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谷要出版文集,囑我作序,雖心裡惴惴卻不敢推辭。
在我的意識裡,深知文集這種出書規模對於一個作家非同尋常的意義,既是藝術創造的里程碑式的檢閱和歸結,更展示著一個作家創造生命的絢爛和莊嚴。和谷幾十年癡心文學創作,大半生的心力和智慧都傾注在稿紙上,竟有五百多萬字的散文、小說、詩歌、報告文學、隨筆、文論和劇本,年過50得以攏集梳理,編成六大卷,是挑選而不是全部。作為同操文筆的我,首先感覺的是對和谷創造成就和創造精神的敬重,自然不敢推辭,把能否讀懂能否作好這篇序文的惴惴就隱壓到心底。
鄉情是一杯酒。一杯潛存在情感之湖深層裡濃郁馨香到化釋不開的陳年老窖。
我看到也感知到,被鄉情的酒液浸潤著的作家和谷,那根情感世界的主神經十分敏感,十分脆弱,又十分鮮活。一叢萱草,一撮茵陳,一根皂角,一棵老樹,一種鮮花,一圈窯院,一架紡車,一頁氏族譜紙,一位老人和一個同輩等等,一入得眼一謀得面一握上手一開了口,那根情感的主神經便發出顫音,記憶裡的爺爺奶奶父親母親的親情和村巷裡父老同輩的友情,瀰漫在野花野草窯院火炕裡的苦難和溫馨,這些純粹農業文明時代裡的生活形態的記憶,苦澀也溫暖,樸拙卻純淨,簡單更有真誠,因為在小小年紀無染的心靈鐫刻下記憶,不僅難以風化,反是隔離愈久,或年事愈長,愈加鮮明,每有觸及,便潮湧般泛溢起來,便是這一篇篇瀰漫著濃濃思戀深沉憂傷的文字。
我猜測和谷寫著這些文字的筆在顫抖,因為作為讀者的我,在掀動著這些沖蕩著情感文字的書頁時,手指都發顫了;我也猜想和谷的稿紙上滴濺著淚痕,證據也是我自己觸及這些文字時,淚濕老眼。
幼年的和谷是不曾穿過一件洋布衣服的,“總穿著一身母親織的土布”。我長過和谷幾歲,解放前不必說了,直到上世紀50年代讀書到中學,也依舊是母親手織的土布。和谷筆下母親的那架紡車和織布機,母親右手搖著轉把左手扯著棉線的姿態和眼神,雙腳輪換踩踏底板的呱噠聲響,那自然地左右扭動著的臂膀和腰肢兒,是叩擊心靈的永恆的生命交響和舞蹈。我在閱讀的綿綿不盡的情思的咀嚼裡,那紡車和布機上和谷的母親,不知不覺中已經幻化出我的恩德如海的母親了。我掀動書頁的手指顫抖起來,淚水模糊了眼睛。
那紡車和織布機上的母親,不是和谷一人的母親,是鄉土中國人的母親,每個從鄉村長大的一茬又一茬中國人,都是在嗡嗡的紡車和呱噠的織布機的樂曲聲中,睜開眼睛學步走路進入各自的人生旅程的。無論這個人後來有怎樣的造化,有多大的出息和成就,官居幾品財富幾斗(金),抑或是掐數著硬幣過日子的平民,有這樣的生命之樂貯藏心底,當是對人的精神和心靈的永久性滋養。和谷催我垂淚的一頁頁鄉情詩篇,讓我看到被這生命之樂滋養著的人性和人道的底色的鮮活和純淨。這無疑是透視作家心靈世界的窗戶,也是縈繞在愛心柔腸間的音符的直抒。反過來看,如若這生命之樂被抹掉了,人性和人道的那根神經也就麻木了僵硬了,即使硬要發出回瞻的聲音,難免弄出矯情的虛空的腔調,這類東西早已屢見不鮮了,令人生膩了。
我為和谷所感動,更願這哺育靈魂的生命交響,鳴奏在往後的每一個黎明。
和谷不是單純的憶舊,也沒有沉浸在少年苦澀和溫馨的記憶之中,記憶裡的昨天的印痕,與現時正在踏著的村路田野相疊相襯,落在心頭的巨大而又強烈的反差,體驗到的是焦灼和無奈,容不得童年的詩性記憶泛浮。作家和谷面對的是被無序的市場折騰著的果園和菜圃,鮮美的蘋果不僅激發不出詩人慣常的讚美,而是憤怒,憤怒的果園農夫用機械來剷除來顛覆。小叔父的牛也缺失了風光,早已不是少年和谷山坡草地上搖甩尾巴的黃牛了。“它哞地叫了一聲,沒有同類的回應。明年收麥子的時候,還會聽到牛的叫聲嗎?”牛與農民的關係,由過去的幾近至親的相依為生,正在變成養而為肉的純商品關係,農民在這個冷酷的轉換過程裡的不可承受之痛。和谷為著明年能否再聽到烙在心底裡的黃牛悠長的“哞”叫聲,也只能徒歎“孤獨和無援”。
有幾篇寫人的散文,讀來令人憂傷百結。那位尚未成年的堂妹,在絕望無助裡的平靜,讀來讓我驚心動魄,讓我如此逼真地看到一個冰清玉潔般的精靈,卻透著淒美,縈繞在心間。《風中的小辮》裡的“小辮”,是作家自己在鄉村訂婚六年的未婚妻,那種濃郁的鄉風習俗籠罩下的少男少女的神秘,閉塞心態裡的嬌羞,初萌的愛情裡的純淨,把剛剛過去的那個時代裡最神秘的初戀形態逼真地展示出來,由此可以領略一個時代文明的徵象,解讀一個時代的人的心理結構的標誌性密碼,感知那個時代社會生活的基本形態和脈象。我頓生感慨,這樣寫人的散文,就體驗到的深刻和真切,就藝術的生動和逼真,給我閱讀的可靠和可信的踏實,以及由此產生的強烈的衝擊,遠遠超出了以各色藝術標誌掩飾著空泛體驗的小說。
這效果得益於作家的思想。我由衷感覺到和谷思想的力度和深沉。他對生活體驗的質量,對生活景象穿透達到的層面,絕然峭拔於常見的某些衣錦還鄉者矯情嬌氣的吟誦,更迥然區別於那些獵奇者故作驚訝的妄議。思想還決定著作家感受生活體驗生活的敏銳性,昔日窯院的落寞,得不到回應著的哞叫著的牛的孤情,被顛覆的果園主人無言的憤怒,風中那根小辮在黃塵裡的無助……和谷神經的敏銳敏感和體驗體察入微之準確,令我感動又欽佩。思想也影響作家的情感傾向和投向,和谷尤為明顯,他接觸的父老鄉親和同輩男女,已經不是表層的同情,而是一種感同身受的交融,而且自然到幾乎不見一絲隔膜。我看到一個思想家的和谷。
更見出和谷獨特的體驗裡思想力度的作品,當數他寫現代都市生活的一批散文和隨筆。《遠行人獨語》是一顆咀嚼不盡的橄欖。很少能讀到如此深刻而又真實的內心衝突的文章。這是由生活體驗進入生命體驗的精神剖白。整篇文章都激盪著一種複雜情感,一種獨有的感受和獨自的體驗。這情感之波氣象萬千,左衝右突,我卻很難體會酣暢淋漓,在於那一波一波翻湧的筆浪裡,挾裹著“悲烈和壯觀”以及“艱窘蒼涼”。這是很難產生很難自我把握更難得脫俗的敘述。多少人闖蕩南方乃至歐美的現代都市,有成功者也不乏落魄者,其中不少人寫下了各自的感受和體驗,形形色色,或長篇巨製或點滴筆記,而和谷的這篇三兩千字的短文,卻是無可企及無可掩遮的上乘佳作。我想到杜甫的一首詩。安祿山製造的長安之亂,詩家文人寫下多少感時傷世的詩文,只有杜甫的“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寫到至深至痛處。顯然不單是藝術形式寫作方法乃至采詞遣字的因素,更關鍵更致命的是思想影響下的獨到而深刻的體驗。
這裡就顯示出差別來。一種深刻深厚的思想,決定著和谷由表象的生活體驗,進入更為自由的生命體驗的寫作狀態,與那些耍著尿泥而且自鳴得意的小調皮小情調小把戲類的東西,就劃開截然不同的品相了,就顯出某種大家氣象來。我以為不單純依賴天才,而是思想力量把天賦之才張揚到令我驚羨的藝術創造。
我同時感受到詩性的和谷。
好的散文本身就無異於詩。在和谷的還鄉見聞散文裡,在他抒寫急驟蛻變著的當代都市生活的隨筆雜感裡,我都感受到一種詩性,詩的情懷,詩的情思,詩的張揚和詩的含蓄,差異僅僅在文字敘寫的色調裡。表述對當代城市複雜感受的詩性,呈現為激烈噴吐的情狀;面對昔日記憶的鄉村,卻是憂惋不盡的拙樸無飾,然而其內核裡瀰漫著的還是詩性。一種區別於任何詩人作家的和谷的詩性,即獨秉的詩性氣質和詩家道德。僅以其記游類散文看,這種詩的襟懷似乎更為率性。無論是寫驚濤駭浪裡的黃河的木船,無論是明媚清麗的長安秋色,抑或是在歷史上落下一個大大的驚歎號的鴻門,其精彩的描述,逼真的映景,精確的點染,還有隨心著意的情緒性渲染,就自自然然形成獨有的詩性了。常見的此類散文,最難脫俗的是筆墨纏繞於來去的過程,或是粘滯於過程中的小零碎。和谷的每一篇開筆都是一種氣象,直接入景,一筆一景,氣象萬千。《黃河古渡》起手便是“莽原上艷陽朗照,幽谷裡秋風蕭瑟。山壑溝峁之勢,漸漸趨於葉脈的形狀。臨近葉柄處,顯得峻峭起來,有一種古銅的色調……”這種文字裡蘊涵的氣勢和氣象,真有“撫四海於一瞬”的博大豁朗,又有細微生動為葉脈的精妙。未見黃河古渡裡的木船,讀者的我已經沉浸到群山擁擠的壯觀氣韻中了。
詩性大約不是學而得之的,不然為何在某些詩歌裡竟然感覺不到詩人的詩性,更何況散文等類。詩性應該是一種氣質一種境界一種追求所熏陶出來的心理氣象,看去無形無狀不可捉摸,卻於一詞一句間無處不見。
和谷散文閱讀裡的語言感覺是巨大而又截然的差異。這種語言色彩語言質感和語言結構形態的差異之大,甚至使我不敢相信是同一隻手握著的鋼筆所書寫。譬如:“你已開始投入類似吃蛇般的嶄新的生命體驗”。“你在拯救自己心靈的行動中咬響夏日生鮮的麥粒”。“你感到正午熾熱的陽光如同老家人說的白雨傾瀉在尖頂帽與花傘上,大雷雨則把天空變成海洋一樣酣暢淋漓而迴腸蕩氣以至磅礡浩然”。“你得經歷失落惶惑和被疏遠的時節……然後再換一種壓力和快活的方式採擷果實”。這是作為遠行人和谷在繁華而又喧囂的都市裡的敘述方式,且不說我對其內蘊的複雜感受。再譬如:“它易燃,又耐火,潔淨順溜不扎手”。“誰知大雨滂沱,一連下了三天,泥土下不了鏵”。“她望著我,我不認識她,我端直走過去。不對!我的心怦然碎了!她不就是我曾經的小辮嗎?”這是作為老大還鄉的作家和谷觸景生情時的敘述方式,同樣且不論其中一種複雜苦澀的感受。我之所以摘抄這些句子,就是想探討一個純屬寫作的問題,即制約或決定作家語言形態的關鍵是什麼東西?
劉勰在《文心雕龍》裡有一句精闢精到的論述,“既隨物以婉轉,亦於心而徘徊。”這兩句話十二個字,把用一切文體寫作的作家的創作本相都說清道白了。暫且避開這句概論的主旨,僅就語言而言,也是精微難違的。作家的語言以怎樣的形態“婉轉”起來,得“隨物”而選擇到最恰當最貼切最應手的表述方式;還有“心之徘徊”,可否理解為作家的思想、精神、氣質對“物”所產生的體驗和感受,決定一種特殊到別無替代的最適宜展示“徘徊”內質的語言方式?這樣看來,不管面對什麼樣的“物”,只用一種語言形態語言結構來寫作,而且自鳴洋洋為語言“風格”,是不可思議的。即如魯迅,“既隨”祥林嫂和阿q和孔乙己等不同對象的“物”,“婉轉”和“徘徊”出來多大反差的語言形態,已屬閱讀常識,且不說面對不同對像所使用的兩極式冷暖語言的雜文。
這樣,我就看到和谷語言爐火純青般的成熟季節,既有汪洋一樣恣肆林濤一樣呼嘯長河一樣奔湧的抒發,又有簡樸純淨到幾乎不見長句幾乎不用一個修飾形容詞彙的素描。讓我看到“隨物”的對象差異所“婉轉”出來的語言姿態和色彩,更看到這一顆獨有的“心”所“徘徊”出來的靈魂世界的這一面和那一面的顫音。語言當是一個作家最顯明最具標誌性的個性表徵。
我限於精力,更拘於能力,僅只說到和谷的散文閱讀感受。和谷是一位多種體裁寫作的作家,而且都有不俗的建樹。他寫詩歌寫小說寫影視劇本,也寫過曾獲全國大獎的長篇報告文學及電視連續劇《鐵市長》,曾經產生過廣泛的轟動性影響,遠遠超出了文學圈子,也超出了純粹的文學鑒賞和評價的範圍,在普通讀者心裡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提到這篇報告文學和以此改編的電視劇,在陝西雖不敢說是無人不曉,擁有廣泛的讀者和觀眾卻是客觀的事實。然而作者和編劇和谷,卻在文學圈外少有人知。這裡就應了一句俗話,愛哭的娃多吃奶。當今文壇,誰都看見會炒作的人易出名,他炒自炒伙炒用錢買炒,都在一時一地炒出熱名來,已經屢見不鮮。和谷依然故我,從上世紀70年代寫作到今天,從西安寫到海南再回歸西安,除了做必做的公務和家務,就是寫作,悄悄默默地寫作著,幾乎不見張揚和張羅,與任何形式的炒作不沾。我在西安這地方幾十年,雖然與和谷過從不密,甚至可以稱作稀少往來,然而關於他在文壇的姿態,還是清楚的,自信如上的“悄悄默默”的用語,基本準確。
這首先是一種修養、品行和道德的自我恪守;這又是對自己所鍾愛的文學創作的理解,相信作家以作品存活這樣古今中外難改的法則,因而對自己從事的創造性勞動的神聖和尊重;這更是一種自信,對世界萬象通達理解下的自信;對自我創造活力的自信,才能幾十年保持這種沉靜的姿態。
2005.10.5 雍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