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紹興魯迅故居

一轉入那個地上鋪著石板的小胡同,我立刻就認出了那一個從一幅木刻上久已熟悉了的門口。當年魯迅的母親就是在這裡送她的兒子到南京去求學的。

我懷著虔敬的心情走進了這一個簡陋的大門。我隨時在提醒自己:我現在踏上的不是一個平常的地方。一個偉大的人物、一個文化戰線上的堅強的戰士就誕生在這裡,而且在這裡度過了他的童年。

對於這樣一個人物,我從中學時代起就懷著無限的愛戴與嚮往。我讀了他所有的作品,有的還不止一遍。有一些篇章我甚至能夠背誦得出。因此,對於他這個故居我是十分熟悉的。今天雖然是第一次來到這裡,我卻感到我是來到一個舊遊之地了。

房子已經十分古老,而且結構也十分複雜,不像北京的四合院那樣,讓人一目瞭然。但是我仍覺得這房子是十分可愛的。我們穿過陰暗的走廊,走過一間間的屋子。我們看到了魯迅祖母給他講故事的地方,看到長媽媽在上面睡成一個「大」字的大床,看到魯迅抄寫《南方草木狀》用的桌子,也看到魯迅小時候的天堂——百草園。這都是一些普普通通的東西和地方,一點也看不出有什麼神奇之處。但是,我卻覺得這都是極其不平常的東西和地方。這裡的每一塊磚、每一寸土、桌子的每一個角、椅子的每一條腿,魯迅都踏過、摸過、碰過。我總想多看這些東西一眼,在這些地方多流連一會兒。

魯迅早已離開這個世界了。他生前,恐怕也很久沒有到這一所房子裡來過了。但是,我總覺得,他的身影就在我們身旁。我彷彿看到他在百草園裡拔草捉蟲,看到他同他的小朋友閏土在那裡談話遊戲,看到他在父親嚴厲監督之下唸書寫字,看到他做這做那。

這個身影當然是一個小孩子的身影。但是,就是當魯迅還是一個小孩子的時候,他那堅毅剛強的性格已經有所表露。在他幼年讀書的地方三味書屋裡,我們看到了他用小刀刻在桌子上的那一個「早」字。故事是大家都熟悉的:有一天,他不知道是由於什麼原因,上學遲到了,受到了老師的責問。他於是就刻了這一個字,表示以後一定要來早。以後他就果然再沒有遲到過。

這是一件小事。然而,由小見大,它不是很值得我們深思自省嗎?

這堅毅剛強的性格伴隨了魯迅一生。「他沒有絲毫的奴顏和媚骨」。他一生頑強戰鬥,追求真理。「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他對人民是一個態度,對敵人是完全不同的另一個態度。誰讀了這樣兩句詩,不深深地受到感動呢?現在我在這一間陰暗書房裡看到這一個小小的「早」字,我立刻想到他那戰鬥的一生。在我心目中,他彷彿成了一塊鐵,一塊鋼,一塊金剛石。刀砍不斷,石砸不破,火燒不熔,水浸不透。他的身影突然大了起來,凜然立於宇宙之間,給人帶來無限的鼓舞與力量。

同刻著「早」字的那一張書桌僅有一壁之隔,就是魯迅文章裡提到的那一個小院子。他在這裡讀書的時候,常常偷跑到這裡來尋蟬蛻,捉蒼蠅。院子確實不大,大概只有兩丈多長、一丈多寬。牆角上長著一株臘梅,據說還是當年魯迅在這裡讀書時的那一棵。按年歲計算起來,它的年齡應該有一百八十歲了,可是樣子卻還是年輕得很。梗干茁壯堅挺,葉子是碧綠碧綠的。渾身上下,無限生機,看樣子,它還要在這裡站上一千年。在我眼中,這一株臘梅也彷彿成了魯迅那堅毅剛強的、威武不能屈、富貴不能淫的性格的象徵。我從地上拾起了一片葉子,小心地夾在我的筆記本裡。

把樹葉夾在筆記本裡,回頭看到一直陪我們參觀的閏土的孫子在對著我笑。我不瞭解他這笑是什麼意思,也許是笑我那樣看重那一片小小的葉子,也許是笑我熱得滿臉出汗。不管怎樣,我也對他笑了一笑。我看他那壯健的體格,看他那渾身的力量,不由得心裡就愉快起來,想同他談一談。我問他的生活情況和工作情況,他說都很好,都很滿意。我這些問題其實都是多餘的。從他那滿臉的笑容、全身的氣度來看,他生活得十分滿意,工作得十分稱心,不是很清清楚楚的嗎?

我因此又想到他的祖父閏土。當他隔了許多年又同魯迅見面的時候,他不敢再承認小時候的友誼,對著魯迅喊了一聲「老爺」。這使魯迅打了一個寒噤。他給生活的擔子壓得十分痛苦,但卻又說不出。這又使魯迅吃了一驚。可是他的兒子水生和魯迅的侄兒宏兒卻非常要好。魯迅於是大為感慨:他不願意孩子們再像他那樣辛苦輾轉而生活,也不願意他們像閏土那樣辛苦麻木而生活,也不願意他們像別人那樣辛苦恣睢而生活。他們應該有新的生活。

這樣的生活魯迅沒有能夠親眼看到。但是,今天這新的生活卻確確實實地成為現實了。他那老朋友閏土的孫子過的就是這樣的新生活,是他們所未經生活過的。按年齡計算起來,魯迅大概沒有見到過閏土的這個孫子,但這是不重要的。重要的是,魯迅一生為天下的「孺子」而奮鬥,今天他的願望實現了。這真是天地間一大快事。如果魯迅能夠親眼看到的話,他會感到多麼欣慰啊!

我從閏土的孫子想到閏土,從現在想到過去。今昔一比,恍若隔世。我眼前看到的雖然只是閏土的孫子的笑容,但是,在我的心裡,卻彷彿看到了普天下千千萬萬孩子們的笑容,看到了全國人民的笑容,幸福的感覺油然流遍了我的全身。我就帶著這樣的感覺離開了那一個我以前已經熟悉、今天又親眼看到的門口。

《朗潤集》