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 拿破侖

拿破侖生於1769年,是卡洛·馬利亞·波拿巴的第三個兒子。他父親是科西嘉島阿佳肖克市的一位誠實的公證人,名聲很好。卡洛賢良的妻子叫萊蒂西亞·拉莫莉諾。事實上,拿破侖並不是法國人,而是一個地道的意大利人。他所出生的科西嘉島曾經是古希臘、迦太基及古羅馬帝國在地中海的殖民地。多年來,科西嘉人為了獲得獨立進行著不懈的努力。一開始,他們努力想擺脫熱那亞人的統治,到18世紀中葉以後,他們又想擺脫法國人的控制。法國人先是好心幫助科西嘉人為自由而戰,後來為了自己的利益又將該島據為己有。

法國革命波及荷蘭

在生命的頭20年,年輕的拿破侖是一位堅定的科西嘉愛國者——科西嘉的「辛·費納」成員之一,他希望將自己熱愛的祖國從法國令人痛恨的枷鎖中解救出來。出乎意料的是,法國大革命滿足了科西嘉人的獨立要求,因此在布裡納軍事學院接受完良好的軍官訓練後,拿破侖逐漸將自己的精力轉移到為他的宗主國服務上來。儘管他法語說得很笨拙,既未學會正確的拼寫,說話還帶著嚴重的意大利口音,但他最終成為了一名具有法國國籍的法國人。後來,他終於變成了所有法國優秀德行的最高表率。一直到今天,他仍被視為法國人才的典範。

拿破侖是那種典型的雷厲風行的人。他的全部政治與軍事生涯加起來還不到20年。可就是在這段短短的時間裡,他打的仗、取得的勝利、征戰的路程、征服的土地、殺戮的人數、推行的革命,卻將歐洲大地攪得天翻地覆。他推行過的改革比任何人都要多,連偉大的亞歷山大大帝和成吉思汗也無法做得到。

拿破侖個子矮小,早年健康狀況不佳。他其貌不揚,乍見之下難以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直到他生命的最後時光,每當不得不出席某些盛大的社交場合,他的儀態舉止仍顯得那麼笨拙。他沒有良好的教養、沒有高貴的門第和巨大的財富,這些優勢他一樣都沒有。他白手起家,完全憑著自己的努力向上爬。他的青年時代,大部分時間都窮困潦倒,常常吃了上頓沒下頓,不得不用些奇怪的方式掙幾個錢。

他也沒有什麼文學天賦。有一次參加里昂學院舉辦的作文競賽,他的文章在16名參賽選手中排名第15位,即倒數第二。不過憑著對自己的命運和輝煌未來的堅定的信念,拿破侖克服了這一切困難。野心是他一生主要的動力。他對自我的堅強信念、他對簽署在信件上以及在他匆匆建起的宮殿裡的大小裝飾物上反覆出現的那個大寫字母「N」的崇拜、他要使「拿破侖」這個名字成為世界上僅次於上帝的最重要的東西,也就是所有這一切慾望將拿破侖帶到了從未有人達到過的榮譽頂峰。

當他還是一個領半薪的陸軍中尉時,年輕的波拿巴就非常喜歡古希臘歷史學家普盧塔克所寫的《名人傳》。但是,他從未打算用古代英雄的崇高道德標準來要求自己的生活。他似乎完全缺乏使人類有別於獸類的那些深思熟慮和為他人著想的細膩情感。很難準確地說他一生中除了愛自己之外,是否還會愛別人。他對母親倒是非常恭敬。不過萊蒂西亞本身就具有高貴婦女的氣質,並且像所有意大利母親一樣知道如何管教自己的孩子,並贏得他們應有的尊重。有一段時間,拿破侖確實愛過他美麗的克裡奧爾妻子約瑟芬。她是馬提尼克的一名法國軍官的女兒,德·博阿爾納斯子爵的遺孀。博阿爾納斯在指揮一次對普魯士軍隊的戰役失敗後,被羅伯斯庇爾處死,約瑟芬便成了寡婦,後來得以嫁給拿破侖。可是當約瑟芬沒有給拿破侖生下一兒半女時,拿破侖便決然和她離婚,另娶了奧地利皇帝的年輕貌美的公主。在拿破侖眼裡,這次婚姻看起來很不錯。

在指揮一個炮兵連圍攻土倫的著名戰役中,年輕的拿破侖一舉成名。期間,拿破侖還深入研究了馬基雅維裡的思想。他顯然聽從了這位佛羅倫薩政治家的建議。在此後的政治生涯中,只要食言對他猶豫,他就毫不守信。「感恩圖報」這個字眼從未出現在他的個人字典裡。平心而論,他也從不指望別人感激他。他完全漠視人類的苦難。在1798年的埃及戰役中,他本來答應給戰俘們一條生路,但旋即將他們全部殺掉。在敘利亞,當他發現不可能將傷兵們運到船上時,便平靜地用氯仿將他們悄悄殺死。他命令一個不公正的軍事法庭判處昂西恩公爵死刑,在完全沒有法律根據的情況下槍斃了他,唯一的理由就是「需要給波旁王朝加以警告」。他下令將那些為祖國獨立而成戰俘的德國軍官就地槍決,毫不憐憫他們反抗的高尚動機。當蒂羅爾英雄安德烈斯·霍費爾經過英勇抵抗,最終落到他的手裡的時候,拿破侖竟然把他當成一名普通的叛徒處死了。

總之,當我們真正研究拿破侖的性格的時候,我們就能明白那些焦慮的英國母親為什麼在哄孩子們入睡時會說:「如果你們再不聽話,專拿小孩當早餐的波拿巴就要來捉你們了。」拿破侖關心他軍隊中的每一個部門,唯獨對醫務工作從不過問。由於不能忍受士兵們發出的汗臭,他不惜毀掉他的軍裝,一個勁地往身上噴灑科隆香水。關於這位奇怪的暴君的壞話我已經說了很多,甚至還可以繼續說下去,但我必須承認,我心中還是有一些隱約的懷疑。

現在,我舒舒服服坐在一張堆滿書籍的桌子旁邊,一隻眼睛盯著打字機,另一隻眼睛看著我的小貓利科麗絲,它對複寫紙情有獨鍾。此時此刻,我正在寫著「拿破侖皇帝是一個最卑鄙的人。」不過,這時如果我碰巧往窗外的第七大街張望,我看到長長的馬車、大車的隊伍突然停了下來,在隆隆的鼓聲中,一個小個子穿著他破舊磨損的綠色軍裝,騎著白馬走在紐約的大街上,那麼天知道會發生什麼。可我擔心,我多半會不顧一切地拋下我的書本和我的小貓、我的家以及我所有的一切東西,追隨他在任何地方。我的爺爺就這樣做了,老天知道他並非生來就是一個英雄。數百萬人的祖父也跟著這個騎白馬的小個子走了。他們沒有得到任何獎賞,而且他們也不希望得到什麼回報。他們歡天喜地、鬥志昂揚地追隨這個科西嘉人,為他浴血奮戰,缺胳膊少腿,甚至丟掉性命也在所不惜。他將他們帶到離家數千英里的地方,讓他們冒著俄國、英國、西班牙、意大利、奧地利的炮火挺進,而當戰士們在死亡中痛苦掙扎的時候,他卻雙眼仍平靜地仰望著天空。

假如你要我對此做出解釋,我確實說明不了。我只能猜出其中的一個原因——拿破侖是一位最偉大的演員,他把整個歐洲大陸當作他施展才華的舞台。無論何時何地,他都能精確地作出最能打動觀眾的姿態,他總能說出最能觸動聽眾的言辭。無論是在埃及的荒漠,站在獅身人面像和金字塔前,還是在浸透露水的意大利草原上向他的士兵們演講,他的姿態、他的言語都一樣富有感染力。在任何時候,他都能控制局勢。甚至到了自己生命的最後時刻,他已經是大西洋中部一個小島上的一名流放者,一個任憑庸俗可憎的英國總督擺佈的垂死病人,他仍未從主角的位置上退下來。

滑鐵盧慘敗之後,除了幾個可靠的朋友外,再沒人見過這位偉大的皇帝。歐洲人都知道他被流放到聖赫勒拿島上,他們知道有一支英國警衛部隊夜以繼日地嚴密看守著他。他們還知道英國艦隊嚴密監視在朗伍德農場上的皇帝的警衛隊。不過,無論是他的朋友還是敵人,都沒有忘記他。當疾病與絕望最終奪去他的生命的時候,他那無言的目光仍然注視著這個世界。時至今日,他在法國人的生活中的影響力與100年前一樣具有一股強大的力量。那時,人們哪怕僅僅看一眼這個面色灰黃的小個子,就會嚇昏過去。他曾在神聖的克里姆林宮養過馬,曾把最有權勢的人當僕人一樣使喚。

僅僅為你大概描述一下的他生平就需要兩卷書了。如果要想講清楚他對法國所做的巨大政治變革以及他頒布的後來為大多數歐洲國家採納的新法典,還有他在公眾場合所發揮的積極作用,那就需要幾千頁了。但是我可以用幾句話解釋,為什麼他的前半生如此成功而最後10年卻一敗塗地。從1789~1804年,拿破侖是法國革命的偉大領袖。他不僅僅是為個人榮譽而戰。他之所以能夠一一將奧地利、意大利、英國、俄國打得落花流水,就是因為他和他的士兵們都是「自由、平等、博愛」這些民主新信仰的熱切追隨者,是王室貴族的敵人,是人民大眾的朋友。

然而到了1804年,拿破侖把自己封為法蘭西的世襲皇帝,請來教皇庇護七世為他加冕,就像利奧三世在公元800年為法國的另一位偉大的國王查理大帝加冕一樣,這一情景有著無盡的誘惑反覆出現在拿破侖眼前,使他渴望著重溫舊夢。

一旦登上王位,舊日的革命領袖搖身一變,成為哈布斯堡君主的拙劣的模仿者。拿破侖拋棄了他的精神之源——雅各賓政治俱樂部。他不再是被壓迫人民的保護者,而是一切壓迫者、一切暴君的首領。他的行刑隊的子彈時刻都準備射向那些膽敢違抗皇帝的神聖意志的人們。1806年,當神聖羅馬帝國的淒慘殘餘被掃進歷史的垃圾堆,當古羅馬輝煌的遺跡被一個意大利農民的孫子徹底摧毀的時候,沒有人為它灑下一滴同情的眼淚。但是,當拿破侖的軍隊入侵西班牙,逼迫西班牙人民承認一位他們鄙視厭惡的皇帝,並大肆屠殺仍舊效忠於他們原來統治者的馬德里人時,輿論便開始反對這位昔日的英雄。儘管他過去曾在馬倫各、奧斯特利茨及上百次其他戰役中獲勝。從那時起,當拿破侖從革命的英雄變成舊制度所有邪惡品行的化身時,英國才得以播種迅速擴散的仇恨的種子,使所有誠實正直的人民變成法蘭西新皇帝的敵人。

當英國的報紙報道法國大革命「恐怖時期」的細節時,英國人便深惡痛絕。100多年前,查理一世統治時期,他們也曾經上演過一場自己的大革命。可是與法國革命翻天覆地的動盪相比,英國的革命簡直不值一提。在廣大英國人眼裡,雅各賓黨人不啻殺人不眨眼的魔頭,而拿破侖更是群魔之首,人人得而誅之。於是,從1798年開始,英國艦隊就封鎖了法國港口,破壞了拿破侖取道埃及入侵印度的計劃,使他在經歷尼羅河沿岸一系列輝煌勝利之後,不得不狼狽撤退。最後到1805年,英國人終於盼來了戰勝拿破侖的機會。

在西班牙西南海岸靠近特拉法爾角的地方,內爾森將軍徹底摧毀了拿破侖不可一世的艦隊,使法國海軍遭到重創。從那時候起,拿破侖被困在了陸地。即便如此,如果他能識時務,接受歐洲列強提出的體面的和平條件,拿破侖仍然可以坐在歐洲霸主的位置上。可惜拿破侖被自身的輝煌成就沖昏了頭腦,他不能容忍任何人、任何對手與他平起平坐。於是,他把仇恨轉向了俄羅斯,那裡有廣袤的大草原和無數的人願意充當他的炮灰。

只要俄羅斯還處在凱瑟琳女皇半瘋癲的兒子保羅一世的統治下,拿破侖就知道該如何對付它。可是保羅變得越來越不負責任,他的臣民不得不將他處死,否則所有人都被流放到西伯利亞的鉛礦做苦力。繼任保羅的是他的兒子亞歷山大沙皇。亞歷山大並不像他父親那樣對這位法國篡位者心存好感,而是將他視為人類的公敵,一個不折不扣的和平破壞者。他是一位虔誠的人,相信是上帝選中他,來把世界從邪惡的科西嘉詛咒中解救出來。他毅然加入了普魯士、英格蘭和奧地利組成的反拿破侖同盟,但是他被打敗了。他嘗試了5次,結果5次都失敗了。1812年,他又一次激怒了拿破侖,氣得這位法國皇帝兩眼發黑,發誓在莫斯科要讓他們簽下求和條約。然後,從西班牙、德國、荷蘭、意大利等廣大的歐洲地域,一支支不情願的部隊被迫向遙遠的北方進發,去為偉大皇帝受傷的尊嚴進行復仇。

其結果眾人皆知。經過兩個月的長途跋涉,拿破侖大軍終於抵達了俄羅斯的首都,並在神聖的克里姆林宮建立起他的總部。1812年9月15日深夜,莫斯科突然失火。大火一直燃燒了四個晝夜,到第五天傍晚的時候,拿破侖不得不下令撤退。兩星期之後,大雪紛紛揚揚地下起來,厚厚的積雪覆蓋了森林和原野。部隊在雨雪泥濘中艱難前行,直到11月26日才抵達別列齊納河。這時,俄軍全力反攻。哥薩克騎兵蜂擁而上,團團包圍了潰不成軍的「法國軍隊」。法軍損失慘重,直到12月中旬,第一批倖存者才在德國東部城市出現。

從莫斯科撤退

隨後,即將發生反叛的謠言紛紛傳開了。「是時候了,」歐洲人說道,「我們擺脫這無法忍受的法蘭西枷鎖的日子已經到了。」他們躲過無處不在的法國間諜的監視,搜集到一些舊的槍支,做好了戰鬥的準備。不過未等他們搞清楚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時,拿破侖帶著他的一支新軍隊回來了。原來皇帝陛下丟下了潰敗的軍隊,自己乘坐輕便的雪橇,秘密地趕回了巴黎。他發出最後的號召招募士兵,他要保衛神聖的法蘭西領土不受外敵的侵犯。

大批十六七歲的孩子跟隨著他去東邊迎擊反法盟軍。1813年10月16日至19日,恐怖的萊比錫戰役開始了。整整3天,身穿綠色軍服和藍色軍服的兩大幫男孩殊死搏鬥,直到埃斯特河被鮮血染成了紅色。10月17日下午,兵源充足的俄國部隊突破了法軍的防線,拿破侖丟下部隊再次逃跑了。

他返回巴黎,有意讓位給他幼小的兒子,但反法盟軍堅持由已故的路易十六的弟弟路易十八繼承法國的王位。在哥薩克騎兵和普魯士騎兵的簇擁之下,這位目光遲鈍的波旁王子成功地進入了巴黎。

至於拿破侖,他成了地中海厄爾巴小島上的統治者。他在那裡把他的馬伕組織成一支小小的軍隊,在棋盤上進行廝殺。

當拿破侖離開法國,法國人開始意識到他們失去了多麼寶貴的東西。在過去20年間,儘管代價高昂,但那畢竟是一個充滿了光榮與夢想的歲月。那時的巴黎是世界的首都,是輝煌的中心,而現在的這位肥胖的波旁國王在流放期間不學無術、毫無長進,他的懶惰與庸俗讓巴黎人生厭。

1815年3月1日,正當反法同盟的代表們準備著手重新劃分歐洲版圖的時候,拿破侖卻突然在戛納登陸了。在不到一周的時間裡,法國軍隊就丟下了波旁王室,紛紛前往南方,投奔這個「小個子」。拿破侖長驅直入,於3月21日抵達巴黎。這一次,他更加謹慎了,提出了求和,可盟軍堅決予以拒絕,堅持開戰。整個歐洲都聯合起來反抗這個「背信棄義的科西嘉人」。拿破侖迅速揮師北上,力爭在盟軍集結力量之前將他們各個殲滅。不過現在的拿破侖已經不是當年的他了。他疾病纏身,易於疲勞。當他本應打起十二分的精神,指揮他的先頭部隊發動奇襲時,他卻臥床不起了。另外,他也失去了許多對他忠心耿耿的老將領,他們都戰死了。

6月初,他的軍隊進入了比利時。同月16日,他擊敗了布呂歇爾率領的普魯士軍隊。不過他手下的一位將軍沒有遵照命令將退卻中的敵軍徹底殲滅。

兩天後,拿破侖在滑鐵盧與威靈頓統率的軍隊遭遇。到下午2時,法軍看起來似乎贏得了戰爭。下午3時的時候,東方的地平線上出現一股沙塵。拿破侖以為那是自己的增援騎兵部隊,此時他們應該把英國軍隊徹底擊敗。到下午4時的時候,他才發現,原來是布魯歇爾一邊咆哮怒罵,一邊驅趕著精疲力竭的部隊進入戰鬥的中心。此舉打亂了拿破侖部隊的陣腳,而且他沒有了後援部隊。他只能吩咐部下盡可能保住性命,然後自己又逃跑了。

他第二次讓位給他的兒子。到他逃離厄爾巴島剛好100天的時候,他來到了海邊,他打算去美國。在1803年,僅僅為了一首歌,他將法國殖民地路易斯安那(當時正處於被英國佔領的危險之中)賣給了剛剛成立的美利堅合眾國。所以他說,「美國人會感激我,他們會給我一小片土地和一間房子,讓我在那裡安詳地度過晚年。」然而,強大的英國艦隊監視著法國所有的港口。拿破侖夾在盟國和英國的海軍之間,進退維谷,別無選擇。普魯士人要將他槍斃。看起來,英國人可能會對他網開一面。拿破侖在羅什福特焦急等待著,希望局勢會有所變化。滑鐵盧戰役之後兩個月,拿破侖收到了法國新政府的命令,限他24小時內離開法國領土。這位永遠的悲劇英雄只好給英國攝政王(國王喬治三世正在瘋人院)寫信,告之陛下他準備「將自己像狄密斯托克斯一樣交付到敵人手上,希望能在敵人的火爐旁尋求歡迎……」

滑鐵盧戰役

7月15日,拿破侖登上戰艦「貝勒羅豐」號,並將自己的佩劍交給霍瑟姆海軍上將。在普利茅斯港,他被轉送到「諾森伯蘭」號上,駛往他最後的流放地——聖赫勒拿島。在那裡,他度過了生命最後的7年時光。他曾想寫自己的回憶錄,他和看守人員發生爭吵,不斷緬懷過往的歲月。非常奇怪的是,至少在他的想像中,他回到了他原來的起點。他還記得自己為革命艱難作戰的日子。他試圖告訴自己,他一直都是「自由、平等、博愛」這些偉大原則的真正朋友,它們由那些衣衫襤褸的國民議會的士兵們帶到世界各地的各個角落。他總喜歡回憶自己作為總司令和執政官的生涯,很少提及他失去的帝國。有時,他會想起他的兒子賴希施坦特公爵——他熱愛的「小鷹」。現在,他的「小鷹」住在維也納,被他的哈布斯堡表兄們當作「窮親戚」收留了下來。想當初,這些表兄們的父輩只要一聽到拿破侖的名字,就會嚇得兩腿直哆嗦。在臨終之前,他正帶領著他的軍隊走向勝利。他發出一生中的最後一道命令,讓米歇爾·內率領衛隊出擊。然後,他就與世長辭。

不過,如果你想為他的奇特一生尋求解釋,如果你真想知道一個人僅僅憑其超人的意志是如何統治這麼多人這麼長的時間的,請你一定不要去閱讀他的傳記。這些書的作者要麼憎恨他,要麼就是無比地崇拜他。你也許能從這些書籍中瞭解到許多事實,但是「感覺歷史」比知道歷史更加重要。在你有機會聽到那首名為《兩個投彈手》的歌曲之前,千萬不要去讀那些形形色色的書籍。這首歌由生活在拿破侖時代的偉大德國詩人海涅作詞,由著名的音樂家舒曼譜曲。每當舒曼去拜見法國岳父的時候,他就能見到拿破侖,這位德國的敵人。這下你清楚了,這首歌是兩位有充分理由憎恨這位暴君的人的作品。去聽聽這首歌吧!然後你就會明白上千本書也無法告訴你的道理。

拿破侖走上流浪之路

《人類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