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上朝不戴冕,宮廷勁吹休閒風【朝會服裝】

繼續我們的穿越上朝之旅。

當您騎著馬來到皇宮門前,在指定地點下馬後,跟一群同樣等著上朝的官員同事們會合。天還沒大亮,光線朦朧幽暗,一時不大容易看清人臉,借此機會,建議您先認真打量打量同僚們的穿著,對照您自己,有沒有穿錯上朝的衣服行頭。

為什麼要謹慎小心到如此程度?因為官員上朝的衣裝也是禮儀要求的一個重要內容,而唐朝(以及所有朝代甚至包括現代)對於「不同場合要穿什麼樣的衣服」都有嚴格規定,穿錯穿亂了小則受人嘲笑,鬧大了還可能有生命危險呢!

您說啥?知道「上朝」是最嚴肅隆重的一種儀式,所以把家中衣櫃裡最煩瑣正式的衣服翻出來穿上不就得了?想得美,您以為「上朝」只是「一種」儀式?我國大部分古代王朝的「朝會」都至少分成常朝、朔望(每月初一、十五)朝、至正(冬至、元旦)朝三種,如果再加上經常跟朝會一起舉行的各種活動,比如祭天地、祭海岳、祭社稷、祭百神、祭戰敗死鬼······臨軒冊命(站在正殿屋簷下封拜王公重臣)、接見外國外地使者、檢閱軍隊、過各種節日等,類型沒上百也有三五十種,而各種朝會活動要求穿著的禮服衣飾往往也各不相同。這些都明文記載在當時的禮儀資料裡,由「三省六部」之一的「禮部」統一掌握和考核。

您說從禮部搞一份「穿衣指南」,對照著每天換衣服就行?想得太簡單了,那些白紙黑字的記載是「明規則」,當時社會上官場裡還有另一種流行的「潛規則」,大家心照不宣地都不按官方規定穿衣服,而統一穿成另一種形式。帶頭這麼幹的不是別人,正是當朝的皇帝陛下。

我們先說皇帝上朝都穿啥吧。

在現代電視頻道播放的「古裝劇」裡,除了清朝服裝比較特殊以外,其他任何朝代,無論是什麼日子,只要一說「上朝」,皇帝大都是一身黃不啦唧、寬袍大袖的亮閃閃廉價化纖衣料,頭上頂個「冕」,也就是前後都有垂珠流蘇的高冠,往大殿高位上一坐,開始聽台階下奸臣和忠臣吵架。這一幕,至少在唐朝,您其實是不可能看見的。

為什麼呢?因為唐朝皇帝的十四種禮服裡,根本沒有「黃袍+冕」這種組合。哪位天子敢穿成這樣出來見人,打個比方,就好像現代國家領導人頭上頂個英式高禮帽,上身穿件圓領花T恤,下面套條牛仔大褲衩,腳上再來一雙塑料拖鞋,真能把人給活活笑死。

「黃袍」和「冕」這兩種穿戴,唐朝皇帝確實都往身上招呼過,但它們屬於不同的系統,不應該同時出現。簡單地說,「冕」是屬於正式禮服體系的。「黃袍」是常服休閒裝。

就連「冕」這種冠帽本身,也是一種很複雜的東西。大家可能覺得「冕」就是一種束在頭頂上的長方形硬板,前後都有垂珠串(叫「旒」),但其實禮儀制度裡等級最高的「大裘冕」,卻是前後都沒垂串的一塊光禿禿板子。而其他幾種:袞冕、鷩冕、毳冕、冕、玄冕,板子前面垂的珠串分別有十二旒、八旒、七旒、六旒、五旒,禮制規定穿戴的場合都各不相同,坑爹吧?

可是,冠冕的變化還是這些禮服裡最容易弄懂的部分呢,因為它們的差別也就是垂旒數量不同,別的都大致一樣:冕板的表面是黑色,裡面是淺紅色,用一支飾金的玉簪穿過去固定在裡面髮髻上。另有一組帶子(纓)從冠上穿出來,繫在下巴下面打個結,同樣起固定作用。還有一組耳塞(黈纊)垂下來擋在耳洞旁邊,防備大臣進諫時吼得太大聲把皇帝震聾……呃,這是說笑話,其實這是和「垂旒」一起提醒皇帝「別看得太清楚,別聽得太明白」,因為「水至清則無魚」,做天子的最好「無為而治」。

皇帝配著這幾種「冕」而穿的禮服,在您這個外行看來,可以概括為:黑色大袖外袍,紅黃色系下裙,有些地方露出白色的中衣。外袍和下裙上都有繁複華麗的花紋裝飾,另外還有一大堆配飾如劍、佩、綬、鞶帶、大帶、蔽膝等,就不詳細說了。跟冕服配套的鞋子叫「舄」,可以理解為一種淺幫的重木底鞋,跟唐人平時常穿的靴子不同。

理論上,皇帝祀天地、登基、祭太廟、舉行成年禮、納皇后、元旦(農曆新年)受朝賀、冊拜王公、祭海岳、祭社稷、饗先農、祭百神都應該穿各種冕服,不過實際上嘛······

實際上,大裘冕、鷩冕、毳冕、冕、玄冕這幾種,唐朝皇帝基本上誰都沒穿過,做出來純粹當擺設的。只有垂十二旒的「袞冕」他們還真正穿一穿,每年就折騰一次,元旦朝會這天應觀眾要求穿出來曬一下。

您問為什麼?道理很簡單,這些禮服實在太煩瑣笨重不方便行動了,還全都是貴重好料子做的,全套十大幾件,怎麼也得有個幾十斤重,穿戴上就是活受罪。所以當時御用畫家們給皇帝畫的「標準像」上,如果皇帝正穿著「袞冕」,那他的姿勢準是——雙臂伸開,一左一右兩個內侍扶架著,一鬆手就被壓倒在地狀。

除了元旦曬冕服,還有一個每年一度的重要大朝會,冬至。這天皇帝要曬另一套高端禮服——通天冠服。

通天冠,怎麼形容這種帽子呢?您可以想像一下現代古裝劇裡諸葛亮常戴的那頂冠帽,硬硬的,向後方斜上翹捲起,帽尾略舒展開,面上有一道道豎稜(梁)。唐朝皇帝戴的「通天冠」總的來說也是這樣,通體呈黑色,更高更多梁,前面有金色山形裝飾,也是用簪子穿過髮髻和冠帽固定,另有纓帶繫在下巴下面。

跟通天冠配套穿的禮服,就不是黑色外袍了,而以紅色為主,絳紗外袍,紅羅裙裳,絳紗蔽膝,黑舄鞋子。另外還有一堆中衣內衣配飾等。也是按書面規定,皇帝「冬至受朝賀、祭禮回來、跟群臣一起宴樂、行養老禮」都要穿戴通天冠服,但事實上大多時候皇帝肯在「冬至受朝賀」這一天委屈自己套一次這衣服就不錯。

除了冕服和通天冠服,皇帝的禮服還有緇布冠、武弁、弁服、黑介幘、白紗帽、平巾幘、白帢等種種名目,您還想聽下去嗎?不了?那就知道一下算了。

說了這麼多,您問皇帝平時上朝到底穿什麼?呃,這又是另一個複雜的問題……

別打了別打了,挺疼的。這也不怨我啊,唐朝皇帝一個比一個追求個性,本來上面這些按周禮復古出來的傳統禮服就夠繁複多樣了,他們居然還不滿意,以各種理由罷穿。第一個開歪風帶壞頭的就是太宗李世民陛下,他是青少年時代成天騎在馬上瘋跑,自由慣了,看那些配件一堆的寬袍大袖長裙子怎麼都不順眼,於是找借口自製了一種「翼善冠」,是一種不太大的硬質帽子,戴著比較方便,往頭上一套固定住就行。戴這種冠,穿一套白練布裙襦,他陛下就這麼上朝,連元旦、冬至,每月初一、十五的大朝會都這樣一身素白地混過去,冕服和通天冠服全部拒穿。

平時的日常朝會呢?他還是戴「翼善冠」,但是有時候連「白練裙襦」都嫌麻煩(「裙襦」還是長衣拖地的中原古製衣服),人家要穿便於騎馬的背心馬甲長褲,當時叫「褲褶」。

「褲褶」是南北朝大動亂時期流行起來的一種武官服裝,到唐初,尚武風氣還是很濃,無論是皇帝大臣還是普通士兵都很喜歡穿這種利索合體的束腰背心+肥腿長褲,所以官府也把它定為禮服,上朝的時候皇帝和文武大臣都可以穿戴。

不過幾十上百年以後,天下承平日久,「褲褶」漸漸不流行了。於是到了唐玄宗時期,三郎陛下恢復了元旦朝會穿袞冕服、冬至朝會穿通天冠服的規定。除此之外,他還是一身帕頭圓領袍的常服來出席其他朝會,於是您所習慣的「黃袍上朝」終於出現啦,因為天子的常服是以赭黃袍為主的。

這十四五種皇帝的禮服常服,已經看得您眼暈了嗎?別啊,下面還要說大臣們的衣服呢。您知道大臣們光禮服就有多少種嗎?

深吸口氣,告訴您——二十一種。

搭把手,您趕緊起來。別跑啊,客人您要是實在不願意聽我把這二十一種禮服一一念叨一遍,咱們就長話短說,只挑跟「上朝」有關的隨便講講。

作為唐朝的大臣,您決定今天朝會打扮的標準是:跟著領導風格走!

如果是冬至、元旦這樣的大朝會或者大祭祀,您所侍奉的這位天子會穿袞冕服、通天冠服或其他正式禮服,那麼您也至少穿上正式「朝服」吧。

大臣們無論幾品,正式的「朝服」全都是紅色外袍,黑領,黑袖邊,白色裙裳。五品以上配飾比較多,六、七、八、九品依品級減少劍、佩、綬、簪等。總之如果大家都穿朝服,宮殿裡就到處紅彤彤一片,看著倒是挺喜慶的。

如果您是在李世民陛下手下打工,今天這種朝會他一般都只戴「翼善冠」,穿「褲褶」,那您也緊跟天子的運動風格,戴上他特意賜給大臣的「進德冠」,自己也弄一身利落合體的背心束腰長褲裝。

至於您能穿的「褲褶」的顏色,朝廷也有明文規定:三品以上大官穿紫色,四品和五品官員穿紅色,六品和七品官員穿綠色,八品和九品官員穿深碧色。衣料等級也要隨品級而變化。

如果您穿越過去的時代更晚些,到了玄宗以後了,那麼皇帝上朝裹帕頭穿圓領袍,一身休閒裝,您這個當下屬的最好也別穿得太嚴肅隆重。跟皇帝一樣,頭上裹條黑紗布巾,身穿圓領袍,腰束革帶,腳穿靴子。當然,您穿的袍子顏色可千萬不能跟皇帝一樣,否則真有掉腦袋的危險。

事實上,唐朝皇帝常服衣袍的專用顏色「赭黃」,是一種接近橙色、赤色的黃,跟後世大家熟悉的「明黃」並不一樣,要深很多。而且在唐朝前期,也並不禁止臣民百姓們穿黃色衣服,甚至還規定過「六品以上官員服色用黃」,以及「流外官、庶人、部曲、奴婢,服色用黃白」,只不過後兩種黃都是色調偏冷淡的檸檬黃之類。禁止臣民穿黃色是後來的事了。

百官的常服衣料和顏色,從唐建國的武德年間就做了明確規定:三品以上高官王公,可以穿大團花的綾羅紫袍,束金玉飾腰帶;四品和五品官員,可以穿小團花的綾羅紅袍;六品官員,穿絲布交梭雙綾黃袍,七品穿綠袍,束銀飾犀帶;八品和九品穿青袍,用黃銅帶。所以如果大家都是穿常服上朝,殿堂內外會五顏六色、花團錦簇、熱鬧非凡。 

我勸您「隨大流」跟大家穿同一類衣服上朝,還有另外一個原因,那就是「朝服」以及其他類型的禮服,具有特別嚴肅重要的意義。如果某天朝會別人都穿著休閒常服,就您自己一身絳紗公服地出現,別人一看,很可能趕緊躲得您遠遠的,竊竊私語議論:「某公今日是要彈劾同僚,還是想死諫聖上?」

那些專門負責監督官員的各類「御史」,在朝堂上進行批評告發時,確實都會穿上他們特殊的禮服衣冠,叫作「法冠」或「獬豸冠」。「獬豸」是我國古代傳說裡的一種獨角獸,有能分辨正邪的特異功能,發現奸邪人物,就用角把他頂倒吃掉,是公正的象徵。即使不是御史,別的大臣在穿常朝日忽然穿著嚴肅端正的禮服上朝,往往也表示他有令人不愉快的話要說,皇帝看見都會虎軀一振正襟危坐,做好挨罵挨諫的心理準備。

說了半天,忽然發現還忘了一件上朝必備的重要工具——笏板。

無論您穿什麼衣服上朝,手裡拿一個用玉、象牙或竹片製成的笏板都是必不可少的。上朝要奏給皇帝聽的事項,可以把大綱先寫在笏上,省得自己到時候一緊張一激動忘了要說啥。朝會時聽了皇帝的指示,也可以把要點記在笏上,回去再慢慢整理。

本來「笏板」也就起一個記事本和禮儀道具的作用,不過在我大唐,熱血男兒到處都是,笏板也被開發出了新用途。比如說,忠臣到叛賊軍中,談著談著義憤填膺,劈手奪過旁邊叛軍官員手中的笏板,衝上去死勁敲打叛賊頭領,差點沒把人直接打死······[注38]

總之,唐朝皇帝大部分時候上朝是不戴冕的,唐朝大臣那多達二十幾種的禮服(包括祭朝、朝服、公服)也經常是都不穿的,大家都一身休閒裝(常服)上班辦公,節能環保方便舒服,十分符合先進思潮。在這一點上,您選擇穿越到唐朝真是一個明智的決定。

本篇主要參考資料&深度瞭解推薦:

李怡.唐代文官服飾文化研究.北京:知識產權出版社,2008

注38:《新唐書》列傳第七十八:翌日,(朱)泚召(段)秀實計事……秀實戎服與休並語,至僭位,勃然起,執休腕,奪其象笏,奮而前,唾泚面大罵曰:「狂賊!可磔萬段,我豈從汝反邪!」遂擊之。泚舉臂捍笏,中顙,流血衊面,匍匐走。賊眾未敢動,而海賓等無至者。秀實大呼曰:「我不同反,胡不殺我!」遂遇害,年六十五。

《唐朝定居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