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認識一下唐朝的文房八寶······粥?【筆墨紙硯等】

繼續在您的新書房裡晃悠。所謂「書房」,跟純粹的「藏書室」不一樣,裡面除了大量書籍以外,還要有一些能供主人閱讀、寫畫的空間和器具,也就是桌椅書架筆墨紙硯這些,我們也要認識一下,免得鬧太多笑話。

您又說了,這也太看不起人了,桌椅筆墨還能不認識?別誇口,就算您是我們唐穿團的忠實老顧客,知道在唐朝「桌子、椅子」可能還不常見,能接受矮書案、低坐床這類傢俱,別的小文房器具您可能還真不熟悉。

比如一說到「筆」吧,您大概直接就往書案上望過去,去找那種插在圓柱形「筆筒」裡的幾支十幾支毛筆了。這個,您還真看不到,因為唐朝的「筆筒」跟您從古裝劇裡得來的概念相差很多,那種專門用來容納大量毛筆豎插進去的「筆筒」,要到明清才普遍出現。

唐朝人說的「筆筒」,或者叫「筆套」,是一截很短很細的長圓筒,大部分是竹子做的,裡面只能塞進去一支毛筆,最多兩支就擠爆了。這種東西您可以想像成現代的隨身裝筷筒,對裡面的毛筆起到保護、保潔作用並且便於攜帶。

您說這桌面上不是明明立著一個木刻的圓筒嘛,跟後來的筆筒長得還挺像,難道不是用來插筆的?嚴肅地答,不是,那個叫「詩筒」。風雅的唐朝文人們平時有了靈感佳句以後,隨手在紙頭上記下來,投入到這個「詩筒」裡,等有時間了再來整理。您要往裡面投筆,可就成處處鬧笑話的傖俗村夫啦。

既然沒有大筆筒,唐朝的毛筆是怎麼放在桌面上的呢?難道就隨手一扔?那當然也不是,唐朝書案上有各種名為筆床、筆船、筆格、筆架、筆山······之類的文具,形式還是很多樣化的,我們只說兩種最常見,最有可能出現在您這個普通學生書案上的儲筆器。

一種叫「筆格」,猛一看像是交警們用來分隔馬路車道的那種「柵欄」,只不過要小得多。大部分是竹木條做的,上下兩三層橫欄,中間開孔供插筆,兩邊的豎條和下腳把整座「筆格」固定住。往橫欄孔裡插筆的時候,記得要筆尖向上,別讓柔軟貴重的毫毛沾地或者被順著流下來的水漚爛掉。

另一種叫「筆山」,這個很多現代書法愛好者還在用。案頭放置一座成山形的陶瓷根雕等擺件,把毛筆也是頭朝上地斜擱在山坳處。這種器具晚唐已經出現,宋以後大大流傳開直到今天。

至於毛筆本身,倒是跟今天的模樣基本相同了。現代我們說到傳統的「文房四寶」,很多人都知道「湖筆、徽墨、宣紙、端硯」,但是在唐宋,最受追捧的卻是「宣筆」,即宣州(今安徽涇縣)出產的毛筆。

再度有請一直支持我們唐朝穿越事業,不,唐代風俗史研究考據事業的大詩人白居易出場,讓他給大家介紹一下宣州的《紫毫筆》:「紫毫筆,尖如錐兮利如刀。江南石上有老兔,吃竹飲泉生紫毫。宣城之人采為筆,千萬毛中揀一毫。毫雖輕,功甚重。管勒工名充歲貢,君兮臣兮勿輕用。······每歲宣城進筆時,紫毫之價如金貴······」

在這些「價如金貴」的宣城紫毫筆中,佔據了頂尖奢侈品位置的是「諸葛筆」。據說這是一個世代把持制筆技術的大家族,東晉王羲之、唐柳公權等大書法家都曾向諸葛氏寫過「求筆帖」求筆。到了宋代,「諸葛筆」更是被炒作得神乎其神,黃山谷《謝送宣城筆》詩云「宣城變樣蹲雞距,諸葛名家捋鼠鬚,一束喜從公處得,千金求買市中無」,成了「有錢也買不到」的特供品呢。

順便說,看到白大詩人形容毛筆「尖如錐利如刀」,您會不會覺得有點奇怪?這可是軟軟的毛刷,又不是鋼筆簽字筆,怎麼會是又尖又硬的樣子?哈,其實跟我們現代人印象中那種又長又粗又蓬鬆的毛筆頭相比,唐朝人最普遍使用的筆鋒還真是比較短、比較尖和硬,因為他們「寫毛筆字」的姿勢跟後世差別很大。

唐朝以前,由於書案矮又要求人們寫字時坐直腰,大家很少把簡牘和紙平鋪在桌面上寫字,而是左手把紙拿起來,懸空捲成一束,右手執筆,懸腕懸肘,在紙面上凌空書寫,右手一邊寫,左手一邊轉動紙卷。這個姿勢使得上半身沒有可憑倚借力的地方,很考驗臂力和腕力,筆鋒短硬,活動半徑小,會比較省勁些。這樣寫出來的字也一般很小而且端正,後來隨著高足傢俱的普及,寫字姿勢的改變,筆鋒加長加軟,那種縱橫飄逸的行草大字才更加流行開。

看完了筆和筆容器,我們再來找找墨和硯台。

作為一個還在讀書的普通學生,您最好別指望書桌上能擺什麼造型奇特、花紋繁複精緻的端硯、歙硯、洮硯、澄泥硯,甚至可能連成條成塊的墨錠也不給您用。市面上能買到的平價墨,往往呈粉末狀或者碎片絲縷狀,黑乎乎的一堆往硯台上一倒,自己磨吧。

這種情況下,您不僅需要一個供研磨的硬質平面(硯台),還需要一個用來磨細顆粒的工具(硯子),否則總不能伸手指去攪墨粉弄得滿手污黑吧?市面上常見的古老實用的「硯」,也就是由這兩部分組成的:下面一片石面平板,上面一隻大小形狀便於抓在手裡研磨的石頭。沒有什麼刻意追求的造型,一切以便宜耐用為主。

唐代是制墨技術發展很快的時期,從魏晉時出現的用漆煙、松煤製成的「墨丸」,在唐朝逐漸普及和定型。用松煙和膠汁調製而成的各種形狀的固體墨錠,質量越來越精良,像祖敏、李陽冰、奚超、奚廷珪等名家制墨「豐肌膩理,光澤如漆」,都是上送皇室使用的貢品。1972年,新疆吐魯番阿斯塔那唐墓出土了一錠長11.4厘米的圓柱形墨錠,上書「松心真」三字楷書,歷經一千多年都沒散碎,是目前所見的最早墨錠實物。您如果用功讀書,將來考上進士做了官,就不愁用不上好墨了。而那時候配合墨錠使用的硯台,當然也會更加高級精美。

唐朝的高級硯台也有好多種形制,說說當時最流行的兩種。

一種叫「箕斗硯」。顧名思義,這種硯台的形狀就像個簸箕,以長方形為主,底部傾斜,便於匯聚磨出的墨汁。據說這種硯開始時很多是取用漢魏晉古建築,比如曹操「銅雀台」上的舊瓦片磨改加製成的。那些瓦片製造時「澄泥以綌濾過,碎胡桃油方埏埴之」[注35](用織物過濾澄清泥沙,加入核桃油反覆捶揉黏土製陶),工藝十分精良,所以用這些瓦片改制的硯台(唐朝前期直接叫「硯瓦」)「貯水數日不燥」,深受喜愛。到唐中期以後,硯匠們直接採用「澄泥法」來做硯,這也是後世四大名硯之一「澄泥硯」的來歷。

另一種著名唐硯叫「辟雍硯」。「辟雍」是古代典籍裡的一種特殊形制建築,一般用作高等學校,特點是房屋外面被一道有水的環形溝渠圍繞住。「辟雍硯」的樣子也符合這個特點,多為陶瓷質,圓形,硯面凸起,硯面與硯壁之間形成一圈環形硯池,在硯面上磨出的墨汁就是流進硯池裡儲存起來的,供您寫字時伸筆蘸用。這種硯從南北朝到初唐時很盛行,因為「辟雍」是全國最高等的學府,那麼這種硯除了實用價值以外,還含有祝願使用者好好學習天天向上、早日考進大學做官的心意。

有了硯台,有了墨,也不能幹磨啊,磨墨的時候還得往硯台上加水才行。

普通人家沒錢瞎講究,用只缺口飯碗盛半碗水放桌面上供磨墨用,也能過活。如果是手裡稍有幾個錢的文人想追究點情調,唐朝市面上各種等級檔次的「水盂、水注」也是花樣繁多。

「水盂」其實就是陶瓷小水罐,常見的口徑一般在3厘米左右,高在6厘米以下,褐色釉和綠色釉是主流,一般都有扁圓的大肚子和收口或細脖子,有梅瓣、葵瓣、石榴、圓筒等多種式樣,以彩條、散點、彩斑、草葉等紋彩裝飾。「水注」跟水盂的樣子相差不多,最大的區別是有引水用的「流」,是往硯台裡倒水的陶瓷杯壺,可以做成龍、鳳、獅、虎、象、鴨、狗等多種形狀。

既然講究了,那就成行成套吧。如果書桌上有口小腹大的陶瓷水盂,那麼可能還有另一種陶瓷水器,是口大肚子小的碗狀物,這是唐朝剛開始出現的新時尚「筆洗」。寫完今天的功課,把毛筆伸進「筆洗」的水裡涮一涮,把墨洗掉,有利於保護筆鋒,唐朝的文人們很流行這種做法,剛才出過場的白居易就有「每一詩成,輒洗其筆」的習慣。唐朝的筆洗大多是算珠形,青釉裝飾有彩斑、花卉、聯珠等紋飾,其規格口徑從8厘米到30厘米以上的都有。您使用的時候要注意區分桌上這些陶瓷罐的形狀——口小肚子大的是用來往硯裡倒水研墨的,口大肚子小的是用來洗筆的,可別弄混了又惹人笑話。

以上說的這幾樣都是用來侍候筆墨硯的,下面來說您書房裡的紙。

首先要明確一個概念:紙在唐朝可不是什麼便宜的能隨便糟踐的東西,在大多數人家看來,供孩子讀書的全部花費裡,「買紙」佔了很大比重。普通的一百張白紙就要賣60文錢(相當於現代的60元人民幣),更精良的「硬黃紙」可能一張就要3文錢呢!晚唐時傳說中名妓薛濤用花草染色製出的彩色箋紙,以及當時的「宣紙」非常有名,這些不易得到的名貴紙就先不說了。

唐朝市面上常見的紙張,主要是麻、籐、楮三種原料製成的,著名產地有益州(現在的四川)、揚州、剡溪等。這些紙張買來送進您書房的時候,一般會裁成大小基本一致的長方形,摞成一沓放在案頭或書架上,您寫字的時候也是一張一張地取用和書寫。如果您文思如泉湧,一口氣寫了長篇大論十幾頁的文章,然後想送給別人看,散著送一沓紙過去也行,但更正式恭敬的做法是把這一張張紙粘連起來,做成我們上面說過的「卷子」,再好好裝潢一下外表,拿出去才比較像樣子。

寫太長文章還有個麻煩之處是寫好的紙張散放在桌面上,容易被風吹走或者卷亂什麼的,這時候就需要另一種文具——「鎮紙」。唐朝已經出現了這種東西,有用銅鐵等金屬做的,像一對帶把手的大長尺子;也有用陶瓷做的,大多是動物造型,即在一矩形、方形和圓形的瓷板上,或立或蹲或臥一隻動物,如瑞獸、獅、象、虎、馬、羊、狗、蛙、雞等;也有因勢將動物底部做成平底的,如龜形鎮。唐人愛獅,最為常見的是獅形鎮,以蹲獅臥獅為多。

好了,筆墨紙硯及其附屬文具基本全了,您就好好地在自己書房裡用心攻讀典籍準備考試做官吧。學而優則仕,等您十年寒窗一舉成名,我們再來給您介紹步入官場之後,即將面臨的其他考驗。

本篇主要參考資料&深度瞭解推薦:

羅平章.唐代書藝與長沙窯文具說略.文藝生活(藝術中國),2011(5) 

朱國偉.唐代器用賦研究:〔學位論文〕.南京:南京師範大學,2008

揚之水.古詩文名物新證(二).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10

揚之水.終朝采藍:古名物尋微.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8

注35:引自宋代蘇易簡《文房四譜》。

《唐朝定居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