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而優則仕,當官上朝啦

八抬大轎太娘炮,騎馬才是高官范兒【交通工具】

晨星隱沒,雄雞報曉,日出前幽暗混沌的長安城大街上,一對紅燈籠搖搖晃晃。家丁們吆喝著「肅靜迴避」「老爺上朝」向皇宮方向走去,跟在他們身後的是幾個身強力壯的轎夫,肩抬手提簇擁著一頂四面圍合、有頂有簾的豎長官轎,邁著穩健的步伐在大街上行走。已經做了官的您,坐在轎子裡的木椅上,隨著平緩搖動的節奏前仰後合、閉眼打盹······

您預想中穿越到唐朝的上朝過程,是不是這樣的呢?真不好意思,恐怕又要讓您失望了。

在歷史上的大唐,無論您是文臣還是武將,如果坐這種人力抬摃的交通工具出門,路上遇到同僚朋友,人家八成會趕緊湊過來問問您身體還好吧?真是的,又沒老到七八十歲動不了,也沒瘦弱或肥胖到畸形變態,沒病骨支離憔悴不堪,怎麼不騎馬呀?這是成心做南朝文士狀裝柔弱扮清高吧?不惹人議論嘲諷才怪。

作為一個年齡適中、健康良好的貴族男子,「騎馬出行」是您日常生活中的第一選擇。

唐朝人騎馬的風氣盛行到了什麼程度呢?即使在最隆重的國家大典如郊祀祭天上,按禮制,皇帝要乘坐最豪華最高級的名車勞斯萊斯……不,乘馬拉人抬的「輅」去行禮,但到了唐玄宗時期,三郎陛下在參加儀式的路上勉強坐車裡搖晃了一路,實在氣悶得受不了,行完禮回來還是改騎御馬跑回來了,從此各式各等金裝銀裹的豪車都只作為擺設跟在出行隊伍裡空晃悠。

皇帝帶頭這麼幹,您也就放下那些無謂的擔憂和借口吧。什麼騎馬會導致羅圈腿;騎得時間長了,腰酸腿疼受不了;馬會亂跑亂跳把人掀下來;露天騎行風吹日曬雨淋損傷肌膚······哪有這麼嬌氣得像婦人似的官員!廢話少說,快去練騎術,把自己曬得又黑又壯、筋骨結實,再配上一襲華麗的圓領缺胯袍,頭裹黑布巾,腳穿黑靴子,腰間束帶上掛一把長刀,騎在高大神駿的突厥馬上,這才是典型的唐朝高富帥形象呢!

在《唐朝穿越指南:長安及各地人民生活手冊》裡,我們曾經介紹過不少唐朝人愛養的寵物,但就沒說到那一種風行全國、人人追捧、最能代表當時審美取向和整個時代精神風貌的動物——馬。趁這機會,我們來補上這一課吧。

大家都知道,我天朝自古就是以農耕文明為主的社會,比起北方草原和西部沙漠綠洲地帶,養馬、騎馬的傳統早年並不盛行。南北朝以前,騎馬也不算什麼上流社會推崇的活動,當時貴族出行還是以坐車為主。那時候社會上比較常見的馬,也以東亞地區原產的蒙古馬、西南山地馬等為主,它們的共同特徵是:矮小粗壯,負重和耐力強,吃苦耐勞,適合作為干體力活的家畜,相對來說好養活。

「五胡亂華」之後,民族和文化大交流,我國西北地區率先發明了馬鐙並在全世界迅速傳播,使「騎馬」這一活動方式的舒適性和效率都大大提高。馬匹種類也引入了多種新鮮血液來雜交改良,到了唐朝,最受貴族們青睞的要屬從西北地區引入的「突厥馬」了。

為什麼呢?您走到大街上,比一比富貴郎君們的胯下坐騎和旁邊用來拉車負重的雜役馬,就知道原因了。「突厥馬」普遍身材高大、脖頸纖細、四肢修長,用唐朝第一愛馬名家太宗李世民的話說:「骨大筋粗,鬣高臆闊,眼如懸鏡,頭若側磚,腿像鹿而差圓,頸比鳳而增細,後橋之下,促骨起而成峰,側韉之間,長肋密而如辮,耳根纖銳,杉竹難方,尾本高粗,掘磚非擬,腹平肷小,自勁驅馳之方,鼻大喘疏,不乏往來之氣。」[注36]

太宗陛下轉了這麼多文,其實就一句話:突厥馬最拉風!騎突厥馬上街的都是土豪!不,權貴!

他自己當然可以這麼說了,人家的第一大嗜好就是收集寶馬。在他名傳後世的收藏品中,突厥馬佔了大部分比重,著名的「昭陵六駿」被後世史學家認為至少有四匹是突厥馬,像「什伐赤」「特勤驃」「颯露紫」的名字都直接來源突厥語音譯,而「青騅」「拳毛騧」「白蹄烏」也被認為有漢語與突厥語的雙關含義。

李世民喜歡給自己收藏的馬起華麗的名字。晚年他曾經從一批進貢的突厥馬中精選了「十驥」,分別起名叫:騰霜白、皎雪驄、凝露驄、懸光驄、決波騟、飛霞驃、發電赤、流星騧、翔麟紫、奔虹赤。另外,他還有一匹在戰場上犧牲的坐騎「黃驄驃」,他的重孫玄宗李隆基的坐騎「照夜白」,都是唐朝皇室的著名御馬。

為了讓您這個現代穿越者瞭解得更直觀些,再多說幾句。您知道20世紀以來全世界最有名最昂貴的「英國純血馬」吧?據說這些純血馬的祖先是被帶到英國的「阿拉伯馬」,而7世紀「突厥馬」的祖先之一也是阿拉伯馬。所以您要想親眼看看唐朝人的高級坐騎長得啥樣,不妨打開電視機,關注一下奧運會專門為歐美有錢人過金牌癮而設置的那些馬術項目——當然,經過一千多年的演變和西方專業養馬人的反覆選育,電視機裡的那些馬應該比唐朝「突厥馬」更符合現代人的欣賞口味。

李世民陛下和馬術俱樂部成員們不會告訴您的是,雖然這些高大漂亮的馬外表神駿、爆發力強、衝刺速度快,有一些還有溫和親人的脾性和不錯的耐力,但它們也有很大缺點,就是普遍嬌氣、容易染病、受不了艱苦條件、很不好飼養。總之,突厥馬是唐朝貴族們掙面子的好夥伴,卻不是勞動人民的好幫手。

您這就問了,哥要騎馬出門的話,應該上哪兒去弄這玩意兒?呃,長安城的東市和西市裡都有「騾馬行」,要買普通坐騎,可以去那裡逛逛。但您別指望那些一般店舖裡會天天有什麼寶馬神駒等著買主。培育一匹良馬要花不少心血和錢財,真正富貴人家會自己養馬,或者通過非公開渠道去弄「官馬」。

買馬、養馬、育馬是唐朝官府特別重視的一項工作。李淵父子建唐的時候,搜光家底再加上向突厥人死乞白賴弄來的戰馬,一共也只有可憐的五千匹,後來打下隴右(今陝西西北至甘肅、青海一帶),建立了官營的大牧場,苦心經營馴養四十幾年,朝廷能控制的官馬超過了七十萬匹,這也成為唐軍橫掃天下最重要的物質基礎。

在唐朝的鼎盛時期,馬匹數量一直保持在這個級數上,這也導致馬的價格比較低,基本上用一匹絹就能換一匹普通的馬。所以您如果是在安史之亂爆發前做官,找找熟人拉拉關係,弄幾匹不錯的官馬來給自己騎著上朝上班還是不太困難的。當然,優中選優、精中選精的那些寶馬神駒,平常官員不用惦記,那都是要送進皇家「六閒」(六處宮廷馬廄)裡去給皇室騎用的,最不濟也會被李林甫、楊國忠這樣的權相瓜分。官馬都會打上各種不同的烙印,讓人一看就知道來歷和歸屬,「偷馬」的念頭也不用動了。

您弄了一匹品相不錯的突厥馬,這就打算騎著出門上朝了嗎?等等,還有不少工作需要先做好。

首先是馬本身,要精心飼養,給上點麥子豆子一類的好料,別捨不得花錢,這樣才能把馬養得膘肥體壯。唐朝人的審美觀有一致性,喜歡肥女也喜歡肥馬。您騎一匹大腿粗壯、屁股滾圓的健馬出門,人人都羨慕,騎瘦馬就是故意搞怪扮丑博眼球了。

馬要洗刷乾淨,把馬鬃修剪整齊,梳成三個辮子,這叫「三花馬」,也是從突厥那邊傳來的時尚風氣。馬尾也要梳齊圈起來縛緊。特別是用來打馬球的乘馬,鬃尾更是必須收拾得利索整齊,否則糾纏在一起太容易出意外。

好馬還得配上一副好鞍才像樣,在唐朝,需要配齊的馬具可還不只「鞍」。

我們從馬頭開始說。為了控制馬匹行走,您需要先配一副「籠頭」或叫「絡頭」,簡單地說就是往馬嘴上套一組帶子,從嘴邊引出兩條韁繩來給您騎乘時握在手裡,用來勒緊或放鬆。跟這組帶子相配的還有一根直棍,兩端有環,可以套進馬嘴兩邊帶子裡,讓馬咬住來禁止它嘶叫,這個棍狀物漢朝叫「銜」,唐朝人叫「鑣」。這是基本的形制,為了顯示您家有錢,您可以用貴重的材料(如犀牛角)來做「鑣」,還可以在幾條帶子上嵌入一朵朵小金花,在馬的額前、鼻端、兩頰上部位置各懸一片金杏葉。這種華麗的配飾叫「鬧裝」,朝廷曾經規定只有四品以上的官員才准這麼炫耀。

接下來是馬背裝置。一個好消息是,唐朝的馬鞍已經基本演變成今人熟悉的模樣:前端翹起,後翹傾斜,便於騎手騙腿上馬,也便於騎手卡坐在鞍中不容易前後滑下來。大部分馬鞍是木胎的,外面用各種材質裝飾。唐朝出現過銀裝鞍、瑜石(黃銅)裝鞍、烏漆裝鞍、寶鈿金裝鞍(金鞍外鑲各種細小寶石)等。

馬鞍並不是直接套在馬背上的。為了減少馬匹皮膚與硬物摩擦出血感染的概率,鞍下至少要墊一層褥子,也就是「韉」。這個一般是氈子做的,更華麗些可以用獸皮做,比如李世民陛下就曾經給自己的近身衛隊配備了「虎皮韉」的制式裝備,呼啦啦一大群跑出來十分威風。

如果您是在下雨下雪天出門,為了防止路上的泥水濺髒衣服,還可以在「韉」下面再墊一層「障泥」。這東西一般比較寬大,垂到馬腹,講究用錦來做,李白寫過「銀鞍白鼻騧,綠地障泥錦」。

為了固定鞍韉,要向馬胸、腹、屁股引出帶子加以系結,這些繫帶也各有專門名詞稱呼,就不一一介紹了哈。帶子上各部分也經常懸掛金屬杏葉作為裝飾,「杏葉」在唐代是一個統稱,其實這金屬片的形狀很多,有卷草、寶相花、鸞鳥、鴛鴦、麒麟、獅子等,質地則有銅、銀、鎏金、玻璃寶石鑲嵌的。

要置辦全這樣一套馬具,花費的錢說不定比買馬還多。不過也有好消息,後世很多人知道的「蹄鐵」,也就是給馬蹄套上鐵掌,據說在唐朝還沒出現,這筆錢您可以省掉。反過來說,您可以穿越過去以後在唐朝率先發明出「鐵掌」,畢竟這種裝備對於保護馬匹、提高使用效率是很有好處的。

郎君您的出行工具這算準備全了,晨交五鼓,坊門開啟,叫個家奴牽馬,這就去上朝吧。呃,您問您走了以後,如果家裡的夫人也想出門,該乘坐什麼樣的交通工具?

好說好說,如果家裡不止一匹馬,那女眷娘子們也依樣另準備一套馬具,跟男人一樣,騎馬出門,一點兒問題也沒有。當然如果是「知禮守法」的大家族,不願意讓路人看見高貴娘子的臉容身形,可以另外準備一套「冪籬」,也就是斗笠形帽子邊沿垂一圈黑色長紗,戴上以後把臉和身體一起籠在裡面。不過這玩意兒只在唐初流行,高宗以後娘子們嫌麻煩,紛紛不戴了,光天化日之下招搖過市,法不責眾,也拿她們沒辦法。

騎馬畢竟容易累,唐朝女性出門,還有另一種比較常用的交通工具——牛車。

對啦,不是馬車、騾車,而是牛車。為什麼呢?大概因為牛的力氣大、走路慢、拉車穩當吧。弄一頭毛色鮮亮的壯牛,套上轅駕上車,車身兩邊各有一個碩大的圓形木輪——注意,唐朝街面上可沒有四輪車,因為我國古代一直沒能解決四輪車的轉向技術,直到清朝,無論多豪華的實用車都只有兩個大輪子,坐上去顛簸得要命。

也因為只有兩個車輪,車廂就不會太大。門朝前開,娘子們被扶著從前門鑽進車廂。裡面可沒有讓她們能垂腿坐的地方,車廂底板是全平的,她們只能盤著腿坐在褥墊上,有的車廂連左右窗戶都沒有,光線昏暗,空氣憋悶。再加上牛拉車慢慢騰騰、沒硬化的路面坑坑窪窪,在唐朝坐車實在也不是件舒服的事,所以脾氣急點兒的女性都乾脆騎馬去了。

如果實在是不能騎馬(比如懷孕了)也不願意坐車,那麼還有一種可選擇的工具,不算流行,也時不時能見到,那就是用人力抬的——當時一般還不叫「轎子」哈,多數是叫「肩輿」「步輦」「腰輿」「簷子」。

唐朝這種人力抬的乘坐具,大部分也跟後世的「八抬大轎」長得差很多,因為它是四面透風不加擋板或者擋板很低的。有興趣的客人可以在網上搜一搜著名的《步輦圖》,或者拿過《唐朝穿越指南:長安及各地人民生活手冊》這本書來看看封面,圖裡太宗李世民坐著的東西就是唐朝最常見的人力坐具。

就因為它四面不擋隨便路人看,女性坐這東西出門上街還曾經被認為是「過為輕率,深失禮容」[注37],被精神文明辦下令禁止過,後果當然是禁止不了。跟騎馬坐牛車相比,坐人力抬的工具是最穩當、最舒服的,所以這個東西在老弱病殘孕人群間挺受歡迎的。

至於後世那種封閉式的「轎子」,在唐朝倒也不是完全沒出現過,但極其罕見,似乎只是皇后公主這一級別的女性才能用的高級乘具,而且樣子也是橫扁的長方體而非豎長形,整體像是一座小屋子被原樣做成了移動體,還保留著飛簷屋頂、直欞窗等元素。老實說,您要指望在街上看見一具比較像「八抬大轎」的東西,可能性很小。

牛車、輦輿這類交通工具,唐朝男人坐不坐呢?應該說也坐,在長途旅行時、病弱疲累時、想顯示自己清高悠閒的風度時、玩復古范兒的Cosplay時……不過當時整個社會崇尚的還是健康豪邁的陽剛氣質,所以總的來說,從皇帝到宰相到文人學士,能騎馬時大家還是更願意騎馬。這種風氣一直延續到北宋,那種古裝劇裡「武官騎馬,文官坐轎」的現象,要到南宋以後才出現,客人您穿越之前記得認準朝代喲。

本篇主要參考資料&深度瞭解推薦:

孫機.中國古輿服論叢.北京:文物出版社,2001

(美)謝弗著,吳玉貴譯.唐代的外來文明.西安: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5

注36:此段文字引自《玉海》卷一四九,《唐會要》卷七二亦收入此文,但錯訛字較多,吳玉貴先生據《玉海》勘誤。

注37:引自《舊唐書·輿服志》:「百官家口,鹹預士流,至於衢路之間,豈可全無障蔽。比來多著帷帽,遂棄冪籬,曾不乘車,別坐簷子。遞相倣傚,浸成風俗,過為輕率,深失禮容。前者已令漸改,如聞猶未止息。」

《唐朝定居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