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的「正言若反」

老子(公元前580——前500年)姓李,名耳,字聃(dān),春秋末期楚國人,曾做過周朝的「守藏室之吏」,負責管理國家圖書館的圖書。老子知識淵博,但他看到周朝日趨衰敗沒落,便離開周朝,西出函谷關,不知去向。據傳,當他出關的時候,守關的官吏要求他留下點什麼,老子便洋洋灑灑寫了五千言,這便是我們今天所看到的《老子》一書。老子是中國古代著名的思想家,道家學派的創始人,《老子》五千言集中反映了他的思想,並成為中國傳統文化的三大源流之一。

「正言若反」是老子面對春秋末期奴隸制的土崩瓦解之勢,沒有像孔子那樣仍然在做著「知其不可為而為之」的努力,而是從歷史發展的現狀中,切實感到了「將欲取天下而為之,吾見其不得已。天下神器,不可為也,為者敗之,執者失之」,從而使老子能夠對歷史的變化做深刻的反思,「知成敗禍福之事,悉在人謀」,在對歷史現象中大量存在的矛盾現象作細緻的分析基礎上,所總結的思維方法。

「正言若反」的判斷形式,一般是通過聯結對立的概念,構成一個似乎是違反常識的又似於悖論的語句,並用以表達事物的對立統一,從而在正面的、肯定性的言辭中包含著反面的、否定性的因素。在《老子》一書中,這種對相反相成言辭進行概括的命題有70多條。如:「明道若昧」,「進道若退」,「夷道若」(夷,平坦;,音lei,不平坦),「上德若谷」,「廣德若不足」;「大白若辱」(黑垢),「大成若缺」,「大盈若沖」(空虛),「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辯若訥」(笨嘴笨舌);「自見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無功」,「自矜者不長」,「大方無隅」(稜角),「大器晚成」,「大音希聲」,「大象無形」,「善勝敵者不爭」,「善用人者為之下」,「信言不美,美言不信」;「甚愛必大費」,「多藏必厚亡」,「輕諾必寡信」,「多易必多難」,「無為而無不為」;「曲則全」,「枉則直」,「窪則盈」,「敝則新」,「少則得」,「多則惑」,「兵強則滅」,「木強則折」,「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盈」(互相包含),「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層之台,起於壘土,千里之行,始於足下」,「不自見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長」;等等。

「正言若反」的思維形式是對矛盾對立、統一、轉化的認識和反映,充滿了辯證思維的語言表達技巧,它通過總結萬物變化的普遍規律,表示了一種做人、做事的道理。這種思維方法在規範人們對於矛盾對立、統一、轉化的認識途徑時,可以啟發人們作整體性的思考。為中國人的整體思維方式奠定了認識論的基礎,在現代生活中仍然有它積極的意義和作用。

當然,「正言若反」的思維方法帶有很大的樸素性。在承認矛盾的對立轉化中,老子誇大了矛盾對立統一的彼此相即,因而具有把矛盾對立說成是絕對統一的傾向,這也為相對主義的認識打開了方便之門。

(張曉芒)

《中國文化常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