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約公元前339——前278年),名平,字原,丹陽(今湖北秭歸)人。中國文學史上最早的詩人,也是戰國時期楚國重要的政治家。
屈原出身於王族,楚懷王時官至左徒,職位僅次於令尹,曾直接參與楚國內政外交的重大決策,並兩次出使齊國。屈原的政治活動是和當時的歷史變革相聯繫的。春秋時期諸侯爭霸,群雄並立,屈原輔佐楚懷王時,正是七雄激烈爭鬥之時。他主張聯齊抗秦的外交路線和立法圖治、選用賢才的政治措施,觸犯了楚國舊貴族的權勢和利益,遭到流放。公元前278年,秦軍破楚,悲憤絕望的屈原自沉汨羅江。傳說屈原死於農曆五月初五,每年這一天,楚人紛紛划船尋覓屈原,並往江中投粽子祭拜,端午節龍舟競渡和吃粽子的傳統即源於此。
屈原是楚辭的創始人和主要作者。楚辭源於江淮流域楚地的歌謠,是戰國時期興起於楚國的一種詩歌形式。西漢末期,劉向將屈原等人的作品整理成集,名為《楚辭》,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作品是屈原的《離騷》,後人因此以「騷」來指稱楚辭。經歷代學者考證,屈原的作品主要有《離騷》《九歌》《天問》《九章》等20餘篇,其中最負盛名的自然是《離騷》。《離騷》全詩2000多字,分成三部分。前面部分從自己的世系、品質、修養和抱負寫起,回溯了輔佐楚王改革弊政的努力以及遭讒被疏的經過,表明自己決不同流合污的政治態度與「九死未悔」的堅定信念;中間部分借神話傳說來總結興亡盛衰的歷史經驗,闡述「舉賢授能」的政治主張,並由此引出神遊天地、「上下求索」的幻想境界,表達了對理想的執著追求;最後部分是在求而不得的苦悶彷徨中問神占卜,尋找出路,反映了離開祖國和懷念故土的矛盾,最後決心以死來表明自己的理想和忠貞愛國的情懷。
屈原行吟圖
《離騷》是屈原用自己的理想、遭遇、痛苦、熱情乃至整個生命熔鑄而成的宏偉詩篇,閃耀著詩人鮮明的個性光輝。其創作既根植於現實,又富於幻想色彩。詩中大量運用古代神話傳說,通過豐富的想像和聯想,採取鋪張描述的寫法,並運用比興,把歷史、現實和神話交織在一起,把地上和天國、人間和幻境交織在一起,構成了瑰麗奇特絢爛多彩的世界,在渲染神奇浪漫色彩的同時,又飽含真摯的情感和沉鬱的思想,從而產生了強烈的藝術魅力。此外,在語言形式上,《離騷》突破了《詩經》以四字句為主的格局,每句5-9字不等,也有三字句和十字句,句法參差錯落,靈活多變;大量運用「兮」字來代替其他虛字,以協調音節;對偶、雙聲、疊韻也隨處可見,使得詩句在錯落中見齊整,齊整中又富於變化。這種新的詩歌表現形式為《詩經》以後的騷體文學奠定了基礎。
《離騷》在藝術上取得的高度成就與其豐富深刻的思想內容完美地結合在一起,成為中國文學史上的千古絕唱。司馬遷評論說:「其文約,其辭微,其志潔,其行廉……推此志也,雖與日月爭光可也。」(《史記·屈原列傳》)劉勰《文心雕龍》也說:「驚采絕艷,難與並能。」
在屈原的影響下,楚國產生了新的辭作家,宋玉是較有代表性的一位。宋玉的生平沒有完整的史料記載。據《漢書》記載,宋玉的作品有16篇,主要有《九辯》《登徒子好色賦》《高唐賦》《神女賦》《風賦》等,其中有些作品無法考證是否為宋玉所作,但它們在文學史上的地位還是相當重要的。
《九辯》是一首長篇抒情詩,形式上繼承了《離騷》並有所發展,句法更加靈活,接近於散文。詩中借悲秋來抒寫「貧士失職而志不平」的感歎,感情真摯,但格調相對低沉。其悲秋感懷的主題和借景抒情的手法,對後代詩歌創作產生了深遠影響,「宋玉悲秋」是中國文學史上著名的典故。
《高唐賦》《神女賦》《登徒子好色賦》等篇,以豐富的想像和鋪陳的手法來描寫女性的神情與體貌,在文學史上產生了一定影響。漢武帝的《李夫人賦》、司馬相如的《美人賦》、曹植的《洛神賦》、謝靈運的《江妃賦》等,均由此發端。
宋玉的成就雖然難以和屈原相比,但他是屈原詩歌藝術的直接繼承者。在他的作品中,物象的描繪趨於細膩,抒情與寫景結合得自然貼切。其作品在楚辭與漢賦之間起著承前啟後的作用。後人多以屈宋並稱,可見宋玉在文學史上的地位。
《楚辭》在中國詩史上佔有重要地位,後人以「風」來概括《詩經》,以「騷」來指稱《楚辭》,「風」、「騷」並譽,成為中國古典詩歌的兩大源頭。特別是《楚辭》中屈原的作品,以其深邃的思想、濃郁的情感、豐富的想像、瑰麗的文辭,體現了內容與形式的完美統一,從而為後世樹立了創作的楷模。誠如魯迅所說:「逸響偉辭,卓絕一世。」(《漢文學史綱要》)
(盧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