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拜占庭 上帝的憤怒

公元726年,也就是唐玄宗的開元十四年,一座火山在愛琴海底爆發。灼熱的岩漿噴湧而出,海面上掀起了滔天的巨浪,火山灰遮蔽著整個天空,彷彿末日已經來臨。

幾乎所有人都驚呆了。

正如傳統社會的中國人會把這種現象視為天譴,本次火山爆發也被拜占庭人看作了上帝的憤怒,皇帝陛下對此更是堅信不疑。因此,他覺得自己應該做點什麼了。

此時的皇帝是利奧三世(Leo Ⅲ)。這個敘利亞出生的退伍軍人在公元717年的3月登上皇位,接手之時帝國的山河正如百年之前一樣破碎。而且在他即位後不久,阿拉伯的海軍和陸軍就對君士坦丁堡發起了進攻。兩路軍隊從東部穿越了小亞細亞,愛琴海上的一支艦隊也來勢洶洶。

利奧三世沉著應戰。他聰明地與保加利亞人結成了聯合陣線,那些來到巴爾幹半島的斯拉夫人也顯然更願意與拜占庭人結盟,而非與阿拉伯人為鄰。皇帝還向上天求助。他用十字架拍打著海面,請求上帝保佑它忠誠的僕民。

終於,在718年的夏天,無心戀戰的阿拉伯人沮喪地撤出了戰場,利奧三世卻沒有感到欣喜。因為當他一片片收復失地時,看到的竟是滿目瘡痍。過去那些繁華的都市現在遍佈貧民窟,美輪美奐的建築物則統統變成了殘垣斷壁,阿拉伯人已經成功地讓拜占庭帝國遍體鱗傷。

皇帝陛下悲憤滿腔。

現在看來,利奧三世應該是一位虔誠的基督徒,同時也是一個喜歡思考問題的人。他很可能反思了帝國這數百年的歷史,探討了民族多災多難的原因。答案也很簡單:一定是拜占庭人做了什麼錯事,從而引起了上帝的憤怒。

問題在於錯在哪裡。

火山爆發給了他啟示。事實上,在他進行君士坦丁堡保衛戰的718年,愛琴海也曾有過一次這樣的災難,結果是雙方軍隊都損失慘重,阿拉伯人的艦船也大部分被燒光。但是現在阿拉伯人已經撤退了,上帝卻還要表示憤怒,而且只懲罰拜占庭人,那就只能在自己身上找原因。

這就要弄清楚阿拉伯人與拜占庭人有什麼不同。

最大的不同在信仰的堅定性和純粹性。

眾所周知,阿拉伯人跟拜占庭人以及猶太人一樣,信仰的都是一神教。一神教的特點是只崇拜唯一的神,而且無論這神是被叫做上帝(God)、安拉(Allāh)或雅赫維(Yahveh),都是沒有形象的。唯其無形,才無限,也才無所不在、無所不能、無所不知,能夠「無中生有」地創造一切。

因此,猶太、基督和伊斯蘭這三大一神教,都反對偶像崇拜。伊斯蘭教甚至認為多神崇拜和偶像崇拜是最惡劣和最不可饒恕的罪惡,違者是一定要罰入火獄的。穆斯林也嚴格地遵守了這一規定。他們在佔領了拜占庭的行省後,便立即重新鑄造硬幣,以便抹去上面的雕像。

拜占庭人就差多了。

與早期基督徒遵循著猶太人的足跡,嚴格遵守禁止偶像崇拜的摩西律法不同,拜占庭人在公元6世紀開始對聖像崇拜習以為常。許多虔誠的教徒在基督、聖母和聖徒的形象面前祈禱,教堂中也佈滿了偶像。這些教徒中當然也包括拜占庭皇帝,帝國的防衛者希拉克略就是其中之一。

既然聖徒都受到崇拜,天使當然更不例外,羅馬教會甚至為戰勝了撒旦的大天使長米迦勒(Michael)修建了一座教堂。大天使長加百利(Gabriel)也備受歡迎,因為他曾經向聖母瑪利亞報告了由聖靈懷胎的福音。

在如此之多的形象面前頂禮膜拜,實在難免偶像崇拜甚至多神崇拜的嫌疑,也飽受穆斯林和猶太人的詬病。在後者的眼裡,這種行為已經跟異教徒沒有兩樣,拜占庭的一落千丈和國勢日頹也可以說是自作自受。

利奧三世認為,問題顯然就出在這裡。也就是說,正是對偶像的崇拜引起了上帝的憤怒,而要想徹底拯救帝國就必須痛改前非。這是愛國愛教者當仁不讓的歷史使命,一場運動也就在全國範圍轟轟烈烈地展開。

這就是聖像破壞運動(Iconoclasm)。

運動是雷厲風行的。基督、聖母、聖徒和天使的畫像和塑像從教堂和公共場所拆除,而代之以十字架、花朵、鳥類等官方認可的圖案。這種替換是如此迅速而徹底,以至於有人尖刻地說:我們的教堂現在成了水果店和鳥籠子。

皇帝陛下非常滿意,卻沒想到此舉不但未能平息上帝的憤怒,反倒燃起了臣民的怒火。他們指出,聖像的存在有利於凝聚信徒的宗教情感,光禿禿的牆面則實在無法讓人打起精神。何況拜占庭人普遍認為,請已故的聖徒「代禱」比自己祈禱更為有效,聖像破壞運動卻使這不再成為可能。

據創作於6世紀的耶穌與聖麥納斯畫像。原作為木版蛋彩畫像,長寬均為57厘米,現藏於法國巴黎盧浮宮。

利奧三世已經犯了眾怒。

憤怒席捲了希臘半島和意大利,尤其是在利奧三世試圖加倍徵收財產稅以後。某些地方的軍隊甚至發生兵變,只是由於教皇格列高利二世(Gregorius Ⅱ)的勸阻,他們才停止了另立皇帝和進攻君士坦丁堡的動作。

然而羅馬教會的態度卻很鮮明。格列高利二世正本清源地說:向聖像行禮不是崇拜而是致敬,皇帝的說法完全是混淆是非。而且,為了捍衛羅馬對宗教事務的領導權,這位教皇毫不客氣地宣佈聖像破壞運動是異端(heresy)。

判定為異端是基督教內部鬥爭的殺手鑭。在這種鬥爭中,對付持不同意見者最便當和最有效的辦法,就是利用手中的權力宣佈對方是異端。前面說過的阿里烏派、一性論和一志論就享受過這種待遇,現在輪到利奧三世主導的運動。

呵呵,羅馬教會也當仁不讓。

利奧三世的答覆,則是在公元733年派了一支艦隊前往意大利,很可能是要像君士坦斯對待馬丁那樣對付教皇。這時的教皇已經是格列高利三世(Gregorius Ⅲ)。此君比他的前任更加強硬,竟在兩年前召開會議,宣佈將贊成聖像破壞運動的人開除教籍,並停止向拜占庭國庫繳納貢金。

皇帝陛下當然不能容忍。儘管他派出的艦隊在亞得裡亞海的風暴中沉沒了,他的固執卻變本加厲。作為報復,他宣佈將西西里和意大利南部劃出羅馬教區,將這些地區的教廷司法權移交君士坦丁堡宗主教。他還沒收了教皇在西西里的地產,看來皇帝的憤怒也不可等閒視之。

公元741年,利奧三世死於水腫病。在反對派看來,恐怕這才體現了上帝的憤怒。何況此前在君士坦丁堡還發生了地震,儘管同年拜占庭也擊退了阿拉伯人的進攻。

這筆賬,也許永遠都算不清。

聖像破壞運動卻仍在繼續。公元754年,利奧三世的繼承人君士坦丁五世(Constantine Ⅴ)召開會議,宣佈聖像崇拜就是偶像崇拜,皇帝有權干預教會。會後,許多修道院被迫關閉或者變成兵營,大批教士被迫還俗,大量教產也被收歸國有。憤怒的羅馬教皇則針鋒相對地宣佈,給予拜占庭皇帝及其追隨者以「絕罰」處分。依照教規,受到絕罰處分的教徒將被教眾孤立,而且死後不能進入天堂。

皇帝當然不會被嚇倒,案子卻翻了過來。兩個支持聖像的女人——女皇艾琳(Irene)和皇太后狄奧多拉(Theodora)讓利奧三世的所有努力都打了水漂。後者甚至在843年讓東部教會做出決定,將反對聖像崇拜的人開除教籍。[6]

但這已是利奧三世去世以後太多年份的事,徹底失望的教皇也早就開始謀求他人的支持。為此,他不惜把王冠戴在了蠻族的頭上,從而翻開了歐洲歷史新的一頁。

[6]公元787年,宗教會議下令恢復聖像,宣佈教徒敬拜的只是聖像代表的神。815年,宗教會議又對聖像和偶像做了明確區分,並要求將聖像掛在信眾無法夠得著的地方。

《易中天中華史:禪宗興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