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奘西天取經

玄奘,俗姓陳,本名禕,河南洛州緱氏縣(今河南省偃師縣南境)人。生於隋文帝開皇二十年(600年)。少時因為家境困難,跟著他二兄長捷法師住在洛陽淨土寺,學習佛經,11歲就熟習《法華》《維摩》。13歲時洛陽度僧,破格入選。在以後的幾年中,他窮盡各家學說如涅槃學、成實學。但是玄奘覺得多年來在各地講筵所聞,異說不一,特別是當時流行的《攝論》《地論》兩家有關法相之說不能統一,很想得著總賅三乘學說的《瑜伽師地論》,以求會通一切,於是決心往印度求法。那時出國之禁很嚴,他正式表請赴印,未得許可,只好作種種準備等待著。貞觀三年(629年),因北方連遭災荒,朝廷准許道俗四出就食,他得便西行,到達蘭州,應當地人士請求,講《涅槃經》《攝論》和《般若經》。西域商侶有參加旁聽的,回去以後,便將玄奘求法的事向各地宣傳了。玄奘繼而潛行到達瓜州,得胡人西槃陀導送,夜渡瓠顱河。從此隻身冒險,過了玉門關外五烽,度莫賀延沙磧,到達伊吾。高昌王「文泰得知後,遣使迎往,敬禮備至,延留度過夏坐,並要久留在高昌,他堅決未允。當時西突厥葉護可汗勢力遍及雪山以北各地,如去印度,須要取得他的協助,因而高昌王遣使陪送玄奘去葉護可汗衙所,時當貞觀三年八月。玄奘離開高昌,過阿耆尼、屈支等國,越凌山到達素葉城,和葉護可汗相見,憑著可汗致所經諸國的信件和陪送的使者,很順利地經過西域、舥赤建等十國,越大雪山,直到鄰接北印的迦畢試國。

他從此東行,進入北印度境,過稰叉始羅等國,至迦濕彌羅國,於此先後居停兩年參學。隨後至磔迦、至那僕底、爛那達、屈露多等國入中印度境。又經祿勒那國,至羯若鞠國。東南行渡腫伽河至逾陀國。更循腫伽河東下,擬赴阿耶國,於中途遇盜,幾乎喪命。後更南行至摩揭陀國,巡禮華氏城、伽耶等處聖跡,折向那爛陀寺。寺眾千餘人歡迎他到寺,參謁了戒賢。他離開高昌,進入印度國境以來,隨處遇著高僧大德,就停留參學。

玄奘到了那爛陀寺,被推為通三藏的十德之一,很受優遇。他請戒賢三藏講《瑜伽論》。又聽講《順正理》《顯揚》《對法》各一遍,《因明》《聲明》《集量》等論各二遍,《中論》《百論》各三遍。《俱捨》《婆沙》《六足》等論,他先在諸國聽過,至此更披尋決疑,兼學婆羅門《聲明記論》。

其後,玄奘為了更廣泛地參學,便離開那爛陀寺南遊,從怛他揭多#多和羼底僧訶兩師學《毗婆沙》《順正理》等論。至中印南賅薩羅國,停一個多月,從善解因明的婆羅門學《集量論》。從此南行入南印度境,至馱那羯磔迦國,停數月從蘇部底和蘇利耶兩僧學《大眾部根本阿毗達摩》等論,他們亦從法師學大乘諸論。至達羅毗荼國,於建志城逢僧伽羅國大德覺自在雲和無畏牙,就問《瑜伽要文》及僧伽羅國佛教情況。過那建補羅等國,至北印缽伐多國,於此停兩年,學《正量部根本阿毗達摩》及《攝正法》《成實》等論。從此東南行,仍還那爛陀寺。又到寺西低羅擇迦寺,從般若跋陀羅就薩婆多部三藏及《聲明》《因明》等論咨決所疑。往杖林山,從勝軍居士學《唯識抉擇論》《意義理》《成無畏》《不住涅槃》《十二因緣》《莊嚴經》等論,及問《瑜伽》《因明》等疑,首尾歷時兩年。這樣在各地遊歷參學凡經四年(貞觀十二至十六年,639-642年)。回那爛陀寺後,應戒賢三藏之囑,為寺眾講《攝論》《唯識抉擇論》,並溝通了當時大乘學說中「瑜伽」、「中觀」兩家的論爭,著《會宗論》3000頌,得到戒賢三藏和諸大德的讚許。他又應戒日王的請求,擬折服南印正量部論師般若踘多《破大乘論》的異說,著《制惡見論》1600頌。

玄奘像

玄奘在印所學至此已經大成,他很想回國弘通,得到戒賢的讚許,遂莊嚴經像,辭別戒賢,準備東歸。這時東印迦摩縷波國鳩摩羅王一再遣使迎請前往。適值羯若鞠國戒日王征恭御陀回來,又遣使來請,鳩摩羅王就帶兵陪送玄奘,到羯朱癨祗羅國,遇著戒日王。戒日王乃決定於曲女城為玄奘建立大會,命五印沙門、婆羅門、外道義解之徒都來參加。到期與會的有18國王,各國大小乘僧3000多人,那爛陀寺僧千餘人,婆羅門及尼乾外道2000餘人。此會即以玄奘所著《會宗論》《制惡見論》兩論的論點標宗,任人難破,但經過18天大會終了,沒有一人能提出異議。玄奘得到大小乘佛教徒的一致推崇,被給以「大乘天」和「解脫天」的尊稱。其後又隨喜了在缽羅耶伽兩河間舉行的五年一次的無遮大施會,這才辭別戒日王,攜帶幾百部梵本和各種佛像,啟程東歸。路過稰叉始羅渡信度大河時,因遇風浪,失卻梵本50夾及諸異花種,停在烏鐸迦漢荼城50多天,遣人往烏仗那國抄寫迦葉維耶部三藏。從此經過濫波等地,出迦畢試境,度雪山,經睹貨羅故地,過波迷羅川,越蔥嶺到了于闐,以國王延留,未得即還。就派人隨商侶入朝,表陳還國,日夜為于闐僧人講《瑜伽》《對法》《俱捨》《攝論》四部論,約停了七八個月。等到使人回來,並奉敕迎令東歸。於貞觀十九年(645年)正月到達長安。這樣他終於完成了歷經17年的個人遊學的創舉。

(楊勇)

《中國文化常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