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您成功穿越到唐朝以後,面臨的主要困難,除了語言不通以外,就是禮節方面的無知懵懂了。
我們現代比較平等寬鬆的生活氛圍,是經過多少代人努力鬥爭才爭取來的,古代可是等級森嚴、繁文縟節相當多。一個所謂「有教養的士人」,青少年時代很大一部分精力都得用來學習和遵循各種禮法規矩,走出家門進行社會交往時才不會被人笑話或者遭遇更慘痛的後果。您這個直接從現代社會穿越過去的異星人,要想平安度過最初幾個月適應期那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比如說,每天早上起床以後,您被奴僕督促著要去父母房裡問安,進門以後怎麼做呢?站在當地一伸手說:「爸媽給我今天的零花錢。」——小心快閃!看您那脾氣暴躁的老爺子,隨手抓起身邊個什麼東西就丟過來砸您了:「誰家畜牲如此無禮!拉出去打!」
可憐見的,給您揉揉頭上的腫包,這就是沒有下跪磕頭習慣的後果啊······您說您接受教訓了,以後見人就磕頭?那也不行,亂磕一氣同樣會鬧笑話。
譬如說您穿越成的這位是個官員,一大早跑進皇宮去上朝了吧。您覺得上朝的時候肯定要行最隆重的禮節,大家一起對著皇帝三跪九叩是嗎?那咱們就來看看。
負責指揮行禮的官員一聲號令,殿內殿外的上朝官員同時雙膝跪倒,您「咚、咚、咚」地連磕三個響頭,直起身來,第二次跪倒,又「咚咚咚」磕頭三次,再起身,第三次跪倒,「咚咚咚」,好,這算完成「三跪九叩」了。您抬頭看看?
前後左右一大群官員已經不圍觀皇帝,改來圍觀您這個奇異生物了。還有幾個急赤白臉拿著朝笏走出隊伍彷彿要揍您的,八成是要彈劾您「亂朝」的御史。上面的御座上,被您搶了風頭的皇帝也是臉色鐵青,可能已經有皇家衛士走過來要拎著您脖子丟出殿外,順便罰扣一個月工資······
所以說,想當然是不行的,輕信那些不嚴謹的古裝電視劇和小說更會害死人。今天我就來跟您說說唐朝人最經常用到的一些身體性禮儀吧。
還從一大早起床說起。古代講究「晨昏定省」,也就是沒有特殊情況的話,早晨和晚上您都要去向父母問安。到了父母居室的門外,先隔著門問一聲可不可以進去,或者讓侍候的奴僕轉達,得到允許以後,才能進門。
見了父母,下跪,一邊問著「大人夜來可曾好睡」之類的話,一邊彎腰輕輕磕個頭——您不要覺得這麼彆扭,那啥「男兒膝下有黃金」之類的論調,是近古以來才有的,中古時代人們都很習慣動不動就下跪,真的。
不信您抬頭看看,您的父母大人無論是在臥床上躺著,或者正盤腿坐在一具矮矮的榻床上梳洗,或者已經坐到食案前開始吃早飯了,他們的重心都很低,離地不太遠,因為大家都還是更習慣使用傳統的非高足傢俱嘛。這樣您要表達親近尊敬的感情,身體自然而然就會彎下去,在離他們較近的地方跪倒,叩頭以後直起腰,就勢坐在自己小腿上,以平視或略微仰望的視線與父母對答談話,大家都覺得比較舒服。
如果不這樣,而按照我們習慣使用桌椅板凳等高足傢俱以後養成的習慣,您進門以後鞠個躬,然後雙腿併攏站直跟父母說話,而父母坐得很低,變成他們要抬頭仰望你,說不了幾句脖子疼還是次要的,主要是這一上一下的俯仰尊卑感完全顛倒,老爺子越說越暴躁是肯定的了······
正因為中古以前「跪」和「坐」的姿態位置差別不大,大家對於「跪」這個禮節並沒有太多屈辱感。您進朋友或者長輩家,向主人屈膝跪拜一下,主人不管答禮不答禮、還拜不還拜,他也都在地上或者矮床上屈膝待著,模樣跟您差不多。等發展到後世,大家都去坐椅子了,您進門跪在地上磕頭,而主人坐在椅子上蹺著二郎腿剔牙,居高臨下地問話,這樣的情形才讓人感覺很屈辱,那個時候人們也就不再隨便輕易地行跪拜禮了。
而且,跪拜禮和跪拜禮也不一樣。您平常日子去向父母問安,跪倒以後快速地用額頭碰一下地面就直起腰,這樣就行了,要想再隆重一點,花點力氣讓額頭在地面上碰出響聲,這個禮叫「頓首」,近代俗稱「磕響頭」,在唐朝是卑幼對尊長的日常性禮節。平輩也可以行這個禮,您去朋友家拜訪,對朋友叩個頭,朋友也叩個頭回禮,然後大家跪坐著說話,誰也不欠誰。
比「頓首」禮節輕一點的,叫「拜手」,用在更加隨便一點兒的場合。比如您跟父母聊著天,老爺子誇了您一句「昨天寫的字有進步」,乖寶寶您需要謙虛遜讓一下,嘴裡說著「承蒙大人誇獎誠惶誠恐愧不敢當」之類的話,兩手在胸前拱抱,頭也低下去,腦門碰到手就行,不用磕地,這就叫「拜手」或者「空首」,簡稱為「拜」,是所有跪地禮裡最輕的一種,應用也比較廣泛。
如果需要行很隆重的大禮,比如說您今天要去當兵服役,可能再也回不來了,那麼拜別父母的時候,您需要「稽首」。來來,跟我一起做。
首先雙膝跪倒,慢著點,慢慢跪,這個禮的精髓就在一個「慢」字。慢慢彎下腰,雙臂伸直,舉過頭頂,左手在頭上壓住右手,跟著身體一起往前彎倒,直至右手掌心接觸到地面。這時候您的頭也彎得跟地面很近了,慢慢叩在地上,位置是在手臂圍成的圈子裡,膝蓋前、手掌後。
咦,不要動,不要動。稽首可不能像頓首那樣頭一觸地即起,您得保持這個彎腰伸臂叩頭的姿勢一定時間,拿出做瑜伽的毅力來吧您······您問保持多久?唔,最穩妥的辦法是支起耳朵聽著,聽頭上那個受禮的人發話示意您可以起來了,您再收動作爬起來。「稽首」這個大禮對行禮人的身體條件要求還是挺高的,所以很不經常施行,一般都是在最隆重的場合,臣拜君、子拜父、徒拜師才行此禮,而且對於特殊人群,比如身體僵硬衰弱的老臣、身上穿了硬甲的武將,都有優惠減免政策。
順便說一聲,和尚道士們也動不動跟人說「貧道稽首了」,但您要期待他們也像正常人一樣屈膝跪拜,那可就上當了。人家宗教界人士一向主張自己有特權,在家不用拜父母,上朝不用拜皇帝(為此一直跟歷朝歷代官方掐架),號稱「稽首了」,其實只是向您彎腰一拱手或合十,完事兒。
既然說到這兒了,咱們再講講日常生活中各種不需要跪地的禮節。
大家要知道,唐朝即使是首都和皇宮裡,硬化的路面也很少,絕大部分室外道路都是黃土朝天,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這種情況下,如果兩個熟人在大街上遇見了,要求雙方必須下跪叩頭打招呼,那真是對衣服的摧殘啊······假如您穿越過去以後人緣不錯,到處都能遇見熟人,下雨下雪就乾脆別出門了,不然走兩步往泥水湯子裡「啪嚓」跪一下,剛起來沒走幾步又「啪嚓」跪下······所以從實際需要出發,在室外要求士人行跪拜禮的情況就並不太多。
您正常騎著馬出了家門,在路上遇見個平輩或者晚輩的熟人,如果您急著去辦事,不想耽誤太多時間,那麼在馬上抱拳拱拱手,問個好擦身過去,這也算是打過招呼了。不過這種方式是最簡便輕慢的禮節,如果對方是個很計較的人,那麼很可能會因此對您心生不滿,覺得您看不起他。
有教養有禮貌的士人,哪怕是面對晚輩,也應該停住馬,至少做個要下馬的姿態(對方這時候一般會上來扶住您不讓下來),再客氣一點兒就真下了馬,站著跟對方拱個手,或者更親熱地拉著他的手,說上幾句客氣話,再上馬各自走開,這是比較穩妥的禮節。
再恭敬一點兒,比如遇見了長輩,那麼不但要趕緊下馬,還要「長揖」。站著雙手高舉過頭交握,深深地彎腰撅屁股,握在一起的手盡量接近地面,腰也彎成至少九十度,低頭看地,聽到對方發話再直起腰站好。「長揖」比「拱手抱拳」的份量重多了。
當然,如果在街上遇到的是那種特別需要巴結的或者威權極重的高官,比如您那個暴躁自大的頂頭上司,或者負責京城治安的「京兆尹」,再或者宰相甚至皇帝……就別可惜您那剛上身的嶄新外袍了,該下跪磕頭的別猶豫,哪怕身前是一攤馬糞呢,渾身臭烘烘的總比被抓去打板子強。
以上說的都是剛見面的時候打招呼的禮節,如果您遇到的是個利索人,客氣兩句各自走掉去辦事,那還好。如果不幸遇上個話嘮,有事沒事都得扯著您長篇大論一番,從白天又寫了新詩一直閒聊到前天他家馬下了駒子,您又不好意思扭頭就走,支耳朵聽著也插不上話,手腳都不知道往哪兒放,這怎麼辦?
要是在室內,您跪坐著聽尊長說話,那好辦,並腿跪地,屁股壓在小腿上「正襟危坐」,雙手放在自己大腿上,挺直腰,這就是一種很標準很有禮貌的日常姿態。如果尊長正在很生氣地罵您,或者您要表達自己戰戰兢兢謙卑待罪的心情,那麼往前一拱,雙手撐地,彎腰低頭成跪姿,時不時再叩個頭表示謝罪,這也就可以了。
但要是站立著聽人說話呢?那麼我就得跟您講一講唐朝十分流行,但現在已經沒多少人知道的「叉手禮」了。
您站在街邊,向偶遇的長輩長揖,對方拱手還禮,雙方直起腰,長輩開始八卦:「聽聞白樂天······」這時候您臉上保持恭敬的微笑,抬起雙手,以左手緊握右手,左手小指向右手腕,大拇指向上,右手四指伸直,手掌虛掩住自己胸口,但不能實按在胸上,要懸空著,保持姿勢不准動——這個就是標準的「叉手禮」了,長輩看到您一直在行這個禮聽他說話,估計會挺高興地繼續說下去,然後您就可以發揮上課聽講時練出來的功夫神遊太虛了……
「叉手」的簡單形式其實就是雙手交握,虛按在胸前心口上,所以有「叉手不離方寸(古人對心臟的別稱)」的說法。至於手指的擺佈,是比較細緻的要求了,可以握起來再慢慢調整到位。當然對於從小接受嚴格禮儀訓練的士族家庭來說,小孩子六歲一開始入學學禮,就要教他們正確的叉手姿勢,那麼他們長大後一行叉手禮,手指就會自然而然地握對位置了。您要是還不能理解,可以找來傳世名畫《韓熙載夜宴圖》瞅瞅,那裡面有兩位正在聽音樂的紅衣官人,雙手捧在胸前,姿勢就是傳說中的「叉手禮」。
「叉手」在唐、五代、宋都是很流行很常見的禮節,行起來簡單,而恭敬意味又很濃,可謂方便足料廉宜碗大······咳,想當年柳宗元被貶到永州的時候,謹小慎微怕再犯錯誤,於是「入郡腰恆折,逢人手盡叉」。敦煌變文裡也有「舜子叉手啟阿娘」的句子,總之與人交往的時候保持這個姿勢是比較安全的。
好啦,平民百姓日常用到的各種禮節,我們講得差不多了。現在回到開頭說的上朝那段,既然唐朝人上朝不對皇帝「三跪九叩」,那麼應該怎樣行禮呢?
首先要說「三跪九叩」這個禮節出現的時間很晚,有說是到了清朝才見記載。中古時代最隆重的拜君禮儀,以「再拜稽首」為主,唐朝的更加有特色,是在兩次「再拜」之間,加入一段「舞蹈」。
「上朝」有很多種類型,比如元旦、冬至的大朝會、每月初一十五的「朔望朝」、每日或者隔三五天來一次的「常朝」、接見外國使團的朝會、接受皇太子拜見的朝會、封爵授高官的朝會等,哪種和哪種的禮儀都不完全一樣,參加朝會的君臣穿戴的服飾、演奏的音樂等也不一樣,這些煩瑣的事想想都讓人頭大,所以才有禮部等機構裡的一群官員專門負責弄這些。
咱們就拿最隆重的新年元旦大朝會來說吧,作為一個在京的官員,您有幸(必須)參加這種大場面,再加上程序不熟(或者說完全不懂),心情想必是戰戰兢兢如履薄冰的吧?那麼牢記兩個秘訣,可以幫助您安全度過「第一次」。
第一,朝會進行時,一直會有官員站在階下高聲指揮大臣們行禮,這個官員的職位是「典儀」,還有幫助他揚聲喊叫的「贊者」,您要時刻注意聽他們的號令。他們喊「趨」,您就跟在別人身後彎腰拱手小步快走;他們喊「脫舄」,您要把自己腳上的鞋脫掉;喊「解劍」,您就把身上朝服腰間掛著的劍解下來;喊「俛伏」,您要雙膝跪倒趴地;喊「興」的意思是可以站起來了······
第二,緊盯著站在您前面的官員,亦步亦趨,人家做啥你也做啥,這樣最穩妥。比如典儀喊了一聲「再拜」,您可能就暈了,知道「再」是「兩次」的意思,但不知道這裡的「拜」是哪一種拜。拜手?頓首?還是稽首?那就趕緊看著前面那老兄,見他雙膝跪下,舉手過頭,往前拱落至地——這應該是稽首了,您也得加快速度,爭取和大家同時叩頭落地,動作不要遲慢得太明顯,否則小心被御史彈劾「朝儀不整」什麼的。
稽首至地,別人都老老實實叩頭就行了,您就苦命一點兒,不但要拗著脖子磕頭,還得斜著眼偷瞄左右,見別人起身,您也要爬起來,然後再一次······跪地拱手叩頭,再行一遍「稽首」禮,要不怎麼叫「再拜」呢。
這一遍拜完,大臣們爬起來站好,當朝的宰相之一「侍中」(三省之一門下省首長)要上前到皇帝那裡接受詔旨,然後回來走到官員們的東北位置,面朝西,大聲宣佈「有制」(皇上有旨)。
這時候您一看官員們又開始下跪行禮了,得,又是一次「再拜」。折騰完了,侍中才宣佈剛從皇帝那裡領受的旨意,說的是什麼呢?「履新之慶,與公等同之。」(新的一年來到了,我和大家一起慶賀。)
就說這一句話,你們這些官員又開始折騰「再拜」啦!這回稽首兩次還不算完,等您爬起來,發現莊嚴神聖金碧輝煌的大明宮含元殿上,開始了一番······天魔亂舞的景象······
我說您,不要傻呆呆站著呀!御座上那個天子正注視著你們呢,大過年的,各位官員都在比誰跳舞跳得賣力,爭取給皇帝陛下留個好印象,您僵立著賣呆是不想幹了?您說不知道該怎麼跳?老辦法,緊跟著前面那個官員同事,他揚臂您也揚臂,他跺腳您也跺腳,人家來個原地轉體1080度,您至少得跟著轉個720度吧?
光跳舞還不成,大家揮胳膊蹬腿地揚塵舞蹈一番,又同聲高呼「萬歲、萬歲、萬萬歲」,隨後又一次「再拜」,稽首兩次,把歡慶氣氛推向高潮,這才算結束了一年裡最隆重的一次拜君禮,侍中也才能回到自己的位置上去。
這個對著皇帝跳舞的「蹈舞」「舞蹈」「拜舞」禮呢,其實也不是上古中原文化流傳下來的禮俗,而是跟「五胡亂華」後北方遊牧民的風俗有那麼點兒不遠不近的關係。北朝各個宮廷裡都有君臣在朝會上起舞慶賀的記載,遊牧民族的感情比較外露奔放嘛……不過「舞蹈」作為大臣對皇帝行的禮第一次見諸史書,是在隋朝,到了唐朝就大大盛行,然後宋朝也還沿襲著,不僅是元旦大朝,凡是要表達激動興奮情緒的時候,大臣都要對著皇帝開跳,而且一般是邊跳舞邊叩頭邊喊萬歲,難度還不小呢。
中原漢人都被感染得熱情奔放到這程度了,遊牧民族一看,也不甘示弱。你們不是對著天可汗老大跳舞嘛,不稀罕了,我們不但跳舞,還要行「捧足嗅靴」禮。
這個禮,用現代流行語來講,就是「捧臭腳」。
先跳舞,跳到皇帝或者可汗身邊,跪下雙手抱住他的靴子,低頭去嗅吻他的靴鼻。這是唐朝遊牧民族致敬的最高方式,有草原政權首領使節對李唐皇族行過這個禮,也有長安派出去的軟骨頭使節對草原可汗行這個禮(然後以喪權辱國的罪名被族誅了)。
說了半天,講的都是唐朝男人行的禮。那邊有穿越女問了,唐朝的婦女常用的禮節都有哪些?姐要穿成個大家閨秀,也得講究這些,不然會被笑話吧?
這個,很簡單。跟男人相比,唐穿女是比較幸福的,因為日常用到的身體性禮節只有一種,就是「肅拜」。
來來,您跟我做。傳統的「肅拜」禮是這樣:先雙膝跪地,然後在胸前抱拳拱手或者合十,如果袖子長,那其實就是搭住袖子,向前作揖,身體和頭部也跟著微微向前低伏一下,動作幅度不用很大,更不用至地——如果彎到地面,您猜會發生什麼情況?「嘩啦」一聲金玉相擊珠釵碎亂,您那高大髮髻上插著的各種梳子、釵子、簪子、步搖、頭花……連著頭髮一起傾瀉如雨啦。
基本上,這種「肅拜」適用於任何場合,就算面對皇帝皇后,也沒人要求婦女磕頭。您問為什麼?古代不是歧視婦女很苛求她們遵守禮法嗎?呃,大概是因為在老夫子的觀念當中,婦女本來就不應該參加過多的社會活動,需要與各色人等進行交往的情況也不多,最好天天悶在家裡只跟丈夫兒女見面,那麼禮節方面也就不必分個三六九等規定那麼嚴了。
這算是因禍得福嗎?反正到了武則天時代之後,唐朝婦女的「肅拜」禮比以前更加簡便了,之前還要求美女們屈膝跪個地,武周以後,妹子們乾脆就大剌剌站著,往前彎腰一拱手,就算「肅拜」過了。
即使是在她們一生中最要緊的場合——婚禮上,新郎新娘小兩口並肩在一起拜父母賓客,穿著大紅喜服的新郎五體投地行「稽首」大禮,滿頭花釵的新娘也只需要一彎腰一拱手做個「肅拜」或者叫「女人拜」而已。估計這時候趴地的新郎們都在默默流淚吶喊,要求男女平等吧。
這種「女人拜」流行的另一個後果是——您猜對啦,因為身體動作更小、頭飾掉落的風險更少,妹子們髮髻上插的各種零碎物件就像通貨膨脹一樣風起雲湧百花齊放······
最後要說,雖然一般情況下婦女不用叩頭,但也有少數「特殊情況」,那就是要表示「謝罪待死」心情的時候。
其實這種時候男女要行的禮基本上一樣,男子要「免冠頓首」,就是摘下帽子或者裹頭髮的帕頭,把髮髻披散開,叩頭謝罪。而女子則要「脫簪叩首」,就是自己主動把固定髮髻的釵簪拔掉,讓長髮垂落下來,磕頭待罪。
所以,中古社會的成年人,無論男女,正常狀態下頭髮都一定是要以各種形態梳綁固定在腦後的,只有犯人或者半瘋癲狀態的「出家人」才會披頭散髮的。您在所謂「古裝劇」裡經常看見的那種梳一半披散一半的髮型,純屬品味低俗的現代人的發明創造。
如果您照貓畫虎地給自己弄了個披髮的造型穿越到唐朝,在街上沒走幾步,被城管發現了,要麼被當作剛從監獄裡逃出來的犯人給抓回去,或者運氣好點,被當作乞丐,挨上幾棍子轟開禁止在主要大街上影響市容……這時候您就會跟我一起齊聲大罵那些「古裝劇」的造型師誤人子弟、貽害無窮啦。
本篇主要參考資料&深度瞭解推薦:
余雲華.拱手·鞠躬·跪拜——中國傳統交際禮儀.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3
李斌城.唐文化研究·唐代上朝禮儀初探.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