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國家與人 中華的惆悵

有什麼樣的人,就有什麼樣的國。

實際上,任何一個國家的模式和樣式、制度和尺度,都是由這個國家的文化、歷史和國民來決定的。強大的國民喜歡弱小的政府,自由的國民欣賞鬆散的制度,愚昧的國民盼望英明的領導,軟弱的國民依靠強權的統治。因此恩格斯說,如果某個國家的政府是惡劣的,而且儘管惡劣卻仍將存在,那就可以用該國國民相應的惡劣來解釋。[15]

但,這裡面有問題。

眾所周知,人類最早的國家,大多是君主制,少數是共和制,極個別是民主制。西學東漸前的中國人,更一直認為君主制天經地義,別無選擇,反對派一個都沒有。如此說來,難道世界上大多數人都是不要自由,想做奴隸的?

當然不會。

這就必有原因,必有道理。

什麼原因?什麼道理?

天下必須有序,群龍不能無首。

沒錯,中國原本就地域遼闊,人口眾多,如果再攤上洪水氾濫、外敵入侵,就更需要堅強有力的領導核心,需要號召力和凝聚力,至少得有萬眾一心的象徵。這個功能,在那時不可能由別人來承擔。為此,人民只能做出犧牲和讓步,對高舉旗幟的君主俯首稱臣。

這,大約是法家以外思想家們的想法。[16]

因此,除法家外,其他各家對君主制度和君主權力,都是「有條件的維護,有保留的贊同」。比如儒墨道三家都認為,君主可以有,但得是聖人,至少要合格。孟子甚至認為,君主如果不合格,就應該下台。又比如,三家都認為,君臣之間不能是奴役與被奴役的關係。孔子就說君對臣要彬彬有禮,孟子更認為君若「目中無人」,臣可「視如寇仇」。如果那君主太不像話,人民還可以發動革命殺了他。這能說是「想做奴隸,不要自由」嗎?

君主制,並不等於奴隸制。

獨立、自由、平等,畢竟是全人類的共同價值,不會有哪個民族是例外。

只不過,歷史會有不同的嘗試和選擇。

可惜,儒墨道三家主張的條件和保留,離民主或憲政還有十萬八千里,實行起來也有諸多問題。比如什麼叫「聖人」,三家就說法不一。儒家講「仁民愛物」,墨家講「明察秋毫」,道家講「清靜無為」,請問以誰為準?

還有,君主如果不合格,怎樣請他下台?有辦法嗎?有法律嗎?有制度嗎?有程序嗎?沒有。

那就只有一廂情願,以及惆悵。

中華民族的國家史和文明史,就是一部不斷追求獨立、自由、平等,又屢屢求之不得、得而復失的「惆悵史」。

是的,正如希臘實行過「直接民主」,我們也試行過「直接君主」;羅馬實現了「以法治國」,我們也探索了「以禮治國」。我們甚至設計了種種方案,希望能夠做到「君權與民權並重」。最起碼,也不能生靈塗炭,民怨沸騰。

然而曾幾何時,這些都成為泡影。分權變成了集權,集權變成了專制,專制變成了獨裁。秦、漢、晉、隋、唐、宋、元、明、清,每下愈況。改朝換代一次,起死回生一次,也腐敗潰爛一次。最後,不得不拜西方列強為先生。

其實「先生們」又何嘗一帆風順?希臘城邦,孤帆遠影;羅馬共和,日落西山;民主進程,一波三折;自由之路,險象環生。宗教裁判所就不說了,十字軍東征也不說了。單是二十世紀,世界大戰就打了兩次。

文明的步伐,總難免一腳深一腳淺;國家的意義,誰都不可能一夜看清。唯獨需要國家,古今中外一樣,不管是東方還是西方,臣民還是公民。

那麼,國家的秘密又在哪裡?

[15]見恩格斯《路德維希·費爾巴哈和德國古典哲學的終結》。

[16]法家從不討論為什麼要有君主,他們對君主和君權的維護是無條件的。

《易中天中華史: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