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景洪,我奢侈地洗了個熱水澡,在賓館的陽台上計劃下一個行動。我已經去過了景洪北邊和東邊的地區,下面該去探索景洪以南的地方了。我拿定了主意,第二天早上便登上了南行的汽車。與東部山區不同,南部地區有大片種植著稻穀和甘蔗的平原,穿插在剷除了原始植被、種著橡膠林的丘陵之間。一路上,我們經過了十幾個傣族村寨和幾個只有一條馬路的鎮子。兩個小時後,汽車抵達了終點站:猛龍鎮,也叫大猛龍。
猛龍距中緬邊境只有8公里,當地的傣族和愛你人可以不用辦手續自由出入邊境,而漢人和外國人就只能到此止步了。所以,我只能去縣城北部的一座小山上參觀猛龍的黑塔。傣族信佛,他們的塔都很簡單——至少我參觀過的都是如此。“文革”期間所有的佛塔都被破壞了,重建的那些都是用混凝土砌成,鑲嵌著鏡片,粉刷得紅紅綠綠的,花裡胡哨、華而不實。
猛龍的黑塔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實際上,它已經褪色不少。儘管它高達27米,是這一地區最高的塔,也並未給人留下特別的印象。唯一讓我感興趣的是佛塔周圍的矮牆,像一條長龍,蜿蜒起伏的龍身使得這個本來世俗的地方變得莊嚴神聖。
看過猛龍的景點,不過如此而已。我在從景洪來的大路上步行兩公里來到傣族村寨——曼飛龍。這一地區大部分的城鎮和村寨名字都以“猛”或“曼”開頭。在傣語中,“猛”指一個城鎮或一群寨子,“曼”指的是一個寨子。如此說來,我走進的是飛龍寨,沿著一條土路穿過寨子,向寨後的小山爬去。路上,我在一個大佛寺駐足。寺裡面住著幾十位僧人,可是沒有一位會說漢語,所以我繼續攀登到達了山頂的佛塔。
這是西雙版納最著名的佛塔,稱為“曼飛龍白塔”。白塔初建於1204年,後經多次重建,看起來最後一次重建就在不久之前。和黑塔一樣,塔身以混凝土建成,外塗白漆,以黃色和紅色點綴裝飾。塔身旁邊還有一座佛寺,但是香客們都在塔基處磕頭祭拜。近前仔細一看,塔是建在一塊巨大的圓石之上。我走到巨石的西南角,注意到座台上有個罩著玻璃的壁龕,上有小孔供人們塞入捐贈的錢。我朝裡面望了望,發現了人們在此祭拜的緣由。這是佛祖的腳印。對,就是佛祖的腳印。傳說佛祖施展法力,從印度巡遊來此,在巨石上留下了腳印。中國各地及緬甸、老撾和泰國的佛教徒都前來朝拜佛祖留下的腳印。根據旁邊牌子上的說明,佛祖在62歲時訪問這一地區並留下了腳印。
根據《貝葉經》記載,佛塔本身於1204年建成,但在小乘佛教寺廟裡見到佛祖腳印並不足為奇。佛教作為有組織的宗教,在佛教發展的初期並沒有佛祖的塑像,因為人們覺得人形雕塑無法代表佛祖超脫眾相的教義。因此,弟子們就用他的腳印代表他對塵世的超越。早期佛寺裡唯一具有象徵意義的就是佛祖的腳印。我加入了白塔基座壁龕前的朝拜者隊伍,躬身祭拜,頭頂上有上百條旗子獵獵作響,像是在齊聲祈禱。
曼龍飛塔
出門的時候,看護佛塔的一位傣族婦女告訴我,附近一個村寨裡幾個小時後要慶祝盛大的佛教節日。我突然回想起幾天前我遇見幾個年輕僧人往竹筒裡填火藥製作煙火的事。我正好趕上了放焰火的日子。佛教節在附近的曼坡寨舉行,看塔的婦女給我指了路,我便下山來到猛龍至景洪的大路上,向北走了3公里到了曼飛龍後寨,然後右轉拐上一條新建的道路,穿過一片稻田。
這時剛過中午,人們在每年陰曆的第二個月圓之日過節,但是慶祝活動並不是等到月亮出來才開始。曼坡寨離大路約有一公里遠,但我離得老遠就聽到了樂曲之聲。幾千名寨民早就聚集在寨廟那邊一片寬闊的草地上,還有更多的人絡繹不絕地從我身後趕來。
到曼坡寨之後,我經過一群當地婦女的身旁,她們正在賣各種各樣的熟食,大部分是油炸的或是糯米做的。我停下來,享用了一些美食,然後穿過小吃攤,加入了圍攏著兩組舞蹈隊的人群。每個舞蹈隊都圍成一個成對的圈子,姑娘在裡,小伙在外。一隊是已婚男女,另一隊是未婚男女。圈子的中央是敲鑼打鼓的樂隊,略顯笨拙的男人和身姿優美的婦女組成圈子圍著樂隊緩慢移動,往前走三步,再往後退一步,如風中楊柳般揮舞著雙手。
除了跳舞奏樂,每隔一會兒,舞蹈場地邊上搭起的竹架發射台就發射一枚煙火。幾天前,我見過幾個傣族僧人往竹筒裡填火藥製作煙火,而曼坡寨裡堆了足有百餘枚煙火。製作方法就是把填滿火藥的竹管綁在一根長長的竹竿上,前麵糊上泥巴保持平衡,尾部掛一串鞭炮作引信。
慶祝佛教節日
煙火和跳舞一直持續到太陽下山、月亮升起。月亮剛剛接替了太陽值班,大家就開始分別回家吃晚飯睡覺了。最後一班車早就從公路上開走了,一位村民邀請我去他家,款待了我一頓水牛肉晚餐,主人說傣族人逢年過節才吃水牛肉。我一直沒搞明白那天是個什麼重要節日,只知道是紀念一個很久以前住在西雙版納的有名的僧人,全地區的人在每年陰曆的第二個滿月之日,聚集在某些村寨舉行慶祝活動,總共持續三天時間。由於是個佛教節日,沒有喝酒,我第二天早晨醒來時,頭腦清醒得很。謝過主人後,我走回到大路上,搭了一輛卡車,坐在後車廂裡到了下一個鎮子,最終趕上了一輛客車回到景洪。回去後我又研究了幾個地方,喝了幾瓶冰啤酒,餘下的時間恢復體力,計劃下一次探險。
傣族民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