這種小國寡民、甲兵不完、城郭不固的對手都無法應付時,無疑使和芬蘭軍隊同樣高素質且有更精良裝備的德軍信心大增。

09.吞併波羅的海三小國

愛沙尼亞屈服

在捍衛主權獨立的鬥爭中,芬蘭是勝利者,但芬蘭的三個鄰居——波羅的海沿岸三國,卻沒能逃過被侵吞的厄運。1939年8月23日,蘇德簽訂《蘇德互不侵犯條約》。拉脫維亞和愛沙尼亞被納入蘇聯的勢力範圍。9月28日,蘇德兩國簽訂有關友好和邊界的條約,立陶宛轉入蘇聯勢力範圍。蘇聯從德國那裡獲得承諾後,立即著手兼併波羅的海三國。波羅的海三國極為擔憂。蘇聯駐裡加(拉脫維亞首都)全權代表向莫斯科當局報告說:「裡賓特洛甫到莫斯科簽訂條約一事,首先引起了各界的警惕,害怕蘇德勾結……瓜分波蘭和波羅的海三國。」莫洛托夫連忙否認與德國有瓜分勢力範圍的任何協議,並指望與波羅的海國家簽訂互助條約,同時要求獲得軍隊進駐權。

9月19日,蘇聯借口波蘭「鷹」號潛艇事件向愛沙尼亞施加壓力,聲稱蘇聯將不承認愛沙尼亞對其沿海水域擁有主權,它的安全將由蘇聯來保衛。為了解除危機,愛沙尼亞外長率團赴莫斯科,請求和解。莫斯科當局趁機要求籤訂互助條約,並遞交了蘇方擬定的互助條約和議定書草案。莫洛托夫威脅說:「如果你們不想和我們簽訂互助條約,那麼我們將不得不通過其他途徑,也許是更嚴峻、更複雜的途徑來保障我國的安全,請你們不要迫使我們對愛沙尼亞使用武力。」

莫斯科當局為迫使愛沙尼亞政府就範,不斷派出飛機在愛沙尼亞領空示威。9月26日,蘇聯國防人民委員伏羅希洛夫命令蘇軍:「立即開始在愛沙尼亞和拉脫維亞邊境集結兵力,並於9月29日完成這一行動。要求列寧格勒軍區對愛沙尼亞實施強大而堅決的突擊。」

在蘇聯的強大壓力下,9月27日,愛沙尼亞政府決定接受締約建議。外長奉命再次飛赴莫斯科。在談判過程中,蘇聯又以「保衛蘇聯在愛沙尼亞港口的海軍基地和保證愛沙尼亞安定」為由,向愛沙尼亞政府提出了駐軍3.5萬人的新要求,並責成愛沙尼亞方面立即做出答覆。

愛沙尼亞政府經受不住蘇聯的步步緊逼,被迫接受了蘇聯提出的所有要求,雙方於9月28日,也就是蘇德有關友好和邊界的條約簽訂的那一天,簽訂了《蘇愛互助條約》及其秘密議定書。但是,秘密議定書對蘇聯駐愛軍隊人數、時機做了明確規定:入駐須在歐洲戰爭期間,人數不得超過2.5萬。蘇聯成功地迫使一個主權國家簽訂了類似《辛丑條約》的不平等條約。

拉脫維亞讓步

《蘇愛互助條約》簽署後,蘇聯馬上把目光轉向拉脫維亞。10月1日,莫斯科當局建議拉脫維亞政府就兩國關係進行「磋商」。拉脫維亞領導人考慮到蘇德、蘇愛條約的簽訂,對東歐局勢產生了重大影響,原則上同意與蘇簽約。第二天,拉脫維亞外長趕至莫斯科,在蘇、愛模式的基礎上開始談判。莫洛托夫說:「如果你們同意這個意見,那我們就能夠確定原則了。我們需要在不凍海岸建立基地。」斯大林當時說:「我們想談談機場和軍事防禦問題。我們不會觸動你們的憲法、機構、部委,或外交、財政政策以及經濟制度。我們的要求是由於德國與英、法作戰產生的。」

拉脫維亞代表團表示:總體來說,這是邁向友好的一步,但它有可能導致蘇聯對拉脫維亞的控制,而且在駐軍人數上蘇方提出的5萬人,要求過高,拉方需要慎重考慮。對於莫斯科當局的狼子野心,三國其實都心知肚明。

10月3日,談判繼續進行,拉脫維亞代表團表示很難將蘇聯提供的條約草案給政府,而且無法向人民解釋,拉外長說:「條約將被理解為建立某種保護關係,對於愛好自由的人民來說,那是不可接受的,更何況拉脫維亞目前完全足以保證本國的安全和間接地保證蘇聯的安全。」同時,拉脫維亞代表團還反對蘇聯在拉脫維亞建立軍事基地,並堅持要求蘇聯將駐軍限制在2萬人以內,以不超過拉軍平時的人數,進駐時間也只適用於「目前歐戰期間」,一旦歐戰結束,蘇軍應立即撤回。

莫洛托夫拒絕了拉脫維亞代表團的建議,聲稱:「你們的建議是絕對不能接受的,請考慮一下局勢吧!」斯大林補充說:「你們應當從最壞的形勢來考慮,你們不信任我們,而我們也不信任你們。你們以為我們想侵佔你們,我們本來可以現在就直接這麼做,但我們並沒有這麼做。」

經過持續、緊張、激烈的爭論,雙方簽訂互助條約。條約內容與《蘇愛互助條約》類似。蘇愛、蘇拉條約簽訂後,就輪到了立陶宛。

立陶宛低頭

按照蘇德秘密協定,立陶宛本屬德國的勢力範圍。9月28日,蘇德友好和邊界條約又將它列入蘇聯的勢力範圍。30日,莫洛托夫召見立陶宛駐莫斯科公使,要求談判兩國關係。10月3日,立陶宛外長到達莫斯科,斯大林提出以蘇拉、蘇愛條約為藍本,簽訂一個互助條約,條約有效期20年,戰時蘇聯駐軍5萬人。立陶宛外長指出,蘇聯方面提出的條約草案實際上是對立陶宛的佔領。斯大林說:「蘇聯無意威脅立陶宛的獨立,相反,駐軍是對立陶宛的真正保障。」莫洛托夫威脅道,愛沙尼亞已簽署了類似條約,拉脫維亞也表示同意,如果立陶宛拒絕,將破壞即將建成的防禦體系。在蘇聯的壓力下,立陶宛外長被迫做出讓步,但要求把蘇聯駐軍人數縮減到2.3萬人,並只駐紮在維爾諾地區。斯大林當即拒絕了這一要求,提出蘇聯駐軍人數不能少於3.5萬人。

立陶宛代表團就蘇軍進駐時機等問題提出新建議,但蘇方對此不感興趣,並利用被蘇聯控制的維爾諾地區對立陶宛人施加壓力,莫洛托夫威脅說:「蘇聯政府不可能使維爾諾人民長期保持安定而不關注他們的要求。」立陶宛人如不接受互助條約,就不能得到維爾諾。《真理報》也不斷發出信息,聲言要把這個城市劃歸白俄羅斯。白俄羅斯高級領導人則頻頻飛往維爾諾,以圖「接收」產業和建立蘇維埃制度。

10月10日,立陶宛代表團接受了莫洛托夫的修訂案,簽訂了內容與蘇愛、蘇拉條約相同的不平等條約,蘇聯駐軍可達2萬人。

蘇聯的矛盾「心境」

波羅的海三國對蘇聯恐嚇威逼它們簽訂「互助」條約的強盜行徑敢怒不敢言,它們對斯大林集團缺乏信任,對波羅的海三國未來的前途憂心忡忡,拉脫維亞外長說:「這是拉脫維亞歷史上的轉折點。」立陶宛外長指出:立陶宛是懷著十分沉重的心情簽訂條約的。愛沙尼亞外長則在簽約後就遞交了辭呈,以免落下「愛奸」的名聲。

在「互助」條約簽訂後的一段時間裡,由於西歐戰事的發展尚不明朗,莫斯科當局採取謹慎的觀望政策。蘇聯考慮的是,英法與波羅的海三國有著良好關係,一旦英法取勝,蘇聯與德國勢力範圍的劃分協議將沒有價值,蘇聯如根據蘇德協議對波羅的海三國採取行動,英法將視為敵對性行動而出兵干涉;而且蘇聯在波羅的海地區的政策只是區域性的,應服從全局需要。為此,莫斯科當局嚴禁軍政領導人干涉波羅的海國家的內政。

1939年10月14日,莫洛托夫致電駐考納斯全權代表:「必須禁止同左翼團體的一切來往,只能和政府、官方團體保持聯繫。」10月23日,莫洛托夫向駐塔林的全權代表,也發出了同樣的指示:「你們應當明白,不能出現干涉愛沙尼亞內部事務的任何舉動。」10月25日,國防人民委員會就紅軍進駐問題發佈命令,要求全體官兵「在任何情況下都不干涉三國內政」,稱「關於波羅的海國家實行『蘇維埃化』的議論與我們的政策是根本矛盾的,毫無疑問,這是一種挑釁言論……如果軍人中存在這種『蘇維埃化』的情緒和言論,就應當徹底清除,今後必須毫不留情地予以制止」。

三國相繼被兼併

1940年5月10日,德軍入侵荷蘭、比利時、盧森堡和法國。盧、荷、比很快淪陷;英、法軍隊連連受挫,在敦刻爾克面臨絕境。斯大林見德軍順利西進,英法自身難保,就立刻變臉,開始改變過去信守「互助」條約的政策,轉而準備吞併波羅的海三國。在他眼裡,《憲法》就是一本書,條約就是一張紙,想怎麼寫就怎麼寫,想怎麼改就怎麼改。

5月25日,蘇方聲稱,「在立陶宛政府機關的庇護下」,出現紅軍戰士失蹤事件,蘇方照會立陶宛政府立即停止挑釁,否則蘇聯將採取特別措施。立陶宛政府為了止息蘇聯的憤怒,於第二天答覆要「立即進行詳細調查」,並成立了調查委員會。但是,莫斯科當局醉翁之意不在酒,繼續促使衝突升級,並堅決拒絕與立陶宛調查機關進行任何合作。立陶宛方面為防止事態進一步發展,一面表示「衷心歡迎莫斯科當局對查明事件所提出的一切要求」,一面進行了一系列逮捕,並加強對蘇軍駐地附近居民的監視。立陶宛總理和外長先後赴莫斯科與蘇方會談,力爭解決衝突;又應莫洛托夫的要求,免除了內政部長和政治警察署署長的職務,以體現解決這一事件的誠意。

但蘇聯方面仍不斷擴大事態,聲稱「波羅的海三國締結軍事同盟,為的是反對蘇聯」。其實三國1934年9月12日訂立的同盟條約,不僅曾被莫斯科當局視為集體安全的一部分,而且蘇聯在與三國簽訂「互助」條約時,也沒有任何反對保持這一同盟的要求。1940年6月14日,蘇聯繼續加大壓力,莫洛托夫發表聲明說:「立陶宛政府力圖使蘇軍不能駐在立陶宛……粗暴地破壞了與蘇聯簽訂的互助條約,準備侵犯蘇聯邊境。」並要求立陶宛政府組成「有能力、有決心保證忠實執行互助條約和堅決壓制反對者的政府」,保證「蘇軍能夠自由通過立陶宛領土,以便部署在立陶宛的重要地區,蘇軍人數應足以保證互助條約的實施和防止反駐軍的挑釁行動」。莫斯科當局要求立陶宛在10個小時內做出答覆,否則「蘇軍將立即開進立陶宛」。立陶宛在孤立無援的情況下,被迫在蘇聯最後通牒到期前15分鐘,通知莫洛托夫,立陶宛接受一切要求。

立陶宛被迫就範後,莫斯科當局又故技重施,向拉脫維亞和愛沙尼亞公使遞交了聲明,指責兩國簽署的波羅的海條約,要求兩國成立新政府並同意蘇聯駐軍,限令6小時內做出答覆。兩國政府勢單力薄,在規定時間內接受了蘇聯提出的條件,原政府宣告辭職。莫斯科當局立即派特使分赴三國談判新政府的組成問題,三國元首迫於蘇方壓力,完全接受了蘇方指定的候選人,組成了親蘇政府(即蘇聯的傀儡,「帶路黨」政府)。蘇軍相繼進駐立陶宛、拉脫維亞、愛沙尼亞。新政府的成立和蘇軍相繼進駐各國,實質上使三國完全喪失了獨立性。三國政府在實行任何一項重要措施時,都得秉承莫斯科的指示或莫斯科代表的旨意。7月14日,三國同時進行議會選舉,宣佈成立蘇維埃政權。1940年8月初,蘇聯最高蘇維埃第七次會議決定吸收立陶宛、拉脫維亞、愛沙尼亞為蘇聯的加盟共和國。波羅的海三國正式被蘇聯兼併。蘇聯增加了17.4萬平方公里土地,586萬人口。

10.究竟該信任誰

「東方戰線」受爭議

自從二戰全面爆發後,德軍很快席捲了北歐、東歐、西歐和巴爾幹半島。到1941年初,德國控制了包括法國、波蘭西部、挪威、南斯拉夫等16個國家的人力、物力資源。這時的世界,只有英國在獨自和法西斯軸心國抗衡。

當德軍橫掃歐洲大陸之時,蘇聯和英國不同,它是以納粹的同道、共同分贓者的姿態出現的。蘇聯入侵芬蘭、佔領波蘭東部、侵佔羅馬尼亞部分領土、吞併波羅的海沿岸三個主權國家。斯大林看到如此強大的德國必然會威脅蘇聯的安全,便開始著手採取防範措施:將蘇聯的重工業和軍工工業,有計劃地遷移到烏拉爾山脈 以東;對德國和談,避免刺激德國;穩住東方的日本,和日本簽署中立條約;建立所謂「東方戰線」,靠武力增加戰略縱深。

在蘇聯的防範措施中,建立「東方戰線」最受爭議。在這個過程中,蘇聯根據《蘇德互不侵犯條約》中的秘密條款,佔領了約6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將芬蘭、羅馬尼亞等鄰國迅速推向自己的對立面,還遭到了世界各國的強烈譴責。事實上,「東方戰線」在戰爭中起的作用極其有限,就像蘇聯「肅反運動」一樣,目的是消滅敵人,結果製造的敵人遠遠比消滅的敵人多!

誰我都不相信

德國方面,西線戰事早已平復,只有英國憑借隔海的優勢仍在叫板,這讓希特勒感到有機會騰出手來,對付東邊的大國蘇聯。而德國情報機構對蘇聯的判斷,也讓希特勒認為蘇聯是非常容易對付的,便開始制訂入侵蘇聯的計劃,代號為「巴巴羅薩」 。

1941年春天的頭幾個星期,斯大林一直頗為苦惱。他擁有世界上最好的情報機構,那些情報人員不是為錢,而是為了理想在從事危險的工作。他們報告說,德國正在謀劃大舉進攻蘇聯。斯大林不相信情報人員的話,就像任何人都會背叛自己的上司一樣,斯大林堅信別人也會背叛他,特別是以「撒謊」為職業的間諜。從表面上看,他的這種想法也有一定道理:情報人員幾個月前就在報告德國要入侵蘇聯,現在不還是好好的嗎?

此前,英國首相丘吉爾送給斯大林一份秘密情報,提醒斯大林,德國即將入侵蘇聯。丘吉爾對自己的紳士風度頗為滿意。然而,這個警告的效果正相反。在過去20多年,丘吉爾一直是個立場堅定的反共分子。所以,他的警告更讓人懷疑是挑撥離間。斯大林認為丘吉爾的警告用心險惡,是英國想禍水東引,想讓蘇聯和它的納粹同志火並。斯大林最不希望在沒有準備好之前,就跟德國開戰。但蘇軍在肅反運動中失去了那麼多高級將領,只有天知道他什麼時候才能準備好。

「紅色間諜」佐爾格

關於蘇德戰爭,斯大林沒有任何可以信賴的人來討論。自從他的第二任妻子莫名其妙地「自殺」之後,再沒有女人能在他的生活中佔有一席之地。他沒有朋友,至於同事,都像他一直希望的那樣,平平庸庸、唯唯諾諾。經過1936~1939年的大清洗,蘇聯的外交隊伍幾乎分崩離析。外交事務的掌門人莫洛托夫也只干了兩年外交,且一門外語都不懂,他的外交特長比起搞陰謀的特長還差一些。雖然貝利亞掌管的國外間諜網發展迅速,但在大清洗前,他只是一個地區的警察頭目,沒人教他如何運營一個國際間諜網,如何解讀和評估到手的情報。能夠幫助莫洛托夫和貝利亞的那些人,雖然受過良好教育,有豐富的經驗,但他們都已躺在了墓地裡。

在這種情況下,一份份情報被送到斯大林的辦公桌上,等著斯大林自己做判斷。情報顯示,德國即將入侵蘇聯。這類情報來自多名特工,這些特工中最著名的就是至今還被一些德國老兵痛恨的、前德意志帝國士兵、「紅色間諜」佐爾格 。他是德國社會民主黨人,馬克思和恩格斯的學生兼戰友F.佐爾格的侄孫,家族遺傳,根紅苗正。作為20世紀最有膽識的間諜之一,他的信條是,不撬保險櫃,文件主動送上門;不持槍闖入密室,門卻自動為我打開。

1941年6月14日,佐爾格向斯大林傳遞了一份對蘇聯命運至關重要的情報:德軍將於6月22日進攻蘇聯。這個情報的準確性甚至可以用偉大來形容,它根本沒有誤差。而且,這份情報傳到蘇聯的時候,距德軍開始進攻還有8天!

如果相信這份情報,一切都還來得及應付,但斯大林對這種情報感到厭煩。他竟然在一份報告旁邊批示:「或許我們應該讓這個情報員『滾蛋』。他提供的不是情報,而是謊言。」知道斯大林根本不相信這些警告,情報分析人員只好把這類情報歸入「可疑和誤導」一類的檔案中。

心裡一直沒概念

不僅僅是情報員,連蘇軍邊防部隊也開始報告德軍行為異常。1941年,德軍飛機經常侵犯蘇聯領空,以進行偵察。3月27日至4月18日,德軍飛機侵犯蘇聯領空不下80次,每次德軍飛機都要深入蘇聯領空20~30英里,而蘇聯只是若無其事地發個「抗議」照會。斯大林給人的感覺像只鴕鳥。

而此時,連奴性十足的貝利亞都感覺苗頭不對。通常,貝利亞總是告訴斯大林一些他喜歡的情報。現在,他也向斯大林報告,德國向白俄羅斯、烏克蘭和立陶宛派遣了許多破壞分子。他們或是一個人,或是一個組,攜帶無線電發報機、武器、現金和蘇聯護照,他們中的一些人是前白俄羅斯軍官。20年前,這些人曾在同一地方和紅軍打過仗。1941年5月,蘇聯邊防軍抓獲353人,他們想偷越邊境。6月初,抓獲108人,還不清楚有多少人成功偷越了邊境。但斯大林對這些情報仍然不重視。

6月11日,貝利亞的手下在桑河河底發現電話線,德軍一直在監聽紅軍的電話。斯大林聽到這類消息,有時會被激怒,有時勉強裝出一副冷靜的神態,他會說:「希特勒和他的將軍們,不會愚蠢到要在東西兩線作戰。一戰中,德國人就是這樣被扭斷了脖子的。希特勒才不會冒這個險。」兼聽則明,偏聽則暗,一個人如果天天被人喊「萬歲」、被人歌頌成「偉大」「光榮」「正確」,他肯定會以為自己「一句頂一萬句,句句是真理」,腦子短路是一定的,比被門擠了還傻!

然而,斯大林也感覺到,他和希特勒現在都陷入了一場緊張的競賽之中。誰能首先集結足夠的兵力,誰就能贏得戰爭的勝利。斯大林只是在幾個星期前才開始加速備戰。在長達數月的時間裡,斯大林都猶豫不決,對蘇聯到底要打一場什麼樣的戰爭,心裡一直都沒概念。

就不這麼認為

1941年5月底,斯大林告訴自己的兩位高級指揮官朱可夫和鐵木辛哥 ,德國政府請求蘇聯准許其派人在蘇境內尋找一戰時陣亡的德軍士兵墳墓。斯大林指示:「要確保不要讓他們進入邊境太深,告訴各軍區,要和我們的邊防哨兵保持密切聯繫,趕快給邊防哨兵下命令。」

對於斯大林的准許,朱可夫和鐵木辛哥感到很吃驚。「德國人想搞清楚他們計劃進攻的地方,」朱可夫說,「至於找墳墓,那只不過是個騙人的借口而已。」鐵木辛哥補充道:「德國人最近一直在頻繁地侵犯我國領空,並且還深入到內地,朱可夫和我都認為我們應該把德國飛機打下來。」

斯大林斷然否決了這個意見:「德國大使已經解釋過了,他們空軍的許多年輕飛行員還沒受過訓練,總會迷航,大使已要求我們不要理會這些迷航的飛機。」斯大林的行為越來越古怪,他對希特勒有一種不可思議的信任,而對那些可以信賴的人卻不信任。

德國政府也在掩飾這種騙局,他們向斯大林透露,德軍在邊境的調動只是為了避開英國遠程轟炸機。德國甚至向蘇聯解釋,他們故意要讓英國以為他們正準備進攻蘇聯,而事實上他們正準備進攻英國。因此,斯大林在思想上,並不認為德國會入侵蘇聯。

到6月中旬,德軍仍繼續在邊境地區集結重兵。德國外交官及其家屬開始撤離莫斯科,這已是重要信號。但斯大林仍拒絕給紅軍下達戰備命令。更可笑的是,蘇聯的列車還在源源不斷地向德國運送戰略物資,這些物資包括150萬噸糧食、10萬噸棉花、200萬噸石油、150萬噸木材、14萬噸錳。這都是根據《蘇德互不侵犯條約》的貿易協定交付的。斯大林完全配得上德軍「運輸大隊長」一職。

6月14日,蘇聯《真理報》刊發了一篇著名的政府聲明,針對蘇德之間即將發生戰爭的「謠言」,聲明說德國從未向蘇聯提出過領土要求,德國正嚴格履行《蘇德互不侵犯條約》,蘇聯也在認真遵守這個條約,一些蘇聯軍事單位只是出於訓練目的而移駐邊境地區。這份報紙上面的話,沒有一句是真理!對於這個聲明,鐵木辛哥和朱可夫都感到很震驚。不管這是不是一種外交宣傳手段,它都會對蘇軍產生極其消極的影響。

在這期間,斯大林曾連續43個小時沒有辦公。直到6月20日,星期五晚上8時,他才回到辦公室。這次,他再次收到警告性情報。他的老搭檔、主管外貿的米高揚告訴他,德國的一支擁有25條貨船的船隊,沒有裝卸完貨物,就匆匆離開了裡加港。斯大林說:「他們有權這麼做。」但他也感覺好像要發生什麼事。斯大林給莫斯科軍區防空司令打電話,命令他:「局勢有些反常,提高防空等級。」然而,他沒有給鐵木辛哥和朱可夫打電話。他仍然不想刺激德國人,所以不想讓邊境部隊進入戰備狀態。

開始警覺起來

1941年6月21日,斯大林的直覺終於告訴他,無所作為是危險的。他採取的第一個措施是,召集了許多著名詩人,下令讓他們譜寫反納粹的戰鬥歌曲!第二個措施倒很實際,他指示蘇聯駐柏林的外交官,立即會見德國外長裡賓特洛甫,要求他解釋為什麼德國在邊境集結重兵。德國答覆,裡賓特洛甫不在柏林。這一天所有的質問,得到的都是這個答覆。當晚,斯大林才開始真正警覺起來,下令召開緊急會議。

會議進行中,朱可夫打來電話報告,一個德軍士兵越過邊境,說自己信仰共產主義,他告訴蘇軍指揮官,德軍將在6月22日黎明入侵蘇聯,這時離戰爭爆發只有幾個小時。

直到這時,斯大林才顯得特別不安。他問道:「這次警告是不是德國的挑釁?」鐵木辛哥和朱可夫回答:「絕對不是。」他們可以肯定,這個德國士兵說了實話。他們堅持要讓西部邊境的部隊立即進入戰備狀態,但斯大林仍在思考。

幾個小時後,蘇軍前線部隊總算接到一份通知:德軍可能要「挑釁」,然後在6月22日或23日入侵蘇聯。各部隊要謹慎應對挑釁,以阻止德軍「更大的陰謀」,換句話說就是戰爭。這項通知不是戰備命令,它沒有規定哪些行為是挑釁,哪些行為是戰爭,更不要說下令開火。而且,它也不是以斯大林的名義發佈的。

一切都太晚了,「巴巴羅薩」計劃就要付諸行動,這個名稱來自神聖羅馬帝國皇帝弗裡德裡希一世的綽號「紅鬍子」。這位皇帝曾說:「生存與毀滅只有在戰爭中才能證實。」希特勒很喜歡這句話,並認為自己就是這話的實踐者。

「巴巴羅薩」計劃的作戰時間只有兩個月,為什麼呢?因為希特勒跟斯大林走兩個極端,他過分相信來自蘇聯的情報,認為「我們只要往門上踢一腳,整座腐朽的建築就會倒塌下來」。這就是說,希特勒不正常,是個自大狂。

11.戰略失誤的惡果

全線發起攻擊

1941年6月22日凌晨3時30分,德軍糾集包括芬蘭、羅馬尼亞、匈牙利、意大利等國的共550萬大軍、3700輛坦克、4900多架戰機、4.7萬門火炮、193艘艦艇,從北起波羅的海、南至黑海的2000多公里邊境,全線對蘇聯發起攻擊!德軍坦克師和步兵師,如潮水般向前奔湧。他們正在檢驗元首對蘇聯的狂言是否屬實。

德軍兵分三路,北路的北方集團軍群由馮·李勃元帥指揮,從東普魯士出發,沿波羅的海進攻列寧格勒。芬蘭的15個師又3個旅,越過邊境協同德軍作戰,以圖收復失地,這全是蘇聯自找的。中路的中央集團軍群由馮·包克元帥指揮,沿比亞韋斯托克、明斯克、斯摩稜斯克軸線直取莫斯科,中央集團軍群擁有古德裡安的第2裝甲集群在內的9個裝甲師、6個機械化師及1個騎兵師,突擊能力相當強。南路的南方集團軍群由馮·龍德斯泰特元帥指揮,由盧布林和喀爾巴阡山脈出發,撲向烏克蘭首府基輔,進而向頓巴斯(烏克蘭最大的煤炭基地)推進。

戰鬥第一天,德國空軍猛烈轟炸蘇聯西部的重要城市、交通樞紐、軍事基地以及國境線上的部隊,並在蘇軍防禦縱深內空降傘兵,搶佔要地。同時以全部火炮對蘇軍防禦工事、通訊設施、部隊集結地狂轟濫炸。之後坦克和摩托化部隊迅速開進。開戰僅半天,蘇軍西部66個機場上就有1200架飛機被摧毀,其中800架還未起飛就被炸毀於地面,而德機的損失只有區區10架戰機。蘇聯聲稱擊落德機75架,就按蘇聯的注水數字算,1200:75,也算是人類戰爭史上比例最懸殊的了!在德軍的猛烈打擊下,蘇軍邊境軍區指揮機構基本陷於癱瘓,部隊盲目抵抗。有些部隊甚至這時才給士兵發步槍,讓他們衝上前去打坦克。

前線如此,蘇聯國防委員會也被打蒙了,在戰況不明的情況下,他們當晚發佈命令,要求邊境軍區實施猛烈反突擊,消滅敵人!這就等於給德國人「送餐」啊,完全是只顧面子的胡亂指揮,前線戰況因此更加惡化。蘇軍部隊被分割包圍,大批軍人成為俘虜。德軍開戰第一天就向前推進25~50公里。

德國人很樂觀

6月27日,「裝甲兵之父」古德裡安指揮的第2裝甲集群與霍特指揮的第3裝甲集群,在白俄羅斯首府明斯克會師,裝甲部隊已深入蘇聯境內200公里。6月28日,德軍第9和第4集團軍在比亞韋斯托克以東會師,對蘇軍形成了兩個包圍圈:一個比亞韋斯托克包圍圈包圍了蘇軍第10集團軍,另一個沃爾科維斯克包圍圈包圍了蘇軍第3及第13集團軍。最終,在17天內,蘇聯西方方面軍的62.5萬人損失了42萬。6月29日,明斯克落入德軍手中,而蘇軍第20機械化軍及第4空降軍發動的反攻,也歸於失敗。6月30日包圍圈大部被德軍封鎖,蘇軍第3、第10、第13集團軍全部及第4集團軍一部共20個師,向德軍投降,蘇軍第4集團軍殘餘向東撤退。蘇聯西方方面軍後來經過重組,重新投入戰場。

令德軍驚訝的是,陷入巨大包圍圈的蘇軍仍堅持戰鬥,因德軍步兵欠缺摩托化運輸,包圍圈仍有空隙,所以很多蘇軍逃了出去,這是希特勒極其希望避免的。當希特勒得知在比亞韋斯托克及明斯克只是取得局部勝利時,他指責裝甲部隊將領在戰線上留下的空隙太多,於是他命令裝甲部隊在封閉包圍圈時停止向東推進,等待步兵跟進合圍,他擔心如果裝甲部隊失去衝擊力後,蘇聯在第聶伯河及道加瓦河的防守將會被加強。

即便如此,德軍仍逼近斯摩稜斯克,這是進攻莫斯科的門戶,這亦令德軍最高統帥部充滿樂觀情緒,德國人相信對蘇聯的戰爭在開戰數天後已取得勝利。

不願看到的後果

1941年7月3日,斯大林經過數天精神恍惚之後,終於打起精神站到麥克風前,號召人民發起偉大的衛國戰爭,以對抗入侵者——納粹德國。

德國中央集團軍群的步兵集團軍與裝甲部隊會合後,本想再度前進,但7月初突發的暴雨使道路滿佈泥濘,部隊一時不能前進。這主要「歸功」於蘇聯糟糕的公路系統。蘇聯不像德國,蘇聯沒有一條高速公路,向東通往莫斯科的主路上,連瀝青都沒鋪,一下雨可想而知。所以,蘇軍只要再炸毀一些橋樑,德軍的推進速度必然會慢下來。應該說,德軍突襲給蘇軍的最大震撼並非突襲的時間,而是同時進攻蘇聯領土的德軍數量之多和配合之緊密。德軍的攻擊速度之快,使得蘇軍的防禦完全癱瘓,而無線電和通訊設備的嚴重缺乏,造成了蘇軍部隊之間難以協同作戰。

在蘇德戰爭的頭3個星期,德軍深入蘇聯腹地500多公里。至7月中旬,德軍已佔領拉脫維亞、立陶宛、烏克蘭和白俄羅斯大片領土,逼近列寧格勒、斯摩稜斯克和基輔。這期間,蘇軍70個師的人員和武器損失過半,200個軍火庫落入敵手。不過,德軍也傷亡了25萬人,坦克損失一半,飛機損失1000多架。可以說,蘇軍雖然指揮不力,但給德軍造成的損失大於法國。

但是,德軍的攻勢導致了一個蘇聯最不願看到的後果——許多蘇聯佔領國發起了獨立運動。6月22日開戰當天,立陶宛就發生了反蘇聯的起義,大約3萬立陶宛人加入起義,並在隔天發佈了《獨立宣言》。隨著德軍攻勢的進展,起義也蔓延至愛沙尼亞和南方的烏克蘭。尤其是烏克蘭,那裡有大批百姓出來迎接德軍,把他們當成「解放者」。古德裡安曾經回憶:「有個老太太把我們的吉普車攔住,送上麵包和牛奶,非要等我們吃完,才放我們走。」烏克蘭是蘇聯的重要產糧區,俗稱「麵包籃子」。只要稍微瞭解蘇聯在農業合作化運動中的作為,就能理解烏克蘭人對納粹的「感情」。

納粹黨的核心理論家,出生於波羅的海地區的羅森堡早在開戰之前,就預見到了這種形勢。他向希特勒進言:「我們應該信任他們(蘇聯加盟共和國的民眾),給他們一定的自治權。每個加盟共和國都應區別對待。例如,烏克蘭『應是與德國聯盟的獨立國家』。」倘若希特勒聽從羅森堡的建議,那他就真的成了解放者。實際上,希特勒歧視斯拉夫人,不願平等地對待他們,他傾向於支持希姆萊,命令槍斃所有俘虜的蘇軍政委。

年齡小不是優勢

其實,在蘇德戰爭打響時,蘇軍雖然毫無防備,但在邊境上的軍隊數量和裝備,還是佔有一定優勢。可為何會敗得這麼慘?這主要是人的因素。大量富有作戰經驗的蘇聯軍官,在大清洗期間被殺害,而以大批具備「政治經驗」卻毫無作戰經驗的軍官替代,造成了蘇軍內部充斥著大量年輕而缺乏訓練的軍官。舉例而言,在1941年,紅軍的軍官裡有75%任職尚未超過1年。紅軍集團軍指揮官的平均年齡,比德軍師指揮官的平均年齡小了整整12歲,這些軍官在戰場上往往缺乏積極行動的意願,而且很大一部分根本沒有能力勝任其位。

同時,蘇軍的部署相當分散,部隊之間往往無法互相聯繫,也缺乏運輸工具把有效戰力集合起來。雖然蘇聯紅軍有非常多的先進火炮,但這些火炮很多都沒配備彈藥。而且,火炮部隊缺乏運輸工具,無法迅速部署。坦克部隊數量龐大且裝備良好,卻極其缺乏作戰經驗和後勤支援,維修保養的水平也非常差。大量的坦克往往被草率地送上戰場,而沒有任何燃油、彈藥或人員補給的安排,通常在經過一次作戰後坦克便被毀壞或報廢。

這種戰術不合適

在戰前,蘇聯的宣傳機器總是說紅軍如何強大,任何針對蘇聯的侵略都會被輕易擊退。但到了秋天,宣傳基調改變為「紅軍變虛弱了」「戰爭準備的時間不足」「德國的攻擊太過突然」等。

其實,在1941年6月之前,蘇聯人什麼都看見了,什麼都研究了。1940年法國戰役的結果,曾給了蘇聯人極大的震撼,當時世界上規模排名第二的法國陸軍,不到6周便被德軍徹底擊敗。蘇聯對此進行了分析,認為法國的崩潰,是過度依賴戰線防守而缺乏裝甲部隊支援造成的。蘇聯決定不再重蹈覆轍,遂取消了掘壕防守的戰術,改用將步兵部隊集中為大規模機動隊伍的戰術。而步兵部隊放棄掘壕的戰術,也導致了災難性後果,在機動性不強又沒有坦克支援的情況下,蘇聯步兵根本無法在戰場上靈活調度。所有坦克都被集中至31個龐大的機械化軍,蘇聯宣稱這樣一來,每個軍都會比德軍的裝甲軍大。蘇聯人計劃得挺好,可戰爭爆發前,很少有哪個軍能達到這種規模。

12.史上最強圍殲戰

放棄包圍戰術

為攻佔莫斯科,德軍中央集團軍的下一個目標是斯摩稜斯克,這是向莫斯科推進的必經之地,面對德軍的是沿第聶伯河與道加瓦河建立的舊斯大林防線,守軍是西方方面軍第13集團軍及最高統帥部預備隊的第20、第21及第22集團軍,另外還有剛剛編成的第19集團軍及第16集團軍,它對德國第3裝甲集群的第39裝甲軍構成了很大的威脅。1941年7月6日,蘇軍第20集團軍第5及第7機械化軍的700輛坦克,發起了大規模反攻,但德軍在強大的空軍支援下取勝,兩個蘇聯機械化軍在3天的戰役中,被徹底摧毀。

同時,德軍第3裝甲集群的第20裝甲師,在道加瓦河東岸建立了橋頭堡,直接威脅維捷布斯克。在南面,遠離主要進攻方向,德軍第2裝甲集群向第聶伯河一帶的守軍,發起突然進攻,蘇軍第13集團軍被迫後退,損失了5個師,當德軍兩個裝甲集群向東推進後,在斯摩稜斯克一帶的蘇軍第16、第19及第20集團軍有被包圍的危險。

在斯摩稜斯克南面,古德裡安的第2裝甲集群快速前進,其第129摩托化步兵師於7月16日攻佔斯摩稜斯克。在北面,由於沼澤地帶下雨仍是一大問題,霍特的第3裝甲集群進展較慢,而蘇軍仍然堅持戰鬥,以突破包圍。7月18日,德軍兩個裝甲集群的矛頭距離只有10公里,但最後仍用了8天時間,才將包圍圈封閉,之後又用了10天時間清理包圍圈,最後雖然有30萬蘇軍被俘,但由於德軍未能及時封閉空隙,令20萬蘇軍得以逃脫。他們在斯摩稜斯克與莫斯科之間重新建立防線。8月上旬,斯摩稜斯克戰役基本結束,戰役遲滯了德軍向莫斯科推進的速度。

鑒於以上情況,希特勒放棄包圍戰術,「巴巴羅薩」行動進行了4個星期,希特勒及其最高統帥部清楚地意識到,雖然遭受到人員及物質的巨大損失,但蘇聯仍未崩潰,德軍中央集團軍群兩翼在蘇軍的反攻下遭到削弱,希特勒決定將中央集團軍群的坦克,調往北方集團軍群和南方集團軍群作戰,他認為德國應用經濟上的打擊來摧垮蘇聯,希望德軍快速攻佔列寧格勒及南方的烏克蘭。

意見很是不一致

對於納粹德國來說,拿下烏克蘭的糧倉和油田至關重要。對蘇聯來說,烏克蘭也是必保的。此時,德軍已經兵臨烏克蘭首府基輔,如何守衛基輔,蘇聯指揮中樞卻出現了嚴重分歧。

1941年7月29日,朱可夫打電話給斯大林,準備當面匯報自己對基輔保衛戰的打算,斯大林在辦公室接見了朱可夫,當時在場的還有蘇聯總政治部主任梅赫利斯——此人自私、狹隘,經常向斯大林打朱可夫的小報告。

斯大林有一個特點,聽部下匯報的時候,不喜歡坐著,總是捏著煙斗,哪怕煙斗滅了,也要捏著煙斗在房間裡走來走去,時不時停下來,走近對方,用煙斗理理鬍鬚,注視著對方。他不願意說話,說話時聲音很低。斯大林不喜歡笑,笑也不發出聲。用朱可夫的話講:「斯大林意志堅強,性情深沉,目光銳利,但容易衝動。」

當斯大林聽到德軍有可能向堅守在基輔的蘇軍西南方面軍實施包圍時,腳步停了下來,他問:「你的建議是什麼呢?」朱可夫回答說:「首先,應從西部方向加強1個集團軍給西南方面軍。」調1個集團軍過來?斯大林馬上打斷他的話:「你怎麼了?難道你認為可以削弱莫斯科方向的防禦嗎?」朱可夫說從西部,也就是從白俄羅斯調1個集團軍加強給烏克蘭方向,而白俄羅斯當面就是莫斯科,所以斯大林說「難道你認為可以削弱莫斯科方面的防禦嗎」,朱可夫說:「不,斯大林同志,我不是這樣認為的。我是想,這個方向的敵人暫時不會向莫斯科方向推進,我們可以在半個月內從遠東調來8個師,來加強莫斯科方向的防禦。」接著,他談了自己的意見。這時梅赫利斯發言了,他挖苦朱可夫說:「你是不是想把遠東送給日本人呢?」要從遠東調來8個師,那遠東防禦就會受到削弱。朱可夫看了梅赫利斯一眼,沒理他。

朱可夫繼續對斯大林講:「我們一方面向中央方面軍加強兵力,一方面將西南方面軍立即撤出,撤過第聶伯河,使得西南方面軍和中央方面軍形成一個拳頭伺機打出去。」西南方面軍擔負著基輔的防禦任務。斯大林聽完以後,捏著煙斗走近朱可夫,這時候煙斗已經滅了,他用嚴厲的目光盯著朱可夫,問了一句:「那基輔怎麼辦?」

朱可夫感到最關鍵的時刻到了,他知道放棄基輔和斯大林要堅守基輔的理念不一致,但他豁出去了,他要把自己的想法講出來,他說:「作為總參謀長,我有責任建議——放棄基輔。」當時斯大林沒有說話,仍然看著朱可夫。但朱可夫還是把自己的想法說完了,他說:「放棄基輔後,我們可以在西部方向馬上組織反突擊,奪回葉利尼亞突出部,如果不奪,德軍很可能會利用這個突出部,作為橋頭堡進攻莫斯科。」

朱可夫最後一個尾音還沒發完,斯大林突然火了,他厲聲喝道:「哪有什麼反突擊!把基輔交給敵人,虧你想得出!簡直是胡說八道!」

朱可夫聽到這兒也豁出去了,撕碎龍袍是死,打死太子也是死。他當面反駁:「斯大林同志,如果你認為我這個總參謀長只會胡說八道的話,你把我的職務撤銷好了,把我派到前線去,或許在那裡我會對祖國有點用處。」在場的人愣了,斯大林在蘇聯就是真理啊!房間裡靜得可怕,好半天斯大林才說了一句話:「請你冷靜一下,沒有你,我們更行。」

朱可夫接著說:「斯大林同志,我是一名軍人,隨時準備執行最高統帥部的任何決定,但我對形勢和作戰方法有清醒的認識,我相信我這個建議是正確的,我和我的總參謀部怎樣想的,我就應該怎樣向你匯報。」斯大林還在擺弄煙斗,他平靜下來了,說:「朱可夫同志,冷靜些。請你先出去,我一會兒叫你再進來。」朱可夫推門而出。

方面軍司令被打死

《戰爭就是這麼回事兒:袁騰飛講二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