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兩個基本點 便宜了誰

討厭儒家的劉邦,後來確實嘗到了禮治的甜頭。

那是西漢王朝的建國之初,大亂雖平而天下未定,跟西周初年的局勢幾乎完全一樣。只不過,追隨武王伐紂的,是姬姓和姜姓的貴族,比如太公望、周公旦、召公奭,以及其他方國的豪酋。雖然他們在殷商眼裡是蠻族,文化程度其實都不低,個個都是風流人物。

劉邦的隊伍就差得多。除張良是貴族,韓信算是破落貴族,其餘的,陳平是無業遊民,蕭何是蕞爾小吏,樊噲是狗屠,灌嬰是布販,婁敬是車伕,彭越是強盜,周勃是吹鼓手,劉邦自己則是地痞無賴,基本上是草台班子。

何況此時,禮壞樂崩已經幾百年。像周武王那樣嚴格按照禮制來舉行開國大典,他們哪會?未央宮建成後,劉邦大宴群臣,居然乘著酒興對太上皇說:過去老爸總罵我不如二哥能幹,將來生活沒有著落。現在請您老人家看看,是二哥掙下的產業多,還是我的多?殿上群臣也跟著起哄,大呼小叫,亂成一團,完全沒有體統。

這簡直就是群魔亂舞。

叔孫通他們自然看不下去,大漢朝廷也不能是土匪窩子。於是好說歹說,終於勸動劉邦同意制定禮儀,文武百官、功臣勳貴也都進學習班培訓。從此御前設宴,人人莊嚴肅穆,規行矩步,行禮如儀。劉邦自己也喜不自禁。他餘味無窮地說:老子今天才曉得,當皇帝還真他媽的過癮!

當然過癮。倫理、道德、禮儀,原本就是為了讓草民們安分守己,君主們坐穩江山。秦漢以後,歷朝歷代都堅持倫理治國和禮樂制度,原因就在於此。

實際上所謂「五倫」,最重要的就是君臣。除朋友外,父子、兄弟、夫婦,也都可以看作君臣關係。父親是家君,丈夫是夫君,長兄如父也是君。反過來也一樣。或者說,君臣如父子,同僚如兄弟,正副職如夫妻,怪不得叫「家天下」。

政治倫理,注定了是家庭倫理的「國家版」。

那麼,家庭倫理,最重要的是什麼?

和諧。家和萬事興。

這就要講名分,重稱謂,守規矩,盡孝心。比如跟父母親說話,必須自稱「兒子」。如果父親是君王,則自稱「兒臣」。跟哥哥說話,要自稱「小弟」。如果哥哥是君王,則自稱「臣弟」。跟丈夫說話,要自稱「妾」。如果丈夫是君王,則自稱「臣妾」。對父母,要「早請示,晚匯報」,叫「晨昏定省」。父母的年紀,必須掛在心上,還得「一則以喜,一則以懼」,喜的是他們健康長壽,懼的是他們年老力衰。[3]

父母去世,要「守喪三年」。如果父母是天子或諸侯,則要在他們臨死之前成立「治喪委員會」,給他們備好棺槨,換上壽衣,然後守在他們身邊看著他們死,叫「為臣」。這是中國最早的「臨終關懷」,但只有天子和諸侯才能享受。

所有這些,歸結為一個字,就是「孝」。

孝道表現於國,就是「忠」。忠,不是人的天性,因此需要培養。培養基地,就在家庭。事實上,一個人如果孝敬父母,就不會背叛君主;如果友愛兄弟,就不會欺負同事。忠臣出於孝子之門,並非沒有道理。

難怪所謂「君仁臣忠,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和婦柔」,竟有三組是家庭倫理。是啊,對自己子女都沒有愛心的君,可能仁嗎?對自己父母都沒有孝心的子,可能忠嗎?父子像父子,才會君臣像君臣,儘管佔便宜的還是君父。

什麼叫「天下為家,家國一體」?這就是。

[3]見《論語·裡仁》。

《易中天中華史:奠基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