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發展過程中的主要字形

「六書」是字的構成方法,從戰國到現在沒有多少變化,但真正要把漢字寫下來,從古到今的變化可就大了。漢字字形的變化,大致說來,經歷了早期的圖畫文字、甲骨文字、石鼓文、金文、大篆、小篆、隸書、楷書、行書、草書,以及印刷術發明後為適應印刷要求而逐漸派生出來的各種印刷字體等漫長的發展歷程。

漢字的演變

甲骨文

殷商的甲骨文是殷商時代的代表字體,它因刻於龜甲、獸骨之上而得名。其內容多為問吉凶的「卜辭」,也有少數為「記事辭」。

商代甲骨文

隨著殷商王朝的滅亡和殷都(在今河南安陽市小屯村)的夷為廢墟,這批文獻資料被埋沒於地下3000多年。直到1899年才被一個名叫王懿榮的人發現並認定為商代的遺物,從此便有人開始搜集並拓印其文字進行研究。甲骨文的發現,是我國學術史上的一件大事,使殷商文化的研究峰迴路轉,柳暗花明。對它的研究也成為一門新學科——甲骨學。近代學者劉鶚和羅振玉都是甲骨文早年出土時期對甲骨文研究做出重大貢獻的人(參見《文物·考古》中「甲骨文和劉鶚、羅振玉」詞條)。

金文

所謂金文,是指商周時期刻、鑄在青銅器上的文字。上古稱青銅為吉金,所以把這種銅器上的銘文叫作金文。由於鍾和鼎在兩周時代青銅器中佔有重要的地位,因此,又將金文稱作「銅器銘文」或「鐘鼎文」。

商代金文的字體和甲骨文相近,文字內容或者是記事功的,或者是錄訓詞的。西周金文就字體整齊了,文字內容多是與祀典、賞賜、征伐、契約有關的記事。

大篆

中國古代文字發展到周朝,周宣王時(公元前9世紀)的史官史籀,曾對古文進行過一次整理,其結果是產生了「籀書」,即大篆。大篆是相對於秦朝時的小篆而言的。

頌簋及銘文

小篆

小篆又名秦篆,為秦朝丞相李斯所創。秦始皇滅六國,統一華夏,國事多,文書繁,感到原有文字繁雜,於是,命丞相李斯作《倉頡篇》,中車府令趙高作《爰歷篇》,太史令胡毋敬作《博學篇》,將大篆簡化為小篆,統一了文字。

隸書

小篆發明後,仍然滿足不了越來越繁多的文書的需要,書記官雖用小篆,但有時候為了求快,下筆不免寫得草率些。久而久之,這樣寫的人多了,便成了一體,稱為「隸書」,因為是給徒隸等下級辦公人員看的。但隸書的最終定型是秦朝的程邈所作。程邈本為秦朝縣之獄吏,自己獲罪下獄後,作隸書3000字進奉給秦始皇,被採用,他還靠這個當上了御史。

隸書到了漢朝才成熟起來,現在人們通常所說的隸書,是就漢隸即「八分書」而言的。

顏真卿《多寶塔碑》

楷書

隸書經過200多年的發展、演變,到了漢末魏初(公元3世紀初期),又出現了「真書」。真書又名「正書」、「今隸」(以區別於漢隸),是一種通行到現在的、人們最熟悉的「楷書」。

關於楷書的首創者,比較一致的說法是由東漢王次仲所創,而三國時期魏國的鍾繇堪稱中國歷史上第一個楷書書法家。

行書

「行書」是介於楷書與草書之間的、運筆自由的一種書體。行書起於晉代,至今通行。「書聖」王羲之的《蘭亭序》便是行書書法的巔峰之作。

草書

東晉王羲之書法

「草書」又稱「破草」、「今草」,由篆書、八分、章草,沿襲多種古文字變化而成。漢字發展到草書一體,已近完美無瑕。但草書尤其是「狂草」寫出來後別人大都不能辨認,只能作為供人們欣賞的藝術品,失去了它作為記載和傳播信息的文字之本能。於是,草書難以再向前發展。文字的發展只能另辟新徑,沿著新開闢的方向——印刷字體演進了。

印刷字體

印刷術發明後,為適應印刷需要,尤其是書刊印刷的需要,文字逐漸向適於印版鐫刻的方向發展,出現了橫平豎直、方方正正的印刷字體——細明體。幾百年間,在細明體字的基礎上又衍生出長宋、扁宋、仿宋等多種變體。近代西方印刷術傳入後,在西方文字字體的影響下,又出現了黑體、美術字體等多種新的字體。然而,由於細明體字既適於印刷刻版,又適合人們在閱讀時的視覺要求,所以,一直沿用至今,是出版印刷使用的主要字體。(趙海燕湯耀國)

《中國文化常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