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武侯治蜀 諸葛亮執政

諸葛亮憂心忡忡。[8]

憂慮是必然的。實際上,此前一直在二線和後方工作的他並非廣為人知,幾乎所有人都認為蜀漢政權僅僅屬於劉備。所以劉備一死,南中(今雲南、貴州和四川西昌一帶)就反了,曹魏則給諸葛亮寄來了勸降書。[9]

可惜,他們都小看了孔明先生。

四面受敵的諸葛亮頭腦異常清醒。他很清楚,這時的當務之急是減輕蜀漢政權的壓力,而減壓的有效措施莫過於釜底抽薪,化敵為友。因此,他不但沒有興兵為劉備報夷陵之戰的一箭之仇,反倒向孫權伸出了橄欖枝。[10]

孫權更是明白人。他一面繼續與曹丕眉來眼去,一面立即與諸葛亮握手言歡。這一互利雙贏的做法為兩國贏得了生存和發展的空間。從此,吳蜀不再有戰爭。孫權固然可以做大做強,諸葛亮也可以從容治蜀。

劉禪更是忠實地執行了劉備的遺囑,繼位之後立即封諸葛亮為武鄉侯,開府治事,領益州牧。封侯則位尊,開府則權重(具有獨立相權),丞相兼任州牧則既能牧官也能牧民,這是只有曹操才享受過的政治待遇。

從此,政事無鉅細,全由諸葛亮拍板。

那麼,他的決策是什麼?

以攻為守,以法治國。

前一條是對付曹魏的。孫吳成為友邦以後,曹魏就是唯一的外敵,而且不可和解。因此,蜀漢政權可以考慮的只有兩個選項:主動進攻或者被動防守。

諸葛亮選擇了前者。劉備去世後四年,四十七歲的諸葛亮上《出師表》,開始了他的第一次北伐。之後,這樣的戰爭又有四次,總體上可謂略有小勝,得不償失,勞而無功。最後一次,他本人也以身殉職,病逝於軍中。

傳為岳飛所書的諸葛亮撰《出師表》。

關於此帖的真偽,歷來多有爭議,但書法亦草亦行,剛勁瀟灑,確為精品。

這並不奇怪。

首先,曹魏不是紙老虎,也不腐敗或腐朽,國情並不比蜀漢差。其次,益州雖為天府之國,卻很難成為奪取天下的根據地和策源地。第三,諸葛亮的能力特徵,是治國第一,治軍次之,用兵最差,又豈能戰勝曹魏?[11]

曹魏非速亡之國,益州非進取之地,諸葛非將略之才,都決定了北伐不可能成功。因此魏軍統帥司馬懿信心滿滿地說:別看孔明來勢洶洶,消滅他卻指日可待。[12]

敵人都看得清的,諸葛亮不會不明白。實際上,當年他在隆中就說得很清楚,北定中原,復興漢室,一要天下有變,二要兩路出兵。現在,天下無變而荊州已失,豈是可以大舉興兵推翻曹魏的時候?

那麼,他為什麼還要堅持北伐?

除了政治理想,還有現實問題。這一點,諸葛亮在《出師表》中說得非常明白——

先帝創業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

很清楚,北伐的原因,是益州疲弊。

所謂疲弊,其實就是弱小。然而越是弱小,就越要奮發圖強。以弱為強,猶可自保。如不主動進攻,就只有坐以待斃。所以,劉備要攻漢中,關羽要圍襄樊,諸葛亮也要出祁山。這是他們的一貫方針。[13]

問題是,蜀漢雖然弱小,卻非危在旦夕。曹魏方面既不曾主動進攻,東吳方面的盟好也已修復,南中各郡更在兩年前基本平定,至少相安無事。那麼,北伐之前的蜀漢政權,怎麼會處於「危急存亡之秋」?

如非外患,必因內憂。

內憂是毋庸置疑的。荊州、東州和益州三大勢力的三重矛盾,是根本利益的長期衝突,絕無可能在短時間內得以消除,哪怕諸葛亮人品再好,能力再強。

事實上,蜀漢之亡的原因之一,就是益州集團興風作浪,開門揖盜。問題在於,這個內憂目前還只是隱憂,不能明說也不敢明說,《出師表》只能話裡有話。

大政方針則確定無疑,那就是不斷地北伐曹魏,讓國家長期處於戰爭狀態,以外戰防內戰。因為無論是轉移注意力,還是加強凝聚力,戰爭都是最好的手段。如果還要整治或鎮壓反對派,更是便當得多。

這是另一種以攻為守,也是一箭雙鵰。

沒錯,小國更要圖強,安內必先攘外。

不過,以攻為守也好,以外防內也罷,既是妙棋也是險棋,關鍵在於分寸。仗打小了,不起作用;打大了,敵人傾巢而出,內鬼開門而應,豈非自取滅亡?

這對諸葛亮的智慧是一個考驗。

諸葛亮卻穩如泰山,他甚至拒絕了魏延的「子午谷奇謀」。這位劉備最賞識的將領提出,由他率領五千精兵順子午谷直搗長安,諸葛亮則親率大軍走斜谷挺進陳倉。長安拿下,兩軍會合,則一舉而咸陽以西可定。

這當然堪稱奇謀,只可惜變數太大。遠道襲人,事機難測。故千里用兵,必須慎之又慎。更重要的是,北伐曹魏只是手段,保住蜀漢才是目的。

也就是說,「興復漢室」的旗幟必須高舉,「漢賊不兩立」的原則必須堅持,北伐也必須不斷推進,卻又絕不能再來一次關羽失荊州、劉備敗猇亭。

因此,諸葛亮不可能採納魏延之計。

也因此,他還要殺馬謖(讀如肅),廢李嚴。

作為諸葛亮的親信和摯友,馬謖是因為丟失街亭而被判處死刑的,然而為他痛哭的人竟達十萬人之多。諸葛亮則流著眼淚解釋說,天下分崩離析,戰爭沒有盡頭。如果不能嚴明法紀,我們又靠什麼去戰勝敵人?[14]

顯然,諸葛亮揮淚斬馬謖,就是為了「依法治蜀」。因此撤回漢中後,馬謖、張休、李盛被殺,趙雲被貶,黃襲被奪去兵權,諸葛亮自己則降為右將軍,地位比前一年晉陞為前將軍的李嚴還略低一點。

無疑,這是做給所有人看的,但主要觀眾是東州集團和益州集團。諸葛亮很清楚,這兩個集團的利益訴求根本不可能完全滿足,除非荊州集團讓出執政地位。

這當然不可能。

既不能誘之以利,又不能動之以情、曉之以理、明之以義,那就只能繩之以法。而且,也只有做到執法如山、令行禁止,大家才心服口服。對付反對派是如此,對付李嚴那樣的重量級人物就更是如此。

馬謖死後三年,由於諸葛亮、魏延、楊儀、鄧芝、費禕(讀如依)、姜維等二十餘人的聯署彈劾,蜀漢政權的二號人物李嚴被廢黜為平民,流放梓潼(今四川梓潼)。此事的案情撲朔迷離,李嚴的罪名也難以置信,但他危害到政權的穩定,當是事實。[15]

執政地位不可動搖,這不是空談。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也不是空談。

這就是諸葛武侯之治蜀。十一年間,他東和孫吳,南定夷越,北伐曹魏,內修法制,既堅持了劉備的政治路線和組織路線,又推進了《隆中對》的既定方針。

那麼,蜀漢政權保住了嗎?

沒有。

[8]諸葛亮後來曾這樣描述他當時的心情:「受命以來,夙夜憂歎,恐托付不效,以傷先帝之明。」見《出師表》。

[9]《三國誌·諸葛亮傳》裴松之注引《魏略》稱:「國家以蜀中惟有劉備」,並不知諸葛亮為何人。《諸葛亮傳》稱:「南中諸郡,並皆叛亂。」《諸葛亮集》稱,劉備去世後,曹魏司徒華歆、司空王朗、尚書令陳群、太史令許芝,都先後給諸葛亮寫過勸降書。

[10]以下無另注者均見《三國誌·諸葛亮傳》。

[11]關於曹魏和蜀漢兩國的國情,可以查看他們的錢幣。曹魏的銅錢質量高,份量足,蜀漢的則簡直就是劣幣。田餘慶先生的《〈隆中對〉再認識》則稱:「歷史決定了劉備是一個奔竄求存的角色,歷史只給了諸葛亮一個小國寡民的政治舞台。」所以,「劉備出峽,全軍覆滅;諸葛北伐,積年無成」。另據《晉書·宣帝紀》,司馬懿評價諸葛亮稱:「亮志大而不見機,多謀而少決,好兵而無權。」詳請參看拙著《品三國》。

[12]見《晉書·宣帝紀》。

[13]請參看《華陽國志·劉後主志》、王夫之《讀通鑒論》。

[14]見《三國誌·馬良傳》及裴松之注引《襄陽記》。關於馬謖的結局,《三國誌》記載不一。《諸葛亮傳》稱「戮謖以謝眾」,《王平傳》稱「丞相亮既誅馬謖」,《馬良傳》稱「亮進無所據,退軍還漢中,謖下獄物故,亮為之流涕」,《向朗傳》稱「謖逃亡,朗知情不舉,亮恨之,免官還成都」。詳請參看拙著《品三國》。

[15]李嚴被廢事見《三國誌·李嚴傳》及裴松之注引彈劾奏章。李嚴被廢原因,請參看田餘慶《蜀史四題》、拙著《品三國》。

《易中天中華史:三國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