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始皇革命 一號文件

革命是在滅齊以後。

齊,是最後被滅的王國。此前,韓、趙、魏、楚、燕,都已經變成了秦的郡縣。齊國併入秦的版圖後,「中國」就不再是多個國家,而是一個國家。這可是從來就不曾有過的事,也標誌著一個新時代的開始。在這樣一個時候頒發的命令,便堪稱「一號文件」了。

一號文件的內容,是嬴政的名號。

名號確實是重要的。名不正,則言不順。嬴政要求更改自己的名號,也有道理。因為他的成功,確實「上古以來未嘗有,五帝所不及」。如果還像以前那樣仍然叫王,則何以「稱成功,傳後世」?

於是朝野上下,一致同意更名。

但怎麼改,卻有不同意見。

群臣和博士們的建議是叫「泰皇」,這其實是沒有辦法的辦法。因為此前人主的最高稱號,一是王,二是帝,三是後(本字為「後」,不是繁體字「前後」之「後」的簡寫)。夏代稱後,商代稱帝,周代稱王。現在,夏商周都已是明日黃花,後也好,帝也好,王也好,豈能再用?

那麼,有更高級的稱號嗎?

有,皇就是。三皇之後是五帝,五帝之後是三王,三王之後是五霸。五霸低於三王,三王低於五帝,五帝低於三皇。由此可見,皇最高級。三皇中,泰皇又最尊貴。以此為號,嬴政應該滿意。

可惜,嬴政並不滿意。

不滿意的原因,很可能是他對一切舊東西都嗤之以鼻。在嬴政看來,他的事業是開天闢地,前無古人的。制定名號,豈能一點想像力和創造性都沒有?

必須發明創造,還得嬴政自己來。

結果,是叫「皇帝」。

這是一個復合詞。其中,皇是形容詞,是定語;帝是名詞,是主語。所以,皇帝也可以簡稱為「帝」。皇帝之國叫帝國,皇帝制度叫帝制,原因就在這裡。

但,帝不是商代的稱號嗎?怎麼還可以用?

因為帝的本義是「締造者」,這當然很對嬴政的心思和胃口。何況在商代,帝既指人主,又指天神。天神是上帝,人主是下帝。人神共用的稱號,嬴政當然喜歡。

於是,他一筆圈中了「帝」字。

其實殷商的元首,是稱帝也稱王的。比如被周武王滅了的那位,就既叫帝辛,又叫紂王。周天子則只稱王,不稱帝。帝者天號,王者人稱。周人敬天,豈敢僭越?

嬴政卻不管那一套,因為他實在不能再稱王。王,並非至尊之號。起先,大一點的酋長都可以稱王,是為部落王。後來,大一點的國君也可以稱王,是為諸侯王。就算曾經獨自稱王的周天子,也無法跟現在的嬴政相比。周王是「共主」,嬴政是「獨主」,一樣嗎?

也只能稱帝。但不能稱下帝,得叫皇帝。皇的本義是燦爛輝煌,皇帝即「皇皇大帝」,當然比下帝好。

實際上皇帝一詞,古已有之。炎黃二帝中的黃帝,本來就叫皇帝,即「偉大的締造者」。後來「皇帝」多了,只好把他的名稱改成「黃帝」,意思是「天下之中體現了黃土之德的偉大締造者」,或「中央大帝」。

黃帝成了中央大帝后,其餘那些偉大締造者,便被安排到東西南北四方,分別為赤帝(火)、青帝(木)、黑帝(水)、白帝(金),與黃帝合為「五帝」。

問題是,物以稀為貴。偉大締造者多到五個,便未免掉價。為了再設一個等級,只好把「皇」這個形容詞當名詞用。「三皇五帝」的說法,就這樣被發明出來。[17]

沒有證據表明,嬴政對這段歷史有過研究。也許當時的他,只不過自認為「功高五帝」,又不好意思「比於三皇」,這才發明出介於二者之間的「皇帝」來。

皇帝,即皇和帝,是皇也是帝。

不過這樣一來,皇,也就永遠地由形容詞變成了名詞,甚至皇帝的代名詞。它的使用比「帝」還頻繁,比如皇家、皇族、皇室、皇宮、皇朝、皇位、皇袍、皇權。

這大約是嬴政沒想到的。

嬴政當然也想不到,他這個「始皇帝」只傳到第二代,他的帝國就一命嗚呼。同樣意味深長的是,秦雖二世而亡,皇帝這個名詞卻延續了下來,沒有一個人主張更改。

如此看來,嬴政的「一號文件」,豈非意義重大?

當然。

表面上看,嬴政由秦王改稱皇帝,不過是滿足了自己的虛榮心——他需要有一個足以「稱成功,傳後世」的稱號,就像古羅馬的勝利者需要一座凱旋門。但如果事情就這麼簡單,則後世的開國之君,豈非也可以見樣學樣,把皇帝換成別的什麼頭銜?為什麼沒人改呢?

因為沒有必要。

那麼,嬴政的變更名號,就有必要嗎?

很有必要。

事實上,當秦王嬴政將韓、趙、魏、楚、燕、齊都收入囊中時,天下和秦便都變了。此前是邦國林立,現在是獨此一家。那麼,秦在「之一」的時候叫王國,「唯一」的時候難道還叫王國?顯然不能。

那叫什麼?

帝國。

這當然是大變革。性質變了,稱號也得變。伯國的元首是伯,侯國的元首是侯,公國的元首是公,王國的元首是王。帝國的元首呢?當然得叫皇帝。

因此,元首叫不叫皇帝,就看你要不要帝國。後來的漢、晉、隋、唐、宋、元、明、清,都堅持帝國制度,所以他們的元首都叫皇帝,誰都不會更改。

皇帝與帝國,俱為一體。

但,這樣一個現在看來理所當然的事,在始皇稱帝之初甚至之後,卻備受爭議。

[17]請參看本中華史第一卷《祖先》。

《易中天中華史:秦並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