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三分天下 走麥城

劉備與孫權握手言和四年多以後,有一隊商船浩浩蕩蕩從尋陽駛向江陵。沒人知道船上裝運的其實不是貨物,而是士兵。十月的一個早上,當江陵守將明白過來時,他們的選擇只剩下投降。

這台好戲的總導演是呂蒙。[26]

呂蒙是在魯肅去世以後接管兵權的,這是孫權的第三位長江上游前線總指揮。與魯肅主張「聯劉」不同,呂蒙跟周瑜一樣主張「吞劉」。只不過,周瑜雄心萬丈意氣風發,呂蒙審時度勢足智多謀。他雖然早就向孫權提出要用武力奪取荊州,卻知道需要等待機會。[27]

機會在五年之後出現。建安二十四年(219)五月,劉備從曹操手裡奪得漢中。七月,他自稱漢中王並還師成都,任命關羽為前將軍,張飛為右將軍,馬超為左將軍,黃忠為後將軍。備受鼓舞的關羽意氣風發,毅然發動了奪取襄陽和樊城的襄樊戰爭。

這一仗打得驚心動魄艱苦卓絕。八月,天降大雨,漢水暴漲,溢出堤外,樊城被洪水包圍,曹方將領於禁所督七軍全部被淹。關羽趁此自然災害發動攻勢,於禁被俘投降,龐德被俘就義。消息傳回,曹操為之流涕。

於禁降,龐德死,駐軍統帥曹仁痛失臂膀,樊城城牆也被洪水浸泡不斷坍塌,城中守軍一片恐慌。好在這時徐晃的援軍趕到,關羽只好撤離戰場。

實際上初戰告捷的關羽也力不從心。他很清楚,要對付曹仁和徐晃,拿下襄陽和樊城,沒有足夠的兵力是絕對不行的。但從後方調兵,南郡就會虛弱;如不調兵,則前方又會吃緊。關羽左右為難。

呂蒙的機會來了。

就在關羽猶豫不決的時候,身體本來就不算太好的呂蒙開始裝病。孫權也故意用不加密封的公文,招呂蒙回建業治療,並任命陸遜為偏將軍、右部督,接替呂蒙。

陸遜一到陸口,便按照呂蒙所定策略裝孫子。他寫了一封文采斐然的信給關羽,說將軍此戰史無前例,江東方面無不歡呼雀躍拍手稱快。陸遜一介書生,根本就不能勝任軍職,希望將軍多多指教。最後,他也沒有忘記裝模作樣地提醒關羽:曹操狡猾,將軍多加小心!

關羽果然上當,他覺得東吳真是越來越差:周瑜是短命鬼,魯肅是和事佬,呂蒙是病秧子,陸遜是書獃子。看來孫權這邊不足為慮,於是逐步將部隊調往樊城。

這邊一撤軍,那邊就開始調兵,關羽則完全被蒙在鼓裡。關羽想不到,表面上甜言蜜語的盟軍,正是磨刀霍霍的敵人。他當然更想不到,這個過去的盟友已經跟現在的敵人勾結在一起,正準備聯合起來取他項上人頭。

沒錯,曹操向孫權伸出了橄欖枝。

聯合孫權的建議,是司馬懿和蔣濟提出來的。他們的判斷也並不錯:作為長江下游的地方割據政權,江東集團絕不會眼睜睜地看著劉備和關羽在上游越做越大。只要說服孫權偷襲關羽,樊城之圍必解。[28]

曹操採納了這個建議。孫權也立即回應,表示征討關羽即是報效朝廷,但希望曹操方面對此保密,以防關羽有所準備。曹操徵求意見,大家都說理所當然。

老謀深算的董昭卻主張洩密。

董昭認為,保密對孫權有利,洩密對曹操有利。因為關羽一貫蠻橫霸道,得到消息也未必立即撤軍。這時,城中守軍如果還一無所知,對我方是不利的。

因此,應該口頭上答應保密,實際上故意洩密。

曹操完全贊成這個建議,下令徐晃將孫權的來信抄寫多份,用箭射入樊城和關羽的軍營之中,把孫權即將偷襲江陵和公安的消息公佈了出去。[29]

董昭的預料不錯。樊城守軍士氣倍增,關羽則猶豫不決舉棋不定。也許在他看來,江陵和公安金城湯池,並非孫權旦夕可破;被洪水和大軍包圍的樊城,則是眼看到嘴的肥肉,豈能前功盡棄?[30]

關羽一猶豫,徐晃的機會就來了。正好這時曹操又給他派來了十二營軍隊,於是徐晃大舉進攻,關羽則被打得潰不成軍,不得不撤離樊城。曹操也不乘勝追擊。因為他相信,早已磨刀霍霍的孫權,是不會把手縮回去的。[31]

曹操的預料完全正確。關羽猶豫,孫權不猶豫。實際上一路扮作商人的呂蒙軍,這時已經進入江陵和公安。呂蒙約束部隊,嚴明軍紀,存恤百姓,封存庫藏,厚待關羽的將士家屬,大做安撫工作,很快就穩定了局勢。

因此,當關羽匆忙趕回南郡時,南郡的人心已經歸順了呂蒙,再沒有人會替關羽賣命。

陸遜也是一路凱歌。他在呂蒙得手後乘勝前進,劉備的守將則跑的跑,敗的敗,降的降。宜都、房陵、南鄉三郡盡入其手,荊州從此不再姓劉。[32]

關羽只能走麥城。

事實上沒過多久,關羽的人頭就送到了曹操跟前。曹操厚葬了他這位老朋友和老對手,呂蒙則甚至沒來得及參加慶功會,就病逝在孫權的內殿,享年四十二歲。[33]

圖據《中國歷代戰爭史地圖集》。

不過,呂蒙總算實現了夙願,他可以瞑目。

劉備卻欲哭無淚。他痛失荊州,還痛失關羽。關羽不但是他的兄弟,更是他的愛將和臂膀。劉備南征北戰那麼多年,如果需要兵分兩路,每次都是關羽獨當一面。他派關羽總督荊州,似乎不能說是用人不當。

但,關羽的性格有問題。

劉備進攻成都那年,馬超前來投奔。關羽便給諸葛亮寫信,問馬超可以跟誰相提並論。諸葛亮答:馬孟起(馬超)堪稱「一世之傑」,可以跟張益德(張飛)並駕齊驅。不過,美髯公(關羽)才是「絕倫逸群」呀!

關羽見信,竟不無得意地遞給客人一一傳看。

這就太像孩子,還是被慣壞的,既任性又天真。由於任性,所以發動了襄樊戰爭;由於天真,所以被呂蒙和陸遜欺騙;由於既任性又天真,所以在處理敵、我、友關係時犯了一系列錯誤,最後把自己送上絕路。

是的,關羽不懂政治,不知道在多邊政治關係中,從來就沒有永遠的朋友,也沒有永遠的敵人。他也不懂公共關係。孫權提出結為親家,不同意也就罷了,又何必辱罵來使?他還不會善待部下。江陵和公安的守將投降,原因之一就是怨恨和畏懼關羽,乾脆一降了之。[34]

因此,讓關羽鎮守荊州,在政治和軍事兩個方面同時對付曹操和孫權兩個梟雄,其實是不合適的。

可惜一俊遮百丑。關羽的英勇善戰和屢建戰功,尤其是他在樊城大破曹軍,威震天下,差一點就逼得曹操遷都,更使他成為戰神般的人物。「戰神」是不容懷疑的,也是不能批評的,只能由著他走向深淵。

不過,關羽敗得如此之快,卻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就連曹操和孫權也不曾料到。這也是劉備他們為什麼聽任關羽孤軍奮戰,卻遲遲不去救援的原因。當然,劉備也想不到孫權和曹操已經暗中勾結,呂蒙和陸遜竟然會兩路出兵偷襲南郡,而且迅雷不及掩耳。[35]

然而無論如何,劉備都無法接受這一切。儘管他並沒有立即為關羽報仇,也沒有給關羽封號,但孫權在背後插的這一刀,他永遠不會忘記。[36]

[26]呂蒙事見《三國誌·呂蒙傳》。

[27]呂蒙提出武力奪取荊州當在建安十六年(211),請參看繆鉞《三國誌選注》的考證。

[28]見《三國誌·蔣濟傳》。

[29]見《三國誌·董昭傳》。

[30]請參看《資治通鑒》卷六十八胡三省注。

[31]見《三國誌·趙儼傳》。

[32]見《三國誌》之《吳主傳》、《呂蒙傳》、《陸遜傳》。

[33]關於關羽之死,歷史上說法很多,請參看拙著《品三國》。曹操厚葬關羽,見《三國誌·關羽傳》裴松之注引《吳歷》。呂蒙之死,見《三國誌·呂蒙傳》。

[34]以上見《三國誌·關羽傳》。

[35]呂思勉先生《秦漢史》有云:「羽之一敗塗地,非徒曹操所不及料,即孫權,亦未必能豫計其敗若此之速也。」請參看。

[36]事實上,關羽被害後,劉備並沒有痛不欲生或者拍案而起,而是忙於自己稱帝,也沒有給關羽封號,追諡其為壯繆侯是後主景耀三年(260)劉禪所為。

《易中天中華史:三國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