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使節 槍桿子裡面出說法

婚禮結束後,子圍便去開會。

這次十一國會議,是五年前「宋之盟」的繼續。那次盟會在中國歷史上很有名,甚至被認為是東周上下兩段的一個分界點——前半段以諸侯兼併為主,大夫兼併為次;後半段則是大夫兼併為主,諸侯兼併為次,堪稱劃時代。[6]

宋之盟的起因,原本是宋國大夫向戎痛感諸侯爭霸,戰亂不已,因此發起和平倡議。當時有發言權的超級大國,主要是晉、楚、齊、秦。向戎跟晉國執政趙武、楚國執政屈建私交不錯,一說就通。齊國和秦國,也表示支持。諸小國處在夾縫中,早已苦不堪言,更是樂觀其成。

於是,公元前546年,即魯襄公二十七年夏天,以宋為東道國,晉、楚、齊、秦及其同盟國代表,共同簽訂了和平條約。此後小國得到的和平安寧,宋有六十五年,魯有四十五年,衛有四十七年,曹有五十九年,多數達半個世紀左右。[7]

因此,歷史上便把這次盟會,稱為「弭兵之會」。弭讀如米,停止和消除的意思;兵,指戰爭。所謂「弭兵之會」,其實也就是當時的「世界和平大會」。

可惜,世界和平大會,一點都不和平。

盟會還沒開始,楚國就提出一個提案,要求各大國的同盟國相互朝見。這個提案表面上看,很是合理。比如江湖大佬們拜了把子,各自門下的小弟當然也要見見,然後四海之內皆兄弟也。但實際上,楚國其實別有用心。要知道,參加盟會的國家中,只有陳、蔡、許三個小國是楚國的馬仔,其餘魯、宋、衛、鄭這幾個中等國家則是晉國這邊的。而且,魯和宋拜了楚國的碼頭,魯國的小弟邾和莒(讀如舉),宋國的小弟滕和薛,也會跟了去。再加上曹國,楚國便宜佔大了。[8]

晉國當然不能同意。

於是,晉國代表團團長趙武,便讓會議的發起人和聯絡人向戎轉告楚人:晉、楚、齊、秦,地位相當。晉國不能指揮齊國,就像楚國不能命令秦國。楚國如果能讓秦國國君駕臨敝國,敝國寡德之君又豈敢不去請齊君?楚人則耍賴皮說,那就我們兩家的小弟們見見好了。

可見,晉楚兩國,一開始就在較勁。

1965年出土於山西省侯馬市,文字書於圭形玉石的正反兩面。所謂盟書,即會盟時商定的盟約。

因此兩國的代表團,也各住一邊。晉人住在宋都北,楚人住在宋都南。楚人甚至「衷甲」,也就是禮服裡面穿了防彈背心。如此如臨大敵暗藏殺機,讓晉國代表團頗為緊張。最後,還是副團長叔向安慰團長趙武:打著謀求和平的旗號來發動戰爭,楚國應該還不至於。

但,要價則是肯定的。

楚人的要求,是先歃。歃(讀如煞),就是歃血。這是當時諸侯各國盟會的重要程序。具體做法,是牽一頭牛來,割下左耳,放在盤子裡;流出的血,則放在一種叫作敦(讀如對)的食器中。然後,參加會盟的代表,依次以口微微飲血,或用手指頭蘸血塗在嘴旁,叫「歃血為盟」,相當於在合同書上簽字。

不過,簽字可以同時,歃血卻有先有後。排在第一的,一般都被認為是盟主,或盟主就該先歃。所以楚國的要求,晉國便表示不能同意。晉國代表團說:我們是當然的盟主,沒有誰可以在晉國之前先歃血。楚國代表團則說:你們自己聲稱貴我兩國地位相等,那就應該輪流坐莊,憑什麼每次都是晉國優先?

吵來吵去的結果,是晉國讓步。代表團內部,副團長叔向又勸團長趙武:諸侯歸服的是德政,不是誰做主持人。歷來諸侯會盟,都有小國來主持的。這次就讓楚國做一回晉的小弟,又有何妨?

於是楚人先歃。[9]

不和平的世界和平大會,到此總算落下帷幕。但叔向的說法,則其實自欺欺人。沒錯,小國做盟會主持人的事是有的。但那指的是「執牛耳」,也就是把牛的左耳割下來放在盤裡。這種相當於司儀的事多半由小國的大夫來做,盟主是不動手的,在旁邊看,叫「卑者執之,尊者蒞之」。然後,盟主取敦中之血先歃。盟主歃血後,才輪到其他人。[10]

由此可見,同盟國地位的高低,不在盤中牛耳,而在敦裡的血。先歃血的,才是老大。所以,公元前502年,晉國和衛國會盟,衛靈公讓晉國大夫執牛耳,自己先歃血,結果便發生了肢體衝突。執牛耳,牛嗎?[11]

看來,弭兵之會上楚國佔盡了上風。原因也很簡單,這時的楚國已成為南方強國,北方的晉國則開始走下坡路。強大的軍事力量,支持著楚國強悍的立場和強硬的態度。種種外交辭令,不過是華麗的面紗。

槍桿子裡面出政權,也出說法,甚至歪理。

實際上,所謂「世界和平大會」(弭兵之會),不過是大國的俱樂部。小國除了唯命是從,並沒有多少發言權。他們的代表,不要說維持國際秩序,也不要說捍衛國家的主權和尊嚴,就連保住自己的性命都不容易。

比如叔孫豹。

[6]請參看範文瀾《中國通史》。

[7]據楊伯峻《左傳·襄公二十七年》注。

[8]此段分析,請參看童書業《春秋史》。

[9]本節事見《左傳·襄公二十七年》。

[10]請參看《左傳·定公八年》楊伯峻注。

[11]見《左傳·定公八年》。

《易中天中華史:青春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